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送走前來洛陽拜謁的西域諸國使臣後,孟遇安即著手處理在樓蘭設立西域都護府的事宜。
孟遇安命長孫羨遴選了一些通曉西域各國語言文化的臣子,並授予他們都護、校尉、司馬等官職,令其奉旨統攝西域全境。
諸西域官員攜帶聖旨,快馬加鞭趕赴涼州,與鎮守陽關和玉門關的徐康接洽。
徐康明了孟遇安旨意,率安華軍開拔至樓蘭,並從此在這裏駐軍屯田。
樓蘭本國原有的軍隊就地解散。樓蘭國王同時答允,為表依附大華的誠意,將永遠不再建設軍隊。
西域其他各國很快得知了訊息,除了暗罵樓蘭背叛西域聯盟外,也沒有什麽能做的事,隻有兀自跳腳。
畢竟,樓蘭現在甚至已經不算是一個國家了,而是大華在西域的軍事駐地。
派兵攻打樓蘭,就意味著與大華直接開戰——車師、高昌等國是絕對不會行此昏妄之舉的。
就這樣,樓蘭上下君王臣民在安華軍的保護下,免於被鄰國欺負,終於過上了安穩日子,此是後話。
時間來到八月十五。中秋佳節,按照往年慣例,大華君臣亦要在明堂舉辦盛大宴會。
但因為上一個月才剛因萬國來朝辦過隆宴,孟遇安不願鋪張浪費、虛耗國庫,便主張本年度的中秋宴會取消,讓各位官員自行回家團圓。
朝臣從各自官署散去後,平日裏肅穆卻熙攘的紫微城頓時冷清下來。
在萬眾闔家團聚之際,孟遇安仍在觀瀾殿批閱奏折章表,直至暮色盈上窗欞。
一絲蕭瑟的秋風透過窗柵,吹拂到孟遇安麵前,帶動著桌案上的燭焰幽微跳動。
涼意漫進觀瀾殿,孟遇安感到身上寒浸浸的,不自覺伸手把領口拉得更緊了些。
這時,一領披風搭在了孟遇安肩上,而後伴隨著她熟悉的溫甜聲音:
“天涼了,陛下加件衣吧。”
是蓁兒。
孟遇安擱下手中的筆,回頭向側麵看著蓁兒,恬然淺笑道:“眾人都回家了,也隻有你還能陪著我。”
蓁兒目光如水:“陛下在哪兒,我就在哪兒;隻要跟著陛下,我就有了家。”
她的雙眸還是那麽澄澈,就像孟遇安當年初見她時那般。孟遇安凝視著蓁兒,遞給她一隻手,蓁兒忙用雙手拉住。
“你跟著我,有十幾年了吧?”孟遇安柔聲詢問。
蓁兒牽著孟遇安的手,靦腆微笑道:“不多不少,十三年兩個月零五天。”
“難為你記得這樣清楚,”孟遇安稍稍使力捏了一下她的手,“過來我身邊坐著吧。”
蓁兒並沒有受寵若驚,而是很自然地搬了一把椅子,在孟遇安桌案下首處入座。
多年來親密無間的相處,早已讓孟遇安在蓁兒心中超越了上位者的身份,成為她精神上割舍不下的一部分。
孟遇安看著蓁兒,言語中忽然掛上歉意:“你也有二十五六了吧?這麽多年來跟在我身邊,耽誤了你成家。”
不等孟遇安說完,蓁兒急忙反駁道:“陛下沒有耽誤我!這都是我自願的!”
她言辭赤誠,對孟遇安推心置腹:“是陛下讓我睜開眼睛,看到了這廣闊天地。如果沒有陛下,我恐怕要渾渾噩噩度過這一生。”
“可你也不必永遠和我綁定,”孟遇安猶豫後說道,“你看這中秋團圓之夜,你不會覺得孤單嗎?”
蓁兒悅然道:“和陛下在一起,我怎麽會孤單呢?還是說......”
她驀地麵有戚色:“還是說,陛下不想要我了?想打發我走?”
孟遇安忙將手搭在她肩膀處,上下輕柔摩挲著,以撫平她的焦慮:
“我怎麽會不要你呢?我是害怕我困住了你,我想給你自由選擇的權利。”
“那我想用這個權利,換取留在陛下身邊的機會。”蓁兒真誠道。
孟遇安見她如此肝膽相照,也知道她是無論如何是舍不下自己的,遂斷了為她操辦成家大事的念頭。
“其實不成婚也挺好的,”孟遇安笑道,“不知少了多少家長裏短的煩心事,還能專心追求事業。”
“陛下就是因為這個才和顧將軍分開的嗎?”蓁兒遽然發問。
孟遇安的笑容僵在臉上,手也漸漸抽離了蓁兒的掌心。
蓁兒雖自認是下位者,但並不懼怕孟遇安發怒——因為她了解孟遇安的為人,也全心全意為了孟遇安好。
在這種心態的驅動下,蓁兒發自肺腑地勸導孟遇安道:
“陛下既然還放不下顧將軍,為什麽不與他重歸於好呢?”
