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樣,傅恭因在司禮監接觸過庶務,對前廷政事要比夏時了解得多,在大事上便能給周太後更多的參議。
四年前先帝駕崩時,周太後為了獨占太後尊號差遣夏時在仁壽宮與內閣之間跑了好幾個來回,結果交涉了半天,仍是以兩宮太後同上尊號告終,最後還被彭時玩了個文字遊戲,在錢太後尊號前加了「慈懿」二字,壓了周太後一頭。周太後已經為此憋了四年多的氣。
這一次有了傅恭,她認為打贏一仗、一雪四年前被彭時他們糊弄的前恥,大有希望。
聞喪日的次日一大早,傅恭與夏時二人就氣勢洶洶地來到了奉天門,就錢太後附葬一事向前來上朝的諸位大臣發難。
這事發生在朝堂上,汪直自然無緣目睹,是事後聽人轉述的。
要說錢太後的人緣真不是虛的,她一過世,不用侍長組織眾人哭臨,便有許多宮人自然而然已落了淚。周太後在這樣時候差人去阻撓錢太後附葬,可想而知會有多不得人心,所以朝堂上的那一幕很快便被傳遍後宮,版本也十分一致,傳了幾道也毫不走樣。
現今的內閣仍是三位閣老坐鎮,與當年夏時去理論尊號問題時相比卻已換了兩個人,首席輔臣李賢過世之後,陳文也駕鶴西歸,隻有當年親筆為錢太後加上「慈懿」尊號的那位彭時彭大人尚在,另外就是後入閣的兩人,一個商輅,一個劉定之。
汪直對彭時、劉定之都沒什麽印象,隻覺得商輅這名字熟悉,好像前世在什麽書上見到過,而且是和歷史上的汪直有著瓜葛,可惜具體是什麽,他也記不起了。
據說那天早上傅恭和夏時去得很早,三位閣臣都還未到,其餘群臣無人統領,待傅恭夏時拋出的錢太後不宜附葬理論時,無人接茬。兩個太監的氣焰未免又高了幾分。
等三閣老到了,夏時就又說了一遍:「慈懿太後無子,且有疾,豈可入山陵附葬?隻可比宣廟胡後例,葬於西山。」
沒有兒子,有病,就不能與先帝合葬?宣廟胡後是誰?那是宣宗時被廢的胡皇後,錢太後不但沒有被廢,還深得先帝敬愛,怎麽能效仿胡後例?這都是哪門子歪理?
懷恩當時就站在一邊,聽了兩遍夏時這番鬼話,簡直氣得腦殼疼,奈何身為內臣,皇帝的立場都尚不明朗,他不宜出口評論,隻能強忍怒氣聽著。
首席閣臣彭時聽完同樣義憤填膺,馬上駁斥道:「太後母儀天下迨三十年。為臣子者,豈忍議別葬?此事關係非小,若不依禮行事,何以示天下?」
商輅劉定之和禮部尚書姚夔等人也都據理力爭,將懷恩想到的那些道理都文縐縐地數說了一通,傅恭和夏時早就做好了講理講不通的準備,既不跟他們爭論,也不退縮,最後隻道:「且等上請聖旨後再議。」
汪直最開始是聽段英和趙權師徒兩個說起的這段朝堂之爭,最後聽見結尾不了了之,不禁著急。歷史上這事結果如何,他已記不清了,畢竟一位太後是否與皇帝合葬了,放到大歷史裏不算什麽大事。可如今他熟悉了錢太後和周太後兩個人,當然就很關注進展。
聽上去周太後一方雖然胡攪蠻纏,但好像底氣十足、勝券在握啊,難不成最終真被他們攪得錢太後無法合葬?他追問:「然後呢?哎?對了,這不是上朝時的事麽?難道皇爺不在跟前?怎都沒有發話?」
段英笑道:「皇爺當時以身體不適為由,沒去臨朝。」
汪直知道,皇帝的性子很像某些現代直男,就是很不善於處理家事,因為不善於就懶得費心,像平日周太後討厭萬貴妃啦,周太後擠兌錢太後啦,嬪妃之間爭風吃醋有點小矛盾啦,他都是能躲則躲,躲不開就抹稀泥,從沒見他有過什麽利落的手段解決家庭矛盾,甚至連出麵說句公道話都不肯。
看來這次也是一樣,把蠻不講理的老娘甩給朝臣們去對付,他反倒躲了。汪直也正是因此才擔憂,要是皇帝真對周太後服了軟,錢太後附葬豈不真要黃了?雖說依他看來,人都死了,葬在哪兒都不是大事,可也真心不想讓周太後那種人遂心啊。
那樣也太沒天理了!
