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一年中最忙碌的春耕還沒有正式開始,大家還能抓緊這最後的機會曬曬太陽噹噹鹹魚。
但是!今年的鳳陽府府衙沒能享受到這波福利。
清明過後,祭拜爹媽的洪武帝回了應天府,但卻將自己的兒子和孫子給留下了。
作為地方政府,領導和領導的兒子在,總不能擺出一幅鹹魚模樣不是,於是,整個鳳陽府的官員們從上到下個個腳下生風,呈現了一副繁忙不已的姿態。
不過,畢竟是剛剛開年,府衙內公務不多,很快眾人便發現實在是無事可做了。正好春耕將要開始,於是,官員們紛紛戴上鬥笠,捏著農書到地頭去找老農佃戶當「勸農官」去了。
雖然一天到晚在外頭曬著也挺累,但起碼不用和府衙裏的太子太孫大眼對小眼啊。
話說,這兩位大佛每天到底在幹啥呢?每天也不出門,就盯著幾個東宮輔官拿著鳳陽府的人口和田產在撥弄算盤。
一開始,眾人還以為這是在算田稅,還有些小緊張,後來才發現是在算人口。
為什麽要算人口啊?難道是又要往鳳陽府遷人?可千萬不要啊,這兒的人口已經夠多了,人一多就不好管理,他們還盤算著如何想法子把人口往周邊遷出去些呢。
知府以及一幹吏員都在內心哀嚎。
如果木白知道他們的想法一定會大大地翻一個白眼。
如果有【人口不重要】這種想法就錯了,無論哪個時代,人都是最大的資源。
這個世界上隻有不能供應人口的資源,沒有過多的人口。
而且,沒有一個數據能夠比一座城的人口數據更能說明問題。國家治理得好不好,當地官員是不是盡責,資源配備是否到位,從出生率、死亡率以及人口外出率上就能看得出。尤其是出生率。
在木白生活的那個時代,孩子的出生率更是官員的一個很重要的考核目標,當年他的小夥伴之所以能打翻盤仗就是靠著一係列增加人口的政策,木白到現在都還對那些口號印象深刻。
什麽生兒送酒送狗,生女送酒送豬。
什麽生一保底,生二光榮,生三全國表揚之類的,那是一套一套的。
就是靠著暴漲的人口以及那股子衝勁,他的小夥伴成功幹翻掉宿敵成了一方之霸主。
現在居然有人和他說人口不重要?嗬嗬,說這種話的人一定是因為他們當地不需要勞動力,但這種地方絕不包括鳳陽。
如果木白的計劃可行的話,這兒很快就會成為一個巨大的勞動力市場。
還有什麽能比挖礦和發展工商業更需要人呢?
是的,木白看準的正是鳳陽當地儲量多到被他的隊友計入必背列表的石英礦,而石英正是製造玻璃最重要的原材料。
鳳陽擁有四通八達的交通環境、豐沛的水資源、充裕的勞動力以及靠近大明國都的優越的地理位置,這些都是在此地開展玻璃製造業以及配套商業的基石。
要知道玻璃這個東西耐熱耐冷但是硬度極低,如果一路顛簸的話,光靠它們自己碰撞都能夠把自己給震碎了,為了避免不必要的損失,製造地和供應地越近越好。從這點來看,鳳陽的位置堪稱一絕,而且……
鳳陽的石英礦是裸露在地麵上的,挖起來別提有多方便了。
總而言之,在木白眼中鳳陽簡直千好萬好,但現在唯一的問題是鳳陽的石英砂純度如何以及是否含有如今技術難以剔除的雜質。
不過這些暫時還不需要木白擔心,有燒製琉璃器經驗的工匠已經在試著用本地的原料進行燒製了。根據小皇孫的要求,這次的燒製他們沒有採取以往的方法,而是使用前唐曾經流行過的吹製法。
是的,吹製法曾經也在華國的歷史上出現過的,在佛法盛行的唐朝時期,琉璃器由於其十分符合佛法的諸多描述成為了禮佛之器,但禮佛終究比較小眾,很難走入尋常人的生活之中,於是,吹製法僅僅是曇花一現,很快就被遼宋時期對於假玉喜好的模型法給取代。
但如果你以為吹製法隻能製作有著中空肚子的玻璃觀賞器那就錯了,在離心力的作用下,卷在吹管頂部的玻璃膠液可以變成正圓形的玻璃片。
雖然這種方法製成的玻璃片無法做得太大,但厚薄均勻,其透明度也遠比使用模型法的玻璃器更高,且不易產生氣泡,用來做玻璃窗正好。
而且中空的未必隻能是花瓶,還可以是燈罩啊。
作為一個曾經因為沒錢買蠟燭忍受了兩年油燈熏眼的貧困生,木白對燈這個東西多少有點執念。所以,當東宮的工匠問詢吹製法的第一個造器時,木白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燈罩。
而且他選的還不是透明的蠟燭燈罩,而是煤油燈罩。
煤油燈是一個很神奇的東西,它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舶來品,但無論是從使用時間、造型,它在華國都被玩出了花,其受歡迎程度以及銷量甚至超過了它的家鄉。
而在木白曾經經歷過的那個坑爹的喪屍世界中,因為電力係統基本崩潰,煤油燈還靠著它堅固耐用又廉價安全的特點重新占領了市場。
不過,木白之所以能夠知道煤油燈的構造,完全是因為這是他的上課道具==
別看這東西看似構造簡單,如果拆卸開就會發現其中蘊含著不少有技術含量和物理知識的設計,小夥伴就是用煤油燈這個道具為他講解極其抽象的氧氣和冷熱空氣概念的。
