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玉嬋趕緊離遠點,自己掌握了平衡,問他:「傷口還疼?」
蘇敏官繃緊了眉,忍過那股勁,才啞聲說:「比你拿鹽水沖的時候好多了。」
還記仇呢。
好在這裏是江中,不是大海。沒有洶湧巨浪,江岸也離得不遠。
沒多久,炮擊聲漸漸弱了下去,看起來戰事進入尾聲。太平軍奪來那艘軍船,很顯然不太會用,放了幾炮,隨即被清軍截住,轉彎轉得急,迅速傾覆,擱淺在岸邊。
晨星淡淡,江邊的水師民船察覺到火輪傾覆,也紛紛駛過來救人。
不少落水的船員乘客也找到漂浮物,也管不得什麽位分尊卑、男女之防,拉拉扯扯的互相救援,嘴裏叫著救命,拚命向外灘方向遊去。
林玉嬋左右看看,正想從水裏找個能當槳的東西,忽然看到一個大木箱搖搖晃晃地漂近,而且那木箱上似乎伏著一個人。
那人一動不動,不知死活,隻是雙手緊緊扣著木箱邊緣,手指關節慘白。
木箱慢慢進水,他一點點往下滑。
林玉嬋心中一凜,第一反應是伸手下探,試了試床板的吃水深度。
蘇敏官事不關己地看著,淡淡評論一句:「女菩薩又要發慈悲了。」
她討好地一笑:「要是這板子撐不住,咱再把他扔下去。」
蘇敏官冷冷看她一眼。林玉嬋朝他堅決點頭。
他生在鴉片戰爭的泥沼裏,和《南京條約》同齡。他見多了世情黑暗,遇事謹慎是本能,林玉嬋特別理解。
她來大清才半年,三觀已經被衝擊得七零八落。要是讓她在這裏生活一十八載,她覺得自己肯定得變成資深反社會。
但至少現在,她心中還是殘存著一些天真的希望。
順性而為,無愧於心。
她解下救生圈上剩餘的繩子,套住大木箱,一點點把人拉近。
蘇敏官見她半個身子都探出去了,嘆口氣,還是上去搭了把手,把這個倒黴鬼拽到木板上,翻過身。
「嘖,洋人。是那個海關收稅的。」
林玉嬋也驚訝,點點頭,「赫德。」
堂堂四品頂戴洋大人,翻船的時候也不比別人幸運多少。
他身上隻一件薄薄的洋布睡袍,臉色青白沉寂,像教堂裏殉難的聖徒像。
不過林玉嬋認出來,這木箱是他隨身攜帶的、裝盛重要文件的箱子。
其實輪船遭炮擊的時候赫德已經在甲板上,很容易棄船逃生。大概又回去找這箱子,死也捨不得放開,這才錯過了逃生的最佳時機。
她把那箱子也搬上床板,粗疏地控了一下水。她知道裏麵的文件都用油紙包好,應該沒有損毀太多。
蘇敏官在赫德胸前按了幾下,試了試呼吸。
「你看他印堂。凶多吉少。」
林玉嬋簡單「嗯」一聲,突然腦子裏嗡的一聲,千百個念頭好像竄出潘多拉的盒子,撞得她一顆心突突跳。
不會吧不會吧,世界線不會就此崩了吧……
如果她沒記錯,赫財神還有好幾十年可活。1900年京城鬧義和團的時候他還差點被砍死,後來還寫回憶錄呢。
如果就這麽英年早逝……
海關無人,整個大清的命運都是未知數。
她正胡思亂想,突然聽到蘇敏官低聲叫她。
「阿妹,有船來了。」
一艘民船,掛著兩道帆,猶猶豫豫地挨近。有人雙手圈在嘴邊,大聲喊著什麽。
他們說的當地方言,林玉嬋乍然聽不懂,隻覺得好像是問這裏有幾個受困的。
蘇敏官卻立刻直起身,高聲回話。
「……此地有兩個,其餘勿曉得。」
林玉嬋傻在原處。一波小浪打濕她的衣服,也忘了躲。
「你、你怎麽還會說上海話啊……」
蘇敏官得意地回頭:「我小……
「小時候學過。」林玉嬋麻木地跟他同時說,「你小時候學的東西真多。」
他不明顯地笑了一下,忽然湊近她耳邊,飛快道:「我娘是淮揚人。」
然後他揚手,抓住對方伸來的竹竿,攀上了那艘船。
晨曦明亮,照亮了桅杆上飄揚的一道旗。旗上的圖案是兩枚銅錢疊在一起,下麵繡著商號的名字:義興。
第41章
有時候林玉嬋納悶, 在沒有網際網路沒有電話線的大清朝,那些九州四海、也許一輩子走不出家鄉周圍百裏的人們,是如何能建立一個覆蓋全國的聯絡網, 構築起「洪門」這個鬆散而龐大的組織。
除暴安良, 鋤強扶弱, 互幫互助,一呼百應。
不知獻祭了多少顆人頭, 不知花費了幾輩人的心血。
難怪以前那些皇帝, 什麽康熙雍正幹隆,對這種來自人民的力量極其畏懼, 三番五次下令剿滅這個可怕的組織。
也難怪它雖然飽受摧殘, 卻始終沒能死透,甚至, 給一點火星, 就能重新燃起來。
蘇敏官登上「義興號」帆船, 跟船上的人對了一圈暗號,大夥便親親熱熱地跟他拱手相見, 稱兄道弟起來。
