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前兩天,關了上泉鎮雲盛堂的所有買賣,停了鐵礦砂場和碳廠,整個雙梁村的人都回村準備過年。馮老大和大家商量後,給每家發了半斤鹽、半斤糖,一鬥麥子和巴掌大的一條青魚。村裏人高興壞了,多少年沒這樣過年了,有的人家還添置了新衣服,有了點葷腥。老百姓似乎一下就忘了外麵兵荒馬亂的世界,開始沉浸在自己的小村裏過大年。
馮老大讓七姑娘給孔盛冬買了件青布袍子,在外麵套了獸皮夾襖,胖胖身形穿起來倒也精神了不少。兄弟幾個也都添了些東西,尤其給英哥兒換了一身新衣服,大嫂子越看越高興。吃過一年中最豐盛的晚飯,大家一起招呼著到石窯守歲。
石窯裏麵,火塘燒起了大塊木炭,屋裏暖烘烘的,門虛掩著,外麵下著小雪。馮家兄弟,孫家兄弟,老夫子帶著兒子,都擠在裏外兩間屋裏,過了一會,張老道也帶著徒弟和剛到雙梁村的師弟來了。李虎和七姑娘帶人又送來些鬆子,提了兩桶水給大家煮水喝茶。
張老道的師弟叫張三城,不到四十歲,道骨仙風,頗有些世外高人的樣子。老夫子總聽張老道說他師弟如何如何,沒見過,就對張三城道長頗感興趣。寒暄完就問道:
“張道兄,我和你那師哥也算好友,總聽他提起你,反倒從未問過你們師出哪裏?主修何道?”
“李兄,我和師哥都是樓觀派出身,早年和師傅在恒山南麓修行,我主修丹道,師兄則對符籙、醫藥感興趣。”
眾人這才發現,這兩年,張老道出去的少了,不是和馮家人、老夫子在一起謀事,就基本在村裏務農,順帶山裏采藥,給人看病,雖然破衣爛衫,倒是越來越受人尊重。
“張老兄確實近年愈發道法自然,大道無形了!”老夫子也感歎。這裏數他雜學深厚,眾人也隻有聽的份。
“我們師傅就說過,恐怕日後他門下會以師兄修為最接近本門道家精義,而我們剩下幾個都過於在小道上專研,反而有了羈絆。”張三城說完很感慨地看了看其貌不揚的師兄。
張老道麵露得色,卻也趕快說:“其實我從李老夫子那裏也受益良多!”心裏卻想:還是我師弟會說話!
“張道兄主修丹道!?如今道門依然是國教,丹道也受人追捧啊!”馮老大插言。
張三城嗬嗬一笑說道:“給你們看個小東西!”張三城披上道袍到了院裏,從褡褳裏拿出三個核桃大小黑色小球,挑了一個就讓馮五哥去點著。
一群人頓時來了興趣,或出屋或就在堂間,看著馮五哥從小球上挑出個撚子,準備用燒火棍點燃。
“大家離得遠一些,遠一些,小五,你點燃就快跑!”張三城忙安排。
馮五哥點燃撚子,返身就跑,兩息後就聽到“咚!”的一聲巨響,把院裏都炸出個小半尺深的坑。眾人一驚,威力這麽大啊!比爆竹厲害多了。
“這是江南西道的道友們最近煉製的火珠丹,這東西凶煞無比,已經在江南西道投入兵事,隻是這與原來我們道門的煉丹初衷實在大相徑庭。”張三城不無遺憾地說。
這時李虎卻走出來說:“這大概就是江南道軍中所用的火球!聽說還有用弩箭射出去的叫火箭,都是好火器啊!”
孫家二哥卻馬上問道:“張道兄可會煉這樣的火丹?”張三城一愣,還沒反應過來。
馮家兄弟、老夫子、孔盛冬等人瞬間明白了這話的意思。這東西真是兵家利器,可以大大克服眼下他們人太少的境況。
“會!其實不難的!”張三城回答。這下張老道更覺得師弟給長臉。心想:看看我師弟這能耐!
大家的話題馬上就轉到了村裏防務和火器使用上來了,張三城才明白過來:這是要讓他煉火球丹啊!
老夫子特別客氣地邀請張三城留在村裏煉火球丹,一個勁兒地給張老道使眼色。張老道心想:看看離不開我們師兄弟吧!哈哈。
後來張老道就把官軍扮土匪的事情和師弟講了一遍,告訴師兄村裏不容易,目前又有了點產業,剛能吃頓飽飯,就怕官軍、土匪、外族來搶掠。何況他還可以在村裏煉其他的丹藥,藥材也不缺。馮老大許諾提供他所需的用物,並給張三城每月500文酬勞,確保他在雙梁村安心修道煉丹。張三城見大家都特別誠懇,也實在不好意思,就應承了下來。馮老大馬上安排馮五哥過完年就去幫著在道觀裏建個煉丹室,火球丹怎麽使用讓李虎去想想,務必盡快配備一部分。但此事卻要求大家一定要保密!
