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念俱灰的殷浮白,孑然一身回到了深沉雪。
他的內傷愈來愈重,吐血的症狀一直未曾緩解,他心中暗想:反正隻有三年時間,何必留在滄浪水,讓彼此心傷?
深沉雪內蓮花已落,湖畔積雪皚皚,袁樂遊的墳上亦是堆滿積雪。他推開自己曾住過兩載的木屋門,“吱呀”一聲響。發現屋內已然滿是灰塵。
他從湖裏打來一桶冰冷刺骨的湖水,慢慢將屋裏擦拭了一遍。然後他拾了些柴,在屋中的爐子內點燃,於是木屋中總算多了幾分人氣。
他回到湖邊,破冰後撈了兩條魚上來,又打了點水,煮一煮喝掉。魚也並未如何精細處理,隻胡亂去了鱗,烤一烤便吃下肚去。
此後這些日子裏,他不是躺在房間出神,便是坐在湖畔發呆,偶爾他也會想起自己這一生。他一生好劍,終究不過是創了一套害人害已的劍法;他一生重情,但袁樂遊因他而死,嚴妝終是嫁給了旁人。
他茫然失措,索性不再深想,連流水劍都被他擲到一邊,不願再見。心中隻想:在這裏過一天算一天,哪天內傷發作,死在這裏,也就是了。
渾渾噩噩,也不知過了多少日子。這一天他躺在床上,不知不覺睡著,夢裏他還隻是個十三四歲的少年,新學會了一套劍法,三招便挑飛了龍在田的手中劍,嚴妝在一邊笑著稱讚他。
這夢真好,他迷迷糊糊地想,隻是尚未聽到嚴妝對他說了些什麽,便被外麵一陣清亮的琵琶聲吵醒。他揉著眼睛,踉踉蹌蹌走了出去。卻見大湖之畔,站了個穿著洗得發白的藍衫男子,手裏抱著一把琵琶。
殷浮白意興闌珊地停住腳步,往地上一躺,冰雪很快浸濕了他的衣衫。
馮雙文覺得有趣,走了過來,調轉琵琶柄戳一戳他:“還活著嗎?”
殷浮白平平答道:“嗯。”
“堂堂兵器譜榜眼,怎麽變成了這般模樣?”
“嗯。”
“我給你的隕鐵鑄的流水劍呢?”
“嗯。”
“你就這麽消沉下去了?”
“嗯。”
“我說,一清子已經被懲治了!”
“嗯……什麽?!”
這一次,殷浮白當真從地上蹦了起來:“什麽?”
馮雙文索性也席地而坐,琵琶橫於膝上:“當日裏雖有一清子一番說法,但有人覺得不可盲信,又去調查,終於知道事實真相,公布天下。如今一清子已經被廢去武功,免除代掌門一職,終身囚禁於昆侖山上。”
殷浮白頹然坐下,雖然一清子並未被處死,但那般留戀聲名的一個人,被剝奪了一切,這懲罰實比處死他更要讓他難過。他雙眼遙望袁樂遊墳塋,終是默默吐出了一口氣。
“什麽人查的?”他看向坐在對麵的馮雙文,“難不成……是你?”
馮雙文笑了:“不完全是我。”他凝望殷浮白雙眼,“當時我為你判出七人劍痕,深覺此事重大,但我不通武功,隻得趕到昆侖山上,請求一位長輩出手。隻是我趕到時為時已晚,你已闖下昆侖山,本來那位長輩亦想追捕於你,我找到他,對他說:這件事其中有疑點。”
這是殷浮白第一次聽到有人為已辯護,雖然事情已然水落石出,仍是禁不住心中感激:“多謝你,但……”
他想問疑點究竟為何,馮雙文卻反問了他一句:“你說當我遇到這等事情時,為何不去找馮家人,而去找昆侖山那位前輩?”
