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就像同一品種的山羊養在蒙古和養在雲南味道會有差異一樣,哪怕是同樣的技術,不同的環境、不同的豬種、不同的鹽乃至於不同的氣候環境下也會導致火腿的味道千差萬別。
有些火腿與鹹肉無異,有些火腿卻愈久愈鮮,油潤肥美。
而將木小郎君魂都勾走的火腿便是出自於寧越府的金華縣,夥夫信誓旦旦地拍胸脯說,他們老家的火腿在這世間敢稱第二,就絕對沒有別人家的火腿敢說第一。
天下第一腿說的就是他們老家。
而做出這樣的火腿根本就沒有什麽特殊技巧,一定要說,隻能說金華縣就是得了天地靈氣,天註定的這兒的火腿就是不一樣。
天註定這個東西,誰能偷得走?
所以,傳授技術怕什麽?金華縣的前人從來沒藏過工藝,他們甚至把火腿製造工藝教授給了夷人,但時至今日,依然還是那一句——天下火腿,產金華者佳。
第24章
夥夫完全沒有敝帚自珍的想法,甚至在兵士們圍過來看熱鬧的時候熱情邀請他們一起學習,甚至允許眾人可以將其製作工藝任意傳授給他人。
在夥夫豪爽行為的帶動下,場麵一時極為熱鬧。
但彼時,無論是學的人還是教的人都未做他想,軍武生涯說忙碌挺忙碌,說無趣也無趣,說是教學,其實圍在這兒的人大半都是來湊個熱鬧罷了。待到兵役服完各回各家,今日一事無非是個話頭,真正會將之當成一門手藝的人並不會有多少。
但偏偏有一個攬著同僚肩膀嘻嘻哈哈旁觀的兵士後來並沒有回到中原,他和這裏的大部分兵士一樣成為了駐紮在雲南這塊土地上的大明基石。
在頻繁的軍事調動後,他被分往了曲靖路的一座新造的官衛戍守。
此時,他絕對不會想到,在其餘生之中,他至死都未能回到自己的家鄉。
也許是為了慰藉自己的那抹鄉愁,也許是為了給跟隨自己而來的家人多一門營生,他將殘留在腦海裏的關於火腿的製法寫了下來,製作出了當地的第一根火腿。
而神奇的一幕發生了,小兵所駐守的這一處關城就像是千裏之外的金華一樣,不知是得到了哪方神靈的庇佑,竟也孕育出了口味獨特的火腿。
或許是山巒間的微風,或許是甘美的泉水,或許是看似無情的冬季雪花,又或許是本地特產的井鹽……當這些因素恰到好處地匯聚在這個小小的關城,這座小城便誕生了一個後來享譽海外的特產——以這座關隘為名的宣威火腿。
「宣威」,這是一座由大明軍隊征南軍所建立,本意為宣播朝廷之威德的常見關隘,在明帝國土崩瓦解三百餘年,宣威關亦早已不復存在之時依然靠著這一塊火腿肉,成為了全國乃至於全世界愛吃之人牢記的名詞。
也成了所有雲南人都忘不了的家鄉味道。
當然,現在誰都沒想到此時的這個小小的舉動會在未來造成什麽樣的影響,除了因為貪嘴而認認真真做筆記的木小白之外,旁觀的兵哥們都神態輕鬆。
俗話說隔行如隔山,如果此時在這裏傳授技能的不是夥夫,而是某個兵士軍官,教授的不是如何製作火腿而是克敵三百招的話,氣氛必然要嚴肅熱烈得多。
事實上,現在,大家看熱鬧的心比起學習的心要更重。
不過,不要以為看熱鬧不需要付出代價。
就在去年,大明的洪武皇帝將其治下的民眾的戶籍按照職業分為民、軍、匠三大類,且規定一旦入籍輕易不可改。
不同的戶籍承擔著不同的責任。民籍作為國家人數最大的構成者承擔了主要稅務,地位最高,軍籍和匠籍地位次之。其中,隸屬軍籍的,家族中必須要有一人入伍為兵,兵士若是陣亡,家族還得派人頂上。匠籍比之約束稍輕,但匠人終生隸屬於官府,根據不同的情況每年或者每月要為國家無償服役。
夥夫比較特殊,他屬於軍籍,但在軍中的地位是匠人,像他這樣的人被稱為軍匠。
畢竟是在危險的前線服役,他們這類人的待遇比起民匠要高一些。平時,軍匠不需要像民匠那樣按照固定服役時間參與勞動,如果沒有戰事的話他們甚至可以一直待在家裏。
但是相對的,一旦有了戰事,軍匠是沒有拒絕的權利的,不過他們可以和普通兵士一樣領取餉銀,這點倒是比無償勞動的民匠要好一些。
不過他們還是有共通點的,大家都是靠一技走江湖。
匠籍的傳承比較特殊,一般情況下都是以家庭為單位,父傳子、子傳孫。在這個時代,一門技藝可能就是一個活下去的機會,可想而知,師承關係有多重。
雖然這次傳授是夥夫自發發起,但是聽課的眾人承了情也是要給予還禮的。
還有什麽能比直接送豬腿更能代表他們的心意的嗎?
