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哪裏來,到哪裏去;天地之巔,天門大開。


    清晰而簡單,但是卻含著天機。混元道人仔細思慮著這簡單的四句話,從哪裏來,到哪裏去,靈寶天尊是知道自己跟腳的,自己來自凡間界,為那一道鴻蒙紫氣奪舍而生。由於自己奪舍的對象紫陽真君,自身氣運被業力纏繞,自己必須積累功德逐漸化解那業力。


    第一次輪回進入畜生道,本體化為一隻弱小的紫金火蟻。雖然弱小但是擁有火之法則,積累了舍生取義的一份功德。


    第二次輪回進入畜生道,但是本體已經為一隻靈雕,英勇護主,懲惡揚善等功德積攢不少,直接把業力進化幹淨。


    第三次輪回進入人道,重生為華鬥,救死扶傷,也是一場大功德。


    第四次輪回進入天道,化身為孔丘,創建儒學,有教化眾生的功德,這孔丘享年七十三歲而終,靈魂直接不入輪回,在聖人開辟的空間吞噬天地之力重生。


    混元道人這次重生明悟了自己的本源,自己就是一團混沌元氣化生,這團元氣演化了世界中的其他靈氣,包括玄黃之氣,這玄黃之氣化生混沌魔神玄黃大神;還有那鴻蒙紫氣,這鴻蒙紫氣被大道用來承載大道信息。玄黃之氣又演化金色的功德之氣,蘊含功德之力。


    混元道人知道自己的機緣在那凡間界,但是那天地之巔在哪裏,那天門又在哪裏,自己卻是一無所知。混元道人化為一道流光,直接向天地間的通道遁去,自己雖然有大神通,但是還是不願意直接破開這天地屏障,畢竟這天地之間有規則左右。


    自己強行破開這天地屏障也不是沒有能力,但是那天道規則的反噬之怕也是不小,這又何必,順應天地意誌,還是有很多好處的。


    仙凡之間雖然道祖有雲仙凡永割,並有封閉天地通道,隻是把天地通道隱於天地之中,沒有大神通,不能察覺


    就在混元道人向仙界通道之地趕去之地,那凡間界也有一人騎著騎著板角青牛向通道走去。


    函穀關凡間界的仙路通道,早已隱於虛空之中,但是作為國家的城池,函穀關也是重要的要道,那守關官員關尹,少時即好觀天文、愛讀古籍,修養深厚。


    一日夜晚,獨立樓觀之上凝視星空,忽見東方紫雲聚集,其長三萬裏,形如飛龍,由東向西滾滾而來,自語道:“紫氣東來三萬裏,聖人西行經此地。青牛緩緩載老翁,藏形匿跡混元氣。”於是派人清掃道路四十裏,夾道焚香,以迎聖人。


    這青牛上的老翁,正是老聃。周敬王二年,老聃守喪期滿返周。兩年後,周王室發生內亂,王朝率兵攻下劉公之邑,周敬王受迫,當時晉國強盛,出兵救援周敬王。


    但是王朝勢孤,與舊僚攜周王室典籍逃亡楚國,老聃蒙受失職之責,受牽連而辭舊職,離宮歸隱。


    七月十二日午後,夕陽西斜,光華東射。關尹正欲下關查看,忽見關下稀落行人中有一老者,倒騎青牛而來,老者白發如雪,其眉垂鬢,其耳垂肩,其須垂膝,紅顏素袍,簡樸潔淨。


    關尹仰天而歎道:“我生有幸,得見聖人”三步並作兩步,奔上前去,跪於青牛前拜道:“關尹叩見聖人”


    老見叩拜之人方臉、厚唇、濃眉、端鼻,威嚴而不冷酷,柔慈而無媚態,早知非一般常人,故意試探道:“關令大人叩拜貧賤老翁,非常之禮也老夫不敢承當,不知有何見教?”


    關尹道:“老丈,聖人也務求留宿關舍以指修行之途。”


    老聃道:“老夫有何神聖之處,受你如此厚愛?慚愧慚愧,羞殺老夫矣?”


    關尹道:“關尹不;好觀天文略知變化。見紫氣東來,知有聖人西行,見紫氣浩蕩,滾滾如龍,其長三萬裏。知來者至聖至尊,非通常之聖也;見紫氣之首白雲繚繞,知聖人白發,是老翁之狀;見紫氣之前有青牛星相牽,知聖人乘青牛而來也。”


    老聃聽罷,哈哈大笑:“老夫亦早聞你大名,特來拜會。”關尹聞言大喜,叩頭不迭。


    之後,關尹引老至官舍,請老上坐,焚香而行弟之禮,懇求道:“先生乃當今大聖人也聖人者,不以一己之智竊為己有,必以天下人智為己任也。今汝將隱居而不仁,求教者必難尋矣何不將汝之聖智著為書?關尹雖淺陋,願代先生傳於後世,流芳千古,造福萬代。”


