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12月1日,日軍大本營下達“大陸第8號令”,命令華中方麵軍與海軍協同,兵分三路,攻占南京。
蔣介石任命唐生智為首都衛戍部隊司令長官,部署南京保衛戰。
12月8日,日軍占領了南京的所有外圍陣地,形成了對南京的三麵包圍。
12月9日,日本侵略軍鬆井司令官向南京城內空投了"投降勸告書“,要求中國軍隊在12月10日以前投降。
但中國軍隊沒有理會日軍的”投降勸告書“,仍然堅持頑強抵抗。於是日軍在12月10日對南京城發動了總攻。
到12月12日為止的3天激戰中,日軍傷亡人數多達7200餘人(死2600人,負傷4600人),但仍沒有能夠突入南京城內。
日軍惱羞成怒,除加緊進攻外,還繼續增調援兵。
經過激戰,因敵我力量對比太過懸殊,南京各城門先後被日軍攻陷,中國守軍節節抵抗,犧牲無數。
12日,唐生智奉蔣介石命令,下達守軍撤退令。守軍各部因撤退失序,多數滯留城內,被日軍大量屠殺,損失慘重。
12月13日,南京淪陷,日軍開始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
關於南京保衛戰,穿越前,柯岩這個bj大學曆史係的高材生,是知道的非常清楚的。而對於後世對這一段屈辱曆史的褒貶,他也有自己的見解。
說實話,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在這條浩浩長河裏,像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日本侵略中國這些曆史墨點,給中華文明帶來的是永遠抹不掉的陰暗。但卻也給我們後人以永遠的警醒。
國弱就會民窮,民窮就會被動挨打!這是顛撲不破的鐵律。我們總說國富民強,隻有國家富裕了人民才會強大;國家強大了人民才會過上富裕生活。
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是中國最黑暗,卻又是最璀璨的時間節點。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中國人民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抗日戰爭。
而南京保衛戰,也像淞滬戰役、武漢會戰、長沙保衛戰一樣,載入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光輝史冊。
南京保衛戰是在怎樣的戰爭背景下進行的呢?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吧!
淞滬會戰末期,日軍從杭州灣登陸,對上海進行翼側包圍。
中國第三戰區為避免上海作戰部隊兩麵受敵和為鞏固首都,下令該地中國軍隊向南京外圍既設陣地轉移。
日軍遂於1937年11月12日占領上海,隨即又乘勝西進,企圖一舉攻占南京,以迫使中國政府屈服。
日軍攻占上海後,由於第10軍並未遭到中國軍隊的堅強抗擊,部隊傷亡甚少,於是乘勝西進,不願遵守參謀本部所規定的作戰地域限製線,於11月15日夜決定“以軍主力獨立果斷地向南京追擊”。
當參謀本部致電令其停止前進時,“華中方麵軍”向大本營提出意見,強烈要求“攻占南京”。
在此情況下,參謀本部不得不重新修訂其作戰計劃。
事實上,“七七事變”中日戰爭開始以來,英、美等國雖然並未對中國的抗戰進行實際的支援,但相互的貿易仍在進行,特別是德國仍與中國進行軍火貿易,蘇聯在簽訂《中蘇互不侵犯條約》後更積極支援中國武器裝備等。
1937年11月初,日本在內閣中成立了一個第四委員會,專門研究是否宣戰的問題。最後結論是“宣戰對日本方麵不利”,決定仍維持不宣而戰的局麵。
由於戰局的不斷擴大並有向長期化發展的可能,11月16日日本內閣會議決定:廢除隻適用於戰時的《戰時大本營令》,重新製訂一個既適用於戰時,也適用於“事變之際,按期需要可得設置大本營”的《大本營令》,規定“陸、海軍大臣既作為國務大臣參加內閣,又作為統帥部之一員置身大本營,負責兩者之間的緊密聯係”。
1937年11月18日,大本營以軍令第1號命令公布了《大本營令》。大本營於20日設置完畢。11月24日召開了第一次大本營禦前會議,通過了對中國的作戰計劃預案。
對侵華日軍當局與大本營存在的這一矛盾,大本營終於屈服於侵華日軍當局的意圖,11月24日以“大陸第5號”命令“廢除以‘臨命’第600號指示的華中方麵軍作戰地境”界限。
大本營並預告“華中方麵軍”參謀長:“本部有堅強決心攻占南京。”
“華中方麵軍”當日即製定了《第二期作戰計劃大綱》,進行攻占南京的準備。
12月1日,大本營正式下達“大陸第8號”命令,命“華中方麵軍司令官與海軍協同,攻占敵國首都南京”。
