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老闆……義興有沒有再買輪船的計劃?」
義興在穩紮穩打地擴張。蘇敏官這一趟入內陸,沿途盤下不少貨棧倉庫泊位。這麽多配套設施,隻服務於一艘蒸汽輪船,豈不是大材小用。
蘇敏官微微欠身,好一陣才說:
「有。」
林玉嬋喜出望外:「洋人不封鎖你了?」
蘇敏官靠著椅背,好整以暇地看著她。這姑娘麵對他的時候,一如十五歲時的清澈透亮,喜怒哀樂都不藏著。
他那顆被一路航程凍硬了的心,又一點點軟了下去,有衝動摸摸她的頭髮。
然而他臉上還擺著一副故作高深的神色,搖搖頭,輕聲道:「我自有辦法。」
自從他做了那第一個吃螃蟹的華人船運,並且把一艘洋輪船經營得風生水起,其他船主也躍躍欲試,有餘錢的開始向洋行詢價,做起了鳥槍換炮的美夢。
洋人也要賺錢。抵製一個人容易。抵製一群人、一整個行業,那凝聚力就有點跟不上。
於是,盡管大牌洋行還都端著架子,但慢慢的,有些小本洋商開始將小噸位的、淘汰的、老舊的貨輪賣給華人。從船上卸下來的機器部件、一些洋人不屑於修復的壞船破船,也有華人搶著收購,然後學蘇敏官的手藝,拆了賣廢品回本,從中再摳出幾個完好的零件,一點點的自己「攢」。
於是如今的黃浦江上,也能偶爾看到屬於華人的蒸汽小破船,玩命噴著黑煙,鳴著哀嚎的笛,追趕那中式帆船的優雅白帆。
在這種情勢下,再搞什麽全民杯葛,就顯得有些兒戲。洋人隻好聽之任之。
蘇敏官料定,如果此時義興再流露出購買輪船的意圖,洋商大概不會再把他拒之門外。
不過,準備一屋子竹槓,狠狠敲他一筆,大概免不了。
蘇敏官思考入神,手中下意識地學林玉嬋動作,最後一塊炸豬排終於晚節不保,投入了辣醬油的懷抱。他毫無察覺,一口咬上——
他繃著臉,蹙了蹙眉。
真的還挺好吃。不知這搭配是誰想出來的。
「等我買第二艘輪船,」蘇敏官問,「你打算做什麽?」
林玉嬋早有準備,吞下自己麵前最後一塊炸豬排,然後推開盤子,包裏拿出厚厚一遝筆記。
「我想把這艘輪船包下來。」
她臉上笑盈盈,雙手大大一張,繪出了自己的野心。
蘇敏官一時間有些迷惑。
他不喜歡「我聽錯了吧?你再說一遍」這種套路。林姑娘從來說話很準,不在正事上開玩笑。而他的耳朵離年老耳背大約還有半個世紀的距離。
他也不會問「你要幹什麽」這種純為滿足好奇心的問題。生意人的基本素養,賺錢第一,隱私第二。送上門的生意何必問太多。
所以他直接道:「包一艘輪船,你知道需要多少銀子?」
林玉嬋對於他這麽快就接受自己的獅子大開口,也不免有點驚詫。她低頭看看,土豆色拉基本上涼了,她挑裏麵的火腿吃。
她笑笑,坦言:「我不知。你給個價位。」
「譬如一艘三百噸的小型汽輪快艇,洋商會開價至少三萬兩,」蘇敏官立刻如數家珍地說,「往來長江航線,基本船工水手十人,你要付薪水;日常的柴薪煤炭,還有每個月的檢查保養。如果是客運,還需要專門的……」
「不做客運。就按貨運算。」
蘇敏官看著她步步為營的謹慎神色,笑一笑,換了個說法。
「這麽說吧。如果我購入一艘小型快艇,專做貨運速遞,每往返長江一趟,運費可收兩千五百兩。按毛利兩成算,就是五百兩銀子利潤。一年走二十趟,就是一萬兩。再加上輪船造價折舊……」
