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情願為她去死?能忠誠到肯為主人赴死的下人哪有那麽好找?尤其宮裏的下人還不像外麵大戶人家買來的奴僕,那些買的奴僕是終身製奴籍,就會把自己當成主人的人,更容易一顆心全都拴在主人身上。
宮女們則是良籍,雖說被放歸回家的希望不大,也終歸是有希望,所以她們心底裏,就不會完完全全把自己當成後宮的一份子。
像汪直所見這些昭德宮的宮女們,個個兒都在打著自己的小算盤,別說送死,就是萬貴妃的利益和她們的個人利益起了衝突的時候,她們是否情願以侍長利益優先考慮,都是難說。
宦官或許比宮女好一點,但也難說能好多少。張敏對皇帝很忠心麽?會情願為皇帝赴死麽?
連皇帝都是如此,萬貴妃更不用說,如果皇帝和貼身下人都不能和她貼心,她還能指望誰去?這當然也有她自身的責任,但恐怕也是全後宮的常態,那些常與貼身下人交心的侍長也不見得真獲取了下人的忠心,不過是多了個渠道說說心裏話,遣懷罷了。
躺在黑夜裏輾轉想了好一陣子,已經睡意全無,汪直忽然自嘲起來:要被外人知道我在心疼萬貴妃,一定會嘲笑我「一個下三濫的小宦官不知道自己可憐,倒還有心去可憐錦衣玉食的侍長」。
自己更可憐,就不該去可憐別人麽?他覺得這個邏輯也不見得成立。
他每天上值時,都會先向貼身服侍的宮女打聽一下萬貴妃的狀況,據她們說,萬貴妃頭兩日一直昏沉嗜睡,不分白天黑夜地睡了足足兩日,期間隻隨便進了幾口流食,直至第三日精神才稍好些了,正經吃了兩餐,不過還是清粥小菜,到了第五日,她才叫人喚汪直進去見她。
「聽說你那天哭的什麽似的,這幾天來也總在惦記我,如今趕緊叫你來瞧瞧,我沒事,你也能放下心了。」萬貴妃靠著靠墊擁被而坐,臉上笑容一如往日。
看出她臉頰瘦了一圈,神采也遠比從前暗淡,汪直就忍不住鼻子發酸又想哭,暗中狠狠告誡自己「忍著點,至於的麽?」才勉強剎住,遂施禮道:「奴婢知道娘娘有神佛庇佑,必會逢凶化吉。」
「逢凶化吉」,就算是個好結果了麽?難道如今這狀況,還能算她幸運?萬貴妃默了一陣,伸出手來拉他:「過來坐下,陪我說說話。」
汪直就著她的力量過去床前,坐到了腳踏上,轉臉一看,暖閣裏的其餘下人都被萬貴妃揮手屏退了。這之前連轉述太醫的話那時也有一兩個宮女在側,還從未有過萬貴妃故意屏退所有下人單獨和他說話的時候,一時間,汪直十分好奇她想說些什麽。
萬貴妃道:「你來對我說說,據你所知,外麵都有些什麽關於我的傳聞,尤其是在宮外,你從你師父那邊總也該聽說過些吧?外頭的人都是如何議論我的,前廷的奏章裏有沒有什麽與我相關的事?」
汪直大感意外,一時不知該如何回答。
萬貴妃用手臂攬住他小小的肩膀,溫言道:「那些事皇上怕我聽了不高興,從來不對我說,我跟前也沒人知道,縱是知道了也不肯對我實言相告。可事情在那裏擺著,又不是不聽就沒有了的,我就是想弄個明白。你要真與我一條心,就別怕我聽了生氣,但凡知道些什麽,都對我說說。」
汪直還真不確定自己算得上和她「一條心」,雖說如今是很心疼她,體諒她,也很感激她,但與她之間,明顯還是有著很深的隔膜。與她的親近程度,別說不能與李唐相比,連與廊下家那些舊鄰居都難以相比,畢竟萬貴妃平日心裏想些什麽,他都不曾知道過。他都不知道她的心意什麽樣,如何與她一條心呢?
