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總體而言,今晚的燈還是都很漂亮的,尤其有些會動的燈令他大開眼界。書生形狀的燈會作揖,媒婆形狀的燈會搖扇子,鯰魚燈會吞藻,龍形燈會吐珠……在現代看燈展時也見過會動的燈,可那都是電動的,這會兒沒有電,竟然也有動態燈。
他詢問劉嬤嬤,劉嬤嬤也說不清,隻說燈裏燃著蠟燭,火一烤,熱氣一升騰,就讓燈動起來了。汪直大體明白了一點,那大概就和走馬燈是同樣的原理。古人的智慧真是不容小覷!
經過兩個小嬪妃身邊時,他聽見那兩人在嬌聲抱怨:「沒什麽看頭,還是外頭街上的燈會更好看,那滿街的燈比這裏多得多,夠逛到大半夜的。」
「就是啊,前年還聽說麗正門那邊要起一個兩層樓高的寶塔燈,結果因為我入選了,被關在家裏學規矩,就沒看成,以後也沒機會看了。」
汪直暗暗感嘆,她們不是在嚮往外麵的燈會,而是嚮往外麵的世界,她們這輩子已經能看到頭了,來西苑看個燈都算是遠足,大多時候連自己住的那所院子都不能隨便出,要這樣一直到老,所以想起外麵的什麽,都覺得無限美好。這麽一說似乎是挺淒涼的,不過……
「梁娘娘,聽說您家鳳凰山有好多柿子樹,那是不是總能吃好多的甜柿子啊?」說話的那兩個小嬪妃之一姓梁,受封昭儀,自從臘月間在仁壽宮見了汪直之後就很喜歡他,一有機會就拉著他說話,與他混的很熟。汪直這會兒就刻意放慢腳步,仰著頭向她問道。
梁昭儀見是他,說話也無顧忌,苦笑道:「柿子確是挺多的,可我們家早都吃膩了。你是不曉得,遇見災荒年沒有糧食吃隻能吃柿子,才大前年那年,我們家一直吃了一整個兒冬天的柿子,鮮柿子凍柿子柿餅子輪著吃,如今聽見柿子這兩個字,我簡直就要吐了。」
錢太後正站在不遠處欣賞一個道士燈,這時回過身笑道:「說的是啊,以你們的出身,沒進宮時,日子也不見得過得多好,進了宮至少衣食無憂,家裏還要得不少好處。俗話說,有所得必有所失,知足常樂,就別惦記什麽外頭的燈會了。」
她自始至終微笑著,語氣也十分溫和,沒有一點教訓的意味,那兩個小嬪妃聽了,臉上都露出頓悟和慚愧的神色,一同垂頭稱是。
錢太後指著那道士燈又道:「其實你們也是眼光養叼了,宮裏的燈都是全大明頂尖的匠人紮的,比外頭那些不知精巧多少倍,你們是這山望著那山高罷了。」
兩個小嬪妃忙都欠身稱是,承認是自己「見識淺薄」。
汪直心想這多虧是被錢太後聽見了,要是換做周太後,這倆小嬪妃說不定要受到什麽懲罰呢。
錢太後轉過臉望了眼他,心裏疑惑著:這孩子剛說那句話,是有意的麽?
汪直自然是有意的,他早就聽說京西鳳凰山一帶近幾年頻繁鬧災,窮人要麽餓死,要麽離家討飯,富人也多有以柿子當糧食艱難度日的,梁昭儀才進宮過了一年多的好日子,就忘了當年的苦,又嚮往起宮外來了,可不就是這山望著那山高麽?
不過這會兒他已經裝回低調,拉著劉嬤嬤的手去看圍屏燈了,心裏還在暗暗檢討:小嬪妃們得隴望蜀算什麽大不了的事?身在後宮該謹記禍從口出,我又何必多那句口……
第32章 糾結於洗腳 元宵節過去,年就大體算是……
元宵節過去,年就大體算是過完了,宮中不再有大型的聚會飲宴,人們又過回循規蹈矩的生活。
今年還算暖和得早,正月底就明顯轉暖了,宮裏人漸漸開始恢復洗頭洗澡——想起這事兒,汪直就替他們渾身發癢。
說到洗頭洗澡,他又發現了一樁新鮮事,或者該說是怪事,就是萬貴妃她……好像不洗腳!
