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軍中哥老會成員眾多,跟兩廣天地會隻能算一丁點兒的沾親帶故。不過,都是出門在外討生活的,也沒有利益衝突,行個方便,惠而不費。
那哥老會營官點燃捲菸,幾口抽幹淨,踱著方步下了船,吩咐左右:「沒問題了。撤。」
---------------
燕子磯岩壁上有一洞,和江水相通,古來是漁民的避難處。洞內有水道,曲曲折折,意外和蘆葦盪中一道廢棄堤壩相接。由堤壩缺口處鳧水而行,進入一道前明時期的廢崗哨,再走一段新挖出的地道,就能直達太平軍的壕溝外圍。
這段路走起來很艱難,鳧水時至少要屏一分鍾的氣。能堅持下來的人少之又少。就算能僥倖走通,也隻能跳進滾滾長江,活路渺茫。
湘軍也就對此放任不管,往洞口填幾堆碎石完事。
畢竟,行軍打仗就像下圍棋一樣,總要留幾口「氣」。
偶爾,城內守軍沉不住氣,從那些薄弱的口子裏「突圍」而出。由於軍不成陣,每次都被湘軍像捏螞蟻一樣,利落地堵回去。
………………
咕咚,咕咚。此時,那些碎石被人靜悄悄搬開,推入長江。
岩洞下,幾艘小舢板被波濤帶動,劇烈搖晃。
洪春魁已經剃了個光頭,嘴裏咬著一把小刀,朝蘇敏官躬身拜揖。
「春魁去了。四更之前,帶人回來。」
蘇敏官淡淡道:「隻帶三十個。體重不到八十斤的算半人。多一斤重量,我叫人撤舢板。」
洪春魁再不言語,靈活攀上岩壁。
透亮的圓月逐走身邊的雲,把江麵上的燈火襯得微弱。湘軍的夜巡戰船,在九洑洲大營左近徘徊。
水月皓白,澄江如練,不舍晝夜地吞沒著渺茫的生死和亙古的時光。
普通乘客都在熟睡。林玉嬋縮在小小的艙室裏,鼻子貼著狹窄的舷窗玻璃,緊張地注視著江水流動。
蘇敏官不讓她出門,給她分派一個可有可無的任務:觀察南側有無可疑船隻通過。艙室牆角橫貫一道鐵管,必要時可以敲擊報警。
但湘軍這邊已經打點完畢,沒人會在一艘民用輪船上多耗費時間。
於是她隻能無聊地守著。
三更時分,岩壁上現出微弱火光,一閃一滅。
幾個羸弱的身影出現在岩壁洞口,拉下繩索,慌慌張張跳上小舢板。隨後又是幾人。
蘇敏官借著微弱的船舷側燈辨別。果然大多是婦女小孩。有的已經癱倒在舢板上。有的還在抹眼淚。
洪春魁還算守信。
舢板上的人,急切地劃著名槳,木槳在江水裏撈起落下,濺出道道水花。
三裏之外,湘軍巡邏船挑著黃燈,緩慢通過。
義興輪船上所有知情船工緊張待命。都已得蘇敏官號令,若有湘軍來盤查,就說這些難民是自行前來,與我無幹,軍爺您請便。
湘軍小船推開波浪,慢慢駛遠。
幾雙粗大的手,拽起那些來自江寧的逃民,粗暴推入船工通道。
幾個長發女子牙關打戰。三個男童低聲啜泣,和她們抱在一起。
這些人都瘦得皮包骨,身上都骯髒淩亂,臉上手上劃了口子,衣角滴下泥水。
蘇敏官低聲命令:「搜身,繳械。」
洪春魁剛要下船去接第二撥,聞言臉白:「哎,老鄉、舵主……都是女人小孩……」
半句話沒說完,幾個天地會大哥已經虎著臉上前,果然從虛弱的女人們身上繳出幾把刀。一個男孩身上也帶了小匕首。
笑話。太平軍全民皆兵,天足婦女自成軍馬,打得比男人還颯爽。江湖上盛名傳遍。
才不敢把她們當弱者。
蘇敏官再命令:「一人給一條毯,艙裏嚴加看守。不許欺負人,也別讓她們把你們欺負了。」
第二波逃民十來人,其中有兩個成年男子,大約是太平軍軍中有點地位的。蘇敏官直接命令把人捆了,也塞艙裏去。
這兩人開始罵了兩聲,後來看到舷窗外的湘軍大營燈火,忽然開始嗚嗚的哭,滿口對不起自己那留在城裏的家小。
洪春魁默默搖頭,揉著腦袋上的大包,覺得自己簡直豬八戒照鏡子,裏外不是人。
三百多親朋好友,當他潛回城裏防線,秘密聚集起這些心懷去意的逃兵,告訴大夥隻能走一小部分,而且最好是體輕的婦孺時,他已預料到一片謾罵和哀求。
利用自己「三千歲」、「瑛王」的餘威,好說歹說,勸慰大家,這次機會過去,也許還能有下一次。
他不想做那個寫生死簿的閻王,於是以家庭為單位,令各家自行決定。
男丁算一人。婦女小孩算半人。一共三十之數,最多翻倍六十。
有些家庭選擇送出母親和幼子,或是姊弟兩人。壯男壯女留下,陪天王戰鬥到最後。
也有些家庭,男主人當仁不讓,認為自己還大有前途,豈可埋沒在這註定枯萎的孤城當中。於是說服妻兒,獨自出逃。
還有妻子兒女自願犧牲,把活路留給一家之主。
總之,生離死別,哭聲一片。
洪春魁並非完全滿意這個「生死簿」的名單,想說什麽。
但看看月色,隨即想起蘇敏官讀懷表時那副冷血的麵孔。洪春魁重重嘆口氣。
生死之際,哪有猶豫的空間。難道他還比不上天地會一個少年舵主麽?