不過,他覺得讓萬貴妃知道她在外麵是何樣名聲,也不是什麽壞事,便道:「娘娘明鑑,奴婢知道得也不多,隻聽說過有大人參奏您擅寵後宮,延誤皇嗣什麽的,就跟太後老娘娘平日那些難聽話差不多,也沒什麽稀奇的,您不必往心裏去。」
猜想著是那麽回事,和得知真是那麽回事還是有差距的。萬貴妃聽後心下暗嘆,果然我從前隱忍成了那副德性,名聲也沒好到哪兒去,在外人眼裏,我還是個擅寵專橫的奸妃,我那些苦全都是白受了的。
這幾年來處處小心隱忍,打落牙齒和血咽,又換來了什麽?沒了孩子還是輕的,說不定哪天就連命都沒了,真到了大限之日,再回想以往的窩囊,豈不是更要憋屈苦悶?
女人生育出了差錯很可能引發崩漏,為此喪命的不計其數,萬貴妃經歷了那天的驚心一幕,自覺是在鬼門關前走了一遭,便有些心灰意冷了,回想往昔種種,覺得自己的那些小心謹慎都很荒唐可笑,不知都是圖個什麽。
就好像平日總在辛辛苦苦地省吃儉用,有朝一日發覺自己不定何時就要一命歸西,省下再多家財都無福消受,自然覺得往日的省檢都成了笑話。還不如放開了手腳,快活一天算一天呢。
她又問汪直:「這幾天可聽見宮裏人如何議論我?」
後宮諸人再如何盼著她倒黴,也不可能在這時候公然叫好。不但不能公然喊好,還要盡可能表現出感同身受的悲傷,至少也是替皇上少了個孩子悲傷,不然不等萬貴妃收拾她們,皇帝也要收拾她們。背後喊好的人再多,但也不可能輕易傳出來。
所以汪直也沒什麽刺耳的壞事可說,隻說了這幾天王皇後和柏妃她們來探望哪個來得早,哪個來得遲,哪個灑了幾滴眼淚,哪個慨嘆萬貴妃安然無恙便是老天庇佑。
宮女們則是良籍,雖說被放歸回家的希望不大,也終歸是有希望,所以她們心底裏,就不會完完全全把自己當成後宮的一份子。
像汪直所見這些昭德宮的宮女們,個個兒都在打著自己的小算盤,別說送死,就是萬貴妃的利益和她們的個人利益起了衝突的時候,她們是否情願以侍長利益優先考慮,都是難說。
宦官或許比宮女好一點,但也難說能好多少。張敏對皇帝很忠心麽?會情願為皇帝赴死麽?
連皇帝都是如此,萬貴妃更不用說,如果皇帝和貼身下人都不能和她貼心,她還能指望誰去?這當然也有她自身的責任,但恐怕也是全後宮的常態,那些常與貼身下人交心的侍長也不見得真獲取了下人的忠心,不過是多了個渠道說說心裏話,遣懷罷了。
躺在黑夜裏輾轉想了好一陣子,已經睡意全無,汪直忽然自嘲起來:要被外人知道我在心疼萬貴妃,一定會嘲笑我「一個下三濫的小宦官不知道自己可憐,倒還有心去可憐錦衣玉食的侍長」。
自己更可憐,就不該去可憐別人麽?他覺得這個邏輯也不見得成立。
他每天上值時,都會先向貼身服侍的宮女打聽一下萬貴妃的狀況,據她們說,萬貴妃頭兩日一直昏沉嗜睡,不分白天黑夜地睡了足足兩日,期間隻隨便進了幾口流食,直至第三日精神才稍好些了,正經吃了兩餐,不過還是清粥小菜,到了第五日,她才叫人喚汪直進去見她。
「聽說你那天哭的什麽似的,這幾天來也總在惦記我,如今趕緊叫你來瞧瞧,我沒事,你也能放下心了。」萬貴妃靠著靠墊擁被而坐,臉上笑容一如往日。
