這意味著她可以擇校入學,而擇校費是從宋叢那裏聽來的,三萬。
三萬。一道選擇題,一個單詞,或隻是一個錯別字。
它們的價值是三萬。
父母對此結果異常滿足。付出終有回報,汗水結成果實,那麽多試卷沒白做,他們說了很多很多,所有信息最終都指向同一結論,必須去。
可陳歡爾捨不得。她的家庭絕非大富大貴,她比誰都知道母親站過七八個小時手術台的樣子,她更無比清楚此刻身兼重任的父親又經歷著怎樣的高壓演習。
隻差那麽一點。
而父母卻要為這一點承擔高額擇校費。
天知道陳歡爾有多氣多懊惱多難受。
宋叢由年級第一變為出現在報紙上的全市第一,他說還是應該去,好不容易上線又在能力範圍,為什麽不去;景棲遲的文化課分數超其他特長生一大截,他說當然去啊,你真忍心撇下我們;祁琪不多不少踩中公費線,她說我從小到大上過的輔導班加起來不知幾個三萬,你權當補學費啦。
夢一樣的天中,夢一樣的新生活,一切都觸手可及。
陳歡爾去醫院對麵的實驗中學晃了一圈,這裏是省下三萬的選擇。她站在校門口給自己洗腦,學校排名也還不錯,校園也夠漂亮,最重要的是離家近——步行到家屬院不過十分鍾。
她一狠心作出決定,回家和母親攤牌。
誰料陳媽在這件事上半分不讓,「不行,我和你爸意見一致,必須去天中。」
陳歡爾反骨上來,「我不去!」
「不去也得去!」陳媽前所未有的強勢,「就算打麻醉我也把你送進去。」
「我上學還是你上學!」
「甭來這套,未成年你就得聽我的!」
陳歡爾擰著不說話。她鮮少與父母爭吵,就因家庭十分民主,幾乎沒有哪件事父母會以身份施壓強迫她去做。
世道變了。
陳媽不耐煩地揮揮手,「你不用擔心錢。教育是長線投資,借著天中這平台路會走得更寬。」
歡爾沉默。她還無法理解通透母親的智慧和考量,即便如此也知道那遠在自己之上。
「再說你考慮費用,」陳媽消了氣,逗她,「這行為等於瞧不起我和你爸。」
戶主風采盡顯,反將一軍。
服從是陳歡爾的唯一選擇。隻是在很長很長一段時間裏,那兩分都讓她牽腸掛肚。
大事落定後歡爾收拾幾件衣服回四水老家。房子按行政區劃在更低一級的村鎮上,可四水太小了,從這裏走到縣城最繁華的購物街不過一刻鍾。這敞亮的三間平房見證了她的出生長大,也見證了她少年時代所有的喜怒哀樂。語文老師講魯迅先生的《故鄉》,分析點始終落在文末關於希望和路,可那殘酷宏大的時代背景無法觸動陳歡爾,反倒文初的描寫差點讓她落淚。
「但要我記起他的美麗,說出他的佳處來,卻又沒有影像,沒有言辭了。仿佛也就如此。」
四水之於她便是這樣的存在。說不出哪裏好,可難過時隻有這間屋、這個院子讓她心安。
爺爺奶奶不知天中,他們得到的信息是孫女努力一年考上了市裏最好的學校。父母斷斷不會提三萬擇校費,也許在比她更小的年齡他們就學會報喜不報憂。這好似一種天生本領,和走路、說話無異,到某個階段便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她更不會提。那時的陳歡爾已經知道,地方越小,三萬的能量越大。
不願上網、不願讀書、也不願和舊日同學聯繫——當年同桌,她最好的朋友沒考上縣一中,歡爾去電話試圖安慰,幾次都沒打通。後來聽奶奶說曾遇到對方母親,這才得知從前班裏已舉辦過一場熱熱鬧鬧的畢業宴,而同桌將要去外地一所中專就讀。沒有人通知她參加,陳歡爾早已不是他們中的一員。
