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了重傷的史保國是被一個女子救走,女子背負著他一路拚殺,頗有點當年長阪坡趙子龍的壯舉。最後,女子殺進了八公山。


    八公山是一個曆史積澱太多的地方。


    縱觀人類社會的發展,八公山扮演了十分醒目的角色,留下了鮮明的曆史刻痕。


    早在新石器時代,八公山下便有人類生息、繁衍,留下了最早的人類社會遺跡。


    舜帝南巡,在此教人稼穡;大禹治水,在此鞭劈硤石,三過家門而不入。


    夏商之際,淮夷人在此崛起,與夏商王朝所代表的中原文明經曆了長達千餘年的對話,並在對話中融合。


    春秋戰國時期,州來子國、下蔡侯國以及楚國先後在此設都,八公山成為天然屏障。


    漢王朝一統天下之後,建淮南國。淮南王劉安禮賢下士,江淮間名士紛紛來到淮南王麾下。


    他們談古論今,暢敘漢初由亂而治的文治武功,總結了漢初治國理念,編纂而成千古奇書《淮南子》。


    劉安與門客經常在八公山上吟詩賦對,創作了許多不朽名篇。


    劉安好道而鍾情於黃白之術1,與蘇非、李尚、田由、毛被、晉昌、雷被、伍被、左吳等“八公”在山上製鹵煉丹,於煉製丹藥的過程中偶成豆腐,遂創製了千古美食。


    而八公山的成名與這個劉安有很大的關係。


    雖然,西漢初年,兩代淮南王劉長與劉安最終均因“謀反”而遭厄運,但是,劉安的“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曆史故事卻傳唱千古,八公山因此而名揚四海,淮南注定要在漢初的曆史天空輝煌一時。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豪傑並起。袁術據壽春而稱帝,曹操興兵討伐,袁術與董卓舊將呂布合縱聯橫,然終究難逃覆亡的命運。


    八公山又一次見證了曆史的血雨腥風。


    東晉時期,天下紛爭,北方少數民族起兵南侵,北人南遷,江淮間僑置大量郡縣。


    東晉太元八年(公元383年),前秦苻堅興兵南下,糾集八十萬之眾,號稱百萬,進逼壽陽。


    謝玄、謝石率領東晉八萬精兵駐守八公山,與前秦對峙。


    這便是著名的淝水之戰。


    經過淝水之戰,東晉以少勝多,前秦兵潰將逃,苻堅身中流矢而病亡,前秦因此國滅。


    而這一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名垂青史。


    “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成語故事,將八公山之名曆代傳唱,經久不衰。


    接下來是盛唐的大一統,八公山一派承平氣象。……


    隨著盛唐的沒落,曆史進入五代十國時期,幹戈再起,紛爭不息。北方的後周與南方的南唐,圍繞壽州城的爭奪,又一次在八公山下展開較量。


    後周顯德二年十二月,世宗柴榮兵伐南唐。次年正月,乘勝圍困南唐重鎮壽州。


    南唐劉仁贍堅守州城,後周久困壽州。周世宗兩度親征,在八公山下紮營。


    南唐援兵於八公山修築連珠寨為陣地,與後周對峙。


    顯德四年,周世宗派遣殿前都指揮使趙匡胤進攻連珠寨,大破南唐,壽州城終因久困而告破。


    南宋時期,淮河流域成為宋、金對峙的前沿,宋、金圍繞壽州的爭奪從未停息。八公山下戰火熊熊。


    宋高宗紹興元年至三十二年,以及寧宗、理宗、度宗、恭宗時期,宋與金、元的戰爭多次在八公山下展開。


    此均皆因八公山扼控壽、潁二州以及淮、淝二水,為淮河流域一處重要屏障。北伐者得之,開封、洛陽揚鞭可及;南征者得之,則飲馬可至長江。


    元代定都於大都(bj),為暢通天下漕運,修複京杭大運河。壽州作為區域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地位日漸式微,八公山麓的戰火硝煙才趨於平息。


