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愧是懷恩的徒弟啊!隻可惜,這一對兒剛正不阿的人正好是師徒,碰上與他們相關的人涉案,完全不避嫌還是不大好。
皇帝轉向張敏道:「你先回直房去吧,暫且不要私自出門,等著聽消息。」
這話雖然沒有最終判罰,卻已亮明了態度,橫豎是沒生張敏的氣、不會嚴懲他的了。張敏感激涕零地叩頭謝恩。
汪直有點想不通,皇帝得知兒子確實是被人害死的,還是被兩個又愚蠢又野心爆棚、不上檯麵的奴才害死的,他竟然一點怒氣也沒露。換做想像中的皇帝,早該大發雷霆、氣得渾身亂顫、恨不得大開殺戒給兒子報仇了吧?
是皇帝涵養好,還是天家親情淡漠呢……
*
太子的死因對宮外保密,對宮內是保不住密的,宮裏人都知道事情始末,所以對孫智的審訊結果和處刑也不必瞞著宮裏人。
不久後,宮正司便尊皇帝旨意宣布,宦官孫智與宮女卓玲係柏賢妃出逃縱火、導致太子夭亡一案的真兇,案已查明,兩名案犯供認不諱,擇日處以極刑,明正典刑。
至於兩人謀害太子的動機,被解釋為「挾私怨」,外人看來,就像是他們對柏賢妃有何不滿一樣。
孫智和卓玲被判了淩遲,全宮宮人觀刑,汪直又被特許了可以不去,到了時候他就遠遠地避到安樂堂去了。
景仁宮的下人們也不可因此卸責,集體被杖斃,又是全宮人觀刑,當日汪直避去了昭德宮。
張敏沒有被追究任何責任,但皇帝也不願再讓他看顧李唐母子了,叫司禮監謀了個缺兒,把張敏打發到安徽做鎮守去了。
送行的時候,張敏聲淚俱下地拉著汪直說:「兄弟,多虧了你啊,若非你及時點醒哥哥,我遲早也要落個孫智那樣兒的結果。」
汪直苦笑道:「我有什麽功勞?師兄你不怪我就好了。」
在他看來,張敏本該一直陪著李唐母子,將來憑這份功勞飛黃騰達,都是自己惹出的蝴蝶效應才叫人家的前程落空了,是很對不住張敏的。但張敏不但自己心裏就清楚是汪直救他一命,這次聽皇帝叫他外調時,皇帝還親口對他說,沒有對他追究都是看在汪直的麵上,張敏自然更對汪直感恩戴德。
他抹了眼淚笑道:「你盡說傻話,我有什麽可怪你的?都是我亂說話招的禍,再說如今我這結果不挺好麽?未必不比繼續留在宮裏當差強。你看四處鎮守太監總給宮裏的侍長們淘換好東西吧?以後我就專門給你淘換,讓你也享一享做侍長的滋味兒。」
汪直也笑了。說起來張敏得的差事確實不能算差,多少宦官夢寐以求想外調做鎮守呢。
張敏就這樣走了。對這事,懷恩的態度是:「他出去也好,其實他那張揚性子不適宜在禦前侍奉。這麽多年沒出事,都是他命好。」
這一點汪直也很同意。
懷恩還苦笑道:「再說他要一直呆在我跟前,說不定將來會被我罵死。」
還真有史書說張敏是被您罵死的來著!汪直呆呆心想:難道是我無意間救了師兄一命?
第72章 意外的後續 太子夭亡的一連串風波過去……
太子夭亡的一連串風波過去後,萬貴妃再次得了與汪直單獨交談的機會,便與他商量:「你看現今太子都沒了,也該尋個機會勸服皇上,將紀氏母子接回來了。總在安樂堂那種地界住著,不是個事兒。」
汪直倒不在意:「這事怕是難,依我看皇爺完全沒那個考慮,而且李姑姑自己也在那邊住的舒坦,並不想回宮裏來,這兩年聽說宮裏頻頻出事,她更不想回來了。」
萬貴妃苦笑:「那遲早也得回來啊,再說柏氏都已沒了,別人還會有誰生事害她?」
汪直踢球:「您比我熟悉皇爺的性子,您給出個主意勸動他唄。」
萬貴妃也卡殼了,怔了會兒才笑道:「咱們不便說,可以叫外廷說啊。你不是很能聯絡外廷麽?叫外廷大人們上疏勸皇上啊。」
汪直裂開嘴嘿嘿幹笑著:「我再敢那麽整,早晚被師父打板子。」
上回罰跪的滋味可著實不好受。
萬貴妃也笑了一陣,嘆息道:「也可以考慮從太後入手……唉,可惜宮裏再沒一個可以信得過的人手,我又不便親自出麵。」
汪直覺得這根本不是個事兒,一點也沒必要著急。皇上不急,李唐也不急,他要是急就真成了皇帝不急太監急了。
這陣子他發現李質忽然對他特熱情,雖說原來也挺熱情的,最近又忽然熱情得上了一個台階,除了當值時候之外總找茬粘著他,輪休的時候還破天荒地主動邀請他出宮去玩。
「你是怎麽回事啊?這些天幹嘛總拉著我?」
李質倒也坦白:「廖師兄說了,你師兄走了,宮裏少了個貼心人,讓我替你師兄多關懷著你點。」
還真是多謝廖壽了!汪直覺得好笑:讓李質粘著我,是叫他關懷我,還是我關懷他啊?