殷浮白一怔,答道:“必是那位前輩武功極高,或與你關係極親近。”
馮雙文笑道:“兩者皆中!若一清子所言為實,武當山那許多高手,凝雲劍不去找他們,反倒去找一個錢之棟聯手?”他停一下歎道,“可歎這當日,許多人被仇恨所激,竟無人想到這一點。反倒後來我見昆侖派一個二代弟子,卻還心明眼亮。”
他又續道:“那位長輩對你也有了解,本不信你能做出這般事情,聽我一番話後,便下了昆侖山,幸而還是救到了你。後來他花了半年調查真相,先找到殺手閣的閣主,證明確無這麽一單生意交給袁樂遊,後又遍尋六大劍門與你一戰之人,終是找到了海南派的兩名弟子。”
殷浮白也想到與黎永安交談之時一旁的兩名弟子,原是極好的證人,但自己當日在昆侖山上怒氣填膺,早把這兩人拋到了腦後。他猶豫片刻:“那位前輩……是那名老乞丐?不知他是昆侖山上哪一位高人?”
馮雙文絕倒:“他是我長輩,我是衡陽馮家人,你竟還問我他是誰?”
殷浮白尚未答話,卻聽遠處聲響如雷:“小子,你就一直窩在這裏?”
隨著這一聲質問,一道人影手持手杖,轉眼已到了麵前。
殷浮白對這老乞丐十分感激,剛要行禮,一手杖已經大力砸到他肩上。
他“呀”了一聲,老乞丐怒道:“性命隻餘三年又如何?被人冤屈又如何?心上人死了又如何?你就打算這麽窩窩囊囊地過下去?”
馮雙文忙道:“叔父,浮白的心上人並非袁姑娘,我想應是他師姐。”
老乞丐一怔,便改口道:“心上人嫁給別人又如何?你就打算這麽窩窩囊囊活過最後幾年?”想一想又道,“這般說來,你卻也是夠倒黴了。”
縱然是心灰意冷之下,殷浮白到底也忍不住,“哈”地笑出聲來。
老乞丐臉卻又一板:“不準說笑,拔你的流水劍。”
殷浮白道:“劍不在我身上,被我扔屋裏了,我不想看見它。”
老乞丐冷笑,忽從手杖裏拔出一柄長劍:“那也先接我這一招!”
這一劍內力精純,招式圓滿幾無破綻可尋。然而令殷浮白驚住卻不是這些,隻見老乞丐手杖中那柄劍大刃無鋒,一道血線貫穿上下,不是問天劍,又是哪個?
“你怎麽會有問天劍?”他匆忙躲開這一劍,麵上全是不可置信。
老乞丐長笑出聲:“三年前你在玉虛峰頂,約我比劍,你竟忘了?”他口中言語,手中不停,接連又是幾劍,殷浮白無法還手,十分狼狽,忙叫道:“別打,別打!”老乞丐卻哪肯停手,追得他在湖畔四處亂跑。
便在此時,馮雙文悠悠開口:“我一早便說過我是衡陽馮家人,又說昆侖有我一個長輩。”他搖頭歎息,“江湖上哪個不知,長青子原名馮長青,本是衡陽馮家人?”
殷浮白驚訝之極,便仔細看那老乞丐,卻見他雖然滿臉汙垢,但麵貌輪廓,竟真的與那長青子有幾分相似。
然而一個落魄江湖,蒼老不羈;一個高冠峨帶,武林楷模,誰又能將這樣兩個人聯想到一起?
他喃喃道:“我隻注意過劍聖的劍法,卻未留意過他是哪裏出身。”
馮雙文想要歎氣,卻終究未成:“還有,我當初給過你這裏的地圖,你也不想想,若非劍聖與我關係不同,我怎會得知這裏?”
殷浮白“啊”了一聲:“對。”當初他推測那幕後之人是一清子時,其中一條依據便是劍聖曾將深沉雪所在之處告知了他最親近之人。卻未想劍聖卻是一共告知了兩人,一是他極信任的師弟,另一位,卻是他子侄。
馮雙文搖一搖頭:“小劍癡!”便揚手擲出一把劍,“接著!”