十五歲的人生開始出現岔路,有了新的朋友,去到新的環境,而曾經的要好夥伴與溫柔歲月統統變成記憶裏一抹影像。
哭哭啼啼告別老師同學即將轉學的情景仿若就在昨天,讓歡爾難過的是,她覺得未來某一天自己會連他們的名字都不記得。
長大是有代價的。因為人會隨著時間在毫無察覺的情況下進行一場無差別篩選,就像沙漏,等反應過來才發現沉下去的那部分已是一團拚不起的散沙。
鄉間生活平靜安逸,每天跟在爺爺奶奶後麵要麽種菜除草,認識稀奇古怪的草本植物;要麽串門走訪,收穫一堆看盡各色人生的老年夥伴。烈日當空照,芭蕉蒲扇隨手搖,夏天長得像過不完。非要說有什麽特別的,期間有次夜裏歡爾忽然體溫升高,老人家不敢隨意用藥,又自行判斷大約是洗澡著了涼並無大礙,奶奶於是自院裏采一把香菜根煮水給歡爾喝下,當夜發了汗,第二天睡到晌午重新活蹦亂跳。父親隔日打電話來如常問候,誰道老兩口一不留神說漏嘴,當下被「狠批」一通,「發燒必須送診所,老用土法子治,治壞了怎麽辦!」
奶奶不服氣,「說得什麽話,我孫女我能誠心往壞了治?」
「媽,您要這樣我明天就讓麗娜去接人。」
爺爺聽得嚴重性唯唯諾諾,「不用接,好著呢。下次一定注意,千萬別跟她媽說啊。」
陳歡爾在一旁偷樂。她打小體弱,爺爺奶奶各種土方法皆被學中醫的母親否定過,原理效用掰扯的明明白白,禁令下得不容一絲反擊。業餘選手遭遇國家代表,老兩口一次次撞槍口上,深知完敗滋味。
三萬。一道選擇題,一個單詞,或隻是一個錯別字。
它們的價值是三萬。
父母對此結果異常滿足。付出終有回報,汗水結成果實,那麽多試卷沒白做,他們說了很多很多,所有信息最終都指向同一結論,必須去。
可陳歡爾捨不得。她的家庭絕非大富大貴,她比誰都知道母親站過七八個小時手術台的樣子,她更無比清楚此刻身兼重任的父親又經歷著怎樣的高壓演習。
隻差那麽一點。
而父母卻要為這一點承擔高額擇校費。
天知道陳歡爾有多氣多懊惱多難受。
宋叢由年級第一變為出現在報紙上的全市第一,他說還是應該去,好不容易上線又在能力範圍,為什麽不去;景棲遲的文化課分數超其他特長生一大截,他說當然去啊,你真忍心撇下我們;祁琪不多不少踩中公費線,她說我從小到大上過的輔導班加起來不知幾個三萬,你權當補學費啦。
夢一樣的天中,夢一樣的新生活,一切都觸手可及。
陳歡爾去醫院對麵的實驗中學晃了一圈,這裏是省下三萬的選擇。她站在校門口給自己洗腦,學校排名也還不錯,校園也夠漂亮,最重要的是離家近——步行到家屬院不過十分鍾。
她一狠心作出決定,回家和母親攤牌。
誰料陳媽在這件事上半分不讓,「不行,我和你爸意見一致,必須去天中。」
陳歡爾反骨上來,「我不去!」
「不去也得去!」陳媽前所未有的強勢,「就算打麻醉我也把你送進去。」
「我上學還是你上學!」
「甭來這套,未成年你就得聽我的!」
陳歡爾擰著不說話。她鮮少與父母爭吵,就因家庭十分民主,幾乎沒有哪件事父母會以身份施壓強迫她去做。
世道變了。
陳媽不耐煩地揮揮手,「你不用擔心錢。教育是長線投資,借著天中這平台路會走得更寬。」