這天出宮,李質領他去的是覃昌的外宅。汪直之前沒來過覃昌外宅,見到這裏倒沒偽裝成寺廟,就是座表麵看來挺尋常的中小型宅子,對照覃昌的官職,算是很低調的。
進門後裏麵一重重的院子都不很大,但左一叢花、右一棵樹的,布置得很是清幽典雅,令汪直想起了現代逛過的江南園林。
皇帝轉向張敏道:「你先回直房去吧,暫且不要私自出門,等著聽消息。」
這話雖然沒有最終判罰,卻已亮明了態度,橫豎是沒生張敏的氣、不會嚴懲他的了。張敏感激涕零地叩頭謝恩。
汪直有點想不通,皇帝得知兒子確實是被人害死的,還是被兩個又愚蠢又野心爆棚、不上檯麵的奴才害死的,他竟然一點怒氣也沒露。換做想像中的皇帝,早該大發雷霆、氣得渾身亂顫、恨不得大開殺戒給兒子報仇了吧?
是皇帝涵養好,還是天家親情淡漠呢……
*
太子的死因對宮外保密,對宮內是保不住密的,宮裏人都知道事情始末,所以對孫智的審訊結果和處刑也不必瞞著宮裏人。
不久後,宮正司便尊皇帝旨意宣布,宦官孫智與宮女卓玲係柏賢妃出逃縱火、導致太子夭亡一案的真兇,案已查明,兩名案犯供認不諱,擇日處以極刑,明正典刑。
至於兩人謀害太子的動機,被解釋為「挾私怨」,外人看來,就像是他們對柏賢妃有何不滿一樣。
孫智和卓玲被判了淩遲,全宮宮人觀刑,汪直又被特許了可以不去,到了時候他就遠遠地避到安樂堂去了。
景仁宮的下人們也不可因此卸責,集體被杖斃,又是全宮人觀刑,當日汪直避去了昭德宮。
張敏沒有被追究任何責任,但皇帝也不願再讓他看顧李唐母子了,叫司禮監謀了個缺兒,把張敏打發到安徽做鎮守去了。
送行的時候,張敏聲淚俱下地拉著汪直說:「兄弟,多虧了你啊,若非你及時點醒哥哥,我遲早也要落個孫智那樣兒的結果。」
汪直苦笑道:「我有什麽功勞?師兄你不怪我就好了。」
在他看來,張敏本該一直陪著李唐母子,將來憑這份功勞飛黃騰達,都是自己惹出的蝴蝶效應才叫人家的前程落空了,是很對不住張敏的。但張敏不但自己心裏就清楚是汪直救他一命,這次聽皇帝叫他外調時,皇帝還親口對他說,沒有對他追究都是看在汪直的麵上,張敏自然更對汪直感恩戴德。
他抹了眼淚笑道:「你盡說傻話,我有什麽可怪你的?都是我亂說話招的禍,再說如今我這結果不挺好麽?未必不比繼續留在宮裏當差強。你看四處鎮守太監總給宮裏的侍長們淘換好東西吧?以後我就專門給你淘換,讓你也享一享做侍長的滋味兒。」
汪直也笑了。說起來張敏得的差事確實不能算差,多少宦官夢寐以求想外調做鎮守呢。
張敏就這樣走了。對這事,懷恩的態度是:「他出去也好,其實他那張揚性子不適宜在禦前侍奉。這麽多年沒出事,都是他命好。」
這一點汪直也很同意。
懷恩還苦笑道:「再說他要一直呆在我跟前,說不定將來會被我罵死。」
還真有史書說張敏是被您罵死的來著!汪直呆呆心想:難道是我無意間救了師兄一命?
第72章 意外的後續 太子夭亡的一連串風波過去……
太子夭亡的一連串風波過去後,萬貴妃再次得了與汪直單獨交談的機會,便與他商量:「你看現今太子都沒了,也該尋個機會勸服皇上,將紀氏母子接回來了。總在安樂堂那種地界住著,不是個事兒。」
汪直倒不在意:「這事怕是難,依我看皇爺完全沒那個考慮,而且李姑姑自己也在那邊住的舒坦,並不想回宮裏來,這兩年聽說宮裏頻頻出事,她更不想回來了。」
萬貴妃苦笑:「那遲早也得回來啊,再說柏氏都已沒了,別人還會有誰生事害她?」
汪直踢球:「您比我熟悉皇爺的性子,您給出個主意勸動他唄。」
萬貴妃也卡殼了,怔了會兒才笑道:「咱們不便說,可以叫外廷說啊。你不是很能聯絡外廷麽?叫外廷大人們上疏勸皇上啊。」
汪直裂開嘴嘿嘿幹笑著:「我再敢那麽整,早晚被師父打板子。」
上回罰跪的滋味可著實不好受。
萬貴妃也笑了一陣,嘆息道:「也可以考慮從太後入手……唉,可惜宮裏再沒一個可以信得過的人手,我又不便親自出麵。」
汪直覺得這根本不是個事兒,一點也沒必要著急。皇上不急,李唐也不急,他要是急就真成了皇帝不急太監急了。
這陣子他發現李質忽然對他特熱情,雖說原來也挺熱情的,最近又忽然熱情得上了一個台階,除了當值時候之外總找茬粘著他,輪休的時候還破天荒地主動邀請他出宮去玩。
「你是怎麽回事啊?這些天幹嘛總拉著我?」
李質倒也坦白:「廖師兄說了,你師兄走了,宮裏少了個貼心人,讓我替你師兄多關懷著你點。」
還真是多謝廖壽了!汪直覺得好笑:讓李質粘著我,是叫他關懷我,還是我關懷他啊?
這天出宮,李質領他去的是覃昌的外宅。汪直之前沒來過覃昌外宅,見到這裏倒沒偽裝成寺廟,就是座表麵看來挺尋常的中小型宅子,對照覃昌的官職,算是很低調的。
進門後裏麵一重重的院子都不很大,但左一叢花、右一棵樹的,布置得很是清幽典雅,令汪直想起了現代逛過的江南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