殷浮白下意識伸手抄住,人手極是熟悉,正是他的流水劍,卻是方才馮雙文乘他被劍聖追打之時,入木屋內找出來的。
這些天以來,殷浮白原已不願碰,甚至看都不願意看這把劍一眼,然而當流水劍人手之時,他天性中那種對劍的熱愛與向往卻已壓倒了一切,不由自主反手便是一劍,正是滄浪水的嫡係劍法,剛柔並濟,正大光明,一劍抵住長青子來招。長青子、馮雙文二人,齊齊地叫了一聲“好”!
長青子又是一劍,聲勢如雷,直刺他前胸,殷浮白側腕翻身,一招武當的“秋雁回環”擋住來勢。問天流水雙劍互擊,火花串串,幸而兩柄長劍均未有損。長青子第三劍緊接著又來,這一劍內力十足,籠罩四野,殷浮白舉劍向天,正是驟雨劍法,將所有來勢一並擊破。
長青子毫不容情,連環數劍擊出,一劍比一劍疾,一劍比一劍勇,這一來,殷浮白漸漸便招架不住,長青子大喝一聲:“為何不用寸灰劍!”
一旦正式比拚,殷浮白的全副精力便一並投入在劍術之上,他忘記了人生曾經有過的種種不如意事,忘記了這套劍法給他的人生帶來的翻天覆地的影響。心道:正是如此,我為何不用?
他瞄準長青子一個破綻,身形一掠,轉瞬已到了劍聖麵前,流水劍刺胸,刺腹,刺肩,刺足,連續四劍仿佛打造精致的碧玉連環,又如在三寸象牙上的精細雕刻,方寸之間,劍法精巧細密到極致,內力冷銳更不遜於任何一位大家。長青子縱然劍法無雙,一時竟也打了個手忙腳亂。
但他畢竟是當世大家,雖有一時失措,數劍之後便即反應過來,手腕翻出,正是一套昆侖派的“錦繡山”。這套劍法素以綿密小巧著稱,與殷浮白以快打快,以巧打巧,但未出十劍,“錚”的一聲,問天劍鋒已被彈了出去,顯是錦繡山已然不敵寸灰劍。
長青子更不猶疑,出手又是清風十九式。這原是一清子的招牌劍法,但這一套劍法被他使來,威力增加何止數倍。隻見劍勢如風,氣韻灑脫,真正不愧為“清風”二字。
殷浮白卻也不理,窺得破綻,倏忽上前,寸灰劍法再度將其緊緊纏住,縱是怎樣的清風,此刻也沒了靈動氣概。
長青子手腕再翻,這次卻是昆侖派以樸拙聞名、以內力為基的“丁字劍法”,殷浮白雙指搭住流水劍刃,冷銳內力自己方之劍傳至對方天問之上,丁字劍法再度被破。
劍聖一連使出七八套劍法,殷浮白隻以一套寸灰劍應對,卻始終奈何不得他。然而殷浮白固然招式奇巧,劍法驚人,卻也傷不得劍聖一分。
這一場比試,足足打了一個時辰,最終長青子收回問天,長笑一聲:“不打了!”隨即又忍不住笑道,“過癮!”
殷浮白亦是忍不住笑出聲來,這些時日,隻有這酣暢淋漓的一戰,方才是他真正覺得活過來的時分。忽然間他胸口一痛,卻是因著使用寸灰內力,內傷再犯,幾口血再度吐了出來,卻依舊笑得欣然。
這一戰,雙方平手。劍聖的長處是在內力精純,經驗豐富,若再給殷浮白十年時間,將這寸灰內力修煉得更上一層樓,這勝負卻也難分。
隻是,殷浮白卻再也沒有十年時間。或者,這當真是天意使然。
長青子又道:“殷小子,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縱使你這不如意比旁人更多了幾分又如何?你的身邊,至少還有這一把劍!”
