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脆生生地問道:「既然大家那麽尊敬孔聖人,為什麽他的廟這麽小呢?不能造大一些嗎?」
這個問題……
周圍的學子們都噎了一下,有些不知道該怎麽和孩子解釋。這時候就要做大哥的出馬了,木白十分淡定地說:「文兒還記得驪山秦皇陵嗎?」
在弟弟乖乖點頭後,木白繼續說:「我們去的時候,是不是有個老漢同我們說,腳底下踩著的大半個山頭其實都是秦皇陵?」
木文繼續點頭。
「那你還記得那上頭現在是什麽嗎?」
這次木文沒有點頭了,他歪了歪腦袋,有些遲疑地說:「是農田……還有民居,還有,還有養豚養牛的……」
木白點點頭,表揚了下弟弟的觀察力,又道:「史書記載,秦皇陵有五十餘丈高,陵區如同城市一般分為了封土、內城、外城,而我們當時去的隻是內城部分,其麵積遠大於如今的大明皇宮。」
他輕輕摸了下弟弟的小腦袋,低聲道:「如今我們看到的封土高度隻有史書記載的一半不到。依記載,封土之上還建有宮殿,內城之中更是配有的寢殿、供帝王修葺的便殿、準備祭品的飤所,供給祭祀人員生活的吏舍,還有陪葬地,占地大小不亞於鹹陽城,不過這些宮殿被項羽入鹹陽時放火燒掉了,如今全然不留痕跡。」
「這些都是為一人服務。」
「而這些地方,現在都成了農田、市集、居所,除卻封土部分外均被後世人的日常活動所覆蓋。」
「而孔聖人,文兒知道他過世時候是什麽樣子的嗎?」
「聖人於魯哀公十六年卒,彼時其子、其妻均已過世,家中亦無餘產,是他的弟子和孫子將他葬在了魯國城外的河邊,有墓而無封土。其後代從塚而葬,漸漸形成家族墓。」
「漢桓帝年間,魯相修孔墓,彼時孔林不過一頃。」
「齊國時為孔林植樹六百,宋宣和年間建造石儀,元文宗時期主修林牆林門,而到了如今……」
少年頓了頓,輕聲道:「洪武十年,孔林擴為三千畝。」
「文兒你看,孔子去世後,是被葬在河邊,那隻是一座隨時有可能被河水捲走的小墓,但一千五百年後,他和他的家族卻有了三千畝的孔林,和遍布全國的祭祀廟宇。」
「而始皇帝,他去世的時候有幅員千裏的驪山陵園,現在隻剩下一小塊封土。就連我們遇到的農民都要抱怨當地的土地因為當年始皇帝夯實過而長不好植物,隻能種些淺根的作物。」
少年抱著他還幼小的弟弟笑著道:「有些東西,不過一個宮殿就能裝下;有些東西,卻哪怕是世世代代的人心傳承都塞不滿。」
「所以,住的房子的大小重要嗎?」
「重要的是,他們給人們留下了什麽。」
少年一席話說得周圍的人均是啞口無言,眾人隻看著那被抱起的小孩想了想後,迎著冬日暖陽舉手道:「文兒也要做能給人留下好東西的那種人。」
作者有話要說:秦始皇陵和孔府孔廟孔林作者都去過,當時那種感覺真的是不一樣的。
看秦始皇陵的時候,尤其是公交車上的導遊在一個紅燈停下來時說:從這裏開始到山的那頭,都是秦皇陵時,我當時心中除了震撼外真的還有憤怒。
我很喜歡始皇帝,他真的了不起,但那一瞬間,我的感覺真的是:你怎麽忍心,讓隻有兩千萬人口的秦國發勞役做這種事!
