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寒希望將盡可能多的世家網羅其中。


    工廠雖然修建於廬江,出資的世家卻可以囊括整個揚州。選擇他們,也有利於之後將廬江郡的變革對外推廣。


    興建工廠的這件事完全可以交給別人來監督。


    這個時間裏,淩寒又在廬江郡的書院中進行授課。


    這種授課並不局限於精英班當中。事實上,即使是不識幾個大字的人,也可以聽懂流水線生產為什麽能夠更有效率。


    廬江作為淩寒的大本營,興建書院之時,有淩寒本人在這裏宣講讀書的重要性。而在淩寒的眼皮子底下,世家也自然不得不拿出全部的本事幫忙宣傳讀書的好處。因此,廬江郡的義務教育普及率是最高的。


    這種情況下,書院本身就成了最好的宣傳口。淩寒每次到某一書院的某一班級進行講課,還允許學生忽略彼此間的身份尊卑,提問交流,這無疑會成為一件值得口口相傳的事情。而上課的內容,也就自然而然會被反覆拿出來說明。


    因此,三個月後的今天,整個廬江郡不管是世家還是普通百姓,幾乎都看到了興辦工廠的好處在哪裏。


    這種情形下,淩寒也終於決定將修建紡織廠這件事給拿出來。


    紡織,這原是除了種地以外最重要的事情。既然工廠能夠提高效率,那麽紡織廠按理說早就應當被提上議程。


    遲遲沒有開始,其中的問題便在於:紡織這件事,向來是由女子來完成的。


    在程朱理學興盛以前,整個封建社會對於女子的禁錮還沒有那麽大。然而盡管如此,大批量地讓女子走出家門來做活兒仍然是難以想像的。


    事實上,就連淩寒也不確定,自己提出這件事會麵臨什麽程度的阻力。


    不過,出乎他預料的是,反對的士人聲音雖然不少,普通男人也很少有人願意讓自己的妻子走出家門。


    但是,這種反對並沒有鬧到淩寒麵前。


    這就意味著,這件事是可以慢慢推進的。


    州牧府。


    張昭輕輕嘆了口氣:「殿下果真是要修建紡織廠了啊。」


    心腹見狀不由問道:「大人,您又要上書反對了嗎?還是往殿下的府中走一趟?」


    張昭卻是搖了搖頭:「三日前,我便聽說殿下在城北書院講課時提到了,叫……紡織的流水式,好像是這麽個說法。」


    「那時我便猜到,殿下是想要這麽做了。」


    實際上,早在淩寒興建陶瓷廠,第一次對張昭提出官商合營時——雖然淩寒有權隨意支配官府的財產,但張昭作為揚州刺史,免不了要向他支會一聲。


    那個時候,張昭作為一個循規蹈矩之人,便表達了強烈的反對,認為此舉實在於祖製不合,從古至今都沒有這樣的先例,希望淩寒收回成命。即使一定要興建工廠,也隻管全數由官府出資便是,揚州的財政並不緊缺。


    可淩寒修建陶瓷廠的目的,提高陶瓷產量隻不過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點,他的意誌也不是張昭所能阻止的,於是這項政策還是堅決地執行了。


    心腹有些不能明白:「大人,當日您不惜得罪殿下,也一定要接連勸阻。如今這紡織廠豈非更加於禮不合?您為何……」


    張昭再次嘆一口氣:「當日殿下修建陶瓷廠,便沒有幾個人上書反對。如今廬江的世家們又從那所謂的官商合營中嚐到了甜頭,還有多少人願意冒著開罪殿下的風險勸阻?」


    「女子們統統走出家門來做活……至少在廬江,隻怕沒有任何懸念了。」


    張昭心裏非常清楚,對於整個揚州來說,殿下究竟站在什麽樣的位置上。


    莫說旁人,即使是他自己,就算非常反對殿下這三個月來的變革,可是對於殿下將來收復漢室這件事,以及殿下本人的英明,也沒有一絲一毫的質疑。


    就算這件事不合祖製,完全錯誤也一樣。


    甚至,他心裏還會不時產生動搖:是不是自己真的有些老了,所以才無法跟得上殿下的腳步?要不然,不說趙雲太史慈這等武將,年輕的那些士人,如出身名門、博學多才的周公瑾,為何也會盡心竭力為此事奔走呢?


    周公瑾顯然對殿下忠心耿耿,也不可能因為懼怕得罪殿下便閉口不言。


    這也是張昭沒有繼續上書的根本原因。


    張昭這些人的想法,淩寒自然是不知的。


    當他發現反對修建紡織廠的士人聲音沒有預想中大時,這件事便已成了板上釘釘之事。


    不僅如此,紡織廠的規模還會比先前任何一個工廠都要大得多。


    畢竟,每個人都是要穿衣服的。


    至於如何讓女子們心甘情願地走出家門……就當下的情況,不如說如何讓男子們心甘情願地送自己的妻子入紡織廠。


    這件事並不難辦。


    對付百姓,要比對付世家容易多了。


    首先,淩寒會大力宣傳:所有的紡織廠中隻會有女子,絕對不會出現任何一名男子,所以他們完全不必擔憂妻子的名節問題。


    其次,除了銀錢報酬以外,願意進入紡織廠的家庭會獲得一個優惠:他們的兒子可以優先入伍。


    ——在淩寒治下,入伍完全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而是與之相反:待遇好自不必多說。最重要的是,由於淩寒本人的威望,整個揚州出現了一種很奇怪的氛圍:參軍會被視為一種榮耀,雖然無法同士人相提並論,但顯然遠遠高於耕種的農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興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劍鳴如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劍鳴如歌並收藏[三國]興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