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直前所未有地鬥誌昂揚。
很快昭德宮內外的人都看出來了,汪小公公的精神氣比之前明顯上了一個台階,原來已經是個機靈孩子了,現在又多了一重鬥誌,像打了雞血,說話反應都比原先快了一拍,誰都不知是什麽緣故,問他他也說不清。
有天夜間萬貴妃侍寢時都忍不住問皇帝:「汪直近日格外精神,該不會是偷吃了您那仙丹吧?」
皇帝啼笑皆非:「笑話!那仙丹陽氣充盈,若給宦官吃了,能把人活活憋死。給汪直那麽小的宦官吃了,輕則大病一場,重則丟了小命,怎可能會越吃越精神?」
明朝歷代皇帝幾乎都多少吃過道家練就的「仙丹」,最常見的兩種原料,一種叫「紅鉛」,是處女初潮經血裏的提取物,另一種叫「秋石」,是童子尿裏的提取物,兩種的成分其實都是濃縮的性激素。
所以說,「仙丹」最主要的功效就是壯陽,大約是這時的人認為,床上的戰鬥力猛了就說明身體好,可以延年益壽。
皇帝如今年輕力壯,無需很指望仙丹,隻是偶爾服用一點提升情趣。萬貴妃並不很懂仙丹的成分和作用原理,因為之前皇帝有過「前科」,有時會像逗寵物一樣拿些古怪吃的逗汪直「給你嚐嚐這個如何」,有回竟然拿中藥丸當糖球騙汪直,把汪直吃得小臉皺巴成一團。萬貴妃對此十分反對,這一回便以為皇帝是給汪直塞了仙丹。不然那孩子怎麽忽然就變精神了呢?
聽了皇帝的話,她才道:「您說的也是,那或許……就是他長大了吧。」
提起仙丹,皇帝心裏就有點鬱悶。張元吉原先也是他的仙丹主要供應者,雖說差不多的東西別處也能得來,但他一直信奉張元吉真有著非同尋常的法力,心裏便也認定張氏仙丹比別的更「仙」,更靈驗。
沒想到張真人竟忽然駕鶴西遊了,他也派了東廠和錦衣衛的人去調查,看有沒有人暗下毒手,卻也一無所獲。住在監獄裏的人病死也沒多稀奇,張元吉生前身體又不怎麽好,皇帝也並不認為是有人下了毒手,畢竟那些文臣們叫囂的都是明正典刑呢。
老道長升仙了,皇帝隻好予以厚葬,另指派張元吉兒子張玄慶盡快接掌正一教,期望著能通過厚待小張真人的方式,告慰老張真人的在天之靈,讓老張真人安息,不要怨恨他曾保佑過的皇帝一家,再來報復他什麽的。
事實上,後宮裏對張元吉之死反應最大的還並非皇帝,而是柏賢妃。
張元吉的死訊傳開之後,柏賢妃簡直惶惶不可終日,叫人將景仁宮裏外貼上了無數張仙人畫像和驅鬼符篆不說,更是對皇次子用上了變態型保護。
早在懷孕時柏賢妃就處處邪乎百怪,皇次子降生後更上一層樓,下人給皇次子多穿了衣裳不成,少穿了衣裳也不成,太陽升起來要減衣裳,太陽落下去要增衣裳;窗戶開大了不成,開小了也不成,下雨了起風了沒及時關窗更不成;抱著出去透風曬著太陽不成,在背陰處吹了風也不成,必須有人抱著站在太陽底下,用人的影子罩住皇次子才最合適。
總之三天兩頭便有景仁宮的下人因照顧皇子不周而受罰。最初定下的四個乳母沒出兩個月就隻剩了一個,兩個挨了板子被攆出宮,一個被擠兌生了病,在安樂堂躺了幾天就死了。
下人們都說,那兩個挨了板子出去的也夠嗆能活,而且這種乳母都是帶著自家孩兒一塊吃奶的,娘死了或是半死不活,孩子就很難活,光這一樁事就可能糟蹋幾條人命,柏賢妃純粹是造孽,給皇次子招禍!
