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這羅先生說話速度並不慢。但,直到一桌菜被五人悉數吃盡,這一整個故事也不過隻開展了一個序章。
沒有經歷過追更生活的雲南淳樸少年們頓時麵麵相覷,有些不知道該怎麽辦才好。
他們本是用一起吃飯為由換取別人的故事,但現在聽上癮了可腫麽辦?人的故事無限,但肚容量卻是有限的,他們總不能再請人吃上一頓。
因為有自家先生在,木白多少比小夥伴多了解些中原的情況,他幾乎不抱希望地問道:「羅先生,敢問你說的故事,在中原知曉的人可多?」
這句話解釋一下就是:我們還有機會聽到後續嗎?
羅本一哂,將酒壺之中最後一滴瓊漿倒入口,隨後,他對著木白露出了一個遺憾的笑容:「非是在下狂妄,本所說的故事出了這劍門關,這天底下目前再找不到第二個知曉後續的。」
話雖說得豪氣,但他麵上卻全無驕矜之色,在酒意的催化下,反倒顯得滿是苦澀。
木白眼珠一轉,請掌櫃又上了一壇桃花醉。給人將酒滿上後,木白詢問道,「這故事莫非是羅先生的家傳?或是羅先生所做?」
羅本搖搖頭,接下酒杯,「是在下的拙作。隻是看這情況,也快要成了我家的家傳了。」
木白頓時倒抽了一口氣,這下可就糟糕了,如果是代代相傳的故事的話,這羅先生家裏必然從事文化傳播類工作,這種工作就是靠著說故事掙錢,那他們日後肯定能找到知曉或者是聽過這一故事的人,但如果是親筆所書,那天底下最了解這個故事的人,就在他們麵前了。
這,這是要斷更的節奏啊!剛開坑就斷更,這點就連那個綠綠的網站上最著名的咕王都不會這麽幹啊!
可惡,不知道靠著鈔能力能不能換他將這個故事說完?
阿土和哈拉提都不太明白這兩種有什麽差別,但是兩人一看木白的臉色就能讀出其中不妙的意味,一個個的表情也變得嚴肅了起來。
或許是酒精觸動了人想要抒發的欲望,或許是羅本恰巧也想找一個可以發泄的通道,他將滿杯的桃花酒一飲而盡,嘆息著將自己之所以在這裏的原因說了出來。
原來這羅本和木白他們一樣,都是從成都上了金牛道前往漢中的,不過,和木白他們以躊躇滿誌地離開成都的心情不同,他是宛如喪家之犬般,帶著最終夢想破碎的心離開成都的。
他曾是一個胸懷濟世之心的書生,卻因為一些事這輩子都無緣政壇,於是他成為了小說家,將自己滿腔的誌向和意念融入了文字之中,寫就了一冊《三國誌通俗演義》。
宋元以來,隨著紙張的製造技術和印刷術應用的普及,加之民間識字的人漸漸增多,對於書冊的需求增加,應市場要求,漸漸出現了民間書籍印刷,著書這件事不再是當世大儒所獨有的。
又因為元朝的戲劇小說出現了井噴式的發展,現在的人們對於看小說已經不再像過去那樣充滿鄙夷,像羅本這樣的私人小說家的作品隻要能夠被書局的掌櫃看中就有可能出版成冊充盈這個小說市場。
雖然對作者來說,他能夠拿到的稿酬其實相當有限,但對於一個著書之人而言,自己的作品不亞於自己的孩子,如果有朝一日,能夠看到它從草稿出版成冊,並且有讀者願意去買它、談論它,這已經是身為作者最大的光榮和幸福,能夠賺到多少錢反而並不那麽重要。
羅本亦是如此想的,但糟糕就糟糕在這位羅先生所寫的小說無論是內容還是格式、長度都與如今市麵上常見的小說完全不同。
他寫的是長篇回合體小說,還是著重描寫戰亂時期的歷史向。
和大部分時間都生活在平穩環境中的雲南少年們不同,經歷了元末近30年的混戰後,如今這塊土地上的人民都渴望和平,打打殺殺的話題不在他們的喜好範圍之內。
因此,如今市場上的銷售主流是才子佳人類的戀愛故事,其次是探案審案類的故事,像羅本這類歷史戰鬥係的故事完全不適應市場需求。
「要比喻的話,就是別人都是優雅輕盈的錦鯉,而我這《三國》則像是在水裏張開血盆大口的鼉龍,看著就讓人很沒有購買慾望。」羅本苦澀地說道。
這說法並不是誇張,羅本本人也心知這一點,所以,他投稿的方向轉向了大型書社,為此,他不得不離開此前久居的江南,前往福建尋求契機。
在如今,國內比較著名的出版商和印刷基地都在福建,原先江浙地帶的印刷機構在遭遇朱皇帝對於江南經濟的封鎖和打壓之後漸漸式微,而且明初對於文字的審核和思想管理極其嚴格,像是《三國》這種掀翻舊王朝統治的書籍在毗鄰大明國都的江浙是絕對沒有出版機會的。
而福建因為天高皇帝遠,出版政策相對寬鬆一些。
但羅本的稿子還是被退回了。盡管那家書社的掌櫃對他拿出的試讀本相當看好,但得知他的小說是長篇且全文還有一百二十話後還是搖頭拒了稿件。
一百二十話,保守估計也要十冊書,書局並不是不願意嚐試一下新生事物,但問題是他寫得也太長了。
若是短篇的話,還可放在市場上試水一下,但像他這樣的大長篇,排版、印刷、裝訂,成本不言而喻,若是放到市場上引不起水花,其中的虧損,極有可能導致一家中型書局破產。
沒有經歷過追更生活的雲南淳樸少年們頓時麵麵相覷,有些不知道該怎麽辦才好。
他們本是用一起吃飯為由換取別人的故事,但現在聽上癮了可腫麽辦?人的故事無限,但肚容量卻是有限的,他們總不能再請人吃上一頓。
因為有自家先生在,木白多少比小夥伴多了解些中原的情況,他幾乎不抱希望地問道:「羅先生,敢問你說的故事,在中原知曉的人可多?」
這句話解釋一下就是:我們還有機會聽到後續嗎?