    老聃允諾,以王朝興衰成敗、百姓安危禍福為鑒,溯其源著上、下兩篇,共五千言。上篇起首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故人稱《道經》,下篇起首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故人稱為《德經》,合稱《道德經》。


    《道經》言宇宙本根,含天地變化之機,蘊陰陽變幻之妙;下篇《德經》,言處世之方,含人事進退之術,蘊長生久視之道。關尹得之,如獲至寶,終日默誦,如饑似渴。


    且說老與伊喜結草阿福泉,馬放南山,老牛坡放牛,南山不老鬆下講道,發現終南捷徑後清涼山講經,樓觀台煉丹,鑄南山鐵案,享南山之壽,是謂道教之祖庭,鍾馗之故裏,天下第一福地也。關尹修道樓觀台,乃是樓觀一脈祖師。


    這日天光大開,隻見虛空中有一光芒閃動,一種無邊的威壓憑空出現。


    老聃頭頂湧出一道紫氣,隻見紫氣浩蕩,向虛空中蔓延而去,頓時把整個虛空托住,隻見虛空中出現一個奇異的門戶,一個道人從那大門中邁出。


    伊喜在一旁拱手而立,向道人施禮道:“見過孔聖人,師尊在等待老師!”


    這道人正是混元道人,自己的樣貌卻是前生孔丘的模樣,但是沒想到對方會認得自己,還在等待自己,道:“有勞道友了”


    混元道人見對方竟然是道德天尊的一屍化身太清道人,忙施禮道:“老師有何教我!”


    老聃受半禮道:“道友所立儒學極很少有國家願意接受,道友也曾周遊列國,但是處處碰壁,儒學有何用。”


    混元道人道:“儒學最要為了教化眾生,講究潛移默化,教之以禮,教之以仁,教之以德,何必在意一時的得失。”


    老聃道:“你又知為何其他道法可以流傳。以教傳法,把自己的道融入教義之中。”


    混元道人猛然一驚,自己還真沒有想過儒學該怎樣傳播,自己廣傳弟子,有教無類,希望他們傳播下去就好。但是沒有教派,就沒有教派氣運,這儒道能不能成一直延續下去。


    老聃道:“道友多禮了,儒道有何教義,可於其他教門相抗衡?人闡截佛西妖六教,哪一門的教義不是曆經無數年靜心打磨而成,精辟奧妙,玄機無窮。”


    混元道人笑道:“諸教前輩所傳教義固然精辟,但各有其弊。人教虛無縹緲,悟得就得悟不得則不得。闡教艱澀,唯有大慧之人悟得。截教有教無類,道法雜亂淪為旁門。佛教有大善,宣揚空無之論,有善無德。西方教度己方度人,不利於教化。妖族教義,強調弱肉強食,適者生存,不為善。


    而貧道所創儒道提倡德、仁、勇、義、禮之念。以德行我儒道,以仁救蒼生之苦,以勇破除奸佞邪惡,以義使天地眾生信服。以禮待人,嚴以律己寬以律人。所以儒道無視種族之分,無教派之別,天地人神鬼皆可為謙謙儒者。”


    老聃臉色一恭,起身垂手道:“受教了,真人可願立教,可有鎮教之寶?”


    混元道人默然,突然頭頂放出一團慶雲,隻見其上凝聚出一朵靈寶之花,從中飄出一物,竟然是一個龜殼,道:“先生,此物可能鎮教?”


    老聃搖頭道:“此物無名之物如何能鎮壓開天之後的大德教派?不可。”


    混元道人思量片刻,突然恍然大悟道:“多謝先生指點。”伸手一指,但聽一聲霹靂巨響,那龜殼化作一本載有大道信息的龜板,其上密密麻麻的記滿萬千文字。


    混元道人道:“經書者,育也!此為儒教傳承之寶,儒者之言皆可記錄之上。”那龜板澎湃生光,毫光四射,漂浮在混元真人身前。


    隻見又飛出一物,為一個青蒙蒙的尺子,伸手一指,道:“戒尺者,教也!尺度量自身德行,行教化之功,懲戒離經叛道之能,揚正氣弘道德。”,這兩件寶物照耀億萬裏河山,浩然正氣澎湃勃。


    老聃道:“道友依然悟得,可以立教了。”


    混元道人搖搖頭道:“我不欲立教,這教派牽連太廣,尤其那氣運。這天地間的氣運不斷的衰減,人信仰駁雜,就連聖人也為了氣運相爭。我想這儒教還是自我演變的好,至少少了那教派之爭,也許能少不少羈絆。”


    老聃道:“這由道友做主。”也正是這孔丘沒有立下教義,後世儒教教義被大大改變,限製了其成長,出現了種種的弊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演化洪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瀟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瀟朗並收藏演化洪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