如今入冬了,臨近幼童夭折的高發季節,又是皇次子降生後經歷的第一個冬天,柏賢妃的邪乎自然也更上一層樓,據說她現在已經把皇次子完全與室外隔離,不但全免了每天抱出去透風,還命人提早給窗戶縫隙都貼了綿紙封條,每一重門戶都掛了最厚的棉簾子,宮殿外門隨時關嚴,皇次子隻養在最裏麵最暖和的暖閣裏,連外間屋子都不許去,還絕不讓人開氣窗通風。
如此沒幾天,皇次子就病了,日日高燒不斷。太醫來看診後,告誡需要適度透氣,而且不能捂得太熱,柏賢妃卻隻聽一半,每天隻在午後讓人把氣窗打開一道縫,僅短短兩刻鍾,期間還要把皇次子包成個粽子,唯恐吹了一星半點的涼風。
下人們背後閑談起來,都說皇次子若是養不大,必定是被他娘親手摺騰死的。
「這……就沒人管管她嗎?」汪直在一日聽見萬貴妃與馬嬤嬤她們聊起這些事時,瞠目問道。
萬貴妃苦笑道:「我們頂多隻能是勸一勸,她若不聽,又有何用?」
那就讓她不敢不聽的人去管她啊!很難嗎?汪直心裏這樣想著,卻沒有說話。
他最近開始察覺,萬貴妃對待柏賢妃母子的態度似乎有著點微妙之處。
從前,他對柏賢妃生子一事都是冷淡旁觀的心態,孩子註定是要死的,孩子媽也是註定要死的,他再覺得他們可憐,也無能為力,別說挽救他們,他連他們的麵都見不著。偶爾跟隨萬貴妃去景仁宮探望,他都是站在正殿堂屋裏侍立,根本見不到柏賢妃和皇次子。自從柏賢妃懷孕養胎減少了出外活動開始,他已經有一年工夫沒見過她的麵了。
所以說,除了冷眼旁觀,他沒什麽可做。
他也想過,若說他有機會救一救柏賢妃母子,那隻能是一種情況——柏賢妃母子確實如後世傳說的那樣,是被萬貴妃謀害致死。隻有這個死因,他或許能有一點機會幫著避免。
很快昭德宮內外的人都看出來了,汪小公公的精神氣比之前明顯上了一個台階,原來已經是個機靈孩子了,現在又多了一重鬥誌,像打了雞血,說話反應都比原先快了一拍,誰都不知是什麽緣故,問他他也說不清。
有天夜間萬貴妃侍寢時都忍不住問皇帝:「汪直近日格外精神,該不會是偷吃了您那仙丹吧?」
皇帝啼笑皆非:「笑話!那仙丹陽氣充盈,若給宦官吃了,能把人活活憋死。給汪直那麽小的宦官吃了,輕則大病一場,重則丟了小命,怎可能會越吃越精神?」
明朝歷代皇帝幾乎都多少吃過道家練就的「仙丹」,最常見的兩種原料,一種叫「紅鉛」,是處女初潮經血裏的提取物,另一種叫「秋石」,是童子尿裏的提取物,兩種的成分其實都是濃縮的性激素。
所以說,「仙丹」最主要的功效就是壯陽,大約是這時的人認為,床上的戰鬥力猛了就說明身體好,可以延年益壽。
皇帝如今年輕力壯,無需很指望仙丹,隻是偶爾服用一點提升情趣。萬貴妃並不很懂仙丹的成分和作用原理,因為之前皇帝有過「前科」,有時會像逗寵物一樣拿些古怪吃的逗汪直「給你嚐嚐這個如何」,有回竟然拿中藥丸當糖球騙汪直,把汪直吃得小臉皺巴成一團。萬貴妃對此十分反對,這一回便以為皇帝是給汪直塞了仙丹。不然那孩子怎麽忽然就變精神了呢?