殷浮白下意識握住劍柄,是,無論如何,流水劍仍一直陪在他身邊。
馮雙文也道:“人生一瞬,花開一時,浮白,你看這大湖中的蓮花,今年謝了,明年又開,不因風雨而改變,不因雪封而凋零。梁魚務繁盛時,花開茂盛;如今這裏隻餘空城,蓮花依舊自顧絢爛。花猶如此,你又何必將自己困於一隅?”
殷浮白張了張口,一時難言。馮雙文又笑道:“也罷,便不提這些。我聽說你最喜劍,又喜與他人切磋,西域的劍客姚西城你可見過沒有?”
殷浮白搖頭道:“沒有。”
“長白山的雲海真人你可曾與他比過?”
“不曾。”
“空明島有六劍客,隱居世外,人人劍法皆有不同,你可曾相見?”
“這個……我聽也未聽過。”
馮雙文連問了十幾名劍客,殷浮白皆是不曾見過。馮家四公子一笑,隨即又轉了話題:“我又聽聞,你喜愛遊山玩水,東海你可曾去過?”
殷浮白老實搖頭:“我見過極南的海與極北的海,卻未曾見過東海。”
“泰山你可曾遊過?”
“雖在品劍大會時去過,卻未曾遊覽。”
馮雙文笑道:“至高莫如泰山,至寬莫如東海,這許多風景你沒有看,這許多人你沒有見,殷浮白,你就打算這麽在這裏過上最後幾年?”
殷浮白握住劍柄,半晌說不出話來。他轉頭向湖中望去,此時積雪未融,卻見一點顫巍巍的綠色,正小心翼翼地從湖中冒出頭來。
他忽有所悟,看了那點綠良久,終是慢慢笑道:“多謝。”
他抄起流水劍,轉身向外便走。馮雙文抱起琵琶,跟隨在他身後,殷浮白轉頭詫異道:“馮先生,你要去哪裏?”
馮雙文笑道:“作為江湖百曉生,自然要隨你這個新出爐的兵器譜狀元一起,看看即將掀起的江湖風雲。”
殷浮白“哈”地笑了一聲,還未答話,長青子卻已丟過一個天水青色的玉瓶來:“小子,接著。”他沒有看殷浮白,“這東西治不了你的傷,至少還可以緩解你吐血和胸痛的症狀。”
殷浮白見那瓶塞已然十分陳舊,玉瓶瑩瑩潤澤,料得此藥必然難得之極:“前輩,我的內傷反正也治不了,何必用這麽珍貴的……”
長青子一揮手,攔住了他的話:“當年是我一直不喜掌門之位的束縛,才把門中一切事務交給師弟,我謊稱閉關三年,其實是借機四處遊蕩。而他性情逐漸狹隘偏激,我未曾糾正。今日之事……我責任亦是極重,這瓶藥,亦是我欠你的……”
他收起問天劍,轉身而去,風中唯留下他的歌聲,蒼老中猶帶灑脫:“祿享千鍾,位至三公,半霎過簷風。青山排戶闥,綠樹繞垣墉。”
一代劍客殷浮白,在江湖上的傳奇延續了十餘年。他出道時十六歲有餘,泰山峰頂兩戰成名。二十歲創驟雨劍法,流傳後世。二十一歲登玉虛峰,獲兵器譜榜眼之名。之後蟄伏兩年,創寸灰劍法,橫掃七大劍門,名震天下。
其後不到一年時間,便與劍聖並列兵器譜首名。
他是自兵器譜排行以來,最年輕的狀元。即便是百年後另一位以年輕聞名的兵器譜首名天子劍易蘭台,也年長了他數歲。
之後數年,他萍影俠蹤,漂泊不定,有人曾在長白山頂,見過他與成名數十載的雲海真人比劍;也有人見到,他立於東海之畔的碣石上歡喜欣賞波濤洶湧,眼神沉醉;也有人見到他在江南一處不知名的小酒館裏對月飲酒,身邊有個藍衫男子,悠然自得地彈著琵琶。
他是不可複製的傳奇,百餘年後,江湖上依然流傳著他的傳說。
他的內傷愈來愈重,吐血的症狀一直未曾緩解,他心中暗想:反正隻有三年時間,何必留在滄浪水,讓彼此心傷?