秦皇陵有多大呢?網上的資料是說它的封土是是50丈,差不多116米,上頭還蓋了宮殿保護下頭的封土,不過宮殿被燒了,現在我們能看到的豐富是51米,現在的房屋差不多層高差不多是三米,高層是2.5米,算一下就知道那又多可怕。
就麵積來說,秦皇陵的內城部分比故宮還要大,內外城總體麵積有212萬平方,大家之前一直監工的雷神山醫院隻有8萬平方左右,這些是靠人力造出來的,還是隻算地麵麵積,據說始皇帝地下的地宮更大更複雜。為了這個工程,他動用了70萬人,用了39年,但一個勞動力背後起碼有3個農夫養活,也就是說他其實耗費的力量差不多是210萬左右,是全國人口的十分之一。
做個對比,就是在現代用了1億人去做一個工程,想想這是什麽代價。
而孔林(中國陵墓的稱呼有規定,普通人是墓,帝王是陵,孔林是【林】表示僅次於帝王級別,別寫錯字喲)是代代擴大,直至今日其占地麵積比起曲阜城還要大,裏頭也沒什麽珍貴寶藏,見得最多的就是樹,那些樹都是來朝聖的學生從各地帶來種下的。
所以我當時真的覺得,陵墓多大真的不重要 ,關鍵的是你給後人留了什麽。
有些人哪怕沒有墳塚,哪怕骨灰撒入大海,還是會有無數人記得你,並且深深懷念著你。
第71章
適逢新年佳節,但凡是有些情商的人都知道不宜在這個時候談論公事,當然,這也意味著在這個時候能鬧起來的多半都是壓都壓不住的大事。
當錦衣衛指揮使毛驤肅臉攜報告應招入堂的時候,洪武帝父子的表情都不太好。
「出了什麽事?」朱元璋將酒盞推開,灌下了一杯熱茶,好讓自己更清醒一點,朱標幫他將空茶杯接過來續上,父子倆都是剛從酒桌下來,頭腦都有些發昏。
見狀,毛驤稍稍遲疑了下,還是從袖中掏出一張紙,雙手呈上:「陛下,參考學子有不滿皇陵修建,議論紛紛,且……且傳聞為雲南學子木白帶頭。」
這個問題……
周圍的學子們都噎了一下,有些不知道該怎麽和孩子解釋。這時候就要做大哥的出馬了,木白十分淡定地說:「文兒還記得驪山秦皇陵嗎?」
在弟弟乖乖點頭後,木白繼續說:「我們去的時候,是不是有個老漢同我們說,腳底下踩著的大半個山頭其實都是秦皇陵?」
木文繼續點頭。
「那你還記得那上頭現在是什麽嗎?」
這次木文沒有點頭了,他歪了歪腦袋,有些遲疑地說:「是農田……還有民居,還有,還有養豚養牛的……」
木白點點頭,表揚了下弟弟的觀察力,又道:「史書記載,秦皇陵有五十餘丈高,陵區如同城市一般分為了封土、內城、外城,而我們當時去的隻是內城部分,其麵積遠大於如今的大明皇宮。」
他輕輕摸了下弟弟的小腦袋,低聲道:「如今我們看到的封土高度隻有史書記載的一半不到。依記載,封土之上還建有宮殿,內城之中更是配有的寢殿、供帝王修葺的便殿、準備祭品的飤所,供給祭祀人員生活的吏舍,還有陪葬地,占地大小不亞於鹹陽城,不過這些宮殿被項羽入鹹陽時放火燒掉了,如今全然不留痕跡。」
「這些都是為一人服務。」
「而這些地方,現在都成了農田、市集、居所,除卻封土部分外均被後世人的日常活動所覆蓋。」
「而孔聖人,文兒知道他過世時候是什麽樣子的嗎?」
「聖人於魯哀公十六年卒,彼時其子、其妻均已過世,家中亦無餘產,是他的弟子和孫子將他葬在了魯國城外的河邊,有墓而無封土。其後代從塚而葬,漸漸形成家族墓。」
「漢桓帝年間,魯相修孔墓,彼時孔林不過一頃。」