歡爾沉默。她還無法理解通透母親的智慧和考量,即便如此也知道那遠在自己之上。
「再說你考慮費用,」陳媽消了氣,逗她,「這行為等於瞧不起我和你爸。」
戶主風采盡顯,反將一軍。
服從是陳歡爾的唯一選擇。隻是在很長很長一段時間裏,那兩分都讓她牽腸掛肚。
大事落定後歡爾收拾幾件衣服回四水老家。房子按行政區劃在更低一級的村鎮上,可四水太小了,從這裏走到縣城最繁華的購物街不過一刻鍾。這敞亮的三間平房見證了她的出生長大,也見證了她少年時代所有的喜怒哀樂。語文老師講魯迅先生的《故鄉》,分析點始終落在文末關於希望和路,可那殘酷宏大的時代背景無法觸動陳歡爾,反倒文初的描寫差點讓她落淚。
「但要我記起他的美麗,說出他的佳處來,卻又沒有影像,沒有言辭了。仿佛也就如此。」
四水之於她便是這樣的存在。說不出哪裏好,可難過時隻有這間屋、這個院子讓她心安。
爺爺奶奶不知天中,他們得到的信息是孫女努力一年考上了市裏最好的學校。父母斷斷不會提三萬擇校費,也許在比她更小的年齡他們就學會報喜不報憂。這好似一種天生本領,和走路、說話無異,到某個階段便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她更不會提。那時的陳歡爾已經知道,地方越小,三萬的能量越大。
不願上網、不願讀書、也不願和舊日同學聯繫——當年同桌,她最好的朋友沒考上縣一中,歡爾去電話試圖安慰,幾次都沒打通。後來聽奶奶說曾遇到對方母親,這才得知從前班裏已舉辦過一場熱熱鬧鬧的畢業宴,而同桌將要去外地一所中專就讀。沒有人通知她參加,陳歡爾早已不是他們中的一員。
十五歲的人生開始出現岔路,有了新的朋友,去到新的環境,而曾經的要好夥伴與溫柔歲月統統變成記憶裏一抹影像。
哭哭啼啼告別老師同學即將轉學的情景仿若就在昨天,讓歡爾難過的是,她覺得未來某一天自己會連他們的名字都不記得。
長大是有代價的。因為人會隨著時間在毫無察覺的情況下進行一場無差別篩選,就像沙漏,等反應過來才發現沉下去的那部分已是一團拚不起的散沙。
鄉間生活平靜安逸,每天跟在爺爺奶奶後麵要麽種菜除草,認識稀奇古怪的草本植物;要麽串門走訪,收穫一堆看盡各色人生的老年夥伴。烈日當空照,芭蕉蒲扇隨手搖,夏天長得像過不完。非要說有什麽特別的,期間有次夜裏歡爾忽然體溫升高,老人家不敢隨意用藥,又自行判斷大約是洗澡著了涼並無大礙,奶奶於是自院裏采一把香菜根煮水給歡爾喝下,當夜發了汗,第二天睡到晌午重新活蹦亂跳。父親隔日打電話來如常問候,誰道老兩口一不留神說漏嘴,當下被「狠批」一通,「發燒必須送診所,老用土法子治,治壞了怎麽辦!」
奶奶不服氣,「說得什麽話,我孫女我能誠心往壞了治?」
「媽,您要這樣我明天就讓麗娜去接人。」
爺爺聽得嚴重性唯唯諾諾,「不用接,好著呢。下次一定注意,千萬別跟她媽說啊。」
陳歡爾在一旁偷樂。她打小體弱,爺爺奶奶各種土方法皆被學中醫的母親否定過,原理效用掰扯的明明白白,禁令下得不容一絲反擊。業餘選手遭遇國家代表,老兩口一次次撞槍口上,深知完敗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