趙權見狀便道:「聽說事後皇爺去了文華殿,將三位閣老都喚了去商議。最終結果如何,我們是不知道,可懷公公一直跟隨在皇爺左右,必定知道啊。你去問過懷公公便清楚了。」
段英也攛掇:「正是正是,我等也都關心此事結果,汪兄弟你若去打聽了來,一定記得告訴我們。」
汪直原來就覺得,別看段英四十多歲,趙權才二十,這師徒兩個說起話來卻都一樣語氣,宛似兩兄弟,連八卦之心都是一樣的。不過他自己當然也很想知道此事後續。
當日下值之後,他便去到司禮監找懷恩,懷恩卻沒在,說是仍在伴駕,具體正在哪裏也無人知道。夏天天黑的晚,汪直一直坐在懷恩的直房裏等到天色死黑,連晚膳時間都過了,灌了一整壺小火者送來的涼茶,才把師父等了來。
懷恩聽說他隻是急於知道附葬一事的進展,倒一點也沒認為他是八卦,反而覺得:這孩子宅心仁厚,體恤錢太後才來的。
至於所謂的進展,懷恩卻覺得根本沒什麽可說。
在文華殿那時,皇帝接見三位閣臣,傅恭夏時同樣在場,說起附葬一事,彭時帶頭主張「必定依正禮而行」,皇帝卻問:可是周娘娘不答應又當如何?彭時、商輅和劉定之三人便一遞一聲地引經據典,申明依禮而行的必要性。
四年前先帝駕崩時,周太後為了獨占太後尊號差遣夏時在仁壽宮與內閣之間跑了好幾個來回,結果交涉了半天,仍是以兩宮太後同上尊號告終,最後還被彭時玩了個文字遊戲,在錢太後尊號前加了「慈懿」二字,壓了周太後一頭。周太後已經為此憋了四年多的氣。
這一次有了傅恭,她認為打贏一仗、一雪四年前被彭時他們糊弄的前恥,大有希望。
聞喪日的次日一大早,傅恭與夏時二人就氣勢洶洶地來到了奉天門,就錢太後附葬一事向前來上朝的諸位大臣發難。
這事發生在朝堂上,汪直自然無緣目睹,是事後聽人轉述的。
要說錢太後的人緣真不是虛的,她一過世,不用侍長組織眾人哭臨,便有許多宮人自然而然已落了淚。周太後在這樣時候差人去阻撓錢太後附葬,可想而知會有多不得人心,所以朝堂上的那一幕很快便被傳遍後宮,版本也十分一致,傳了幾道也毫不走樣。
現今的內閣仍是三位閣老坐鎮,與當年夏時去理論尊號問題時相比卻已換了兩個人,首席輔臣李賢過世之後,陳文也駕鶴西歸,隻有當年親筆為錢太後加上「慈懿」尊號的那位彭時彭大人尚在,另外就是後入閣的兩人,一個商輅,一個劉定之。
汪直對彭時、劉定之都沒什麽印象,隻覺得商輅這名字熟悉,好像前世在什麽書上見到過,而且是和歷史上的汪直有著瓜葛,可惜具體是什麽,他也記不起了。
據說那天早上傅恭和夏時去得很早,三位閣臣都還未到,其餘群臣無人統領,待傅恭夏時拋出的錢太後不宜附葬理論時,無人接茬。兩個太監的氣焰未免又高了幾分。
等三閣老到了,夏時就又說了一遍:「慈懿太後無子,且有疾,豈可入山陵附葬?隻可比宣廟胡後例,葬於西山。」
沒有兒子,有病,就不能與先帝合葬?宣廟胡後是誰?那是宣宗時被廢的胡皇後,錢太後不但沒有被廢,還深得先帝敬愛,怎麽能效仿胡後例?這都是哪門子歪理?