孟遇安神情冷漠:“你今天怎麽突然說這個?你平常可不會這樣多嘴。”
“我跟了陛下十幾年,你的心思怎麽能瞞得過我呢?”蓁兒不依不饒,“陛下在朝臣麵前威儀孔時,可私下的情感都寫在眼睛裏。”
“可是,他去年在信中說,他不願意回來......”孟遇安喃喃自語。
“他不願意回來,陛下可以下旨強行讓他回來啊!”蓁兒急切道,“再不濟,陛下就不能去找他嗎?”
孟遇安緩緩轉過頭來,滿眼都是寂如死灰的平淡:
“我不想勉強。”
蓁兒哽住了片刻,而後垂眸囁喏:“可有時候,不勉強一下,怎麽能知道結果呢......”
她的思緒揚起,飄蕩回了多年之前:“當年,我雖與賀將軍無緣,但能與他相處兩年,便沒有什麽遺憾了。”
蓁兒收起悵惘的神思,注意力重新回到孟遇安身上,拉著她的手輕輕搖晃:
“陛下難道想因為自己的猶疑,而與顧將軍抱憾終生嗎?”
蓁兒的話,每一字都敲擊在孟遇安心尖上,讓她的心酥酥麻麻、酸酸澀澀。
孟遇安撇開蓁兒的手,身上的披風亦順勢滑落。她獨自走向窗欞,向外看去。
夜已深了,更濃的秋意湧入觀瀾殿,直撲在孟遇安的臉麵上。
好熟悉的感覺!
三年之前,也是這樣一個秋季,孟遇安和顧修之在幽州薊縣分別,從此相隔千裏,音訊渺茫。
“難道,真要我去幽州找他嗎?”
孟遇安心中糾結了一瞬,但迅速下定了決心:
“不,我不能去。這不是一個君王該做的事,我也不能給自己縱情亂性找借口。”
此夜過後,孟遇安再也沒有提起過這個話題。它就像是石沉大海一般,再也尋不到了。
孟遇安命長孫羨遴選了一些通曉西域各國語言文化的臣子,並授予他們都護、校尉、司馬等官職,令其奉旨統攝西域全境。
諸西域官員攜帶聖旨,快馬加鞭趕赴涼州,與鎮守陽關和玉門關的徐康接洽。
徐康明了孟遇安旨意,率安華軍開拔至樓蘭,並從此在這裏駐軍屯田。
樓蘭本國原有的軍隊就地解散。樓蘭國王同時答允,為表依附大華的誠意,將永遠不再建設軍隊。
西域其他各國很快得知了訊息,除了暗罵樓蘭背叛西域聯盟外,也沒有什麽能做的事,隻有兀自跳腳。
畢竟,樓蘭現在甚至已經不算是一個國家了,而是大華在西域的軍事駐地。
派兵攻打樓蘭,就意味著與大華直接開戰——車師、高昌等國是絕對不會行此昏妄之舉的。
就這樣,樓蘭上下君王臣民在安華軍的保護下,免於被鄰國欺負,終於過上了安穩日子,此是後話。
時間來到八月十五。中秋佳節,按照往年慣例,大華君臣亦要在明堂舉辦盛大宴會。
但因為上一個月才剛因萬國來朝辦過隆宴,孟遇安不願鋪張浪費、虛耗國庫,便主張本年度的中秋宴會取消,讓各位官員自行回家團圓。
朝臣從各自官署散去後,平日裏肅穆卻熙攘的紫微城頓時冷清下來。
在萬眾闔家團聚之際,孟遇安仍在觀瀾殿批閱奏折章表,直至暮色盈上窗欞。
一絲蕭瑟的秋風透過窗柵,吹拂到孟遇安麵前,帶動著桌案上的燭焰幽微跳動。
涼意漫進觀瀾殿,孟遇安感到身上寒浸浸的,不自覺伸手把領口拉得更緊了些。
這時,一領披風搭在了孟遇安肩上,而後伴隨著她熟悉的溫甜聲音:
“天涼了,陛下加件衣吧。”
是蓁兒。
孟遇安擱下手中的筆,回頭向側麵看著蓁兒,恬然淺笑道:“眾人都回家了,也隻有你還能陪著我。”
蓁兒目光如水:“陛下在哪兒,我就在哪兒;隻要跟著陛下,我就有了家。”
她的雙眸還是那麽澄澈,就像孟遇安當年初見她時那般。孟遇安凝視著蓁兒,遞給她一隻手,蓁兒忙用雙手拉住。
“你跟著我,有十幾年了吧?”孟遇安柔聲詢問。
蓁兒牽著孟遇安的手,靦腆微笑道:“不多不少,十三年兩個月零五天。”
“難為你記得這樣清楚,”孟遇安稍稍使力捏了一下她的手,“過來我身邊坐著吧。”
蓁兒並沒有受寵若驚,而是很自然地搬了一把椅子,在孟遇安桌案下首處入座。
多年來親密無間的相處,早已讓孟遇安在蓁兒心中超越了上位者的身份,成為她精神上割舍不下的一部分。
孟遇安看著蓁兒,言語中忽然掛上歉意:“你也有二十五六了吧?這麽多年來跟在我身邊,耽誤了你成家。”
不等孟遇安說完,蓁兒急忙反駁道:“陛下沒有耽誤我!這都是我自願的!”