同時下達了“華中方麵軍”戰鬥序列令。
12月2日,大本營免去鬆井石根大將在“上海派遣軍”的兼職,任命朝香宮鳩彥王中將繼任“上海派遣軍”司令官。
對於日本軍國主義侵略中國的狼子野心,早在1932年1月28日的上海事變中就已給國人以警醒。
從那時起,中國方麵在開始擬製國防計劃的同時就考慮首都的防守問題。
中國參謀本部判斷,一旦中日戰爭再度在滬爆發,日軍必將在其航空兵掩護下,以陸軍沿京滬鐵路、海軍溯長江向南京進攻。
1932年12月,在參謀本部內成立了城塞組,由參謀次長賀耀祖兼任主任。
城塞組在德國顧問指導下,開始整修長江沿岸的江陰、鎮江、江寧等各要塞,並準備在南京以東構築國防工事。
但由於當時國民政府主要致力於“安內”,所以隨著《淞滬停戰協定》的生效,擬訂的防禦計劃未能貫徹執行,擬築的國防工事亦未能完成。
1935年夏,華北事變發生,接著又出現一場使華北脫離中央的所謂“華北自治運動”,使國民政府對日本的蠶食侵略政策有了深一步的認識,開始積極地進行抗戰的準備工作。
1936年2月蔣介石令張治中負責在京滬間主要防禦方向上構築了吳福線和錫澄線兩道國防工事線,組成南京外衛線防禦陣地。
而在南京地區,則構築了外圍和複廓兩道陣地:
沿大勝關、牛首山、方山、淳化鎮、青龍山、棲霞山至烏龍山要塞之線為內衛線的外圍陣地。
以南京城垣為內廓,環城以雨花台、孝陵衛、紫金山至幕府山要塞炮台之線為外廓。以上構成複廓陣地。
在城內北極閣、清涼山等高地則築成堅固的核心據點。
當淞滬戰場日軍大批增援部隊由張華浜、川沙強行登陸後,麵對日軍由守勢作戰轉為強大攻勢作戰的情況,中國大本營不得不認真考慮首都的防禦問題。
1937年9月2日,中國大本營一方麵責成軍事委員會執行部與南京警備司令部迅速修整南京地區工事及製訂防禦計劃;一方麵責成第三戰區派軍修整、加強吳福線、錫澄線工事,以備淞滬作戰部隊在“萬不得已時,則退守後方既設陣地,作韌強之抵抗”,以“鞏固首都。”
日軍在杭州灣登陸後,統帥部感到事態嚴重,開始重視南京的防守問題。
11月中旬,蔣介石在南京連續召開了三次高級幕僚會議。
而在次日晚的第三次會議上蔣介石明確表示同意唐生智的建議,決定“短期固守”,預期守1至2個月。
固守南京的方針確定之後,統帥部采取了一係列的戰略、戰役措施。
11月20日,唐生智發布戒嚴令,南京地區進入戰時狀態。
蔣介石任命唐生智為首都衛戍部隊司令長官,部署南京保衛戰。
12月8日,日軍占領了南京的所有外圍陣地,形成了對南京的三麵包圍。
12月9日,日本侵略軍鬆井司令官向南京城內空投了"投降勸告書“,要求中國軍隊在12月10日以前投降。
但中國軍隊沒有理會日軍的”投降勸告書“,仍然堅持頑強抵抗。於是日軍在12月10日對南京城發動了總攻。
到12月12日為止的3天激戰中,日軍傷亡人數多達7200餘人(死2600人,負傷4600人),但仍沒有能夠突入南京城內。
日軍惱羞成怒,除加緊進攻外,還繼續增調援兵。
經過激戰,因敵我力量對比太過懸殊,南京各城門先後被日軍攻陷,中國守軍節節抵抗,犧牲無數。
12日,唐生智奉蔣介石命令,下達守軍撤退令。守軍各部因撤退失序,多數滯留城內,被日軍大量屠殺,損失慘重。
12月13日,南京淪陷,日軍開始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
關於南京保衛戰,穿越前,柯岩這個bj大學曆史係的高材生,是知道的非常清楚的。而對於後世對這一段屈辱曆史的褒貶,他也有自己的見解。
說實話,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在這條浩浩長河裏,像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日本侵略中國這些曆史墨點,給中華文明帶來的是永遠抹不掉的陰暗。但卻也給我們後人以永遠的警醒。
國弱就會民窮,民窮就會被動挨打!這是顛撲不破的鐵律。我們總說國富民強,隻有國家富裕了人民才會強大;國家強大了人民才會過上富裕生活。
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是中國最黑暗,卻又是最璀璨的時間節點。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中國人民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抗日戰爭。
而南京保衛戰,也像淞滬戰役、武漢會戰、長沙保衛戰一樣,載入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光輝史冊。
南京保衛戰是在怎樣的戰爭背景下進行的呢?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吧!