張老道此刻覺得:有個好師弟真好!
馮五哥和李虎馬上就在堂屋裏商量起了怎麽用這樣的火器。屋裏大家又開始討論起商號的事情。後來就確定:雲盛堂商號歸村裏,由馮家、孫家和李老夫子、張老道一起協商管理,馮老大主事,以後慢慢著力培養孔盛冬、李知行、小道士張玄青、王小山、孫家老三幾個孩子,慢慢要把商號做成像太原誠商堂那樣的大商號。村裏和鎮子商號的安全由李虎、馮五哥、孫老大、馮三哥四個人負責。外麵的消息由張老道師徒打聽。等善堂運作起來再擇優從村裏和善堂選人進入各處。雙梁村村裏不再接收流民和搬遷戶,也沒那麽多地可開墾,再來的人全部安排到善堂附近開荒,三年後品行端正的才可以安排進村裏。張三城道長聽著這些事情覺得留在雙梁村其實不錯啊!比在外麵遊方亂哄哄安全多了!
孔盛冬仗著膽子提出,是否可以打通西邊通往關內道夏州、豐州的古商道!這樣雙梁村在西麵就有了自己的貨物出口,不再隻依賴東北方向上泉鎮、雲南縣、雲州城、宣州城一線的商道。同時還能把南邊太原府誠商堂的商道向西打開至黃河邊,而這一段還可以是雙梁村自己的後退路線之一。
大家聽完又議論紛紛,覺得這個事情有點困難,畢竟已經荒廢很多年了,受到戰亂和割據影響,這條路幾十年沒有商號走了,山道都找不到。馮老大和孫二哥拿不準,李老夫子和張老道卻都支持,他倆都認為一旦打通西麵出口,雙梁村就不再是深山小村,而會變成向西的重要途經點,很多黨項、突厥、鐵勒商隊就不會再冒險從北繞行涼城、宣州北契丹地界,這樣對整個河東道貿易都有好處,而上泉鎮也會因為多了向西的商道愈發繁榮起來,成為真正的北方貿易大鎮。
於是大家決定:開春先走走看,如果能打通就全力打通。畢竟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可成。
等大家把事情都議論的差不多,東麵已經開始亮了起來。新的一年來了!
馮老大讓七姑娘給孔盛冬買了件青布袍子,在外麵套了獸皮夾襖,胖胖身形穿起來倒也精神了不少。兄弟幾個也都添了些東西,尤其給英哥兒換了一身新衣服,大嫂子越看越高興。吃過一年中最豐盛的晚飯,大家一起招呼著到石窯守歲。
石窯裏麵,火塘燒起了大塊木炭,屋裏暖烘烘的,門虛掩著,外麵下著小雪。馮家兄弟,孫家兄弟,老夫子帶著兒子,都擠在裏外兩間屋裏,過了一會,張老道也帶著徒弟和剛到雙梁村的師弟來了。李虎和七姑娘帶人又送來些鬆子,提了兩桶水給大家煮水喝茶。
張老道的師弟叫張三城,不到四十歲,道骨仙風,頗有些世外高人的樣子。老夫子總聽張老道說他師弟如何如何,沒見過,就對張三城道長頗感興趣。寒暄完就問道:
“張道兄,我和你那師哥也算好友,總聽他提起你,反倒從未問過你們師出哪裏?主修何道?”
“李兄,我和師哥都是樓觀派出身,早年和師傅在恒山南麓修行,我主修丹道,師兄則對符籙、醫藥感興趣。”
眾人這才發現,這兩年,張老道出去的少了,不是和馮家人、老夫子在一起謀事,就基本在村裏務農,順帶山裏采藥,給人看病,雖然破衣爛衫,倒是越來越受人尊重。
“張老兄確實近年愈發道法自然,大道無形了!”老夫子也感歎。這裏數他雜學深厚,眾人也隻有聽的份。
“我們師傅就說過,恐怕日後他門下會以師兄修為最接近本門道家精義,而我們剩下幾個都過於在小道上專研,反而有了羈絆。”張三城說完很感慨地看了看其貌不揚的師兄。
張老道麵露得色,卻也趕快說:“其實我從李老夫子那裏也受益良多!”心裏卻想:還是我師弟會說話!
