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如果在每個地方都派遣大量的駐軍,那光軍費開支就足夠讓大明走上兩宋那被軍費拖垮財政的老路了,此前洪武帝意圖用軍隊自給自足的「軍屯製」來避免這一問題,而就目前大明那運轉良好的財政情況來看,這一方法著實有效,但這不是長久之計。
因為大明還有個十分麻煩的戶籍製度,叫做軍籍製。
在這種製度下,軍人的後代永遠都是軍人,而這些軍籍將會承擔保家衛國的責任,同樣也能繼承前輩開墾的屯田繼續養活自己。
洪武帝自覺這樣的製度可以完美解決歷朝歷代的痛點,既不擾民,又能保證國家的戰鬥力。
但木白覺得這個想法太天真了。
土地是恆定的,和平時期的人口膨脹卻是以冪次方遞增,哪怕是軍籍和軍田這樣單純的情況之下都會有人口增速超過田地開墾的這天,遑論還有個複雜的社會大環境,華夏民族買地的熱情就和現代人買房子一樣,從來都沒有削減過。
感謝他親愛的副隊長,多少被迫學習了點數學知識的木小白查了數據列了公式並且大概得出什麽時候這個平衡會被打破後,就開啟了改造之路。
戶籍製度事關國本,一下子肯定是改不了的,就算是木白在有大量助力的情況下到目前也隻調動了對於國家稅收和穩定最無關緊要的醫、匠兩籍,可想其中慎重。
所以他動手的方向就在於——如何用最少的兵穩定最大的局勢。
而要達到這一目的,武器就是必須的。
大明的工匠在匠籍被放開約束後簡直如同雨後春筍般冒頭,在沒有了官方的管束後,其行業分布也產生了基於市場需求的變化。
以前大明的工匠有一大部分都是木匠、泥瓦匠和石匠,其次是主要營造兵器的軍匠,最後才是看似人最多的金銀器匠人,但現在,匠人中鐵匠人數有了明顯提升,而且還多了許多的複合工種。
如今大明的製造業那可謂是一日千裏,一旦一項技術有了突破,後續的改革和推進速度簡直讓人瞠目結舌。
現在,製約大明發展的已經不是技術問題了,而是原材料的缺乏,這就是國家需要借入的問題啦。
作為一個有幾千年文明且人口眾多的國家,大明國土內表層的礦產基本已經清空,剩下的那些要麽藏得深開採難度巨大,要麽雜質多,冶煉耗力大。
後者也就罷了,前者以如今的開採技術那就是用人命去挖。
所以在開啟了進口之路,並且確定進口的資源可以滿足如今需求之後,木白就下令封存回填了國內近三分之二的礦區。
此舉無疑是在冒險,以如今的國際趨勢和海運情況,誰也不能保證大明的貨源能夠一定充足,但木白覺得就收益和對未來的責任來說,這樣的嚐試完全值得去努力一下。
出於以上種種因素,大明和周圍國家的關係從未有過的緊密,對兩國之間友好關係也有更多的需求。
已經納入從屬關係的藩屬國還好,一些此前和大明沒有建立邦交的國家就需要更多的精心了。
而不得不提的是,派遣出去的外交人員中,皇室人員的身份有著天然優勢。
不是每個國家都和大明一樣已經從血緣治國走到官吏治國的,對那些還停留在爵本位的國家,大明派出一個皇室成員和派出一個官吏的意義是完全不同的,哪怕那個皇室成員一表三千裏,也比派出肱骨之臣要重得多。
對此,雖然大明官員們也有鬱悶,但他人國情如此,也沒辦法。
但問題是,這樣願意冒險出海的皇室成員要從哪兒來呢?咳咳,這就要多謝洪武帝的一項政策了。
在此前洪武帝「一言堂」的時代裏,大明上下的政策經常會出現感性越過理性的政策,比如為了預防同室操戈,洪武帝此前明言大明的宗室成員除非大惡均不可被殺。
這裏說的大惡就是謀反,也就是說除了謀反之外,明宗室成員有錯誤罰錢、扣地、除名、圈禁都可以,但就是不能死刑。
在未來的幾百年內,除了少數幾個雷區蹦迪的倒黴蛋,大明王朝基本都貫徹了洪武帝定下的政策。而洪武帝如今居住的鳳陽皇宮在未來就是首要的囚禁地,不少犯錯的皇室成員以及他們的子嗣都被關在了這間宮室內,一輩子的目光都局限在了這四方城中。
很難說對於這些天之驕子來說,究竟是三尺白綾一口鴆酒讓人痛苦,還是一輩子的囚禁,吃喝拉撒全都仰仗他人,尊嚴掃地更讓人生不如死。
當然,目前鳳陽皇宮內還沒有住民,但老朱家已經開始開枝散葉的大家族內各種被處罰經歷的宗室子弟卻已有不少。
洪武帝是個好父親、好爺爺,但也是個虎爹,兒子、孫子、女婿若是走了歪路犯了錯誤什麽的,他也絕對是批評懲罰不帶心軟的。
比如周王朱橚,因為一次臨陣脫逃事件,就被老爹一路貶一路罵,如果不是洪武帝現在退休了不用工作,心情變好加上朱橚及時抱上他同母兄長的大腿出了趟海,現在估計還會經常被老爹拎出來樹立典型教育下一代。
