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直啞然失笑,一時覺得麵前這老頭兒好可愛,簡直就像幹清宮的陳祖生爺爺一樣可愛。
以商輅的身份,在現在的風頭之下別說支持汪直,就是不去支持反西廠,也都不容易做到,那可以說已是他的必行之路。他能對將來的壞結果看得開,就是最好的了。
最後商輅道:「倘若小公公不嫌棄,商某望能交下小公公這個朋友。將來縱是不能時常往來,互通信件總還可以,小公公若遇難處,商某也願盡力相助。」
官場上遇見難處,內閣首輔願意指點,那可比師父懷恩還要靠譜。汪直趕忙施禮:「汪某求之不得,隻是……到時還請商大人別嫌我的字寫得難看就好。」
兩人不禁相對而笑。
這段不長的交談被汪直視作奇遇,簡直比那次與王越初遇還更像奇遇。
在此之前,汪直其實一直以為自己和王越算是能交心的好友了,可被今天商輅的幾句話一襯托,王越平日的言談卻顯出假來,更像是為博前程的蓄意而為——畢竟王越是真有攀附他的需要,而商輅沒有任何討好他的動機,商輅對他表現出的善意,是完全無需摻假的。
汪直是真真想不到,自己還能跟商輅成了忘年交。
成化十三年五月丙子日,內閣大學士商輅、學士萬安、劉珝、劉吉聯合上奏,請求裁撤西廠,罷免汪直之職。
皇帝迫於外廷壓力,遂罷西廠,召懷恩數汪直罪而責之,退還本監,調韋瑛於邊衛差操,散諸旗校還錦衣衛。
但隻一個月後,裁撤西廠便被「查清」為一樁「冤案」,皇帝下旨西廠重開,汪直及手下一眾人等恢復原職。
就在西廠重開後的第八天,太子少保、吏部尚書兼謹身殿大學士商輅奏乞休致,皇帝允準。
第114章 權傾朝野 汪直霍然醒悟:咦,這麽聽起……
簡而言之,皇帝就是借著西廠罷黜與重開這一起落,給京師朝堂來了一次大清洗,將平日與他唱反調最賣力的那些人一氣兒都趕了出去。
自從首席輔臣商輅請辭之後,刑部尚書董方、都察院左都禦史李賓、太僕寺少卿吳謙等一連二十幾位高官相繼上疏請辭,皇帝一概「許之」。
一時間滿京城甚至滿大明朝都充斥著一種慄慄危懼的氣氛。至少表麵看上去,皇帝都是為了給西廠、給汪直「出氣」,才裁撤了這些高官,西廠與汪廠督的風頭自是比之前更加如日中天。
西廠的番子們為此都像打了雞血一般亢奮,汪直自己倒沒什麽感覺。這些朝堂變故都與歷史相合,沒有一點驚喜,他不覺得有什麽大驚小怪。令他在意的是,師父懷恩的態度有點變化,近日他一連兩次去到司禮監求見,懷恩都沒露麵,隻叫小火者傳話給他,說公務繁忙沒空見他,有事以後再說。
這種事還從未有過,汪直難免心裏打起鼓來,疑心是師父終於對自己太過張揚不滿了。可是,最近這些事也並非他運作的呀!明明都是皇帝自導自演。
辦公時間總見不著,汪直便挑了一天晚上臨近就寢時間,去到懷恩直房拜見,這一次總算見到了懷恩的麵。
一見麵汪直便忽閃著大眼睛委委屈屈懇求:「師父若是覺得徒兒哪裏做得不對,大可以當麵訓斥,何須這麽冷著徒兒不見?」
懷恩頓時笑了:「瞧你,這麽大了還像個小孩兒。我還當你如今獨當一麵,該明白我的用意了,想不到你仍是一副小孩心思。」
