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招募船員
從地球到宇宙隻因有科技交易係統 作者:黑雲5566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為了能夠媲美這艘“希望之星”的速度,並與它一同踏上宇宙探索之旅,林科決定對自己的護航飛船進行升級改造,使其也具備超越三倍於光速的強大動力。
飛船完成設計,他便將其交由小七負責生產製造。
隨後,林科親自前往首都,向領導詳細解釋了為何他必須離開地球,去追尋新的星係。
緊接著,他回到攀登科技,著手處理一些必要事務,但實際上並沒有太多需要親自安排的工作。
因為公司的大管家裴紹強已經和小七共同製定了一係列完善的計劃,讓一切都變得井井有條,而他隻需扮演一個輕鬆的決策者角色即可。
為了確保此次星際探索任務的順利進行,林科在公司內部網站上發布了一則告示,公開招募那些熱衷於參與星際探索的科研人員和勇敢的工作人員。
此外,他還需要親自前往太空艦隊總部,精心挑選出最合適的護航飛船艦長以及經驗豐富的船員們。
不過,他知道這並非急於一時之事,畢竟他還需要等待探索飛船發回初步探索成果之後,才能確定最終的行程。
即使是距離地球較近的星係,要想得到反饋信息至少也需要兩年以上的時間。在此期間,林科有著充分的時間為這次星際探險做準備。
時間如白駒過隙,距離北鬥艦隊離開太陽係已經過去兩年之久。
如今,人們對這件事的關注度逐漸降低,除了偶爾會有人提起之外,大多數人已不再像最初那樣密切關注。
然而,當攀登科技發布了一條招募前往係外探索的工作人員的消息時,情況瞬間發生了變化。
盡管這條消息隻在內部網站上公布,但並未明確表示這是保密信息。
於是,有些現眼包員工將其搬運到了網上,引發了廣大網友們的熱議。
這個消息迅速傳遍了整個互聯網,大家開始熱烈地討論起來。
許多人在林科的鬥音賬號下留言,詢問他是否需要攀登科技以外的人員參與這次探索任務。
與此同時,攀登科技內部的員工們也積極響應,無論他們來自哪個專業領域,都紛紛報名參加。畢竟,這樣的機會實屬難得。
值得一提的是,就連鄭飛翔教授也填寫了自己的名字,表示願意參與其中。
這可真是讓林科感到既無奈又好笑,於是他專門打電話給鄭教授詢問情況:“鄭教授,您應該很清楚吧,這次我們要去的地方可是係外,目的是尋找適合建造戴森雲的星係。
像您這樣在航天領域如此有成就的專家,去那裏有點大材小用了呀!”林科差點沒直接說出不需要飛船設計專業的人了。
畢竟如今飛船的更新換代速度非常快,而每一次改進都離不開鄭教授的努力。
然而,鄭教授卻給出了自己的理由:他雖然設計了那麽多艘宇宙飛船,但卻從未真正離開過太陽係,也沒有親身體驗過超光速跨星係旅行。
隻有親身經曆,他才能設計出更好、更出色的飛船。
此外,“希望之星”具備超距通訊功能,即使遠在太空之中,他依然能夠繼續進行設計工作。麵對鄭教授如此合情合理的解釋,林科一時之間竟然無言以對。
最後,他隻能寄望於兩年後鄭教授可能會改變主意。
至於護航人員方麵,上級領導告訴林科不必擔心,因為他們將派出最精銳的團隊跟隨,並完全聽從林科的指揮和安排。
自從攀登科技宣布要前往係外星係之後,這個話題的熱度就一直在持續攀升,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勢。
然而,當“北鬥”艦隊傳來肯瑞思文明想要和談的消息時,這種熱度才終於有所下降。
這次和談之所以能夠如此順利地進行,並取得令人矚目的成果,很大程度上歸功於北鬥艦隊強大的實力,他們成功地將肯瑞思文明徹底擊敗,使其不得不選擇屈服。