看出她臉頰瘦了一圈,神采也遠比從前暗淡,汪直就忍不住鼻子發酸又想哭,暗中狠狠告誡自己「忍著點,至於的麽?」才勉強剎住,遂施禮道:「奴婢知道娘娘有神佛庇佑,必會逢凶化吉。」
「逢凶化吉」,就算是個好結果了麽?難道如今這狀況,還能算她幸運?萬貴妃默了一陣,伸出手來拉他:「過來坐下,陪我說說話。」
汪直就著她的力量過去床前,坐到了腳踏上,轉臉一看,暖閣裏的其餘下人都被萬貴妃揮手屏退了。這之前連轉述太醫的話那時也有一兩個宮女在側,還從未有過萬貴妃故意屏退所有下人單獨和他說話的時候,一時間,汪直十分好奇她想說些什麽。
萬貴妃道:「你來對我說說,據你所知,外麵都有些什麽關於我的傳聞,尤其是在宮外,你從你師父那邊總也該聽說過些吧?外頭的人都是如何議論我的,前廷的奏章裏有沒有什麽與我相關的事?」
汪直大感意外,一時不知該如何回答。
萬貴妃用手臂攬住他小小的肩膀,溫言道:「那些事皇上怕我聽了不高興,從來不對我說,我跟前也沒人知道,縱是知道了也不肯對我實言相告。可事情在那裏擺著,又不是不聽就沒有了的,我就是想弄個明白。你要真與我一條心,就別怕我聽了生氣,但凡知道些什麽,都對我說說。」
汪直還真不確定自己算得上和她「一條心」,雖說如今是很心疼她,體諒她,也很感激她,但與她之間,明顯還是有著很深的隔膜。與她的親近程度,別說不能與李唐相比,連與廊下家那些舊鄰居都難以相比,畢竟萬貴妃平日心裏想些什麽,他都不曾知道過。他都不知道她的心意什麽樣,如何與她一條心呢?
不過,他覺得讓萬貴妃知道她在外麵是何樣名聲,也不是什麽壞事,便道:「娘娘明鑑,奴婢知道得也不多,隻聽說過有大人參奏您擅寵後宮,延誤皇嗣什麽的,就跟太後老娘娘平日那些難聽話差不多,也沒什麽稀奇的,您不必往心裏去。」
猜想著是那麽回事,和得知真是那麽回事還是有差距的。萬貴妃聽後心下暗嘆,果然我從前隱忍成了那副德性,名聲也沒好到哪兒去,在外人眼裏,我還是個擅寵專橫的奸妃,我那些苦全都是白受了的。
這幾年來處處小心隱忍,打落牙齒和血咽,又換來了什麽?沒了孩子還是輕的,說不定哪天就連命都沒了,真到了大限之日,再回想以往的窩囊,豈不是更要憋屈苦悶?
女人生育出了差錯很可能引發崩漏,為此喪命的不計其數,萬貴妃經歷了那天的驚心一幕,自覺是在鬼門關前走了一遭,便有些心灰意冷了,回想往昔種種,覺得自己的那些小心謹慎都很荒唐可笑,不知都是圖個什麽。
就好像平日總在辛辛苦苦地省吃儉用,有朝一日發覺自己不定何時就要一命歸西,省下再多家財都無福消受,自然覺得往日的省檢都成了笑話。還不如放開了手腳,快活一天算一天呢。
她又問汪直:「這幾天可聽見宮裏人如何議論我?」
後宮諸人再如何盼著她倒黴,也不可能在這時候公然叫好。不但不能公然喊好,還要盡可能表現出感同身受的悲傷,至少也是替皇上少了個孩子悲傷,不然不等萬貴妃收拾她們,皇帝也要收拾她們。背後喊好的人再多,但也不可能輕易傳出來。
所以汪直也沒什麽刺耳的壞事可說,隻說了這幾天王皇後和柏妃她們來探望哪個來得早,哪個來得遲,哪個灑了幾滴眼淚,哪個慨嘆萬貴妃安然無恙便是老天庇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