羅本一哂,將酒壺之中最後一滴瓊漿倒入口,隨後,他對著木白露出了一個遺憾的笑容:「非是在下狂妄,本所說的故事出了這劍門關,這天底下目前再找不到第二個知曉後續的。」
話雖說得豪氣,但他麵上卻全無驕矜之色,在酒意的催化下,反倒顯得滿是苦澀。
木白眼珠一轉,請掌櫃又上了一壇桃花醉。給人將酒滿上後,木白詢問道,「這故事莫非是羅先生的家傳?或是羅先生所做?」
羅本搖搖頭,接下酒杯,「是在下的拙作。隻是看這情況,也快要成了我家的家傳了。」
木白頓時倒抽了一口氣,這下可就糟糕了,如果是代代相傳的故事的話,這羅先生家裏必然從事文化傳播類工作,這種工作就是靠著說故事掙錢,那他們日後肯定能找到知曉或者是聽過這一故事的人,但如果是親筆所書,那天底下最了解這個故事的人,就在他們麵前了。
這,這是要斷更的節奏啊!剛開坑就斷更,這點就連那個綠綠的網站上最著名的咕王都不會這麽幹啊!
可惡,不知道靠著鈔能力能不能換他將這個故事說完?
阿土和哈拉提都不太明白這兩種有什麽差別,但是兩人一看木白的臉色就能讀出其中不妙的意味,一個個的表情也變得嚴肅了起來。
或許是酒精觸動了人想要抒發的欲望,或許是羅本恰巧也想找一個可以發泄的通道,他將滿杯的桃花酒一飲而盡,嘆息著將自己之所以在這裏的原因說了出來。
原來這羅本和木白他們一樣,都是從成都上了金牛道前往漢中的,不過,和木白他們以躊躇滿誌地離開成都的心情不同,他是宛如喪家之犬般,帶著最終夢想破碎的心離開成都的。
他曾是一個胸懷濟世之心的書生,卻因為一些事這輩子都無緣政壇,於是他成為了小說家,將自己滿腔的誌向和意念融入了文字之中,寫就了一冊《三國誌通俗演義》。
宋元以來,隨著紙張的製造技術和印刷術應用的普及,加之民間識字的人漸漸增多,對於書冊的需求增加,應市場要求,漸漸出現了民間書籍印刷,著書這件事不再是當世大儒所獨有的。
又因為元朝的戲劇小說出現了井噴式的發展,現在的人們對於看小說已經不再像過去那樣充滿鄙夷,像羅本這樣的私人小說家的作品隻要能夠被書局的掌櫃看中就有可能出版成冊充盈這個小說市場。
雖然對作者來說,他能夠拿到的稿酬其實相當有限,但對於一個著書之人而言,自己的作品不亞於自己的孩子,如果有朝一日,能夠看到它從草稿出版成冊,並且有讀者願意去買它、談論它,這已經是身為作者最大的光榮和幸福,能夠賺到多少錢反而並不那麽重要。
羅本亦是如此想的,但糟糕就糟糕在這位羅先生所寫的小說無論是內容還是格式、長度都與如今市麵上常見的小說完全不同。
他寫的是長篇回合體小說,還是著重描寫戰亂時期的歷史向。
和大部分時間都生活在平穩環境中的雲南少年們不同,經歷了元末近30年的混戰後,如今這塊土地上的人民都渴望和平,打打殺殺的話題不在他們的喜好範圍之內。
因此,如今市場上的銷售主流是才子佳人類的戀愛故事,其次是探案審案類的故事,像羅本這類歷史戰鬥係的故事完全不適應市場需求。
「要比喻的話,就是別人都是優雅輕盈的錦鯉,而我這《三國》則像是在水裏張開血盆大口的鼉龍,看著就讓人很沒有購買慾望。」羅本苦澀地說道。
這說法並不是誇張,羅本本人也心知這一點,所以,他投稿的方向轉向了大型書社,為此,他不得不離開此前久居的江南,前往福建尋求契機。
在如今,國內比較著名的出版商和印刷基地都在福建,原先江浙地帶的印刷機構在遭遇朱皇帝對於江南經濟的封鎖和打壓之後漸漸式微,而且明初對於文字的審核和思想管理極其嚴格,像是《三國》這種掀翻舊王朝統治的書籍在毗鄰大明國都的江浙是絕對沒有出版機會的。
而福建因為天高皇帝遠,出版政策相對寬鬆一些。
但羅本的稿子還是被退回了。盡管那家書社的掌櫃對他拿出的試讀本相當看好,但得知他的小說是長篇且全文還有一百二十話後還是搖頭拒了稿件。
一百二十話,保守估計也要十冊書,書局並不是不願意嚐試一下新生事物,但問題是他寫得也太長了。
若是短篇的話,還可放在市場上試水一下,但像他這樣的大長篇,排版、印刷、裝訂,成本不言而喻,若是放到市場上引不起水花,其中的虧損,極有可能導致一家中型書局破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