「付不起。」林玉嬋坦然道。
一邊暗地裏咋舌,蘇老闆真是不顯山不露水,義興重啟才兩年工夫,談價錢就開始以「萬兩」為單位了……
相比之下,她那「每擔二兩、三兩」的棉花生意,顯得多麽寒酸可憐。
當然,他這利潤聽著高,但是以高負債為代價來運轉的。買一艘輪船得靠借貸,算上洋人收的高額利息,得好幾年才能回本。
所謂那幾千幾萬兩的運費,也大多是「待收」狀態,客戶拖上一年半載的尾款是常事。她提醒自己,不能被他的大話嚇住。
他有弱點,她也有對策。
她耐心聽蘇敏官說完,把關鍵數字記在筆記本上,才笑道:「付不起現銀,但是咱們可以想辦法,用別的東西補償。比如……你方才說,洋商依然對你實行歧視價格,義興要買輪船,他們會集體開高價。」
蘇敏官點點頭,不置可否。
沒辦法,中國匠人雖然正在研究造輪船,但還沒能製出媲美洋火輪的、可以安全下水的品種。
科研燒錢。麵對如此緩慢的進展,不少洋務派官員也開始退縮,認為:西人的造船技術咱們短期內趕不上,要不還是買吧?咱別白費力了?
於是經費被一砍再砍。國產輪船更加難產。惡性循環。
至於尋常商行要購輪船,不言而喻,還得向洋人低頭。
洋商占著壟斷優勢,自然會獅子大開口,不足為奇。
真到要買船時,蘇敏官自會想些旁門左道。
「……那我給你指個旁門左道,」林玉嬋好似看穿了他的想法一般,微微一笑道,「你的第二艘輪船,以博雅的名義購買,託管在義興名下,你們負責行駛、維修、保養。博雅是西式有限公司,老闆十分怕羞,輕易不露麵,跟洋商暫時沒有利益衝突。這樣的公司要買輪船,我想,洋商的竹槓不會敲太狠吧?」
義興在穩紮穩打地擴張。蘇敏官這一趟入內陸,沿途盤下不少貨棧倉庫泊位。這麽多配套設施,隻服務於一艘蒸汽輪船,豈不是大材小用。
蘇敏官微微欠身,好一陣才說:
「有。」
林玉嬋喜出望外:「洋人不封鎖你了?」
蘇敏官靠著椅背,好整以暇地看著她。這姑娘麵對他的時候,一如十五歲時的清澈透亮,喜怒哀樂都不藏著。
他那顆被一路航程凍硬了的心,又一點點軟了下去,有衝動摸摸她的頭髮。
然而他臉上還擺著一副故作高深的神色,搖搖頭,輕聲道:「我自有辦法。」
自從他做了那第一個吃螃蟹的華人船運,並且把一艘洋輪船經營得風生水起,其他船主也躍躍欲試,有餘錢的開始向洋行詢價,做起了鳥槍換炮的美夢。
洋人也要賺錢。抵製一個人容易。抵製一群人、一整個行業,那凝聚力就有點跟不上。
於是,盡管大牌洋行還都端著架子,但慢慢的,有些小本洋商開始將小噸位的、淘汰的、老舊的貨輪賣給華人。從船上卸下來的機器部件、一些洋人不屑於修復的壞船破船,也有華人搶著收購,然後學蘇敏官的手藝,拆了賣廢品回本,從中再摳出幾個完好的零件,一點點的自己「攢」。
於是如今的黃浦江上,也能偶爾看到屬於華人的蒸汽小破船,玩命噴著黑煙,鳴著哀嚎的笛,追趕那中式帆船的優雅白帆。
在這種情勢下,再搞什麽全民杯葛,就顯得有些兒戲。洋人隻好聽之任之。
蘇敏官料定,如果此時義興再流露出購買輪船的意圖,洋商大概不會再把他拒之門外。
不過,準備一屋子竹槓,狠狠敲他一筆,大概免不了。
蘇敏官思考入神,手中下意識地學林玉嬋動作,最後一塊炸豬排終於晚節不保,投入了辣醬油的懷抱。他毫無察覺,一口咬上——