深沉雪內蓮花已落,湖畔積雪皚皚,袁樂遊的墳上亦是堆滿積雪。他推開自己曾住過兩載的木屋門,“吱呀”一聲響。發現屋內已然滿是灰塵。
他從湖裏打來一桶冰冷刺骨的湖水,慢慢將屋裏擦拭了一遍。然後他拾了些柴,在屋中的爐子內點燃,於是木屋中總算多了幾分人氣。
他回到湖邊,破冰後撈了兩條魚上來,又打了點水,煮一煮喝掉。魚也並未如何精細處理,隻胡亂去了鱗,烤一烤便吃下肚去。
此後這些日子裏,他不是躺在房間出神,便是坐在湖畔發呆,偶爾他也會想起自己這一生。他一生好劍,終究不過是創了一套害人害已的劍法;他一生重情,但袁樂遊因他而死,嚴妝終是嫁給了旁人。
他茫然失措,索性不再深想,連流水劍都被他擲到一邊,不願再見。心中隻想:在這裏過一天算一天,哪天內傷發作,死在這裏,也就是了。
渾渾噩噩,也不知過了多少日子。這一天他躺在床上,不知不覺睡著,夢裏他還隻是個十三四歲的少年,新學會了一套劍法,三招便挑飛了龍在田的手中劍,嚴妝在一邊笑著稱讚他。
這夢真好,他迷迷糊糊地想,隻是尚未聽到嚴妝對他說了些什麽,便被外麵一陣清亮的琵琶聲吵醒。他揉著眼睛,踉踉蹌蹌走了出去。卻見大湖之畔,站了個穿著洗得發白的藍衫男子,手裏抱著一把琵琶。
殷浮白意興闌珊地停住腳步,往地上一躺,冰雪很快浸濕了他的衣衫。
馮雙文覺得有趣,走了過來,調轉琵琶柄戳一戳他:“還活著嗎?”
殷浮白平平答道:“嗯。”
“堂堂兵器譜榜眼,怎麽變成了這般模樣?”
“嗯。”
“我給你的隕鐵鑄的流水劍呢?”
“嗯。”
“你就這麽消沉下去了?”
“嗯。”
“我說,一清子已經被懲治了!”
“嗯……什麽?!”
這一次,殷浮白當真從地上蹦了起來:“什麽?”
馮雙文索性也席地而坐,琵琶橫於膝上:“當日裏雖有一清子一番說法,但有人覺得不可盲信,又去調查,終於知道事實真相,公布天下。如今一清子已經被廢去武功,免除代掌門一職,終身囚禁於昆侖山上。”
殷浮白頹然坐下,雖然一清子並未被處死,但那般留戀聲名的一個人,被剝奪了一切,這懲罰實比處死他更要讓他難過。他雙眼遙望袁樂遊墳塋,終是默默吐出了一口氣。
“什麽人查的?”他看向坐在對麵的馮雙文,“難不成……是你?”
馮雙文笑了:“不完全是我。”他凝望殷浮白雙眼,“當時我為你判出七人劍痕,深覺此事重大,但我不通武功,隻得趕到昆侖山上,請求一位長輩出手。隻是我趕到時為時已晚,你已闖下昆侖山,本來那位長輩亦想追捕於你,我找到他,對他說:這件事其中有疑點。”
這是殷浮白第一次聽到有人為已辯護,雖然事情已然水落石出,仍是禁不住心中感激:“多謝你,但……”
他想問疑點究竟為何,馮雙文卻反問了他一句:“你說當我遇到這等事情時,為何不去找馮家人,而去找昆侖山那位前輩?”