“張道兄主修丹道!?如今道門依然是國教,丹道也受人追捧啊!”馮老大插言。
張三城嗬嗬一笑說道:“給你們看個小東西!”張三城披上道袍到了院裏,從褡褳裏拿出三個核桃大小黑色小球,挑了一個就讓馮五哥去點著。
一群人頓時來了興趣,或出屋或就在堂間,看著馮五哥從小球上挑出個撚子,準備用燒火棍點燃。
“大家離得遠一些,遠一些,小五,你點燃就快跑!”張三城忙安排。
馮五哥點燃撚子,返身就跑,兩息後就聽到“咚!”的一聲巨響,把院裏都炸出個小半尺深的坑。眾人一驚,威力這麽大啊!比爆竹厲害多了。
“這是江南西道的道友們最近煉製的火珠丹,這東西凶煞無比,已經在江南西道投入兵事,隻是這與原來我們道門的煉丹初衷實在大相徑庭。”張三城不無遺憾地說。
這時李虎卻走出來說:“這大概就是江南道軍中所用的火球!聽說還有用弩箭射出去的叫火箭,都是好火器啊!”
孫家二哥卻馬上問道:“張道兄可會煉這樣的火丹?”張三城一愣,還沒反應過來。
馮家兄弟、老夫子、孔盛冬等人瞬間明白了這話的意思。這東西真是兵家利器,可以大大克服眼下他們人太少的境況。
“會!其實不難的!”張三城回答。這下張老道更覺得師弟給長臉。心想:看看我師弟這能耐!
大家的話題馬上就轉到了村裏防務和火器使用上來了,張三城才明白過來:這是要讓他煉火球丹啊!
老夫子特別客氣地邀請張三城留在村裏煉火球丹,一個勁兒地給張老道使眼色。張老道心想:看看離不開我們師兄弟吧!哈哈。
後來張老道就把官軍扮土匪的事情和師弟講了一遍,告訴師兄村裏不容易,目前又有了點產業,剛能吃頓飽飯,就怕官軍、土匪、外族來搶掠。何況他還可以在村裏煉其他的丹藥,藥材也不缺。馮老大許諾提供他所需的用物,並給張三城每月500文酬勞,確保他在雙梁村安心修道煉丹。張三城見大家都特別誠懇,也實在不好意思,就應承了下來。馮老大馬上安排馮五哥過完年就去幫著在道觀裏建個煉丹室,火球丹怎麽使用讓李虎去想想,務必盡快配備一部分。但此事卻要求大家一定要保密!
張老道此刻覺得:有個好師弟真好!
馮五哥和李虎馬上就在堂屋裏商量起了怎麽用這樣的火器。屋裏大家又開始討論起商號的事情。後來就確定:雲盛堂商號歸村裏,由馮家、孫家和李老夫子、張老道一起協商管理,馮老大主事,以後慢慢著力培養孔盛冬、李知行、小道士張玄青、王小山、孫家老三幾個孩子,慢慢要把商號做成像太原誠商堂那樣的大商號。村裏和鎮子商號的安全由李虎、馮五哥、孫老大、馮三哥四個人負責。外麵的消息由張老道師徒打聽。等善堂運作起來再擇優從村裏和善堂選人進入各處。雙梁村村裏不再接收流民和搬遷戶,也沒那麽多地可開墾,再來的人全部安排到善堂附近開荒,三年後品行端正的才可以安排進村裏。張三城道長聽著這些事情覺得留在雙梁村其實不錯啊!比在外麵遊方亂哄哄安全多了!
孔盛冬仗著膽子提出,是否可以打通西邊通往關內道夏州、豐州的古商道!這樣雙梁村在西麵就有了自己的貨物出口,不再隻依賴東北方向上泉鎮、雲南縣、雲州城、宣州城一線的商道。同時還能把南邊太原府誠商堂的商道向西打開至黃河邊,而這一段還可以是雙梁村自己的後退路線之一。
大家聽完又議論紛紛,覺得這個事情有點困難,畢竟已經荒廢很多年了,受到戰亂和割據影響,這條路幾十年沒有商號走了,山道都找不到。馮老大和孫二哥拿不準,李老夫子和張老道卻都支持,他倆都認為一旦打通西麵出口,雙梁村就不再是深山小村,而會變成向西的重要途經點,很多黨項、突厥、鐵勒商隊就不會再冒險從北繞行涼城、宣州北契丹地界,這樣對整個河東道貿易都有好處,而上泉鎮也會因為多了向西的商道愈發繁榮起來,成為真正的北方貿易大鎮。
於是大家決定:開春先走走看,如果能打通就全力打通。畢竟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可成。
等大家把事情都議論的差不多,東麵已經開始亮了起來。新的一年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