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出宮門走到西長安街上的時候,汪直便對懷恩問出了這句話。
回想之前這一年多的工夫,師父教他的隻有文化知識、做人的道理和一些為人處世的技巧,不包含任何向侍長盡忠的理論。感覺在師父心裏,那個「忠」字似乎並不十分重要。他挺好奇,懷恩這樣人品方正又價值觀端正的人如何看待忠心。
未等懷恩回答,他緊接著問:「比方說,眼見侍長需要咱們以命相拚,咱們就真該去赴死麽?」
懷恩好像一點也不奇怪他有此一問,平靜答道:「所謂的忠,絕非侍長說什麽,你便做什麽。比起忠君,咱們更該忠於大義。倘若侍長言行有失大義,咱們便該良言規勸,實在勸不得了,也算你盡了本分,至少不能明知不對,還去助紂為虐。聖人教咱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可見『修身』才是首要。」
他低頭望著汪直,神情十分鄭重,「你要記住,不是做了宦官,就不能做君子。」
汪直忽然就發覺自己問的多餘了,師父是打心眼裏以文臣的道德規範為準則的,文臣如何看待忠誠,還不是很好想像麽?當然不會是下人對待主子那一套。
他不禁心下感嘆:沒錯,您是做了宦官,也做了君子,可這樣……真的很累啊!
懷恩見他的神情不像是同意,也不像是存疑,便問道:「你在想些什麽?」
汪直問:「師父,您品性高潔,心思也通透,您想做君子自然做得成,可若是我沒您那麽聰明,遇事分不清楚哪樣是對,哪樣是錯,不知如何才算是君子所為,也來不及來問您,又該怎麽辦?」
懷恩慈愛地笑了笑:「等你再大些了,進內書房讀了聖賢書,自然就明白了。」
「聖賢說的道理就一定對麽?孔子孟子都是千年之前的人了,萬一有些事參照聖賢的道理也行不通,又該怎麽辦呢?」汪直覺得自己已經有點刁難師父的意思了,不過他是真心盼著能從師父這裏得到一點簡單易行的處世之道。
最近對待萬貴妃,他總有點……怎麽說,力不從心的感覺?
懷恩還真被他問住了。要是換了張敏問他「聖賢的道理行不通該怎麽辦」,他一定直接罵回去「憑你也配質疑聖賢?」可聽了汪直動問,他卻默然思考起來。聖賢的道理確實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他又不是沒體會。
看著小徒弟那對純淨水亮的眸子,他嘆了口氣道:「或許具體到了那時候,你自己就知道該怎麽辦了。」他有些自嘲地笑了下,「本來有些事,我就還不及你看得透呢,又如何能夠事事都來指導你?」
汪直覺得很奇怪,也很好笑,皇帝、懷恩、萬貴妃這些人情商智商都能甩他好幾條街,可他們卻好像都認為,他現在這樣就很好很完美,完全無需調.教雕琢,順其自然就很好了。
這是開了個什麽外掛?汪直懷疑自己轉世時被神仙噴上了萬人迷香水,人家一聞到他身上的香味兒,就迷上他了,他怎麽說怎麽做,人家都喜歡。
不過轉念一想又不對,這個「人家」可不是所有人,討厭他的人也不少。
原先李質還沒被皇帝召見、調入幹清宮那時,想主動來見汪直一次還很不容易,那樣時候,李質就曾連托幾個人的關係,遞話進昭德宮,費勁吧啦地將汪直喚出來,正經八百地告訴他說:「我前日領飯時聽見兩個昭德宮小廚房的宦官議論你,說話難聽得很,你是不是怎麽得罪他們了?他們會不會設計害你啊?」
汪直聽了一點都不覺奇怪,拍著他的肩膀好好勸他說:「我受娘娘和皇爺的寵,他們眼紅嫉妒都不稀奇,你放心,他們奈何我不得。」
之後被皇帝指派給廖壽、掛職在幹清宮後,李質接觸的人多起來了,又有一次正兒八經地跑來報告他說:「我聽見兩個來禦用監取東西的女史在背後說你的壞話,你是怎麽得罪她們了啊?」
汪直哪有什麽機會去得罪女史?連李唐的同事們他都沒怎麽接觸過,他問李質:「她們怎麽說的?是不是說:『不過是個沒把兒的瑤獞小雜種,捧得好像幹兒子似的,好吃好喝都緊著他』?」
李質呆呆點頭:「差不多,怎麽,她們當著你的麵也那麽說過?」
汪直不禁失笑:「她們還是眼紅嫉妒我罷了,你不必放在心上。」
話說,那兩個女史說那種話不單是非議他,也算是在非議侍長了,這樣還叫外人聽見,也是夠心大的。
這次以後,李質也真心明白了,他這個小兄弟太紅了,所以招惹了好多人嫉妒,可他還是放不下心。冬天裏他又惶惶然來對汪直說:「我總能聽見別人說你的壞話,到處的宦官宮女都有,昨兒個一問廖師兄,他說宮裏恨你的人可多了,尤其禦馬監裏的人,都在咒你早早得場風寒死了,這可怎麽辦吶?」
二十四衙門裏多得是混了大半輩子也出不了頭的宦官,看見他一個小孩子直接當上了太監能不嫉妒麽?汪直啼笑皆非:「還能怎麽辦?我又不能去捂住他們的嘴不讓他們說話,他們愛咒咒去唄。咒貴妃娘娘的人更多,你看娘娘不也沒事麽?」
李質問:「貴妃娘娘還不夠艱難麽?」
emmm……這個例子舉得不好,汪直道:「那你看咒太後老娘娘的人也不少吧?老娘娘不是好好兒的?」
「咒老娘娘的人多麽?」李質沒聽見過。
回想之前這一年多的工夫,師父教他的隻有文化知識、做人的道理和一些為人處世的技巧,不包含任何向侍長盡忠的理論。感覺在師父心裏,那個「忠」字似乎並不十分重要。他挺好奇,懷恩這樣人品方正又價值觀端正的人如何看待忠心。
未等懷恩回答,他緊接著問:「比方說,眼見侍長需要咱們以命相拚,咱們就真該去赴死麽?」
懷恩好像一點也不奇怪他有此一問,平靜答道:「所謂的忠,絕非侍長說什麽,你便做什麽。比起忠君,咱們更該忠於大義。倘若侍長言行有失大義,咱們便該良言規勸,實在勸不得了,也算你盡了本分,至少不能明知不對,還去助紂為虐。聖人教咱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可見『修身』才是首要。」
他低頭望著汪直,神情十分鄭重,「你要記住,不是做了宦官,就不能做君子。」
汪直忽然就發覺自己問的多餘了,師父是打心眼裏以文臣的道德規範為準則的,文臣如何看待忠誠,還不是很好想像麽?當然不會是下人對待主子那一套。
他不禁心下感嘆:沒錯,您是做了宦官,也做了君子,可這樣……真的很累啊!