殷浮白一怔,答道:“必是那位前輩武功極高,或與你關係極親近。”
馮雙文笑道:“兩者皆中!若一清子所言為實,武當山那許多高手,凝雲劍不去找他們,反倒去找一個錢之棟聯手?”他停一下歎道,“可歎這當日,許多人被仇恨所激,竟無人想到這一點。反倒後來我見昆侖派一個二代弟子,卻還心明眼亮。”
他又續道:“那位長輩對你也有了解,本不信你能做出這般事情,聽我一番話後,便下了昆侖山,幸而還是救到了你。後來他花了半年調查真相,先找到殺手閣的閣主,證明確無這麽一單生意交給袁樂遊,後又遍尋六大劍門與你一戰之人,終是找到了海南派的兩名弟子。”
殷浮白也想到與黎永安交談之時一旁的兩名弟子,原是極好的證人,但自己當日在昆侖山上怒氣填膺,早把這兩人拋到了腦後。他猶豫片刻:“那位前輩……是那名老乞丐?不知他是昆侖山上哪一位高人?”
馮雙文絕倒:“他是我長輩,我是衡陽馮家人,你竟還問我他是誰?”
殷浮白尚未答話,卻聽遠處聲響如雷:“小子,你就一直窩在這裏?”
隨著這一聲質問,一道人影手持手杖,轉眼已到了麵前。
殷浮白對這老乞丐十分感激,剛要行禮,一手杖已經大力砸到他肩上。
他“呀”了一聲,老乞丐怒道:“性命隻餘三年又如何?被人冤屈又如何?心上人死了又如何?你就打算這麽窩窩囊囊地過下去?”
馮雙文忙道:“叔父,浮白的心上人並非袁姑娘,我想應是他師姐。”
老乞丐一怔,便改口道:“心上人嫁給別人又如何?你就打算這麽窩窩囊囊活過最後幾年?”想一想又道,“這般說來,你卻也是夠倒黴了。”
縱然是心灰意冷之下,殷浮白到底也忍不住,“哈”地笑出聲來。
老乞丐臉卻又一板:“不準說笑,拔你的流水劍。”
殷浮白道:“劍不在我身上,被我扔屋裏了,我不想看見它。”
老乞丐冷笑,忽從手杖裏拔出一柄長劍:“那也先接我這一招!”
這一劍內力精純,招式圓滿幾無破綻可尋。然而令殷浮白驚住卻不是這些,隻見老乞丐手杖中那柄劍大刃無鋒,一道血線貫穿上下,不是問天劍,又是哪個?
“你怎麽會有問天劍?”他匆忙躲開這一劍,麵上全是不可置信。
老乞丐長笑出聲:“三年前你在玉虛峰頂,約我比劍,你竟忘了?”他口中言語,手中不停,接連又是幾劍,殷浮白無法還手,十分狼狽,忙叫道:“別打,別打!”老乞丐卻哪肯停手,追得他在湖畔四處亂跑。
便在此時,馮雙文悠悠開口:“我一早便說過我是衡陽馮家人,又說昆侖有我一個長輩。”他搖頭歎息,“江湖上哪個不知,長青子原名馮長青,本是衡陽馮家人?”
殷浮白驚訝之極,便仔細看那老乞丐,卻見他雖然滿臉汙垢,但麵貌輪廓,竟真的與那長青子有幾分相似。
然而一個落魄江湖,蒼老不羈;一個高冠峨帶,武林楷模,誰又能將這樣兩個人聯想到一起?
他喃喃道:“我隻注意過劍聖的劍法,卻未留意過他是哪裏出身。”
馮雙文想要歎氣,卻終究未成:“還有,我當初給過你這裏的地圖,你也不想想,若非劍聖與我關係不同,我怎會得知這裏?”
殷浮白“啊”了一聲:“對。”當初他推測那幕後之人是一清子時,其中一條依據便是劍聖曾將深沉雪所在之處告知了他最親近之人。卻未想劍聖卻是一共告知了兩人,一是他極信任的師弟,另一位,卻是他子侄。
馮雙文搖一搖頭:“小劍癡!”便揚手擲出一把劍,“接著!”
