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關戰報可不僅僅隻是朝廷收到了,楊林可是也收到了,而且還更加的詳細,他也更加深知薑鬆的能力,以及和北平王的矛盾!


    但他一向愛惜人才,那些小事在他眼裏都不是問題,此刻恨不得立即飛身前去瓦口關一睹真容。


    如今又看著薑鬆的官職被越討論越小,還要被捆綁在京城,虎目對著柳放二人就是一瞪,不怒自威。


    “王兄?”


    楊堅抬眼看向一臉紅溫的楊林,示意他開口。


    楊林恭敬地行了一禮,朗聲道:“陛下,老臣以為薑鬆戰功赫赫,此次平叛及生擒突厥王子之舉,於我大隋實乃大功一件,其招降三千突厥騎兵更是聞所未聞!出身雖為旗牌官,但才能已然盡顯,萬不可因出身而輕慢其功績。”


    “在老臣看來,高大人所提宣節校尉之位,品級實屬太低,難讓薑鬆及眾將士心服。王大人所言振威校尉,也算不上高!”


    “老臣以為,勳官就不必封了,幹脆封他一個從五品的定遠將軍!如此方能彰顯我大隋對有功將士的重視!”


    楊林此言一出,朝堂上頓時一片嘩然。從五品的定遠將軍,這可比之前所提的那些官職品級和權利都高出不少,可謂是一步登天,眾人皆驚愕於楊林如此大膽的提議。


    楊廣眼中立刻閃過一絲驚喜,卻又帶有一絲惆悵,他本就想為薑鬆謀得較好的封賞以拉攏其心,如今楊林這話正合他意,但將軍之位卻不如他意。


    雖說他也沒料到楊林會直接提出封這麽高的官職,但這對他的計劃無疑是有利的,當下嘴角微微上揚,卻也並未表露得太過明顯。


    而那柳放一聽,麵色更是漲得通紅,剛要開口反駁,可卻再次迎上楊林那雙虎目,頓時又把話咽了回去,隻敢在心裏暗自腹誹:羅王千歲,在下也愛莫能助了。


    楊堅聽到楊林的意見後,微微一怔,旋即目光深邃地看著楊林,沉聲道:“王兄,你這提議可著實大膽啊。薑鬆雖有戰功,但此前畢竟隻是旗牌官,一步擢升至此等官職,你可考慮過諸多後續影響?”


    楊林麵色坦然,再次躬身行禮道:“陛下,老臣自然知曉此舉或有不妥之處,但薑鬆之功實非尋常可比。那三千突厥騎兵被他招降,此等功績若不重賞,恐寒了天下有能之士的心呐。且老臣觀其行事,有勇有謀,必能勝任這定遠將軍之職,還望陛下三思。”


    楊堅聽了楊林的話,手指輕輕敲擊著龍椅扶手,陷入了沉思。


    昨天他收到邊關戰報的同時也收到了北平王羅藝的來信。信中言辭犀利的點明了薑鬆之前身為天堂縣馬快班頭,又轉身成為了北軍大營的旗牌官一事,這明顯違背了大隋的律法。可偏偏他又戰功赫赫,讓楊堅對薑鬆的封賞一時也感到頗為棘手。


    本想在今日早朝把難題拋給諸位大臣,而他們的回答也讓自己頗為滿意。薑鬆此行,瑕不掩瑜,本想壓下不提過往,折中封個七品武職,卻又聽到楊林這般提議,倒讓他一時有些難以抉擇了。


    但看著楊林的眼神,若今日封賞不讓他心服口服,怕是這薑鬆以後又會落入他的麾下了。


    雖然楊林對大隋的忠心日月可鑒,但終究是藩王,手下已經收了十二太保,更有魏文通、新文禮等大將,萬不可再添猛將了。


    楊堅在沉思的同時,朝堂上眾人也都屏息凝神,等待著楊堅的最終決斷。


    楊廣看到楊堅陷入沉思,知道該是自己出麵的時候了:“父皇,兒臣以為皇叔所言極是。薑鬆之功,不僅在於平叛與生擒突厥王子,更在於其能讓三千突厥騎兵誠心歸附,此乃不世之功。若僅因他出身低微便輕賞,日後再有戰事,誰還肯為我大隋拚死效力?”