汪直顯然沒懂,懷恩便拉了他到近前解釋:「你做的事,我都不反對,可麵兒上我卻不好公然支持。以後你再有話找師父說,就都挑這樣時候、換好便服來找我說,在外人麵前,咱們好歹冷一冷,別叫他們覺得我也是支持西廠的。不然以後皇上跟前需要一個□□臉的,我不就唱不來了嗎?」
汪直恍然大悟,點頭道:「徒兒明白了!那……師父您對我近日作為,沒什麽不滿吧?」
懷恩笑道:「對你,我是一百個放心,隻是你如今並非孤身一人了,要留意約束著手下,別叫他們闖禍,也為你惹事。」
「那是自然,師父放心就是。」
汪直一直把約束手下當件大事,時常提醒韋瑛他們留意言行,別去授人以柄,有時連他自己都覺得自己太婆媽,同樣的話顛來倒去地囑咐。
總體而言,在西廠重開之後,別看氣焰比從前更高了,辦的大案反而一下子少了,隻因大夥都見識了西廠的能耐,全都夾起尾巴做人,沒人再敢像從前那般挑戰汪廠督的權威。
對汪直而言最大的變化,莫過於越來越多的文臣高官來與他「交朋友」。除都禦史王越之外,吏部尚書尹旻、監察禦史戴縉、內閣輔臣劉珝等都相繼來向汪直示好,成了常與他溝通聯絡的「朋友」。
這個「朋友」並不限於沒事時互相走訪聊天那麽簡單,而是常要以公務往來。汪直是眼下公認的禦前頭號紅人,這些朝廷眾臣有什麽事想要奏報給皇帝,拿不準皇帝會是何樣態度,便都提前來問問汪直的意見。連之前與汪直交情還算純淨的王越,如今也不免俗。
一連幾個月下來,幾乎是在不知不覺之間,汪直的主要工作便從領著韋興他們查案變成了每天坐在直房裏接待來訪朝臣,為他們出謀劃策。有時候等著見他的朝臣們都能排起隊,就像醫院排隊等待叫號就診一般,一個一個等他差人傳喚。
以商輅的身份,在現在的風頭之下別說支持汪直,就是不去支持反西廠,也都不容易做到,那可以說已是他的必行之路。他能對將來的壞結果看得開,就是最好的了。
最後商輅道:「倘若小公公不嫌棄,商某望能交下小公公這個朋友。將來縱是不能時常往來,互通信件總還可以,小公公若遇難處,商某也願盡力相助。」
官場上遇見難處,內閣首輔願意指點,那可比師父懷恩還要靠譜。汪直趕忙施禮:「汪某求之不得,隻是……到時還請商大人別嫌我的字寫得難看就好。」
兩人不禁相對而笑。
這段不長的交談被汪直視作奇遇,簡直比那次與王越初遇還更像奇遇。
在此之前,汪直其實一直以為自己和王越算是能交心的好友了,可被今天商輅的幾句話一襯托,王越平日的言談卻顯出假來,更像是為博前程的蓄意而為——畢竟王越是真有攀附他的需要,而商輅沒有任何討好他的動機,商輅對他表現出的善意,是完全無需摻假的。
汪直是真真想不到,自己還能跟商輅成了忘年交。
成化十三年五月丙子日,內閣大學士商輅、學士萬安、劉珝、劉吉聯合上奏,請求裁撤西廠,罷免汪直之職。
皇帝迫於外廷壓力,遂罷西廠,召懷恩數汪直罪而責之,退還本監,調韋瑛於邊衛差操,散諸旗校還錦衣衛。
但隻一個月後,裁撤西廠便被「查清」為一樁「冤案」,皇帝下旨西廠重開,汪直及手下一眾人等恢復原職。
就在西廠重開後的第八天,太子少保、吏部尚書兼謹身殿大學士商輅奏乞休致,皇帝允準。
第114章 權傾朝野 汪直霍然醒悟:咦,這麽聽起……