萬貴妃平日隻有洗漱和床上的事會讓他迴避,他沒有見證過萬貴妃晚上洗不洗腳,也就順理成章地默認,人家也是每晚都洗的,直至春暖萬貴妃開始沐浴。
當然他更不可能有機會伺候萬貴妃洗澡,但那天站在浴室外候著的時候,他偶然發現,萬貴妃進去沐浴前和出來後相比,身上的衣服全都換了,腳上的鞋襪卻似乎紋絲未動。
有件事他是來了古代才知道的,就是女人即使不纏足,也會用布條裹腳來代替襪子,裹腳布稱作「腳帶」,她們有種介於襪子和鞋之間的用具叫做「睡鞋」,平時是在裹好腳帶之後再套上睡鞋,然後在屋裏起居就在睡鞋外套穿著靸鞋,要出門時再脫掉睡鞋,換上棉鞋或是布鞋。
另外她們還會佩戴一種名為「膝褲」的東西,就是一尺多長的一截褲腿,用細布帶子綁在膝蓋下,下麵的長度剛好蓋上腳麵。如此一來等於是把腳藏得嚴嚴實實,平日站立和走動時連鞋尖都不會露出來。
汪直隻有來京城的路上,見到李唐和其他同行的女孩子沒這些講究,入宮後見過的所有古代女子不論老少,都是這麽穿的。
他還注意到一個細節,萬貴妃平日在正殿裏起居沒多少顧忌,對他也不避諱,有時他會見到萬貴妃的繡花睡鞋露出來,但遇見外麵的宦官來覲見送東西什麽的,她都會刻意調整一下裙擺和裏麵的膝褲,連套在睡鞋外的靸鞋都不會被宦官見到。
早就聽說過古代女人的腳十分私密,如今他才見識到了究竟私密到了什麽程度。竟然連穿著鞋的腳也不能輕易叫人看見,即使對方隻是宦官。
他詢問劉嬤嬤,劉嬤嬤也說不清,隻說燈裏燃著蠟燭,火一烤,熱氣一升騰,就讓燈動起來了。汪直大體明白了一點,那大概就和走馬燈是同樣的原理。古人的智慧真是不容小覷!
經過兩個小嬪妃身邊時,他聽見那兩人在嬌聲抱怨:「沒什麽看頭,還是外頭街上的燈會更好看,那滿街的燈比這裏多得多,夠逛到大半夜的。」
「就是啊,前年還聽說麗正門那邊要起一個兩層樓高的寶塔燈,結果因為我入選了,被關在家裏學規矩,就沒看成,以後也沒機會看了。」
汪直暗暗感嘆,她們不是在嚮往外麵的燈會,而是嚮往外麵的世界,她們這輩子已經能看到頭了,來西苑看個燈都算是遠足,大多時候連自己住的那所院子都不能隨便出,要這樣一直到老,所以想起外麵的什麽,都覺得無限美好。這麽一說似乎是挺淒涼的,不過……
「梁娘娘,聽說您家鳳凰山有好多柿子樹,那是不是總能吃好多的甜柿子啊?」說話的那兩個小嬪妃之一姓梁,受封昭儀,自從臘月間在仁壽宮見了汪直之後就很喜歡他,一有機會就拉著他說話,與他混的很熟。汪直這會兒就刻意放慢腳步,仰著頭向她問道。
梁昭儀見是他,說話也無顧忌,苦笑道:「柿子確是挺多的,可我們家早都吃膩了。你是不曉得,遇見災荒年沒有糧食吃隻能吃柿子,才大前年那年,我們家一直吃了一整個兒冬天的柿子,鮮柿子凍柿子柿餅子輪著吃,如今聽見柿子這兩個字,我簡直就要吐了。」
錢太後正站在不遠處欣賞一個道士燈,這時回過身笑道:「說的是啊,以你們的出身,沒進宮時,日子也不見得過得多好,進了宮至少衣食無憂,家裏還要得不少好處。俗話說,有所得必有所失,知足常樂,就別惦記什麽外頭的燈會了。」
她自始至終微笑著,語氣也十分溫和,沒有一點教訓的意味,那兩個小嬪妃聽了,臉上都露出頓悟和慚愧的神色,一同垂頭稱是。
錢太後指著那道士燈又道:「其實你們也是眼光養叼了,宮裏的燈都是全大明頂尖的匠人紮的,比外頭那些不知精巧多少倍,你們是這山望著那山高罷了。」
兩個小嬪妃忙都欠身稱是,承認是自己「見識淺薄」。
汪直心想這多虧是被錢太後聽見了,要是換做周太後,這倆小嬪妃說不定要受到什麽懲罰呢。
錢太後轉過臉望了眼他,心裏疑惑著:這孩子剛說那句話,是有意的麽?