    “況且,眼下最重要的是還在瓦口關羈押的染幹!我大隋於數年前已與東突厥停戰聯姻交好,約定互不侵擾,期間雖摩擦不斷,但從未有大事發生。”


    “現如今染幹卻帶兵突然偷襲我瓦口關,我等應立刻讓薑鬆帶兵將其押送回京,仔細盤問,看東突厥是否還有其他異動,才是首當其衝的。而不是在這朝堂之上為薑鬆的封賞高低,爭來爭去,請父皇明鑒!”


    朝堂上眾人聽了楊廣的話,這才想起,隻顧著爭論薑鬆的封賞,卻忽略了染幹這個核心人物。


    楊堅看著在一應爭辯中,一下就抓住了問題核心的楊廣,心裏對楊廣越來越滿意,心中也有了計較:“晉王所言有理,染幹一事的確不可忽視,東突厥對我大隋動兵一事,更不可忽視!”


    “既然如此,那以晉王來看,應當如何封賞?”


    楊廣微微躬身,恭敬地說道:“父皇,兒臣以為,皇叔與諸位大臣都言之有理,但薑鬆之功也不可忽視。然一步封至從五品的定遠將軍,實乃太過突兀。不如先封他為正六品的昭武校尉,暫領那三千突厥騎兵。至於勳爵嘛,就暫且擱置,待他日後再立戰功,再行擢升,如此可兩全其美。”


    楊堅聽了楊廣的建議,微微點頭,神色稍緩:“晉王此計,倒也穩妥。隻是讓他帶領剛剛歸降的突厥騎兵押送他們昔日的王子,這事是否有些欠妥?”


    楊廣稍作思考,再次躬身道:“父皇,兒臣以為並無不妥。薑鬆既能招降這三千突厥騎兵,便說明他有足夠的能力掌控他們,否則他們在瓦口關早就嘩變了。”


    楊林也點頭稱是:“陛下,晉王殿下所言極是。薑鬆既然有能力收服這突厥騎兵,就肯定能掌管,由他帶領押突厥騎兵送染幹,最為合適不過。若是將這些人留在瓦口關,那才是隱患。”


    楊堅微微皺眉,看向其他大臣:“諸卿意下如何?”


    柳放聞言,又站出身來:“陛下,臣還是覺得此舉風險太大,那三千突厥騎兵畢竟是外族,若他們與薑鬆聯合反叛,我大隋危矣。”


    楊廣不屑地看了柳放一眼:“柳大人,區區三千多騎兵,我大隋就危矣了?你當我大隋是紙糊的不成!”


    “若是連這點信任都不給有功之臣,日後誰還肯為朝廷效力?那薑鬆若有反心,又何必在瓦口關帶領軍卒奮死斬殺突厥三萬餘眾?何必生擒突厥二王子?難道這一切柳大人都視若無睹嗎?”


    “反倒是柳大人從一開始就有意壓製薑鬆的功勞,難道是之前就和薑鬆有過節,特意從中作梗?或是說在替某些人特意打壓我朝功臣?”


    柳放一聽,臉色驟變,汗如雨下,急忙跪下:“陛下,臣絕無此意啊!臣隻是為大隋安危著想,不敢有絲毫私心,更沒有替誰特意打壓功臣啊,望陛下明鑒!”


    楊堅聽到楊廣的話,也意味深長的看了一眼柳放,“柳放,你若再因一己之見擾亂朝堂之議,朕絕不輕饒。”


    “是,微臣謹遵聖諭。”


    柳放磕頭如搗蒜,不敢再言。


    等一切幾乎塵埃落定,越王楊素突然出列道:“陛下,臣以為晉王殿下和柳放的看法都有道理。薑鬆此前的作為足以證明他對朝廷的忠心。但柳大人的擔憂也並非全無道理。臣建議可在薑鬆押送隊伍中安排一位監軍,既不幹涉薑鬆行事,又可隨時向朝廷匯報情況,確保萬無一失。”


    楊堅聞言,微微點頭:“越王此言有理。那不知這監軍之職,何人可擔?”


    楊素思索片刻:“陛下,臣舉薦北平王羅藝之子,羅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隋唐之吾為槍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四十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四十洛並收藏隋唐之吾為槍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