她言辭赤誠,對孟遇安推心置腹:“是陛下讓我睜開眼睛,看到了這廣闊天地。如果沒有陛下,我恐怕要渾渾噩噩度過這一生。”
“可你也不必永遠和我綁定,”孟遇安猶豫後說道,“你看這中秋團圓之夜,你不會覺得孤單嗎?”
蓁兒悅然道:“和陛下在一起,我怎麽會孤單呢?還是說......”
她驀地麵有戚色:“還是說,陛下不想要我了?想打發我走?”
孟遇安忙將手搭在她肩膀處,上下輕柔摩挲著,以撫平她的焦慮:
“我怎麽會不要你呢?我是害怕我困住了你,我想給你自由選擇的權利。”
“那我想用這個權利,換取留在陛下身邊的機會。”蓁兒真誠道。
孟遇安見她如此肝膽相照,也知道她是無論如何是舍不下自己的,遂斷了為她操辦成家大事的念頭。
“其實不成婚也挺好的,”孟遇安笑道,“不知少了多少家長裏短的煩心事,還能專心追求事業。”
“陛下就是因為這個才和顧將軍分開的嗎?”蓁兒遽然發問。
孟遇安的笑容僵在臉上,手也漸漸抽離了蓁兒的掌心。
蓁兒雖自認是下位者,但並不懼怕孟遇安發怒——因為她了解孟遇安的為人,也全心全意為了孟遇安好。
在這種心態的驅動下,蓁兒發自肺腑地勸導孟遇安道:
“陛下既然還放不下顧將軍,為什麽不與他重歸於好呢?”
孟遇安神情冷漠:“你今天怎麽突然說這個?你平常可不會這樣多嘴。”
“我跟了陛下十幾年,你的心思怎麽能瞞得過我呢?”蓁兒不依不饒,“陛下在朝臣麵前威儀孔時,可私下的情感都寫在眼睛裏。”
“可是,他去年在信中說,他不願意回來......”孟遇安喃喃自語。
“他不願意回來,陛下可以下旨強行讓他回來啊!”蓁兒急切道,“再不濟,陛下就不能去找他嗎?”
孟遇安緩緩轉過頭來,滿眼都是寂如死灰的平淡:
“我不想勉強。”
蓁兒哽住了片刻,而後垂眸囁喏:“可有時候,不勉強一下,怎麽能知道結果呢......”
她的思緒揚起,飄蕩回了多年之前:“當年,我雖與賀將軍無緣,但能與他相處兩年,便沒有什麽遺憾了。”
蓁兒收起悵惘的神思,注意力重新回到孟遇安身上,拉著她的手輕輕搖晃:
“陛下難道想因為自己的猶疑,而與顧將軍抱憾終生嗎?”
蓁兒的話,每一字都敲擊在孟遇安心尖上,讓她的心酥酥麻麻、酸酸澀澀。
孟遇安撇開蓁兒的手,身上的披風亦順勢滑落。她獨自走向窗欞,向外看去。
夜已深了,更濃的秋意湧入觀瀾殿,直撲在孟遇安的臉麵上。
好熟悉的感覺!
三年之前,也是這樣一個秋季,孟遇安和顧修之在幽州薊縣分別,從此相隔千裏,音訊渺茫。
“難道,真要我去幽州找他嗎?”
孟遇安心中糾結了一瞬,但迅速下定了決心:
“不,我不能去。這不是一個君王該做的事,我也不能給自己縱情亂性找借口。”
此夜過後,孟遇安再也沒有提起過這個話題。它就像是石沉大海一般,再也尋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