他繃著臉,蹙了蹙眉。
真的還挺好吃。不知這搭配是誰想出來的。
「等我買第二艘輪船,」蘇敏官問,「你打算做什麽?」
林玉嬋早有準備,吞下自己麵前最後一塊炸豬排,然後推開盤子,包裏拿出厚厚一遝筆記。
「我想把這艘輪船包下來。」
她臉上笑盈盈,雙手大大一張,繪出了自己的野心。
蘇敏官一時間有些迷惑。
他不喜歡「我聽錯了吧?你再說一遍」這種套路。林姑娘從來說話很準,不在正事上開玩笑。而他的耳朵離年老耳背大約還有半個世紀的距離。
他也不會問「你要幹什麽」這種純為滿足好奇心的問題。生意人的基本素養,賺錢第一,隱私第二。送上門的生意何必問太多。
所以他直接道:「包一艘輪船,你知道需要多少銀子?」
林玉嬋對於他這麽快就接受自己的獅子大開口,也不免有點驚詫。她低頭看看,土豆色拉基本上涼了,她挑裏麵的火腿吃。
她笑笑,坦言:「我不知。你給個價位。」
「譬如一艘三百噸的小型汽輪快艇,洋商會開價至少三萬兩,」蘇敏官立刻如數家珍地說,「往來長江航線,基本船工水手十人,你要付薪水;日常的柴薪煤炭,還有每個月的檢查保養。如果是客運,還需要專門的……」
「不做客運。就按貨運算。」
蘇敏官看著她步步為營的謹慎神色,笑一笑,換了個說法。
「這麽說吧。如果我購入一艘小型快艇,專做貨運速遞,每往返長江一趟,運費可收兩千五百兩。按毛利兩成算,就是五百兩銀子利潤。一年走二十趟,就是一萬兩。再加上輪船造價折舊……」
「付不起。」林玉嬋坦然道。
一邊暗地裏咋舌,蘇老闆真是不顯山不露水,義興重啟才兩年工夫,談價錢就開始以「萬兩」為單位了……
相比之下,她那「每擔二兩、三兩」的棉花生意,顯得多麽寒酸可憐。
當然,他這利潤聽著高,但是以高負債為代價來運轉的。買一艘輪船得靠借貸,算上洋人收的高額利息,得好幾年才能回本。
所謂那幾千幾萬兩的運費,也大多是「待收」狀態,客戶拖上一年半載的尾款是常事。她提醒自己,不能被他的大話嚇住。
他有弱點,她也有對策。
她耐心聽蘇敏官說完,把關鍵數字記在筆記本上,才笑道:「付不起現銀,但是咱們可以想辦法,用別的東西補償。比如……你方才說,洋商依然對你實行歧視價格,義興要買輪船,他們會集體開高價。」
蘇敏官點點頭,不置可否。
沒辦法,中國匠人雖然正在研究造輪船,但還沒能製出媲美洋火輪的、可以安全下水的品種。
科研燒錢。麵對如此緩慢的進展,不少洋務派官員也開始退縮,認為:西人的造船技術咱們短期內趕不上,要不還是買吧?咱別白費力了?
於是經費被一砍再砍。國產輪船更加難產。惡性循環。
至於尋常商行要購輪船,不言而喻,還得向洋人低頭。
洋商占著壟斷優勢,自然會獅子大開口,不足為奇。
真到要買船時,蘇敏官自會想些旁門左道。
「……那我給你指個旁門左道,」林玉嬋好似看穿了他的想法一般,微微一笑道,「你的第二艘輪船,以博雅的名義購買,託管在義興名下,你們負責行駛、維修、保養。博雅是西式有限公司,老闆十分怕羞,輕易不露麵,跟洋商暫時沒有利益衝突。這樣的公司要買輪船,我想,洋商的竹槓不會敲太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