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玉嬋冷然旁觀他耍小心眼,幽幽提醒一句:「小女子新寡,您注意點影響。」


    要跟我扮兩口子可以,請您先死為敬。


    蘇敏官狠狠瞪她。她揚起小下巴,無辜回望。


    誰讓她官方身份是「寡婦」。節後工部局人口普查,她亮出海關文件,登記得特別順利。


    提到這個,她忽然想起:「你的身份,官府沒懷疑吧?」


    蘇敏官微笑,悄聲告訴她:「管我這一片戶籍登記的,是小刀會在逃嫌犯,前任金蘭鶴的多年崇拜者。」


    林玉嬋:「……」


    這大清被滲透成篩子了。


    難怪近代的上海成了「東方小巴黎」、「冒險家樂園」。就沖這來者不拒的移民政策,什麽妖魔鬼怪都能落戶,能不畸形繁榮麽。


    蘇敏官兩隻蟹下肚,飄浪的情緒終於壓回去七分,整個人重新沉穩,落到了地上。


    一千五百兩銀子的訂單隻是開始,隻夠讓義興起死回生。真正的挑戰還遠沒有結束。


    他看著眼前的蟹殼,還有蟹殼後麵那白裏透紅的小姑娘臉蛋,又任性地想:就這一頓飯。


    出了這熱烘烘的館子,再回到冷酷的叢林社會,不遲。


    他調好薑絲醋,推到她麵前。


    第74章


    林玉嬋隨手在醋碟裏麵蘸了個蟹鉗, 問他:「這一趟,危險麽?」


    在她的印象裏,太平天國不過還有兩年壽數, 應該進入垂死掙紮階段。


    可恰恰相反, 年初以來李秀成頻頻進攻上海, 跟英法聯軍在周邊鄉鎮大肆作戰,大有開疆拓土的架勢。


    當然並沒有成功。清軍清算長毛匪, 不論是真叛黨還是無辜平民, 殺得人頭滾滾,滿城心驚, 就連徐匯茶號的毛掌櫃也請了一天假, 去看熱鬧。


    租界洋人做慈善,看完中國人砍中國人, 捐點銀錢, 僱人收屍, 贏得一片美名讚譽。


    而《北華捷報》裏,也時時播報江南地區的戰況。雖然並不算及時, 但也能看出, 太平天國的隊伍四麵開花, 這裏攻一城, 那裏下一縣,讓官府很是頭疼。


    ……


    是起死回生, 還是迴光返照?


    「暮氣沉沉。」蘇敏官給了她答案, 神色凝重,告訴她, 「太平軍內訌得盡人皆知。各個隊伍都在忙著北伐西征給自己爭功,沒一點規劃。我路上和一些曾經的天地會眾取得聯繫, 他們都說,很久沒有接到過南京方麵的指令了。」


    他看到林玉嬋容色擔憂,又微微笑了。


    「不過,戰亂都推到外圍,轄境內反而平靜。隻是百姓的日子愈發不好過。這次容閎收購茶葉的價格,比上次給你買的,更是又低一成。他不忍心,非要『感恩』,把那一成錢款都散給平民。你是沒看到,十裏八鄉聞風而來的時候……」


    他大大搖頭,笑容裏帶著幸災樂禍之意。


    林玉嬋也苦笑:「還不長進。」


    也幸虧有個心硬如鐵的大舵主保駕護航,否則堂堂耶魯高材生,滿心仁義沒好報,大概要被飢餓的百姓扒著吃了。


    一壺紹興花雕,她倒兩杯八分滿,推一杯到他麵前。


    「蘇老闆救人於水火,來喝一杯。」


    蘇敏官爽快幹了,微笑道:「收錢辦事而已。金主撲街,我去哪拿尾款。」


    林玉嬋哼一聲。


    「我也順帶收了些好船,」蘇敏官道,「不少都曾是戰船,堅固快速,隻是欠保養,在別處有門路都買不到。」


    林玉嬋並不懂航運,聽他一說,也隻能「哦」一聲,看著他,不知該怎麽分析這話裏的信息。


    蘇敏官微笑著看她一眼。


    「折價收購優良資產哦。」他提醒。


    林玉嬋驀地笑靨如花,吞下口中的蟹肉,含著熱氣問他:「我的股份現在值多少錢了?」


    蘇敏官翹著嘴角,手指蘸醋,給她算帳。


    「別高興太早。這一趟下來,船隻有損耗折舊,還有維修……」


    蘇敏官略微沉吟,住了口。


    運河荒廢久矣,河底淤泥堆積。普通小船還好,這些裝滿了銀子、吃水深重的貨船,有時候根本過不去,稍不注意就擱淺。所有船工都得化身挖泥匠,一邊疏通一邊走,才能保證船底不漏,辛苦得一身汗。


    為了激勵士氣,他和容閎都脫了衣裳下去挖泥,一天下來,不論學霸還是奸商,通通原形畢露成了泥腿子,整個人仿佛女媧捏出來的廢品,累得他懷疑人生。


    ……


    但這些細節就不跟她講了。林玉嬋也是做過苦工的,知道那種狼狽的模樣。她稍微一想像,他的光輝形象全完蛋。


    「……唔,還要加上新船折價,咱們的本錢約莫隻增三百兩左右。攤到你頭上……」


    林玉嬋笑嘻嘻掰蟹殼,掰不動,隻好看著他修長的手指上下翻飛,算得條理清晰。


    「十二兩。」她十分滿足,「此行利潤如何?」


    「具體支出還要回去算。不過肯定不會虧你的。」


    蘇敏官曾經豪言壯語,給自己開一千兩銀子月薪,讓林玉嬋這個小股東半個銅板也賺不到。


    不過真實情況是,他作為義興船行大掌櫃,隻拿一兩銀子一個月。


    這是天地會傳統,舵主不能脫離群眾,得帶頭清貧。一兩銀子是收入上限,其餘的全都充公。


    這還是康熙年間定的規矩。經過幾百年通貨膨脹,銀子也貶值得不像話,但規矩沒人改,一直高高掛在堂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女商(大清藥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方赤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方赤火並收藏女商(大清藥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