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讚讚知道,時染剛剛是為了給自己出氣,所以,才和沈欣兒起了衝突。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因為時染,所以沈欣兒才來找她阮讚讚的麻煩。


    可是……這又怎麽樣呢?


    不管沈欣兒為什麽找自己麻煩,都不可否認一點,沈欣兒找她麻煩了。


    也同樣不能否認一定,時染幫助了她。


    對於幫助自己的人,感謝,理所應當。


    有些感謝的話語,不用多說,阮讚讚對著這個比自己小上很多的少女行了一禮,恭敬道,“願時染師姐修行順遂,平平安安。”


    時染溫和一笑,道,“祝阮師妹財源廣進,符道昌盛。”


    在修仙界,年齡上的差距,真的不是什麽問題。


    做人留一線,日後好見麵。


    這句話,對於某些人來說,管用。


    對於某些人來說,又不管用。


    對於沈欣兒這種人來說,就屬於不管用的存在。


    你給沈欣兒麵子,沈欣兒就會覺得這是理所應當的事情,然後就會變得變本加厲。


    時染從來都不會去巴結一個不喜歡自己的人,更不會通過自己的無私奉獻與付出,讓那個不喜歡自己的人喜歡上自己,或者是對自己改變態度。


    這個世界很大,大到無邊無際。


    這個世界上人很多,多到數不勝數。


    你不喜歡我,就不喜歡我唄,搞得像是我非得讓你喜歡我,我才能活下去一般。


    你不喜歡我,我從來都不需要你喜歡。


    不喜歡我,請你也不要想著傷害我。


    若是你想著傷害我,那麽,不好意思,我要進行自我保護。


    應該沒有人會覺得,隻有自己能夠傷害別人,別人卻不能傷害自己吧。


    對待那些對自己充滿惡意的人,時染也不會給予對方一絲一毫的善意。


    以德報怨。


    何以報德。


    以直報怨。


    以德報德。


    時染實在不明白,這個世界上,為什麽會有以德報怨這種奇怪的想法。


    在修仙界,有一種說法,叫做功德。


    這功德很奇妙,且虛無縹緲,難以定下規矩邊界。


    時染所理解的功德,就是善行所積累下來的福報。


    救一人,可能讓自身功德下降。


    殺萬人,卻可能讓自身功德上升。


    這很好理解。


    你去救一個壞人,壞人存活下來,卻本性未改,他會對更多的人造成殺戮。


    追本溯源,那些被殺的無辜之人,之所以被殺,有一部分原因是你救了一人導致的。


    同理,你殺了一萬人,這一萬人都是窮凶極惡之輩。


    他們無惡不作。


    你殺了他們。


    就會減少很多無辜之人的慘死。


    追本溯源,那些原本應該被殺死的人,卻因為你殺了惡人,而活了下來,他們活著,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你殺了惡人。


    功德一說,玄之又玄。


    功德之上,是因果。


    因果一說,更為玄妙。


    修仙界的修仙者,為了不讓自己粘連過多的因果,所以,一般都是清心寡欲。


    修行無情太上大道。


    時染從來都不認為,修行是修無情太上大道。


    而是為了逍遙。


    遇到不爽的人,在規矩之內,讓對方受到懲罰。


    麵對想要殺自己的人,那就不要客氣,殺了就好。


    哪怕對方是什麽了不起的勢力也要殺,不然,自己遲早要死。


    殺了強大勢力的人,勢必會受到對方勢力的針對追殺。


    這,也是因果。


    時染不怕因果纏身,隻要是她認為,應該那樣做的事情,她就會去做。


    這叫逍遙,時染所認為的逍遙。


    因為惡的因果,讓自己不逍遙,時染不介意把惡的因果全部斬掉。


    時染不敢說自己的道理一定是對的,隻能說,有些粗淺的道理,放在什麽時代,什麽地方,都適用。


    比如,強者隨意傷害,殺害弱者,是不對的。


    比如,弱者以自己是弱者,就去要求強者為自己做事情,也是不對的。


    又比如……


    時染都是按照那些最粗淺的道理做事。


    在成長的過程中,隨著知識,閱曆,行走的道路不斷增加,她在不斷完善那些最粗淺的道理。


    世間很少存在無錯之人。


    剛剛出生,什麽都不懂的時候,可能算是無錯之人。


    有了思想之後的成長,生活,或多或少出現錯誤。


    小點的錯誤犯錯了,改了,就好。


    大的錯誤,有些,一旦犯了,難改,且難以被原諒。


    時染不求無錯,也做不了無錯,隻求問心無愧。


    符籙一道的考核規矩說簡單,很簡單,前十完成符籙刻畫的人。


    當然,並不是誰完成的快,誰就能晉級,還要看質量。


    若是質量不達標的話,你速度再快,也沒有用。


    之所以說誰完成的快,誰晉級,那是因為,通常情況來說,符籙天賦越是驚人的人,完成速度也就越快。


    質量的定級,陣法樓自有一套規矩。


    很快,主持這場考核的監考人員都來到了現場。


    依照慣例,有人講述了一下考核的規矩。


    一級符籙師的考核很簡單。


    一刻鍾的時間裏,繪畫出三張清爽符。


    誰花費的時間少,繪畫出的清爽符品階好,那麽,誰就有可能進入前十名。


    沈欣兒看向時染的方向,眼中閃過一抹挑釁意味,那意思就是在說,“時染,咱們等著瞧,待會就會讓你好看!!!”