懷恩當時就站在一邊,聽了兩遍夏時這番鬼話,簡直氣得腦殼疼,奈何身為內臣,皇帝的立場都尚不明朗,他不宜出口評論,隻能強忍怒氣聽著。
首席閣臣彭時聽完同樣義憤填膺,馬上駁斥道:「太後母儀天下迨三十年。為臣子者,豈忍議別葬?此事關係非小,若不依禮行事,何以示天下?」
商輅劉定之和禮部尚書姚夔等人也都據理力爭,將懷恩想到的那些道理都文縐縐地數說了一通,傅恭和夏時早就做好了講理講不通的準備,既不跟他們爭論,也不退縮,最後隻道:「且等上請聖旨後再議。」
汪直最開始是聽段英和趙權師徒兩個說起的這段朝堂之爭,最後聽見結尾不了了之,不禁著急。歷史上這事結果如何,他已記不清了,畢竟一位太後是否與皇帝合葬了,放到大歷史裏不算什麽大事。可如今他熟悉了錢太後和周太後兩個人,當然就很關注進展。
聽上去周太後一方雖然胡攪蠻纏,但好像底氣十足、勝券在握啊,難不成最終真被他們攪得錢太後無法合葬?他追問:「然後呢?哎?對了,這不是上朝時的事麽?難道皇爺不在跟前?怎都沒有發話?」
段英笑道:「皇爺當時以身體不適為由,沒去臨朝。」
汪直知道,皇帝的性子很像某些現代直男,就是很不善於處理家事,因為不善於就懶得費心,像平日周太後討厭萬貴妃啦,周太後擠兌錢太後啦,嬪妃之間爭風吃醋有點小矛盾啦,他都是能躲則躲,躲不開就抹稀泥,從沒見他有過什麽利落的手段解決家庭矛盾,甚至連出麵說句公道話都不肯。
看來這次也是一樣,把蠻不講理的老娘甩給朝臣們去對付,他反倒躲了。汪直也正是因此才擔憂,要是皇帝真對周太後服了軟,錢太後附葬豈不真要黃了?雖說依他看來,人都死了,葬在哪兒都不是大事,可也真心不想讓周太後那種人遂心啊。
那樣也太沒天理了!
趙權見狀便道:「聽說事後皇爺去了文華殿,將三位閣老都喚了去商議。最終結果如何,我們是不知道,可懷公公一直跟隨在皇爺左右,必定知道啊。你去問過懷公公便清楚了。」
段英也攛掇:「正是正是,我等也都關心此事結果,汪兄弟你若去打聽了來,一定記得告訴我們。」
汪直原來就覺得,別看段英四十多歲,趙權才二十,這師徒兩個說起話來卻都一樣語氣,宛似兩兄弟,連八卦之心都是一樣的。不過他自己當然也很想知道此事後續。
當日下值之後,他便去到司禮監找懷恩,懷恩卻沒在,說是仍在伴駕,具體正在哪裏也無人知道。夏天天黑的晚,汪直一直坐在懷恩的直房裏等到天色死黑,連晚膳時間都過了,灌了一整壺小火者送來的涼茶,才把師父等了來。
懷恩聽說他隻是急於知道附葬一事的進展,倒一點也沒認為他是八卦,反而覺得:這孩子宅心仁厚,體恤錢太後才來的。
至於所謂的進展,懷恩卻覺得根本沒什麽可說。
在文華殿那時,皇帝接見三位閣臣,傅恭夏時同樣在場,說起附葬一事,彭時帶頭主張「必定依正禮而行」,皇帝卻問:可是周娘娘不答應又當如何?彭時、商輅和劉定之三人便一遞一聲地引經據典,申明依禮而行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