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真火器,一旦成功發射,就能在對麵引起大火的那種。隻不過以如今的科技想要尋找能夠包裹住這種液體並且讓它在落地後再爆發開的材料並不容易,所以目前還處在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狀態。
但不管怎麽說,有新的發明都是好事。
比起隔壁的新發明,工部的新發明就要和諧得多。首先,他們發現了一種油脂和凝脂狀的物品,在嚐試之後發現,這玩意用在金屬機械的摩擦處有奇效,可以有效降低磨損。
不過,它並未引起太大的重視。
如果它是能夠幫助木料保養防水什麽的還好一些,偏偏是金屬,以如今的生產力來說,如今的大明能夠真正需要用到它的地方並不多,於是它被送到了各個使用鑿地機開採的現場,當做是個聊勝於無的贈品。
但是,眾人很快發現,隨著摩擦和析出,一種蠟製品出現了。
這種蠟質地有些像蜂蠟,但是它的顏色可比蜂蠟白多了,在屢次實驗之後,眾人發現它的特性上同蜂蠟大致相同,同樣無毒,也沒什麽味道,可以當做蠟燭點燃,最重要的是它的硬度遠要高於蜂蠟,更方便運輸。
尋常的蜂蠟蠟燭如果要長途運輸的話,必須要將其用油紙隔離開,否則走到半路就會發現自己收穫了一塊蠟燭坨坨,但這種蠟燭就完全不必,雖然脆度更高,但其可觀的硬度讓匠人不再需要額外包裝。
而且這個顏色……這麽幹淨的白,真的很適合用作奠儀呢。
是的,石蠟蠟燭在這個世界的初亮相就是在太廟之中用作貢燭。此時的白蠟燭產量還很低,又珍貴又漂亮,可不就是適合做奠儀嗎?
「就隻有這些嗎?」拿著寫得花團錦簇的呈報,木白不滿地甩了甩。
他並不是一個嚴苛的老闆,但無論是玻璃器具還是這段時間燒掉的石油都不是個小數目,從結果來看,這次生成的產物都算不上實用啊。
汽油是個好東西,但是現在還遠遠用不上,石蠟也是個不錯的產品,但以現在這種製造方法能滿足太廟就不容易了,更別提供應市場。
雖然知道科研必然會遇到損失,但這樣的損失也有些太大了,如果不給這些人一點壓力,木白怕他們瘋起來能把老朱家的底子給燒完。
但木白沒想到的是,工部尚書稍稍遲疑之後,送上來了一塊藏青色的石板。
「這是什麽?」木白接過板子,有些納悶地看著這個有點像瓦片的造型。
「稟殿下,這是石油燃燒之後的產物……呃,這些東西每次燒都會被剩下,臣覺得有些浪費,就琢磨著要怎麽用,正好手下有一祖籍蜀地的小吏說這有些像瀝青,於是我們便試了下,發現確實差不多。」
工部尚書說的瀝青其實指的是天然瀝青,這種物質其實是石油滲透到表麵後被自然蒸發後的產物,早在先秦時候就有利用的記錄。
至於怎麽利用嘛……咳咳,一般都是被綁在箭上點燃後飛出,或者是燒上一鍋在守城時候澆下去,瀝青加熱後有粘性,一旦粘在身上輕易洗不掉,一般守軍會順便送上點火服務,傷害性極強。
不過,大明如今並不需要這種守城服務,畢竟這玩意殺傷性雖大,但是戰後收拾難度也巨大,如果不是必要,一般不會動用這等「武器」。
那這玩意有什麽用?木白納悶地敲了下這塊瀝青板,就聽工部尚書說道:「此物歷經寒火,得百般催化,比之瀝青更加堅硬,臣等試過,將其碾平後斧敲而不變形……」
正在他說話間,被皇太子捏在手中的瀝青板子竟然「哢嚓」一下碎開了,隨後仿佛慢動作播放一般,以一種婉約俏麗的姿態落在地上。
木白:……啊。
工部尚書:啊?!!
沐浴在所有人目光中的瀝青板子:嚶,不是咱不努力,實在是外力太大啦!