    收回目光,沈欣兒取出一支流轉著靈氣的符筆。


    符籙一道的考核,陣法樓提供符紙。


    要求所有人都用同樣的符紙,卻不限製符筆的使用。


    符紙是中級符紙。


    一人五張。


    你要保證五張符紙,至少要畫出三張清爽符。


    若是你一直失誤,消耗了三張中級符紙,卻還畫不出一張清爽符,那麽……剩下的兩張符紙,你就不用浪費了。


    “大家還有什麽疑問嗎?”


    其中一名監考人員口中說著,視線在眾人的身上掃視一圈。


    見眾人沒有異議,監考人員才接著道,“那麽現在,考核開始,諸位,可以動手了。”


    聽到考核開始,眾人反應不一,有人直接動手,開始畫符,有人在心中暗自醞釀,找那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


    沈欣兒手握那隻高級符筆,並沒有動手,她在醞釀,尋找之前畫符的感覺。


    滴答。


    時間一分一秒的流逝。


    十息的時間轉瞬而逝,一股說不出的感覺在心頭生成。


    沈欣兒拿起一張符紙,攤放在手掌中心,身上靈力運轉,向著握著符筆的右手流轉而去。


    絲絲靈光凝聚在符筆中心位置。


    落筆。


    身體肌肉已經產生了記憶,筆尖無比順暢的在符紙上移動流轉。


    主持這場考核的一共有五人。


    居中而坐的是一名滿頭白發的老者,左右兩側分別坐著一老一年輕。


    顯然,五人之中,中間的三名老者是主考。


    另外兩個年輕人是來漲閱曆的。


    位於最右邊的一名年輕男子,壓低聲音,驚呼道,“師父您看,那個少女,她已經畫好了兩張清爽符了。”


    “怎麽可能已經畫出了兩張清爽符。”與青年人鄰座的老者顯然不相信,否定道,“這才過去不到二十息的時間吧?就算是我,也不能在二十息的時間裏,畫出一張清爽符,參加一級考核的人,怎麽可能用二十息的時間,畫出兩張清爽符呢!”


    “你是不是看錯了?”


    青年人連忙搖頭,很是確定的道,“我敢肯定,我沒有看錯。”


    “師父,您自己看看啊。她要畫第三張清爽符了。”


    青年人的師父順著青年人的視線看了過去。


    那是一個偏角落的位置。


    案桌前,站著一名十四五歲的少女,她身穿一襲白色千折祥雲裙,甚是好看。


    隻見,少女從案桌上取出一張中級符紙,沒有任何猶豫,抬手就向著符紙上寫畫而去。


    一息。


    兩息。


    五息過後。


    時染收手,滿意的點了點頭,口中小聲念叨,“不愧是中級符紙,這要比低級符紙好用太多了啊。”


    若是換作低級符紙,她估計需要花費二三十息的時間才能完成。


    符紙的繪畫,在確保質量的前提下,想要早完成一秒,可不是什麽容易的事情。


    而越是想要縮短畫符的時間,對畫符者的要求就越高。


    第一張清爽符,她用了十二息的時間。


    第二張清爽符,她用了八息的時間。


    這第三張清爽,她則是隻用了差不多五息的時間。


    “這麽快……”


    居中而坐的白發老者,聽到青年人話語的時候,就已經把視線投向偏拐角的位置。


    白發老者是準備隨意瞥一眼,然後……就一發不可收拾。


    時染畫符,行雲流水,且賞心悅目,觀之,心曠神怡。


    還沒有等他們從那種賞心悅目中回過神來,五息已過,符籙已成。


    青年人呆住了。


    時染的三場畫符,他是都看在眼中的。


    這進步速度。


    逆天了。


    這人是誰……


    心中想著,青年人快速翻看資料,眉頭不禁微皺,“時染,是那個扶搖峰的時染嗎?”


    青年人連忙往下看,“還真是扶搖峰的時染。”


    那就不奇怪了.


    扶搖師叔在符籙陣法一道的天賦那麽逆天,他的弟子也同樣逆天,不是很好解釋嗎?


    沒有人注意到,高台上的幾位監考被同一人吸引了目光,沈欣兒也不例外,她現在正沉浸於自己的世界中,滿心歡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書師尊是個大反派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願卿順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願卿順遂並收藏穿書師尊是個大反派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