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楚文明跟著一個上了年紀的老者從駐地出發,前往壽縣。楚文明沒這方麵的經曆,不曉得老者是我黨的地下交通員。


    他們先是走旱路,然後是走水路。有一條不寬的河流呈現在麵前。他們坐上了船,是那種單篷的小木船。


    整條船上也就他們仨。老交通員顯然與船老大很熟,他們一路上沒完沒了地嘮嗑,時間便在這種嘮嗑中無聲無息地流去。


    楚文明是北方人,他根本聽不懂他們說的話,但是他不寂寞,坐累了,就躺在船板上看書,倒也蠻愜意。


    船到目的地,卻是淮河的上遊。老交通員說,他們要在此上岸,然後坐上更大的船,往下遊走。


    於是他們告別了船老大,登上了岸。


    這是一個比較大的鄉村集鎮,由於它臨河而居,所以顯得格外繁華。河埠頭的頂上建有一座高大建築,鬥大的三個字“望淮摟"就嵌在臨河的這一麵,老遠即看到。站在河埠頭上,但見寬闊的淮河裏千帆競發,一派繁華景象。


    楚文明很感慨,不遠的津浦線中國軍隊正在頑強抵抗日本侵略者,戰火把天空都燒紅了。而在這淮河上,還是一派和平的景象。


    這個鄉村集鎮便是正陽關。楚文明知道“七十二水歸正陽”的典故,自己剛才隻是走了其中的一水罷了。


    楚文明並不是第一次接觸到淮河。在應急科,楚文明跟著柯岩和柳曼,還有王一博曾經不止一次到壽縣,見到了淮河。


    他是考古專家,是蔡廷祥的得意門生。他幾次到壽縣均與古董有關。而此次,也不例外。


    正陽關離壽縣城也就七八十裏的路程,這是走旱路;若走水路,更近,隻四五十裏。


    其實到了正陽關,楚文明一個人也可以去壽縣城。雖然正陽關他從沒來過,但隻是一個縣域,不管是旱路還是水路,對也會對過去的。


    老交通員卻不管這些。他的任務就是毫發無損地將楚文明送到呂其昌手裏。


    於是,他們在河埠頭換上更大的船,然後順水而下,四五十裏的路程,兩三個時辰便到了。


    壽縣城的北門正對淮河。


    楚文明站在甲板上,抬首望,但見壽縣城牆高大巍峨,城牆上倒是戒備森嚴,與正陽關的氣氛截然不同。


    楚文明知道,壽縣城牆,是中國為數不多的古城牆之一。那一年,老師蔡廷祥來此考察古城牆,那時他才讀大學一年級,無緣隨老師考察,讓他惋惜了好一陣子。


    不過,老師給他們講了壽縣古城牆,給了他們如臨其境的印象。為此,他們閱讀了大量有關壽縣古城牆的資料(包括老師整理出來的考察文章),使他們的認知更進了一步。


    近幾年,特別是進了警察廳應急科,他不止一次到過壽縣,登上過壽縣城牆,但因他的每次主要任務不是城牆,所以總是匆匆而過,成為一個過客。


    這次又來到壽縣,而且是站在北門的淮河上觀察,真的有一種別一樣的感覺。


    曆史上的壽縣古城被稱為“金湯永固”。


    然而楚文明知道,這種稱謂僅僅隻是它在洪澇麵前。


    這座坐落在安徽八公山下淮河和淝河岸邊的壽縣古城,因地處窪地,常遇水災。曆史上,有文字記載的特大洪災,就有130多次。


    但神奇的是,這座古城卻從無內澇之憂。


    這得益於高大的城牆。


    其實,古城不被淹沒的秘密,除了其高大的城牆外,最重要的是,它擁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防洪係統。