但是!今年的鳳陽府府衙沒能享受到這波福利。
清明過後,祭拜爹媽的洪武帝回了應天府,但卻將自己的兒子和孫子給留下了。
作為地方政府,領導和領導的兒子在,總不能擺出一幅鹹魚模樣不是,於是,整個鳳陽府的官員們從上到下個個腳下生風,呈現了一副繁忙不已的姿態。
不過,畢竟是剛剛開年,府衙內公務不多,很快眾人便發現實在是無事可做了。正好春耕將要開始,於是,官員們紛紛戴上鬥笠,捏著農書到地頭去找老農佃戶當「勸農官」去了。
雖然一天到晚在外頭曬著也挺累,但起碼不用和府衙裏的太子太孫大眼對小眼啊。
話說,這兩位大佛每天到底在幹啥呢?每天也不出門,就盯著幾個東宮輔官拿著鳳陽府的人口和田產在撥弄算盤。
一開始,眾人還以為這是在算田稅,還有些小緊張,後來才發現是在算人口。
為什麽要算人口啊?難道是又要往鳳陽府遷人?可千萬不要啊,這兒的人口已經夠多了,人一多就不好管理,他們還盤算著如何想法子把人口往周邊遷出去些呢。
知府以及一幹吏員都在內心哀嚎。
如果木白知道他們的想法一定會大大地翻一個白眼。
如果有【人口不重要】這種想法就錯了,無論哪個時代,人都是最大的資源。
這個世界上隻有不能供應人口的資源,沒有過多的人口。
而且,沒有一個數據能夠比一座城的人口數據更能說明問題。國家治理得好不好,當地官員是不是盡責,資源配備是否到位,從出生率、死亡率以及人口外出率上就能看得出。尤其是出生率。
在木白生活的那個時代,孩子的出生率更是官員的一個很重要的考核目標,當年他的小夥伴之所以能打翻盤仗就是靠著一係列增加人口的政策,木白到現在都還對那些口號印象深刻。
什麽生兒送酒送狗,生女送酒送豬。
什麽生一保底,生二光榮,生三全國表揚之類的,那是一套一套的。
就是靠著暴漲的人口以及那股子衝勁,他的小夥伴成功幹翻掉宿敵成了一方之霸主。
現在居然有人和他說人口不重要?嗬嗬,說這種話的人一定是因為他們當地不需要勞動力,但這種地方絕不包括鳳陽。
如果木白的計劃可行的話,這兒很快就會成為一個巨大的勞動力市場。
還有什麽能比挖礦和發展工商業更需要人呢?
是的,木白看準的正是鳳陽當地儲量多到被他的隊友計入必背列表的石英礦,而石英正是製造玻璃最重要的原材料。
鳳陽擁有四通八達的交通環境、豐沛的水資源、充裕的勞動力以及靠近大明國都的優越的地理位置,這些都是在此地開展玻璃製造業以及配套商業的基石。
要知道玻璃這個東西耐熱耐冷但是硬度極低,如果一路顛簸的話,光靠它們自己碰撞都能夠把自己給震碎了,為了避免不必要的損失,製造地和供應地越近越好。從這點來看,鳳陽的位置堪稱一絕,而且……
鳳陽的石英礦是裸露在地麵上的,挖起來別提有多方便了。
總而言之,在木白眼中鳳陽簡直千好萬好,但現在唯一的問題是鳳陽的石英砂純度如何以及是否含有如今技術難以剔除的雜質。
不過這些暫時還不需要木白擔心,有燒製琉璃器經驗的工匠已經在試著用本地的原料進行燒製了。根據小皇孫的要求,這次的燒製他們沒有採取以往的方法,而是使用前唐曾經流行過的吹製法。
是的,吹製法曾經也在華國的歷史上出現過的,在佛法盛行的唐朝時期,琉璃器由於其十分符合佛法的諸多描述成為了禮佛之器,但禮佛終究比較小眾,很難走入尋常人的生活之中,於是,吹製法僅僅是曇花一現,很快就被遼宋時期對於假玉喜好的模型法給取代。
但如果你以為吹製法隻能製作有著中空肚子的玻璃觀賞器那就錯了,在離心力的作用下,卷在吹管頂部的玻璃膠液可以變成正圓形的玻璃片。
雖然這種方法製成的玻璃片無法做得太大,但厚薄均勻,其透明度也遠比使用模型法的玻璃器更高,且不易產生氣泡,用來做玻璃窗正好。
而且中空的未必隻能是花瓶,還可以是燈罩啊。
作為一個曾經因為沒錢買蠟燭忍受了兩年油燈熏眼的貧困生,木白對燈這個東西多少有點執念。所以,當東宮的工匠問詢吹製法的第一個造器時,木白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燈罩。
而且他選的還不是透明的蠟燭燈罩,而是煤油燈罩。
煤油燈是一個很神奇的東西,它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舶來品,但無論是從使用時間、造型,它在華國都被玩出了花,其受歡迎程度以及銷量甚至超過了它的家鄉。
而在木白曾經經歷過的那個坑爹的喪屍世界中,因為電力係統基本崩潰,煤油燈還靠著它堅固耐用又廉價安全的特點重新占領了市場。
不過,木白之所以能夠知道煤油燈的構造,完全是因為這是他的上課道具==
別看這東西看似構造簡單,如果拆卸開就會發現其中蘊含著不少有技術含量和物理知識的設計,小夥伴就是用煤油燈這個道具為他講解極其抽象的氧氣和冷熱空氣概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