簡而言之,皇帝就是借著西廠罷黜與重開這一起落,給京師朝堂來了一次大清洗,將平日與他唱反調最賣力的那些人一氣兒都趕了出去。
自從首席輔臣商輅請辭之後,刑部尚書董方、都察院左都禦史李賓、太僕寺少卿吳謙等一連二十幾位高官相繼上疏請辭,皇帝一概「許之」。
一時間滿京城甚至滿大明朝都充斥著一種慄慄危懼的氣氛。至少表麵看上去,皇帝都是為了給西廠、給汪直「出氣」,才裁撤了這些高官,西廠與汪廠督的風頭自是比之前更加如日中天。
西廠的番子們為此都像打了雞血一般亢奮,汪直自己倒沒什麽感覺。這些朝堂變故都與歷史相合,沒有一點驚喜,他不覺得有什麽大驚小怪。令他在意的是,師父懷恩的態度有點變化,近日他一連兩次去到司禮監求見,懷恩都沒露麵,隻叫小火者傳話給他,說公務繁忙沒空見他,有事以後再說。
這種事還從未有過,汪直難免心裏打起鼓來,疑心是師父終於對自己太過張揚不滿了。可是,最近這些事也並非他運作的呀!明明都是皇帝自導自演。
辦公時間總見不著,汪直便挑了一天晚上臨近就寢時間,去到懷恩直房拜見,這一次總算見到了懷恩的麵。
一見麵汪直便忽閃著大眼睛委委屈屈懇求:「師父若是覺得徒兒哪裏做得不對,大可以當麵訓斥,何須這麽冷著徒兒不見?」
懷恩頓時笑了:「瞧你,這麽大了還像個小孩兒。我還當你如今獨當一麵,該明白我的用意了,想不到你仍是一副小孩心思。」
汪直顯然沒懂,懷恩便拉了他到近前解釋:「你做的事,我都不反對,可麵兒上我卻不好公然支持。以後你再有話找師父說,就都挑這樣時候、換好便服來找我說,在外人麵前,咱們好歹冷一冷,別叫他們覺得我也是支持西廠的。不然以後皇上跟前需要一個□□臉的,我不就唱不來了嗎?」
汪直恍然大悟,點頭道:「徒兒明白了!那……師父您對我近日作為,沒什麽不滿吧?」
懷恩笑道:「對你,我是一百個放心,隻是你如今並非孤身一人了,要留意約束著手下,別叫他們闖禍,也為你惹事。」
「那是自然,師父放心就是。」
汪直一直把約束手下當件大事,時常提醒韋瑛他們留意言行,別去授人以柄,有時連他自己都覺得自己太婆媽,同樣的話顛來倒去地囑咐。
總體而言,在西廠重開之後,別看氣焰比從前更高了,辦的大案反而一下子少了,隻因大夥都見識了西廠的能耐,全都夾起尾巴做人,沒人再敢像從前那般挑戰汪廠督的權威。
對汪直而言最大的變化,莫過於越來越多的文臣高官來與他「交朋友」。除都禦史王越之外,吏部尚書尹旻、監察禦史戴縉、內閣輔臣劉珝等都相繼來向汪直示好,成了常與他溝通聯絡的「朋友」。
這個「朋友」並不限於沒事時互相走訪聊天那麽簡單,而是常要以公務往來。汪直是眼下公認的禦前頭號紅人,這些朝廷眾臣有什麽事想要奏報給皇帝,拿不準皇帝會是何樣態度,便都提前來問問汪直的意見。連之前與汪直交情還算純淨的王越,如今也不免俗。
一連幾個月下來,幾乎是在不知不覺之間,汪直的主要工作便從領著韋興他們查案變成了每天坐在直房裏接待來訪朝臣,為他們出謀劃策。有時候等著見他的朝臣們都能排起隊,就像醫院排隊等待叫號就診一般,一個一個等他差人傳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