汪直自然是有意的,他早就聽說京西鳳凰山一帶近幾年頻繁鬧災,窮人要麽餓死,要麽離家討飯,富人也多有以柿子當糧食艱難度日的,梁昭儀才進宮過了一年多的好日子,就忘了當年的苦,又嚮往起宮外來了,可不就是這山望著那山高麽?
不過這會兒他已經裝回低調,拉著劉嬤嬤的手去看圍屏燈了,心裏還在暗暗檢討:小嬪妃們得隴望蜀算什麽大不了的事?身在後宮該謹記禍從口出,我又何必多那句口……
第32章 糾結於洗腳 元宵節過去,年就大體算是……
元宵節過去,年就大體算是過完了,宮中不再有大型的聚會飲宴,人們又過回循規蹈矩的生活。
今年還算暖和得早,正月底就明顯轉暖了,宮裏人漸漸開始恢復洗頭洗澡——想起這事兒,汪直就替他們渾身發癢。
說到洗頭洗澡,他又發現了一樁新鮮事,或者該說是怪事,就是萬貴妃她……好像不洗腳!
萬貴妃平日隻有洗漱和床上的事會讓他迴避,他沒有見證過萬貴妃晚上洗不洗腳,也就順理成章地默認,人家也是每晚都洗的,直至春暖萬貴妃開始沐浴。
當然他更不可能有機會伺候萬貴妃洗澡,但那天站在浴室外候著的時候,他偶然發現,萬貴妃進去沐浴前和出來後相比,身上的衣服全都換了,腳上的鞋襪卻似乎紋絲未動。
有件事他是來了古代才知道的,就是女人即使不纏足,也會用布條裹腳來代替襪子,裹腳布稱作「腳帶」,她們有種介於襪子和鞋之間的用具叫做「睡鞋」,平時是在裹好腳帶之後再套上睡鞋,然後在屋裏起居就在睡鞋外套穿著靸鞋,要出門時再脫掉睡鞋,換上棉鞋或是布鞋。
另外她們還會佩戴一種名為「膝褲」的東西,就是一尺多長的一截褲腿,用細布帶子綁在膝蓋下,下麵的長度剛好蓋上腳麵。如此一來等於是把腳藏得嚴嚴實實,平日站立和走動時連鞋尖都不會露出來。
汪直隻有來京城的路上,見到李唐和其他同行的女孩子沒這些講究,入宮後見過的所有古代女子不論老少,都是這麽穿的。
他還注意到一個細節,萬貴妃平日在正殿裏起居沒多少顧忌,對他也不避諱,有時他會見到萬貴妃的繡花睡鞋露出來,但遇見外麵的宦官來覲見送東西什麽的,她都會刻意調整一下裙擺和裏麵的膝褲,連套在睡鞋外的靸鞋都不會被宦官見到。
早就聽說過古代女人的腳十分私密,如今他才見識到了究竟私密到了什麽程度。竟然連穿著鞋的腳也不能輕易叫人看見,即使對方隻是宦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