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聞蔣大師大名,如雷灌耳。今日得見,深感三生有幸。”楊彪(山田涼介)學著中國官場上的做法,看起來有點不倫不類,但在許其琮他們看來,還真是難為他了。


    一個常年鑽深山的土匪,隻知道劫道和搶劫,要他說官場上的話,擺官場上的譜,等於是活受罪。


    然而他們不清楚的是,覺得楊彪別扭的不是他的土匪本性,而是他的日本人身份。一一一個日本人的行為舉止很多時候還是有破綻的。


    “那裏,那裏。敢問先生找我有什麽事麽?”蔣有禮恭敬地問道。


    “哦,我是來還書的。大師,這本《葬經》是您的吧?”楊彪突然從身上抽出一本書來,這令許其琮也頗感意外。


    楊彪什麽時候收起的這本書來?他是一點都不知道。他要用這本書敲開與蔣有禮交往的大門,其用心亦良苦耶!


    “書?你什麽時候借過我的書?”蔣有禮接過楊彪遞過來的書,問道。


    “噢,這本《葬經》我已遺失多日了,它怎麽在你的手裏呐?”蔣有禮看了書的封麵頗覺意外地說。


    “噢,蔣大師,是這樣的,您曾落歇的那個小客棧,恰巧我也住上了。我在桌上發現了這本書。我們老板聽說是您落下的,就來還您了。”許其琮解釋道。


    “哦,原來是這樣。我說我的書怎樣突然不見了,敢情是落在客棧裏了哇!”蔣有禮說,“感謝!感謝!感謝你們將它送來。”


    “沒什麽!物歸原主本來就是應當之舉,何況它是大師的心愛之物呢!”楊彪學著大多數人的應酬樣子應酬道。


    “請問這位先生,你找鄙人,莫不是單為還一本書吧?有什麽事,快請說。”蔣有禮道。


    “唔,是這樣的,聽說您在風水學這方麵造諧頗深,為此,我特意來請教一二。”楊彪說。


    說著,遞上一個錢袋,說:“大師,學習要交學資,此為我的學資,請莫嫌少。”


    “不好吧!俗話說‘無功不受祿’,我怎麽能收你的學資呢!”蔣有禮推讓著,可眼睛裏卻放出貪婪的光來。


    “您教了我不就有功了嗎?區區薄資,不足掛齒!快收下,快收下。”楊彪表現出至真至誠的樣子說。


    “哦,那好吧,恭敬不如從命。不過,造詣深不敢當,風水方麵嘛隻是略知一二,大家信得過我,找我的人多而已!”蔣有禮終於接過錢袋,掂了掂,收下了。


    蔣有禮於是在肖家窪給楊彪講了一通風水,講了怎樣看墳,建宅,講述中多少帶有炫耀的成份。


    蔣有禮講的這些甚是枯燥無味,許其琮和馬壯壯聽了不一會兒就厭倦了。然而楊彪卻似是聽得津津有味。


    許其琮不解,楊彪何以對風水學這般感興趣?難道他不當靖衛團長,而去做風水先生?


    自然,風水先生自由多了。想去哪就去那,而且吃香的喝辣的,每次都被尊為上賓。


    相比之下,靖衛團卻是苦差事。每天訓練、站崗、巡邏不說,遇有情況,還得冒著危險去拚命。


    然而許其琮卻覺得,楊彪的用意似乎並不在此。哪他究竟為了哪般呢?


    楊彪聽了蔣有禮講了一通風水後,還到縣圖書館借了許多有關風水方麵的書。他在許其琮的隔壁要了一間房,住下來似有潛心鑽研的趨向了。


    許其琮乘楊彪不備,去了一趟縣府,向唐明友和陳布林匯報了楊彪的行蹤。


    唐明友和陳布林都表示很詫異:這楊彪搭錯哪根筋,要向風水先生學風水,鑽研風水學?