殷浮白下意識伸手抄住,人手極是熟悉,正是他的流水劍,卻是方才馮雙文乘他被劍聖追打之時,入木屋內找出來的。
這些天以來,殷浮白原已不願碰,甚至看都不願意看這把劍一眼,然而當流水劍人手之時,他天性中那種對劍的熱愛與向往卻已壓倒了一切,不由自主反手便是一劍,正是滄浪水的嫡係劍法,剛柔並濟,正大光明,一劍抵住長青子來招。長青子、馮雙文二人,齊齊地叫了一聲“好”!
長青子又是一劍,聲勢如雷,直刺他前胸,殷浮白側腕翻身,一招武當的“秋雁回環”擋住來勢。問天流水雙劍互擊,火花串串,幸而兩柄長劍均未有損。長青子第三劍緊接著又來,這一劍內力十足,籠罩四野,殷浮白舉劍向天,正是驟雨劍法,將所有來勢一並擊破。
長青子毫不容情,連環數劍擊出,一劍比一劍疾,一劍比一劍勇,這一來,殷浮白漸漸便招架不住,長青子大喝一聲:“為何不用寸灰劍!”
一旦正式比拚,殷浮白的全副精力便一並投入在劍術之上,他忘記了人生曾經有過的種種不如意事,忘記了這套劍法給他的人生帶來的翻天覆地的影響。心道:正是如此,我為何不用?
他瞄準長青子一個破綻,身形一掠,轉瞬已到了劍聖麵前,流水劍刺胸,刺腹,刺肩,刺足,連續四劍仿佛打造精致的碧玉連環,又如在三寸象牙上的精細雕刻,方寸之間,劍法精巧細密到極致,內力冷銳更不遜於任何一位大家。長青子縱然劍法無雙,一時竟也打了個手忙腳亂。
但他畢竟是當世大家,雖有一時失措,數劍之後便即反應過來,手腕翻出,正是一套昆侖派的“錦繡山”。這套劍法素以綿密小巧著稱,與殷浮白以快打快,以巧打巧,但未出十劍,“錚”的一聲,問天劍鋒已被彈了出去,顯是錦繡山已然不敵寸灰劍。
長青子更不猶疑,出手又是清風十九式。這原是一清子的招牌劍法,但這一套劍法被他使來,威力增加何止數倍。隻見劍勢如風,氣韻灑脫,真正不愧為“清風”二字。
殷浮白卻也不理,窺得破綻,倏忽上前,寸灰劍法再度將其緊緊纏住,縱是怎樣的清風,此刻也沒了靈動氣概。
長青子手腕再翻,這次卻是昆侖派以樸拙聞名、以內力為基的“丁字劍法”,殷浮白雙指搭住流水劍刃,冷銳內力自己方之劍傳至對方天問之上,丁字劍法再度被破。
劍聖一連使出七八套劍法,殷浮白隻以一套寸灰劍應對,卻始終奈何不得他。然而殷浮白固然招式奇巧,劍法驚人,卻也傷不得劍聖一分。
這一場比試,足足打了一個時辰,最終長青子收回問天,長笑一聲:“不打了!”隨即又忍不住笑道,“過癮!”
殷浮白亦是忍不住笑出聲來,這些時日,隻有這酣暢淋漓的一戰,方才是他真正覺得活過來的時分。忽然間他胸口一痛,卻是因著使用寸灰內力,內傷再犯,幾口血再度吐了出來,卻依舊笑得欣然。
這一戰,雙方平手。劍聖的長處是在內力精純,經驗豐富,若再給殷浮白十年時間,將這寸灰內力修煉得更上一層樓,這勝負卻也難分。
隻是,殷浮白卻再也沒有十年時間。或者,這當真是天意使然。
長青子又道:“殷小子,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縱使你這不如意比旁人更多了幾分又如何?你的身邊,至少還有這一把劍!”