淞滬會戰末期,日軍從杭州灣登陸,對上海進行翼側包圍。
中國第三戰區為避免上海作戰部隊兩麵受敵和為鞏固首都,下令該地中國軍隊向南京外圍既設陣地轉移。
日軍遂於1937年11月12日占領上海,隨即又乘勝西進,企圖一舉攻占南京,以迫使中國政府屈服。
日軍攻占上海後,由於第10軍並未遭到中國軍隊的堅強抗擊,部隊傷亡甚少,於是乘勝西進,不願遵守參謀本部所規定的作戰地域限製線,於11月15日夜決定“以軍主力獨立果斷地向南京追擊”。
當參謀本部致電令其停止前進時,“華中方麵軍”向大本營提出意見,強烈要求“攻占南京”。
在此情況下,參謀本部不得不重新修訂其作戰計劃。
事實上,“七七事變”中日戰爭開始以來,英、美等國雖然並未對中國的抗戰進行實際的支援,但相互的貿易仍在進行,特別是德國仍與中國進行軍火貿易,蘇聯在簽訂《中蘇互不侵犯條約》後更積極支援中國武器裝備等。
1937年11月初,日本在內閣中成立了一個第四委員會,專門研究是否宣戰的問題。最後結論是“宣戰對日本方麵不利”,決定仍維持不宣而戰的局麵。
由於戰局的不斷擴大並有向長期化發展的可能,11月16日日本內閣會議決定:廢除隻適用於戰時的《戰時大本營令》,重新製訂一個既適用於戰時,也適用於“事變之際,按期需要可得設置大本營”的《大本營令》,規定“陸、海軍大臣既作為國務大臣參加內閣,又作為統帥部之一員置身大本營,負責兩者之間的緊密聯係”。
1937年11月18日,大本營以軍令第1號命令公布了《大本營令》。大本營於20日設置完畢。11月24日召開了第一次大本營禦前會議,通過了對中國的作戰計劃預案。
對侵華日軍當局與大本營存在的這一矛盾,大本營終於屈服於侵華日軍當局的意圖,11月24日以“大陸第5號”命令“廢除以‘臨命’第600號指示的華中方麵軍作戰地境”界限。
大本營並預告“華中方麵軍”參謀長:“本部有堅強決心攻占南京。”
“華中方麵軍”當日即製定了《第二期作戰計劃大綱》,進行攻占南京的準備。
12月1日,大本營正式下達“大陸第8號”命令,命“華中方麵軍司令官與海軍協同,攻占敵國首都南京”。
同時下達了“華中方麵軍”戰鬥序列令。
12月2日,大本營免去鬆井石根大將在“上海派遣軍”的兼職,任命朝香宮鳩彥王中將繼任“上海派遣軍”司令官。
對於日本軍國主義侵略中國的狼子野心,早在1932年1月28日的上海事變中就已給國人以警醒。
從那時起,中國方麵在開始擬製國防計劃的同時就考慮首都的防守問題。
中國參謀本部判斷,一旦中日戰爭再度在滬爆發,日軍必將在其航空兵掩護下,以陸軍沿京滬鐵路、海軍溯長江向南京進攻。
1932年12月,在參謀本部內成立了城塞組,由參謀次長賀耀祖兼任主任。
城塞組在德國顧問指導下,開始整修長江沿岸的江陰、鎮江、江寧等各要塞,並準備在南京以東構築國防工事。
但由於當時國民政府主要致力於“安內”,所以隨著《淞滬停戰協定》的生效,擬訂的防禦計劃未能貫徹執行,擬築的國防工事亦未能完成。
1935年夏,華北事變發生,接著又出現一場使華北脫離中央的所謂“華北自治運動”,使國民政府對日本的蠶食侵略政策有了深一步的認識,開始積極地進行抗戰的準備工作。
1936年2月蔣介石令張治中負責在京滬間主要防禦方向上構築了吳福線和錫澄線兩道國防工事線,組成南京外衛線防禦陣地。
而在南京地區,則構築了外圍和複廓兩道陣地:
沿大勝關、牛首山、方山、淳化鎮、青龍山、棲霞山至烏龍山要塞之線為內衛線的外圍陣地。
以南京城垣為內廓,環城以雨花台、孝陵衛、紫金山至幕府山要塞炮台之線為外廓。以上構成複廓陣地。
在城內北極閣、清涼山等高地則築成堅固的核心據點。
當淞滬戰場日軍大批增援部隊由張華浜、川沙強行登陸後,麵對日軍由守勢作戰轉為強大攻勢作戰的情況,中國大本營不得不認真考慮首都的防禦問題。
1937年9月2日,中國大本營一方麵責成軍事委員會執行部與南京警備司令部迅速修整南京地區工事及製訂防禦計劃;一方麵責成第三戰區派軍修整、加強吳福線、錫澄線工事,以備淞滬作戰部隊在“萬不得已時,則退守後方既設陣地,作韌強之抵抗”,以“鞏固首都。”
日軍在杭州灣登陸後,統帥部感到事態嚴重,開始重視南京的防守問題。
11月中旬,蔣介石在南京連續召開了三次高級幕僚會議。
而在次日晚的第三次會議上蔣介石明確表示同意唐生智的建議,決定“短期固守”,預期守1至2個月。
固守南京的方針確定之後,統帥部采取了一係列的戰略、戰役措施。
11月20日,唐生智發布戒嚴令,南京地區進入戰時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