    “管他呢!隻要他不鬧事不擾民即可。”唐明友這樣對陳布林說。


    陳布林因為楊彪藐視他,胸有塊壘。他說:“佑人兄,不能這麽縱著他。他這是不務正業。”


    唐明友知道陳布林對楊彪的桀驁不馴有看法,就答道:“好吧,抽空的時候我去敲敲他。”


    陳布林曉得唐明友其實是怕了楊彪,不然也不會處心積慮地要招安他。唐明友這樣回答他,明顯地是敷衍了事。


    許其琮去了縣府的事自然瞞不了楊彪,但他裝著不知道,依舊把自己關在屋子裏,研究著他的風水學。


    那天,蔣有禮給他推薦的書籍中,有清代文人袁枚輯錄的巜子不語》,恰巧圖書館裏有這本書,他就借了來。


    這本書有盜墓賊用風水盜墓的內容,將風水盜墓上升到一個較高的層次。


    清代文人袁枚輯錄的《子不語》(卷9)中“掘塚奇報”故事主角朱某,就是靠占卜盜墓而發家致富的:


    “杭州朱某,以發塚起家,聚其徒六七人,每深夜昏黑,便持鋤四出。嫌所掘老多枯骨,少金銀,乃設乩盤,預卜其藏。”


    楊彪看到此處,眼睛發亮:這不就是自己千方百計要尋找的辦法嗎?


    以前想靠勘察弄清“葬三角”的具體情況,因為怕招搖,遂改為晚上進行。可晚上行不通,其效果大打折扣。


    於是楊彪就想盜墓者為什麽會想到使用這種特殊手段來指導盜墓?也許是因盜墓有時也得靠碰運氣吧!


    實際上,“占卜”與“風水”過去一直是相提並論的。古代風水先生在選擇墓穴時叫“卜擇”。


    前麵提到的那本《葬經》就稱,“葬者,藏也,欲人之弗得見也。”


    又有“卜其宅兆,而安厝之”之語。


    這種把占卜與風水結合起來的“點穴”手段,為曆朝皇家使用。《隋書》(卷78)便有這樣的文字,“及獻皇後崩,上令吉卜擇葬所”。


    《葬經》的作者據說是東晉時的郭璞。郭璞就是一位既擅風水,又懂占卜堪輿的高人。


    有史稱,“璞好經術,博學有高才,而訥於言論,詞賦為中興之冠。好古文奇字,妙於陰陽算曆。有郭公者,客居河東,精於卜筮,璞從之受業。”


    《晉書·郭璞傳》(卷72)記載,郭璞母親去世後,將其“卜葬地於暨陽”。


    這個地方緊靠水邊,不過百步之遙。當時人看了都說離水太近了。


    誰知郭璞回答:“無礙,當即為陸矣。”


    果然不久以後,此地被河水帶來的泥沙淤積成沙灘,郭母墓的方圓十來裏都變成了桑田,因而成了風水寶地。


    南北朝時間宋會稽太守張裕家的祖墳就是郭璞看的。


    《南史·張裕傳》(卷31)記載,郭璞當時看了兩處,一處是“年過百歲,位至三司,而子孫不蕃”,還有一處是“年幾減半,位裁卿校,而累世貴顯”。


    祖上選擇了後者,張裕因祖墳風水好,當上了大官。


    從郭璞的選擇風水寶地的記錄可知,占卜被用來盜墓,在古人看來是頗有道理的。


    楊彪就是從這些文獻軼事中揣知風水與盜墓的關係,竟是不亦樂乎。


    有一則軼事,引起了楊彪的深思:


    郭璞不隻會相墓地,還會相墓測病。


    當時揚州有一個叫顧球的高官,其姐姐一病不起,長達40年。顧請郭璞到家占卜,卜得“大過”卦,稱“大過卦者義不嘉,塚墓枯楊無英華。振動遊魂見龍車,身被重累嬰妖邪。法由斬祀殺靈蛇,非己之咎先人瑕。”


    顧家的祖墳不好,連墓樹都枯黃了,姐姐還有病。原來是顧家祖上殺過一條大蛇。


    後來,顧家依言給蛇燒了紙,祭祀一番後,顧姐姐的病真好了。


    研讀了一段時間的風水之後,這一天,楊彪又找到蔣有禮,說:


    “大師,我覺得風水學很有意思。要麽讓我跟您幾次吧!一來向您學習,二來展示展示自己所學……放心,我喜歡看風水,不為賺錢,僅為興趣,不知大師可允否?”


    楊彪說完後,和第一次見麵一樣將一個錢袋遞於蔣有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李三古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兵阿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兵阿三並收藏李三古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