殷浮白下意識握住劍柄,是,無論如何,流水劍仍一直陪在他身邊。
馮雙文也道:“人生一瞬,花開一時,浮白,你看這大湖中的蓮花,今年謝了,明年又開,不因風雨而改變,不因雪封而凋零。梁魚務繁盛時,花開茂盛;如今這裏隻餘空城,蓮花依舊自顧絢爛。花猶如此,你又何必將自己困於一隅?”
殷浮白張了張口,一時難言。馮雙文又笑道:“也罷,便不提這些。我聽說你最喜劍,又喜與他人切磋,西域的劍客姚西城你可見過沒有?”
殷浮白搖頭道:“沒有。”
“長白山的雲海真人你可曾與他比過?”
“不曾。”
“空明島有六劍客,隱居世外,人人劍法皆有不同,你可曾相見?”
“這個……我聽也未聽過。”
馮雙文連問了十幾名劍客,殷浮白皆是不曾見過。馮家四公子一笑,隨即又轉了話題:“我又聽聞,你喜愛遊山玩水,東海你可曾去過?”
殷浮白老實搖頭:“我見過極南的海與極北的海,卻未曾見過東海。”
“泰山你可曾遊過?”
“雖在品劍大會時去過,卻未曾遊覽。”
馮雙文笑道:“至高莫如泰山,至寬莫如東海,這許多風景你沒有看,這許多人你沒有見,殷浮白,你就打算這麽在這裏過上最後幾年?”
殷浮白握住劍柄,半晌說不出話來。他轉頭向湖中望去,此時積雪未融,卻見一點顫巍巍的綠色,正小心翼翼地從湖中冒出頭來。
他忽有所悟,看了那點綠良久,終是慢慢笑道:“多謝。”
他抄起流水劍,轉身向外便走。馮雙文抱起琵琶,跟隨在他身後,殷浮白轉頭詫異道:“馮先生,你要去哪裏?”
馮雙文笑道:“作為江湖百曉生,自然要隨你這個新出爐的兵器譜狀元一起,看看即將掀起的江湖風雲。”
殷浮白“哈”地笑了一聲,還未答話,長青子卻已丟過一個天水青色的玉瓶來:“小子,接著。”他沒有看殷浮白,“這東西治不了你的傷,至少還可以緩解你吐血和胸痛的症狀。”
殷浮白見那瓶塞已然十分陳舊,玉瓶瑩瑩潤澤,料得此藥必然難得之極:“前輩,我的內傷反正也治不了,何必用這麽珍貴的……”
長青子一揮手,攔住了他的話:“當年是我一直不喜掌門之位的束縛,才把門中一切事務交給師弟,我謊稱閉關三年,其實是借機四處遊蕩。而他性情逐漸狹隘偏激,我未曾糾正。今日之事……我責任亦是極重,這瓶藥,亦是我欠你的……”
他收起問天劍,轉身而去,風中唯留下他的歌聲,蒼老中猶帶灑脫:“祿享千鍾,位至三公,半霎過簷風。青山排戶闥,綠樹繞垣墉。”
一代劍客殷浮白,在江湖上的傳奇延續了十餘年。他出道時十六歲有餘,泰山峰頂兩戰成名。二十歲創驟雨劍法,流傳後世。二十一歲登玉虛峰,獲兵器譜榜眼之名。之後蟄伏兩年,創寸灰劍法,橫掃七大劍門,名震天下。
其後不到一年時間,便與劍聖並列兵器譜首名。
他是自兵器譜排行以來,最年輕的狀元。即便是百年後另一位以年輕聞名的兵器譜首名天子劍易蘭台,也年長了他數歲。
之後數年,他萍影俠蹤,漂泊不定,有人曾在長白山頂,見過他與成名數十載的雲海真人比劍;也有人見到,他立於東海之畔的碣石上歡喜欣賞波濤洶湧,眼神沉醉;也有人見到他在江南一處不知名的小酒館裏對月飲酒,身邊有個藍衫男子,悠然自得地彈著琵琶。
他是不可複製的傳奇,百餘年後,江湖上依然流傳著他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