    朱明王朝定都南京後,建中都城,鳳陽設府,沿淮盡皆朱明皇帝的故土,為南直隸所轄。


    朱明一代,沿淮相對承平,八公山下,兵革不興,生產力水平得到恢複和發展。壽州城一時百業俱興,八公山草木為之繁盛。


    辛亥革命武昌首義,淮上革命軍一舉光複壽州。它拉開了近代八公山戰事的序幕。淮上革命軍分兵三路抗擊清軍。


    民國二年,倪嗣衝奉袁世凱所命率部由潁州進攻壽州,淮上革命軍在八公山與倪嗣衝激戰十餘日,終因寡不敵眾而敗退合肥。


    淮上軍浴血奮戰,八公山初次見證了近代戰爭的慘烈。


    而此次日寇入侵壽縣城,中國軍隊拚死抵抗。中國軍人為了保家衛國,經曆了兩天一夜的塵戰。


    盡管在此過程中,由於一些特殊原因,留有遺憾,但仍給敵以重創,顯示出中華兒女英勇不屈之本色。


    話說當時趙啟剛並不知道女子救起的那個人就是史保國,他若知道了肯定不會再去壽縣城了。


    趙啟剛阻住了在後追擊的鬼子兵,眼看到女子已脫離險境,遂罷了手。


    趁著鬼子兵往回縮的時候,趙啟剛巧妙地通過了鬼子的封鎖線。


    他一路急跑,到了壽縣城。


    此時日軍正在城中瘋狂,城牆上一片沉寂。趙啟剛登上城牆一看,戰後的城牆上一片狼藉,哪裏還有史團長的影子?城牆上橫七豎八倒臥著陣亡將士的屍體,有自己部下的屍體,也有日本鬼子的屍體。


    可以想見,當時的戰鬥是何等激烈而殘酷。


    團長史保國哪去了?莫不是剛才女子背負的就是團長史保國?


    趙啟剛心裏一陣激動。


    是有這種可能!你看哈,城牆上沒有發現史保國,也沒有發現餘小樂。這說明團長他們最終是突圍了。


    趙啟剛為什麽會有此種聯想?還因為在城北,與日軍搏殺的隻有他們團,而突圍後留下來的也隻有團長他們。


    他循著自己曾經率部突圍的路線向八公山轉回。他發現一路上都有餘小樂警衛排戰死的士兵。


    而在八公山前,在距離鬼子封鎖線很近的地方,他發現了餘小樂的屍體。餘小樂是頭部中彈犧牲。


    趙啟剛更加堅信,那個女子背上背著的就是他們的團長史保國。


    可是那位女子怎麽解釋?她是誰呢?


    若果真是那女子救了團長,那真是他們的大恩人啦!於是,他急切地需要返回八公山去。他不僅要找到團長史保國,他還要找到那位傳奇女子。


    於是他瞅準一個機會,偷偷地潛過了日軍的封鎖線。


    他先回到自己的部隊,問宋保中:有一個年輕女子背著團長來了麽?


    然而宋保中卻回答:“沒有。我們在等你的消息呢?”


    趙啟剛抓了抓頭皮,一副悵然若失的模樣。他將自己進壽縣城的經過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宋保中。


    宋保中聽後也同意趙啟剛的分析,認為那女子背著的可能就是史保國。


    “老趙,難道餘小樂警衛排全部陣亡了。”宋保中問。


    宋保中是想,如果團長負了重傷,餘小樂他們準知道。


    可是趙啟剛卻難過地說:“警衛排是全部陣亡了。除了在城牆上戰死的,從城北到八公山的一路上都有警衛排弟兄戰鬥過的痕跡,他們的死顯然是為掩護團長。餘小樂是到了八公山前才犧牲的。他的死不就是告訴了我們,團長是奔八公山來的嗎?!”


    團長史保國在八公山是確鑿無疑的了,可到底在什麽地方呢?他十有八九負傷了,而且傷得不輕。可現在又怎麽樣了呢?


    倆人達成共識:一定要盡快找到那位年輕女子。通過找到那位女子,再找到他們的團長。


    趙啟剛和宋保中決定先去保一團看一看。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注1即金丹術、煉丹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李三古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兵阿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兵阿三並收藏李三古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