在這次和談中,肯瑞思文明交出的“黑洞炸彈”以及來自高等文明的“聖物”引發了科學界的極大興趣。
華科院為此召開了一次閉門會議,經過一番激烈的討論後,最終達成共識:“黑洞炸彈”可以被帶回太陽係進行深入研究,但對於“聖物”,必須派遣科學家親自前往比鄰星 b 進行實地考察。
畢竟,誰也無法確定高等文明究竟留給了肯瑞思人什麽樣的東西,如果不小心觸動了某個可能對人類造成傷害的裝置,那麽在比鄰星 b 還能給人們留出足夠的反應時間來應對。
值得一提的是,肯瑞思文明所交出的“黑洞炸彈”數量竟然多達 78 顆,這一數字令“北鬥”艦隊的陳司令驚訝得幾乎合不攏嘴。
幸虧這些家夥主動投降了,否則後果簡直不堪設想。想象一下,如果對方狗急跳牆,直接動用全部“黑洞炸彈”,就算是“北鬥”艦隊有著引力炸彈這種大殺器,也是需要費一番手腳的。
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決定留下二十顆“黑洞炸彈”在比鄰星進行深入研究,其餘的則交由“霍去病號”帶回太陽係。
與此同時,太陽係方麵已經緊急召集了一艘規模龐大的宇宙飛船,船上共有三千多名專業的科研人員。
這些科研工作者來自各個領域,包括社會學、工程學、生物學以及能源等多個學科的專家學者。
在攀登科技公司,由於小七的高效運作與全麵協調,位於火星的造船廠成功地製造出了“希望之星”號。
下一步的任務便是批量生產並製造其護衛艦船。
值得一提的是,“希望之星號”在完成建造後並不會立刻投入使用,而是需要先在太陽係內進行多次測試,以確保其性能穩定可靠。
隻有通過層層考驗,這艘新船才能正式交付到林科手中。
在此期間,林科還將親自參與其中的最後幾次測試,並招募了兩千餘名船員。這些人來自不同的行業背景,涵蓋了各種職業領域。
為了保險起見,林科還在係統賦予的隨身空間中,存放了兩艘小一些的超光速宇宙飛船,為的就是應對突發情況。
飛船完成設計,他便將其交由小七負責生產製造。
隨後,林科親自前往首都,向領導詳細解釋了為何他必須離開地球,去追尋新的星係。
緊接著,他回到攀登科技,著手處理一些必要事務,但實際上並沒有太多需要親自安排的工作。
因為公司的大管家裴紹強已經和小七共同製定了一係列完善的計劃,讓一切都變得井井有條,而他隻需扮演一個輕鬆的決策者角色即可。
為了確保此次星際探索任務的順利進行,林科在公司內部網站上發布了一則告示,公開招募那些熱衷於參與星際探索的科研人員和勇敢的工作人員。
此外,他還需要親自前往太空艦隊總部,精心挑選出最合適的護航飛船艦長以及經驗豐富的船員們。
不過,他知道這並非急於一時之事,畢竟他還需要等待探索飛船發回初步探索成果之後,才能確定最終的行程。
即使是距離地球較近的星係,要想得到反饋信息至少也需要兩年以上的時間。在此期間,林科有著充分的時間為這次星際探險做準備。
時間如白駒過隙,距離北鬥艦隊離開太陽係已經過去兩年之久。
如今,人們對這件事的關注度逐漸降低,除了偶爾會有人提起之外,大多數人已不再像最初那樣密切關注。
然而,當攀登科技發布了一條招募前往係外探索的工作人員的消息時,情況瞬間發生了變化。
盡管這條消息隻在內部網站上公布,但並未明確表示這是保密信息。
於是,有些現眼包員工將其搬運到了網上,引發了廣大網友們的熱議。
這個消息迅速傳遍了整個互聯網,大家開始熱烈地討論起來。
許多人在林科的鬥音賬號下留言,詢問他是否需要攀登科技以外的人員參與這次探索任務。
與此同時,攀登科技內部的員工們也積極響應,無論他們來自哪個專業領域,都紛紛報名參加。畢竟,這樣的機會實屬難得。