懷恩見他的神情不像是同意,也不像是存疑,便問道:「你在想些什麽?」
汪直問:「師父,您品性高潔,心思也通透,您想做君子自然做得成,可若是我沒您那麽聰明,遇事分不清楚哪樣是對,哪樣是錯,不知如何才算是君子所為,也來不及來問您,又該怎麽辦?」
懷恩慈愛地笑了笑:「等你再大些了,進內書房讀了聖賢書,自然就明白了。」
「聖賢說的道理就一定對麽?孔子孟子都是千年之前的人了,萬一有些事參照聖賢的道理也行不通,又該怎麽辦呢?」汪直覺得自己已經有點刁難師父的意思了,不過他是真心盼著能從師父這裏得到一點簡單易行的處世之道。
最近對待萬貴妃,他總有點……怎麽說,力不從心的感覺?
懷恩還真被他問住了。要是換了張敏問他「聖賢的道理行不通該怎麽辦」,他一定直接罵回去「憑你也配質疑聖賢?」可聽了汪直動問,他卻默然思考起來。聖賢的道理確實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他又不是沒體會。
看著小徒弟那對純淨水亮的眸子,他嘆了口氣道:「或許具體到了那時候,你自己就知道該怎麽辦了。」他有些自嘲地笑了下,「本來有些事,我就還不及你看得透呢,又如何能夠事事都來指導你?」
汪直覺得很奇怪,也很好笑,皇帝、懷恩、萬貴妃這些人情商智商都能甩他好幾條街,可他們卻好像都認為,他現在這樣就很好很完美,完全無需調.教雕琢,順其自然就很好了。
這是開了個什麽外掛?汪直懷疑自己轉世時被神仙噴上了萬人迷香水,人家一聞到他身上的香味兒,就迷上他了,他怎麽說怎麽做,人家都喜歡。
不過轉念一想又不對,這個「人家」可不是所有人,討厭他的人也不少。
原先李質還沒被皇帝召見、調入幹清宮那時,想主動來見汪直一次還很不容易,那樣時候,李質就曾連托幾個人的關係,遞話進昭德宮,費勁吧啦地將汪直喚出來,正經八百地告訴他說:「我前日領飯時聽見兩個昭德宮小廚房的宦官議論你,說話難聽得很,你是不是怎麽得罪他們了?他們會不會設計害你啊?」
汪直聽了一點都不覺奇怪,拍著他的肩膀好好勸他說:「我受娘娘和皇爺的寵,他們眼紅嫉妒都不稀奇,你放心,他們奈何我不得。」
之後被皇帝指派給廖壽、掛職在幹清宮後,李質接觸的人多起來了,又有一次正兒八經地跑來報告他說:「我聽見兩個來禦用監取東西的女史在背後說你的壞話,你是怎麽得罪她們了啊?」
汪直哪有什麽機會去得罪女史?連李唐的同事們他都沒怎麽接觸過,他問李質:「她們怎麽說的?是不是說:『不過是個沒把兒的瑤獞小雜種,捧得好像幹兒子似的,好吃好喝都緊著他』?」
李質呆呆點頭:「差不多,怎麽,她們當著你的麵也那麽說過?」
汪直不禁失笑:「她們還是眼紅嫉妒我罷了,你不必放在心上。」
話說,那兩個女史說那種話不單是非議他,也算是在非議侍長了,這樣還叫外人聽見,也是夠心大的。
這次以後,李質也真心明白了,他這個小兄弟太紅了,所以招惹了好多人嫉妒,可他還是放不下心。冬天裏他又惶惶然來對汪直說:「我總能聽見別人說你的壞話,到處的宦官宮女都有,昨兒個一問廖師兄,他說宮裏恨你的人可多了,尤其禦馬監裏的人,都在咒你早早得場風寒死了,這可怎麽辦吶?」
二十四衙門裏多得是混了大半輩子也出不了頭的宦官,看見他一個小孩子直接當上了太監能不嫉妒麽?汪直啼笑皆非:「還能怎麽辦?我又不能去捂住他們的嘴不讓他們說話,他們愛咒咒去唄。咒貴妃娘娘的人更多,你看娘娘不也沒事麽?」
李質問:「貴妃娘娘還不夠艱難麽?」
emmm……這個例子舉得不好,汪直道:「那你看咒太後老娘娘的人也不少吧?老娘娘不是好好兒的?」
「咒老娘娘的人多麽?」李質沒聽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