其實周王殿下這種情況還算好的,洪武帝雖然對他失望,但也沒有禍及後代,可是總有那麽些倒黴蛋是因為爹媽的錯誤被牽連,或是被貶謫或是被罰錢罰地,小日子過得比起普通人還不如。
因為大明還有個十分麻煩的戶籍製度,叫做軍籍製。
在這種製度下,軍人的後代永遠都是軍人,而這些軍籍將會承擔保家衛國的責任,同樣也能繼承前輩開墾的屯田繼續養活自己。
洪武帝自覺這樣的製度可以完美解決歷朝歷代的痛點,既不擾民,又能保證國家的戰鬥力。
但木白覺得這個想法太天真了。
土地是恆定的,和平時期的人口膨脹卻是以冪次方遞增,哪怕是軍籍和軍田這樣單純的情況之下都會有人口增速超過田地開墾的這天,遑論還有個複雜的社會大環境,華夏民族買地的熱情就和現代人買房子一樣,從來都沒有削減過。
感謝他親愛的副隊長,多少被迫學習了點數學知識的木小白查了數據列了公式並且大概得出什麽時候這個平衡會被打破後,就開啟了改造之路。
戶籍製度事關國本,一下子肯定是改不了的,就算是木白在有大量助力的情況下到目前也隻調動了對於國家稅收和穩定最無關緊要的醫、匠兩籍,可想其中慎重。
所以他動手的方向就在於——如何用最少的兵穩定最大的局勢。
而要達到這一目的,武器就是必須的。
大明的工匠在匠籍被放開約束後簡直如同雨後春筍般冒頭,在沒有了官方的管束後,其行業分布也產生了基於市場需求的變化。
以前大明的工匠有一大部分都是木匠、泥瓦匠和石匠,其次是主要營造兵器的軍匠,最後才是看似人最多的金銀器匠人,但現在,匠人中鐵匠人數有了明顯提升,而且還多了許多的複合工種。
如今大明的製造業那可謂是一日千裏,一旦一項技術有了突破,後續的改革和推進速度簡直讓人瞠目結舌。
現在,製約大明發展的已經不是技術問題了,而是原材料的缺乏,這就是國家需要借入的問題啦。
作為一個有幾千年文明且人口眾多的國家,大明國土內表層的礦產基本已經清空,剩下的那些要麽藏得深開採難度巨大,要麽雜質多,冶煉耗力大。
後者也就罷了,前者以如今的開採技術那就是用人命去挖。
所以在開啟了進口之路,並且確定進口的資源可以滿足如今需求之後,木白就下令封存回填了國內近三分之二的礦區。
此舉無疑是在冒險,以如今的國際趨勢和海運情況,誰也不能保證大明的貨源能夠一定充足,但木白覺得就收益和對未來的責任來說,這樣的嚐試完全值得去努力一下。
出於以上種種因素,大明和周圍國家的關係從未有過的緊密,對兩國之間友好關係也有更多的需求。
已經納入從屬關係的藩屬國還好,一些此前和大明沒有建立邦交的國家就需要更多的精心了。
而不得不提的是,派遣出去的外交人員中,皇室人員的身份有著天然優勢。
不是每個國家都和大明一樣已經從血緣治國走到官吏治國的,對那些還停留在爵本位的國家,大明派出一個皇室成員和派出一個官吏的意義是完全不同的,哪怕那個皇室成員一表三千裏,也比派出肱骨之臣要重得多。
對此,雖然大明官員們也有鬱悶,但他人國情如此,也沒辦法。
但問題是,這樣願意冒險出海的皇室成員要從哪兒來呢?咳咳,這就要多謝洪武帝的一項政策了。
在此前洪武帝「一言堂」的時代裏,大明上下的政策經常會出現感性越過理性的政策,比如為了預防同室操戈,洪武帝此前明言大明的宗室成員除非大惡均不可被殺。
這裏說的大惡就是謀反,也就是說除了謀反之外,明宗室成員有錯誤罰錢、扣地、除名、圈禁都可以,但就是不能死刑。
在未來的幾百年內,除了少數幾個雷區蹦迪的倒黴蛋,大明王朝基本都貫徹了洪武帝定下的政策。而洪武帝如今居住的鳳陽皇宮在未來就是首要的囚禁地,不少犯錯的皇室成員以及他們的子嗣都被關在了這間宮室內,一輩子的目光都局限在了這四方城中。
很難說對於這些天之驕子來說,究竟是三尺白綾一口鴆酒讓人痛苦,還是一輩子的囚禁,吃喝拉撒全都仰仗他人,尊嚴掃地更讓人生不如死。
當然,目前鳳陽皇宮內還沒有住民,但老朱家已經開始開枝散葉的大家族內各種被處罰經歷的宗室子弟卻已有不少。
洪武帝是個好父親、好爺爺,但也是個虎爹,兒子、孫子、女婿若是走了歪路犯了錯誤什麽的,他也絕對是批評懲罰不帶心軟的。
比如周王朱橚,因為一次臨陣脫逃事件,就被老爹一路貶一路罵,如果不是洪武帝現在退休了不用工作,心情變好加上朱橚及時抱上他同母兄長的大腿出了趟海,現在估計還會經常被老爹拎出來樹立典型教育下一代。
其實周王殿下這種情況還算好的,洪武帝雖然對他失望,但也沒有禍及後代,可是總有那麽些倒黴蛋是因為爹媽的錯誤被牽連,或是被貶謫或是被罰錢罰地,小日子過得比起普通人還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