聽了皇帝的話,她才道:「您說的也是,那或許……就是他長大了吧。」
提起仙丹,皇帝心裏就有點鬱悶。張元吉原先也是他的仙丹主要供應者,雖說差不多的東西別處也能得來,但他一直信奉張元吉真有著非同尋常的法力,心裏便也認定張氏仙丹比別的更「仙」,更靈驗。
沒想到張真人竟忽然駕鶴西遊了,他也派了東廠和錦衣衛的人去調查,看有沒有人暗下毒手,卻也一無所獲。住在監獄裏的人病死也沒多稀奇,張元吉生前身體又不怎麽好,皇帝也並不認為是有人下了毒手,畢竟那些文臣們叫囂的都是明正典刑呢。
老道長升仙了,皇帝隻好予以厚葬,另指派張元吉兒子張玄慶盡快接掌正一教,期望著能通過厚待小張真人的方式,告慰老張真人的在天之靈,讓老張真人安息,不要怨恨他曾保佑過的皇帝一家,再來報復他什麽的。
事實上,後宮裏對張元吉之死反應最大的還並非皇帝,而是柏賢妃。
張元吉的死訊傳開之後,柏賢妃簡直惶惶不可終日,叫人將景仁宮裏外貼上了無數張仙人畫像和驅鬼符篆不說,更是對皇次子用上了變態型保護。
早在懷孕時柏賢妃就處處邪乎百怪,皇次子降生後更上一層樓,下人給皇次子多穿了衣裳不成,少穿了衣裳也不成,太陽升起來要減衣裳,太陽落下去要增衣裳;窗戶開大了不成,開小了也不成,下雨了起風了沒及時關窗更不成;抱著出去透風曬著太陽不成,在背陰處吹了風也不成,必須有人抱著站在太陽底下,用人的影子罩住皇次子才最合適。
總之三天兩頭便有景仁宮的下人因照顧皇子不周而受罰。最初定下的四個乳母沒出兩個月就隻剩了一個,兩個挨了板子被攆出宮,一個被擠兌生了病,在安樂堂躺了幾天就死了。
下人們都說,那兩個挨了板子出去的也夠嗆能活,而且這種乳母都是帶著自家孩兒一塊吃奶的,娘死了或是半死不活,孩子就很難活,光這一樁事就可能糟蹋幾條人命,柏賢妃純粹是造孽,給皇次子招禍!
如今入冬了,臨近幼童夭折的高發季節,又是皇次子降生後經歷的第一個冬天,柏賢妃的邪乎自然也更上一層樓,據說她現在已經把皇次子完全與室外隔離,不但全免了每天抱出去透風,還命人提早給窗戶縫隙都貼了綿紙封條,每一重門戶都掛了最厚的棉簾子,宮殿外門隨時關嚴,皇次子隻養在最裏麵最暖和的暖閣裏,連外間屋子都不許去,還絕不讓人開氣窗通風。
如此沒幾天,皇次子就病了,日日高燒不斷。太醫來看診後,告誡需要適度透氣,而且不能捂得太熱,柏賢妃卻隻聽一半,每天隻在午後讓人把氣窗打開一道縫,僅短短兩刻鍾,期間還要把皇次子包成個粽子,唯恐吹了一星半點的涼風。
下人們背後閑談起來,都說皇次子若是養不大,必定是被他娘親手摺騰死的。
「這……就沒人管管她嗎?」汪直在一日聽見萬貴妃與馬嬤嬤她們聊起這些事時,瞠目問道。
萬貴妃苦笑道:「我們頂多隻能是勸一勸,她若不聽,又有何用?」
那就讓她不敢不聽的人去管她啊!很難嗎?汪直心裏這樣想著,卻沒有說話。
他最近開始察覺,萬貴妃對待柏賢妃母子的態度似乎有著點微妙之處。
從前,他對柏賢妃生子一事都是冷淡旁觀的心態,孩子註定是要死的,孩子媽也是註定要死的,他再覺得他們可憐,也無能為力,別說挽救他們,他連他們的麵都見不著。偶爾跟隨萬貴妃去景仁宮探望,他都是站在正殿堂屋裏侍立,根本見不到柏賢妃和皇次子。自從柏賢妃懷孕養胎減少了出外活動開始,他已經有一年工夫沒見過她的麵了。
所以說,除了冷眼旁觀,他沒什麽可做。
他也想過,若說他有機會救一救柏賢妃母子,那隻能是一種情況——柏賢妃母子確實如後世傳說的那樣,是被萬貴妃謀害致死。隻有這個死因,他或許能有一點機會幫著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