值得一提的是,就連鄭飛翔教授也填寫了自己的名字,表示願意參與其中。
這可真是讓林科感到既無奈又好笑,於是他專門打電話給鄭教授詢問情況:“鄭教授,您應該很清楚吧,這次我們要去的地方可是係外,目的是尋找適合建造戴森雲的星係。
像您這樣在航天領域如此有成就的專家,去那裏有點大材小用了呀!”林科差點沒直接說出不需要飛船設計專業的人了。
畢竟如今飛船的更新換代速度非常快,而每一次改進都離不開鄭教授的努力。
然而,鄭教授卻給出了自己的理由:他雖然設計了那麽多艘宇宙飛船,但卻從未真正離開過太陽係,也沒有親身體驗過超光速跨星係旅行。
隻有親身經曆,他才能設計出更好、更出色的飛船。
此外,“希望之星”具備超距通訊功能,即使遠在太空之中,他依然能夠繼續進行設計工作。麵對鄭教授如此合情合理的解釋,林科一時之間竟然無言以對。
最後,他隻能寄望於兩年後鄭教授可能會改變主意。
至於護航人員方麵,上級領導告訴林科不必擔心,因為他們將派出最精銳的團隊跟隨,並完全聽從林科的指揮和安排。
自從攀登科技宣布要前往係外星係之後,這個話題的熱度就一直在持續攀升,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勢。
然而,當“北鬥”艦隊傳來肯瑞思文明想要和談的消息時,這種熱度才終於有所下降。
這次和談之所以能夠如此順利地進行,並取得令人矚目的成果,很大程度上歸功於北鬥艦隊強大的實力,他們成功地將肯瑞思文明徹底擊敗,使其不得不選擇屈服。
在這次和談中,肯瑞思文明交出的“黑洞炸彈”以及來自高等文明的“聖物”引發了科學界的極大興趣。
華科院為此召開了一次閉門會議,經過一番激烈的討論後,最終達成共識:“黑洞炸彈”可以被帶回太陽係進行深入研究,但對於“聖物”,必須派遣科學家親自前往比鄰星 b 進行實地考察。
畢竟,誰也無法確定高等文明究竟留給了肯瑞思人什麽樣的東西,如果不小心觸動了某個可能對人類造成傷害的裝置,那麽在比鄰星 b 還能給人們留出足夠的反應時間來應對。
值得一提的是,肯瑞思文明所交出的“黑洞炸彈”數量竟然多達 78 顆,這一數字令“北鬥”艦隊的陳司令驚訝得幾乎合不攏嘴。
幸虧這些家夥主動投降了,否則後果簡直不堪設想。想象一下,如果對方狗急跳牆,直接動用全部“黑洞炸彈”,就算是“北鬥”艦隊有著引力炸彈這種大殺器,也是需要費一番手腳的。
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決定留下二十顆“黑洞炸彈”在比鄰星進行深入研究,其餘的則交由“霍去病號”帶回太陽係。
與此同時,太陽係方麵已經緊急召集了一艘規模龐大的宇宙飛船,船上共有三千多名專業的科研人員。
這些科研工作者來自各個領域,包括社會學、工程學、生物學以及能源等多個學科的專家學者。
在攀登科技公司,由於小七的高效運作與全麵協調,位於火星的造船廠成功地製造出了“希望之星”號。
下一步的任務便是批量生產並製造其護衛艦船。
值得一提的是,“希望之星號”在完成建造後並不會立刻投入使用,而是需要先在太陽係內進行多次測試,以確保其性能穩定可靠。
隻有通過層層考驗,這艘新船才能正式交付到林科手中。
在此期間,林科還將親自參與其中的最後幾次測試,並招募了兩千餘名船員。這些人來自不同的行業背景,涵蓋了各種職業領域。
為了保險起見,林科還在係統賦予的隨身空間中,存放了兩艘小一些的超光速宇宙飛船,為的就是應對突發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