那必然是沒有的。
木小白看了看被抄家滅族的野豬一家眨了眨眼睛,十分機靈地送上了自己的謝禮——一大袋鹽。
比起那些一門心思隻想到懟野豬的軍漢,木小白那可以說是非常有眼色了。
現在,天氣漸漸轉暖,部行進又是一路向南,這些獵物肯定禁不起存放,夥夫於是決定考驗一下這些便宜學生有沒有認真聽課,現場出題讓學生們醃製豬肉,於是當日,血腥味和腥臊氣在明軍的營地縈繞了許久。
有些火腿與鹹肉無異,有些火腿卻愈久愈鮮,油潤肥美。
而將木小郎君魂都勾走的火腿便是出自於寧越府的金華縣,夥夫信誓旦旦地拍胸脯說,他們老家的火腿在這世間敢稱第二,就絕對沒有別人家的火腿敢說第一。
天下第一腿說的就是他們老家。
而做出這樣的火腿根本就沒有什麽特殊技巧,一定要說,隻能說金華縣就是得了天地靈氣,天註定的這兒的火腿就是不一樣。
天註定這個東西,誰能偷得走?
所以,傳授技術怕什麽?金華縣的前人從來沒藏過工藝,他們甚至把火腿製造工藝教授給了夷人,但時至今日,依然還是那一句——天下火腿,產金華者佳。
第24章
夥夫完全沒有敝帚自珍的想法,甚至在兵士們圍過來看熱鬧的時候熱情邀請他們一起學習,甚至允許眾人可以將其製作工藝任意傳授給他人。
在夥夫豪爽行為的帶動下,場麵一時極為熱鬧。
但彼時,無論是學的人還是教的人都未做他想,軍武生涯說忙碌挺忙碌,說無趣也無趣,說是教學,其實圍在這兒的人大半都是來湊個熱鬧罷了。待到兵役服完各回各家,今日一事無非是個話頭,真正會將之當成一門手藝的人並不會有多少。
但偏偏有一個攬著同僚肩膀嘻嘻哈哈旁觀的兵士後來並沒有回到中原,他和這裏的大部分兵士一樣成為了駐紮在雲南這塊土地上的大明基石。
在頻繁的軍事調動後,他被分往了曲靖路的一座新造的官衛戍守。
此時,他絕對不會想到,在其餘生之中,他至死都未能回到自己的家鄉。
也許是為了慰藉自己的那抹鄉愁,也許是為了給跟隨自己而來的家人多一門營生,他將殘留在腦海裏的關於火腿的製法寫了下來,製作出了當地的第一根火腿。
而神奇的一幕發生了,小兵所駐守的這一處關城就像是千裏之外的金華一樣,不知是得到了哪方神靈的庇佑,竟也孕育出了口味獨特的火腿。
或許是山巒間的微風,或許是甘美的泉水,或許是看似無情的冬季雪花,又或許是本地特產的井鹽……當這些因素恰到好處地匯聚在這個小小的關城,這座小城便誕生了一個後來享譽海外的特產——以這座關隘為名的宣威火腿。
「宣威」,這是一座由大明軍隊征南軍所建立,本意為宣播朝廷之威德的常見關隘,在明帝國土崩瓦解三百餘年,宣威關亦早已不復存在之時依然靠著這一塊火腿肉,成為了全國乃至於全世界愛吃之人牢記的名詞。
也成了所有雲南人都忘不了的家鄉味道。
當然,現在誰都沒想到此時的這個小小的舉動會在未來造成什麽樣的影響,除了因為貪嘴而認認真真做筆記的木小白之外,旁觀的兵哥們都神態輕鬆。
俗話說隔行如隔山,如果此時在這裏傳授技能的不是夥夫,而是某個兵士軍官,教授的不是如何製作火腿而是克敵三百招的話,氣氛必然要嚴肅熱烈得多。
事實上,現在,大家看熱鬧的心比起學習的心要更重。
不過,不要以為看熱鬧不需要付出代價。
就在去年,大明的洪武皇帝將其治下的民眾的戶籍按照職業分為民、軍、匠三大類,且規定一旦入籍輕易不可改。
不同的戶籍承擔著不同的責任。民籍作為國家人數最大的構成者承擔了主要稅務,地位最高,軍籍和匠籍地位次之。其中,隸屬軍籍的,家族中必須要有一人入伍為兵,兵士若是陣亡,家族還得派人頂上。匠籍比之約束稍輕,但匠人終生隸屬於官府,根據不同的情況每年或者每月要為國家無償服役。
夥夫比較特殊,他屬於軍籍,但在軍中的地位是匠人,像他這樣的人被稱為軍匠。
畢竟是在危險的前線服役,他們這類人的待遇比起民匠要高一些。平時,軍匠不需要像民匠那樣按照固定服役時間參與勞動,如果沒有戰事的話他們甚至可以一直待在家裏。
但是相對的,一旦有了戰事,軍匠是沒有拒絕的權利的,不過他們可以和普通兵士一樣領取餉銀,這點倒是比無償勞動的民匠要好一些。
不過他們還是有共通點的,大家都是靠一技走江湖。
匠籍的傳承比較特殊,一般情況下都是以家庭為單位,父傳子、子傳孫。在這個時代,一門技藝可能就是一個活下去的機會,可想而知,師承關係有多重。
雖然這次傳授是夥夫自發發起,但是聽課的眾人承了情也是要給予還禮的。
還有什麽能比直接送豬腿更能代表他們的心意的嗎?
那必然是沒有的。
木小白看了看被抄家滅族的野豬一家眨了眨眼睛,十分機靈地送上了自己的謝禮——一大袋鹽。
比起那些一門心思隻想到懟野豬的軍漢,木小白那可以說是非常有眼色了。
現在,天氣漸漸轉暖,部行進又是一路向南,這些獵物肯定禁不起存放,夥夫於是決定考驗一下這些便宜學生有沒有認真聽課,現場出題讓學生們醃製豬肉,於是當日,血腥味和腥臊氣在明軍的營地縈繞了許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