作者有話要說:東西方的兩個石頭,東方的瓷、西方的玻璃因為材質不同開創了不同的文明。
瓷器耐熱、溫潤、不透明,因此東方發展出了豐富的飲食文化、飲茶文化,同時為人風格和理念也和瓷器一樣,歷經高溫卻依舊明亮溫和,藏鋒於內。
而西方人的玻璃導熱性強、透明、所以西方人多以吃生、涼、溫食為主,(港真沙拉這玩意真是難吃啊!by 鍛鍊中的作者君)文化和為人也比較直接,而且鋒芒畢露,喜歡bling bling的東西(現在中國人的審美都是被西方影響,以前中國的文化大部分時候都不是很喜歡這種特別通透的東西)
而同時,瓷器給中國帶來了大量的財富,玻璃卻幫助西方人看清了這個世界。所以說這點來說也是挺有趣的,不同的兩塊泥就養出了不同的文化,感興趣的話可以作為論文題目。
第156章
工部尚書看著七零八落散到地上的板子,眼神很是痛心疾首,再抬頭看著太子殿下的時候,更是露出了三分哀怨七分憂愁,就像是個剛聽說孩子考了99分的老母親剛想開心一下,就得知這次考試總分是150分,心理落差相當巨大。
更糟糕的是,他還剛打了包票,轉眼就被打臉,簡直是人間慘劇。
不對啊,他之前明明試過這玩意的堅硬程度,之前他說的斧子都砍不破真的沒有誇張來著。
難道是有哪個賊人怕他立功,替換了這塊板子?想到這個可能性,工部尚書立馬蹲下身撿起板子試著擰了下,又擰了下,紋絲不動。
但不管怎麽說,有新的發明都是好事。
比起隔壁的新發明,工部的新發明就要和諧得多。首先,他們發現了一種油脂和凝脂狀的物品,在嚐試之後發現,這玩意用在金屬機械的摩擦處有奇效,可以有效降低磨損。
不過,它並未引起太大的重視。
如果它是能夠幫助木料保養防水什麽的還好一些,偏偏是金屬,以如今的生產力來說,如今的大明能夠真正需要用到它的地方並不多,於是它被送到了各個使用鑿地機開採的現場,當做是個聊勝於無的贈品。
但是,眾人很快發現,隨著摩擦和析出,一種蠟製品出現了。
這種蠟質地有些像蜂蠟,但是它的顏色可比蜂蠟白多了,在屢次實驗之後,眾人發現它的特性上同蜂蠟大致相同,同樣無毒,也沒什麽味道,可以當做蠟燭點燃,最重要的是它的硬度遠要高於蜂蠟,更方便運輸。
尋常的蜂蠟蠟燭如果要長途運輸的話,必須要將其用油紙隔離開,否則走到半路就會發現自己收穫了一塊蠟燭坨坨,但這種蠟燭就完全不必,雖然脆度更高,但其可觀的硬度讓匠人不再需要額外包裝。
而且這個顏色……這麽幹淨的白,真的很適合用作奠儀呢。
是的,石蠟蠟燭在這個世界的初亮相就是在太廟之中用作貢燭。此時的白蠟燭產量還很低,又珍貴又漂亮,可不就是適合做奠儀嗎?
「就隻有這些嗎?」拿著寫得花團錦簇的呈報,木白不滿地甩了甩。
他並不是一個嚴苛的老闆,但無論是玻璃器具還是這段時間燒掉的石油都不是個小數目,從結果來看,這次生成的產物都算不上實用啊。
汽油是個好東西,但是現在還遠遠用不上,石蠟也是個不錯的產品,但以現在這種製造方法能滿足太廟就不容易了,更別提供應市場。
雖然知道科研必然會遇到損失,但這樣的損失也有些太大了,如果不給這些人一點壓力,木白怕他們瘋起來能把老朱家的底子給燒完。
但木白沒想到的是,工部尚書稍稍遲疑之後,送上來了一塊藏青色的石板。
「這是什麽?」木白接過板子,有些納悶地看著這個有點像瓦片的造型。
「稟殿下,這是石油燃燒之後的產物……呃,這些東西每次燒都會被剩下,臣覺得有些浪費,就琢磨著要怎麽用,正好手下有一祖籍蜀地的小吏說這有些像瀝青,於是我們便試了下,發現確實差不多。」
工部尚書說的瀝青其實指的是天然瀝青,這種物質其實是石油滲透到表麵後被自然蒸發後的產物,早在先秦時候就有利用的記錄。
至於怎麽利用嘛……咳咳,一般都是被綁在箭上點燃後飛出,或者是燒上一鍋在守城時候澆下去,瀝青加熱後有粘性,一旦粘在身上輕易洗不掉,一般守軍會順便送上點火服務,傷害性極強。
不過,大明如今並不需要這種守城服務,畢竟這玩意殺傷性雖大,但是戰後收拾難度也巨大,如果不是必要,一般不會動用這等「武器」。
那這玩意有什麽用?木白納悶地敲了下這塊瀝青板,就聽工部尚書說道:「此物歷經寒火,得百般催化,比之瀝青更加堅硬,臣等試過,將其碾平後斧敲而不變形……」
正在他說話間,被皇太子捏在手中的瀝青板子竟然「哢嚓」一下碎開了,隨後仿佛慢動作播放一般,以一種婉約俏麗的姿態落在地上。
木白:……啊。
工部尚書:啊?!!
沐浴在所有人目光中的瀝青板子:嚶,不是咱不努力,實在是外力太大啦!
作者有話要說:東西方的兩個石頭,東方的瓷、西方的玻璃因為材質不同開創了不同的文明。
瓷器耐熱、溫潤、不透明,因此東方發展出了豐富的飲食文化、飲茶文化,同時為人風格和理念也和瓷器一樣,歷經高溫卻依舊明亮溫和,藏鋒於內。
而西方人的玻璃導熱性強、透明、所以西方人多以吃生、涼、溫食為主,(港真沙拉這玩意真是難吃啊!by 鍛鍊中的作者君)文化和為人也比較直接,而且鋒芒畢露,喜歡bling bling的東西(現在中國人的審美都是被西方影響,以前中國的文化大部分時候都不是很喜歡這種特別通透的東西)
而同時,瓷器給中國帶來了大量的財富,玻璃卻幫助西方人看清了這個世界。所以說這點來說也是挺有趣的,不同的兩塊泥就養出了不同的文化,感興趣的話可以作為論文題目。
第156章
工部尚書看著七零八落散到地上的板子,眼神很是痛心疾首,再抬頭看著太子殿下的時候,更是露出了三分哀怨七分憂愁,就像是個剛聽說孩子考了99分的老母親剛想開心一下,就得知這次考試總分是150分,心理落差相當巨大。
更糟糕的是,他還剛打了包票,轉眼就被打臉,簡直是人間慘劇。
不對啊,他之前明明試過這玩意的堅硬程度,之前他說的斧子都砍不破真的沒有誇張來著。
難道是有哪個賊人怕他立功,替換了這塊板子?想到這個可能性,工部尚書立馬蹲下身撿起板子試著擰了下,又擰了下,紋絲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