    為避免內澇,當時的壽縣先民在城內四角開挖出四個內河的蓄水塘。


    當雨天城裏積水過多時,水就會被引流到蓄水塘,經由涵洞排到城外。


    同時,為解決城外洪水倒灌的問題,古城人還設計了月壩。


    當城外的水位低於城內,涵洞的木塞子就會打開,水就排到了城外;當城外洪水高於城內的水位,涵洞的木塞子就會封堵起來,防止洪水的倒灌。


    就是靠著這樣一整套防洪係統,壽縣在天災麵前一直金湯永固。


    除了有“金湯永固"的稱謂,壽縣城還有“鐵打的壽州城”之說。


    北宋熙寧年間,為避戰火和水患,壽縣人決定在原有土城牆的基礎上,重新建造一道能夠永保子孫安寧的城牆。


    想要築造一道牢固的城牆,僅有城磚遠遠不夠,還需要大量作為黏合劑的糯米汁和高黏度的內夯土才行。


    但壽縣當地並不產糯米和黏土,是降低要求還是繼續堅持,古城人早有選擇。


    沒有糯米,現在就開始種糯稻。夯土黏度不夠,那就利用水路從河南往這裏運黏土。


    一船稻米一船土,春種秋收,舟船往複,工匠們從黑發少年變成了白發老人,窮盡一生,再將修築任務交給下一代。


    就這樣過了150多年,曆經了八位皇帝,數十任州官,一道全長7147米,高9米,底寬22米,頂寬10米的牢固城牆終於落成。


    還不止於此,古城人用150年建造了一座城,而後世子孫又用了800年去守護這座城。


    每次洪水過後,當地的居民就會將它再次加固,精心維護。史料記載,明清時期的修繕就有29次之多。


    “年輕人,別看呆了。"突然老交通員用調侃的口吻笑著說。


    楚文明聞罷,收回思緒。他對著老人笑了一下。


    “是不是要靠岸啦?"楚文明問道。


    “對囉!"老交通員笑道。


    看到老人慈祥的麵容,楚文明將手裏的包袱往肩上一背。


    “年輕人,得有思想準備,等下可能會受到檢查。你帶的東西……”老人提醒著他。


    楚文明一聽,望了一下城牆上戒備森嚴的樣子,心裏“格登"了一下。


    因為他的包袱裏不僅有鑒定古董的工具,像顯微鏡之類的,還有一支手槍。


    “把包袱給我吧!"老交通員善意地說。


    楚文明思考了一下,同意了。


    這並不容易,那些鑒定古董的工具是他的吃飯本錢。雖然在大多的情況下,鑒定古物靠的是閱曆,經驗而並非工具,然而一個鑒寶專家沒有這些工具也是不可思議的。


    老人說:“你在前,我在後。"


    下了船,上了岸,沿著幾十級台階往上走。


    這裏雖然沒有高大的“望淮樓",但卻有兩個出入的石門洞,左邊的進,右邊的出。


    他們走的是右邊。


    果然,有荷槍實彈的士兵在兩個門洞裏檢查。


    而頭上的高大城牆上,國軍士兵持槍巡邏,重機槍的槍口對著河麵。


    楚文明因為沒帶東西,所以順利地過了哨卡。


    楚文明擔心老人,後悔剛才將包袱給了他。若真因包袱出了問題,連累了老人,他會不安一輩子的。


    然而當他過了哨卡回頭望,都發現老人肩上並沒有自己的那個包袱。


    難道老人扔掉了自己的包袱嗎?


    扔就扔掉了吧,隻要人平安。楚文明在心裏想。


    於是他停了下來,等候老人。


    老人來到跟前,詭秘地一笑:“走吧!不要東張西望。"


    楚文明被老人的模樣搞糊塗了,卻也隻得跟在老人的身後,繼續往城內走。


    老人帶著他徑直往東門去。


    到了地方,楚文明才看清了,這是一座酒樓,叫鴻運樓。


    有人接著,把他們帶進酒樓。


    進了一個房間,楚文明一看門扉上的牌子:經理室,知道房間的主人是什麽人了。


    一見他們進去,那個經理就走出來迎接:“來啦?一路上辛苦了!”


    奇怪,這句問候的話在楚文明聽來,並不是衝著老人說的,倒好像是衝著他說的。


    他隻得禮貌地點了點頭。


    還有更奇怪的,他的那個包袱好端端的放在了經理的辦公桌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李三古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兵阿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兵阿三並收藏李三古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