「齊國時為孔林植樹六百,宋宣和年間建造石儀,元文宗時期主修林牆林門,而到了如今……」
少年頓了頓,輕聲道:「洪武十年,孔林擴為三千畝。」
「文兒你看,孔子去世後,是被葬在河邊,那隻是一座隨時有可能被河水捲走的小墓,但一千五百年後,他和他的家族卻有了三千畝的孔林,和遍布全國的祭祀廟宇。」
「而始皇帝,他去世的時候有幅員千裏的驪山陵園,現在隻剩下一小塊封土。就連我們遇到的農民都要抱怨當地的土地因為當年始皇帝夯實過而長不好植物,隻能種些淺根的作物。」
少年抱著他還幼小的弟弟笑著道:「有些東西,不過一個宮殿就能裝下;有些東西,卻哪怕是世世代代的人心傳承都塞不滿。」
「所以,住的房子的大小重要嗎?」
「重要的是,他們給人們留下了什麽。」
少年一席話說得周圍的人均是啞口無言,眾人隻看著那被抱起的小孩想了想後,迎著冬日暖陽舉手道:「文兒也要做能給人留下好東西的那種人。」
作者有話要說:秦始皇陵和孔府孔廟孔林作者都去過,當時那種感覺真的是不一樣的。
看秦始皇陵的時候,尤其是公交車上的導遊在一個紅燈停下來時說:從這裏開始到山的那頭,都是秦皇陵時,我當時心中除了震撼外真的還有憤怒。
我很喜歡始皇帝,他真的了不起,但那一瞬間,我的感覺真的是:你怎麽忍心,讓隻有兩千萬人口的秦國發勞役做這種事!
秦皇陵有多大呢?網上的資料是說它的封土是是50丈,差不多116米,上頭還蓋了宮殿保護下頭的封土,不過宮殿被燒了,現在我們能看到的豐富是51米,現在的房屋差不多層高差不多是三米,高層是2.5米,算一下就知道那又多可怕。
就麵積來說,秦皇陵的內城部分比故宮還要大,內外城總體麵積有212萬平方,大家之前一直監工的雷神山醫院隻有8萬平方左右,這些是靠人力造出來的,還是隻算地麵麵積,據說始皇帝地下的地宮更大更複雜。為了這個工程,他動用了70萬人,用了39年,但一個勞動力背後起碼有3個農夫養活,也就是說他其實耗費的力量差不多是210萬左右,是全國人口的十分之一。
做個對比,就是在現代用了1億人去做一個工程,想想這是什麽代價。
而孔林(中國陵墓的稱呼有規定,普通人是墓,帝王是陵,孔林是【林】表示僅次於帝王級別,別寫錯字喲)是代代擴大,直至今日其占地麵積比起曲阜城還要大,裏頭也沒什麽珍貴寶藏,見得最多的就是樹,那些樹都是來朝聖的學生從各地帶來種下的。
所以我當時真的覺得,陵墓多大真的不重要 ,關鍵的是你給後人留了什麽。
有些人哪怕沒有墳塚,哪怕骨灰撒入大海,還是會有無數人記得你,並且深深懷念著你。
第71章
適逢新年佳節,但凡是有些情商的人都知道不宜在這個時候談論公事,當然,這也意味著在這個時候能鬧起來的多半都是壓都壓不住的大事。
當錦衣衛指揮使毛驤肅臉攜報告應招入堂的時候,洪武帝父子的表情都不太好。
「出了什麽事?」朱元璋將酒盞推開,灌下了一杯熱茶,好讓自己更清醒一點,朱標幫他將空茶杯接過來續上,父子倆都是剛從酒桌下來,頭腦都有些發昏。
見狀,毛驤稍稍遲疑了下,還是從袖中掏出一張紙,雙手呈上:「陛下,參考學子有不滿皇陵修建,議論紛紛,且……且傳聞為雲南學子木白帶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