那哥老會營官點燃捲菸,幾口抽幹淨,踱著方步下了船,吩咐左右:「沒問題了。撤。」
---------------
燕子磯岩壁上有一洞,和江水相通,古來是漁民的避難處。洞內有水道,曲曲折折,意外和蘆葦盪中一道廢棄堤壩相接。由堤壩缺口處鳧水而行,進入一道前明時期的廢崗哨,再走一段新挖出的地道,就能直達太平軍的壕溝外圍。
這段路走起來很艱難,鳧水時至少要屏一分鍾的氣。能堅持下來的人少之又少。就算能僥倖走通,也隻能跳進滾滾長江,活路渺茫。
湘軍也就對此放任不管,往洞口填幾堆碎石完事。
畢竟,行軍打仗就像下圍棋一樣,總要留幾口「氣」。
偶爾,城內守軍沉不住氣,從那些薄弱的口子裏「突圍」而出。由於軍不成陣,每次都被湘軍像捏螞蟻一樣,利落地堵回去。
………………
咕咚,咕咚。此時,那些碎石被人靜悄悄搬開,推入長江。
岩洞下,幾艘小舢板被波濤帶動,劇烈搖晃。
洪春魁已經剃了個光頭,嘴裏咬著一把小刀,朝蘇敏官躬身拜揖。
「春魁去了。四更之前,帶人回來。」
蘇敏官淡淡道:「隻帶三十個。體重不到八十斤的算半人。多一斤重量,我叫人撤舢板。」
洪春魁再不言語,靈活攀上岩壁。
透亮的圓月逐走身邊的雲,把江麵上的燈火襯得微弱。湘軍的夜巡戰船,在九洑洲大營左近徘徊。
水月皓白,澄江如練,不舍晝夜地吞沒著渺茫的生死和亙古的時光。
普通乘客都在熟睡。林玉嬋縮在小小的艙室裏,鼻子貼著狹窄的舷窗玻璃,緊張地注視著江水流動。
蘇敏官不讓她出門,給她分派一個可有可無的任務:觀察南側有無可疑船隻通過。艙室牆角橫貫一道鐵管,必要時可以敲擊報警。
但湘軍這邊已經打點完畢,沒人會在一艘民用輪船上多耗費時間。
於是她隻能無聊地守著。
三更時分,岩壁上現出微弱火光,一閃一滅。
幾個羸弱的身影出現在岩壁洞口,拉下繩索,慌慌張張跳上小舢板。隨後又是幾人。
蘇敏官借著微弱的船舷側燈辨別。果然大多是婦女小孩。有的已經癱倒在舢板上。有的還在抹眼淚。
洪春魁還算守信。
舢板上的人,急切地劃著名槳,木槳在江水裏撈起落下,濺出道道水花。
三裏之外,湘軍巡邏船挑著黃燈,緩慢通過。
義興輪船上所有知情船工緊張待命。都已得蘇敏官號令,若有湘軍來盤查,就說這些難民是自行前來,與我無幹,軍爺您請便。
湘軍小船推開波浪,慢慢駛遠。
幾雙粗大的手,拽起那些來自江寧的逃民,粗暴推入船工通道。
幾個長發女子牙關打戰。三個男童低聲啜泣,和她們抱在一起。
這些人都瘦得皮包骨,身上都骯髒淩亂,臉上手上劃了口子,衣角滴下泥水。
蘇敏官低聲命令:「搜身,繳械。」
洪春魁剛要下船去接第二撥,聞言臉白:「哎,老鄉、舵主……都是女人小孩……」
半句話沒說完,幾個天地會大哥已經虎著臉上前,果然從虛弱的女人們身上繳出幾把刀。一個男孩身上也帶了小匕首。
笑話。太平軍全民皆兵,天足婦女自成軍馬,打得比男人還颯爽。江湖上盛名傳遍。
才不敢把她們當弱者。
蘇敏官再命令:「一人給一條毯,艙裏嚴加看守。不許欺負人,也別讓她們把你們欺負了。」
第二波逃民十來人,其中有兩個成年男子,大約是太平軍軍中有點地位的。蘇敏官直接命令把人捆了,也塞艙裏去。
這兩人開始罵了兩聲,後來看到舷窗外的湘軍大營燈火,忽然開始嗚嗚的哭,滿口對不起自己那留在城裏的家小。
洪春魁默默搖頭,揉著腦袋上的大包,覺得自己簡直豬八戒照鏡子,裏外不是人。
三百多親朋好友,當他潛回城裏防線,秘密聚集起這些心懷去意的逃兵,告訴大夥隻能走一小部分,而且最好是體輕的婦孺時,他已預料到一片謾罵和哀求。
利用自己「三千歲」、「瑛王」的餘威,好說歹說,勸慰大家,這次機會過去,也許還能有下一次。
他不想做那個寫生死簿的閻王,於是以家庭為單位,令各家自行決定。
男丁算一人。婦女小孩算半人。一共三十之數,最多翻倍六十。
有些家庭選擇送出母親和幼子,或是姊弟兩人。壯男壯女留下,陪天王戰鬥到最後。
也有些家庭,男主人當仁不讓,認為自己還大有前途,豈可埋沒在這註定枯萎的孤城當中。於是說服妻兒,獨自出逃。
還有妻子兒女自願犧牲,把活路留給一家之主。
總之,生離死別,哭聲一片。
洪春魁並非完全滿意這個「生死簿」的名單,想說什麽。
但看看月色,隨即想起蘇敏官讀懷表時那副冷血的麵孔。洪春魁重重嘆口氣。
生死之際,哪有猶豫的空間。難道他還比不上天地會一個少年舵主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