他再從義興號下來時, 笑容滿麵, 身上的傷痛好似不翼而飛, 一舉一動蓬勃有力。
盡管濕著衣,發間滴著水, 但又重新有了舵主風範。
「阿妹, 趕快上船,把濕衣換下。」
林玉嬋隻是抿嘴一笑。蘇敏官平素謹慎, 但驟然「他鄉遇故知」,也有點樂而忘形。
蘇敏官繃緊了眉,忍過那股勁,才啞聲說:「比你拿鹽水沖的時候好多了。」
還記仇呢。
好在這裏是江中,不是大海。沒有洶湧巨浪,江岸也離得不遠。
沒多久,炮擊聲漸漸弱了下去,看起來戰事進入尾聲。太平軍奪來那艘軍船,很顯然不太會用,放了幾炮,隨即被清軍截住,轉彎轉得急,迅速傾覆,擱淺在岸邊。
晨星淡淡,江邊的水師民船察覺到火輪傾覆,也紛紛駛過來救人。
不少落水的船員乘客也找到漂浮物,也管不得什麽位分尊卑、男女之防,拉拉扯扯的互相救援,嘴裏叫著救命,拚命向外灘方向遊去。
林玉嬋左右看看,正想從水裏找個能當槳的東西,忽然看到一個大木箱搖搖晃晃地漂近,而且那木箱上似乎伏著一個人。
那人一動不動,不知死活,隻是雙手緊緊扣著木箱邊緣,手指關節慘白。
木箱慢慢進水,他一點點往下滑。
林玉嬋心中一凜,第一反應是伸手下探,試了試床板的吃水深度。
蘇敏官事不關己地看著,淡淡評論一句:「女菩薩又要發慈悲了。」
她討好地一笑:「要是這板子撐不住,咱再把他扔下去。」
蘇敏官冷冷看她一眼。林玉嬋朝他堅決點頭。
他生在鴉片戰爭的泥沼裏,和《南京條約》同齡。他見多了世情黑暗,遇事謹慎是本能,林玉嬋特別理解。
她來大清才半年,三觀已經被衝擊得七零八落。要是讓她在這裏生活一十八載,她覺得自己肯定得變成資深反社會。
但至少現在,她心中還是殘存著一些天真的希望。
順性而為,無愧於心。
她解下救生圈上剩餘的繩子,套住大木箱,一點點把人拉近。
蘇敏官見她半個身子都探出去了,嘆口氣,還是上去搭了把手,把這個倒黴鬼拽到木板上,翻過身。
「嘖,洋人。是那個海關收稅的。」
林玉嬋也驚訝,點點頭,「赫德。」
堂堂四品頂戴洋大人,翻船的時候也不比別人幸運多少。
他身上隻一件薄薄的洋布睡袍,臉色青白沉寂,像教堂裏殉難的聖徒像。
不過林玉嬋認出來,這木箱是他隨身攜帶的、裝盛重要文件的箱子。
其實輪船遭炮擊的時候赫德已經在甲板上,很容易棄船逃生。大概又回去找這箱子,死也捨不得放開,這才錯過了逃生的最佳時機。
她把那箱子也搬上床板,粗疏地控了一下水。她知道裏麵的文件都用油紙包好,應該沒有損毀太多。
蘇敏官在赫德胸前按了幾下,試了試呼吸。
「你看他印堂。凶多吉少。」
林玉嬋簡單「嗯」一聲,突然腦子裏嗡的一聲,千百個念頭好像竄出潘多拉的盒子,撞得她一顆心突突跳。
不會吧不會吧,世界線不會就此崩了吧……
如果她沒記錯,赫財神還有好幾十年可活。1900年京城鬧義和團的時候他還差點被砍死,後來還寫回憶錄呢。
如果就這麽英年早逝……
海關無人,整個大清的命運都是未知數。
她正胡思亂想,突然聽到蘇敏官低聲叫她。
「阿妹,有船來了。」
一艘民船,掛著兩道帆,猶猶豫豫地挨近。有人雙手圈在嘴邊,大聲喊著什麽。
他們說的當地方言,林玉嬋乍然聽不懂,隻覺得好像是問這裏有幾個受困的。
蘇敏官卻立刻直起身,高聲回話。
「……此地有兩個,其餘勿曉得。」
林玉嬋傻在原處。一波小浪打濕她的衣服,也忘了躲。
「你、你怎麽還會說上海話啊……」
蘇敏官得意地回頭:「我小……
「小時候學過。」林玉嬋麻木地跟他同時說,「你小時候學的東西真多。」
他不明顯地笑了一下,忽然湊近她耳邊,飛快道:「我娘是淮揚人。」
然後他揚手,抓住對方伸來的竹竿,攀上了那艘船。
晨曦明亮,照亮了桅杆上飄揚的一道旗。旗上的圖案是兩枚銅錢疊在一起,下麵繡著商號的名字:義興。
第41章
有時候林玉嬋納悶, 在沒有網際網路沒有電話線的大清朝,那些九州四海、也許一輩子走不出家鄉周圍百裏的人們,是如何能建立一個覆蓋全國的聯絡網, 構築起「洪門」這個鬆散而龐大的組織。
除暴安良, 鋤強扶弱, 互幫互助,一呼百應。
不知獻祭了多少顆人頭, 不知花費了幾輩人的心血。
難怪以前那些皇帝, 什麽康熙雍正幹隆,對這種來自人民的力量極其畏懼, 三番五次下令剿滅這個可怕的組織。
也難怪它雖然飽受摧殘, 卻始終沒能死透,甚至, 給一點火星, 就能重新燃起來。
蘇敏官登上「義興號」帆船, 跟船上的人對了一圈暗號,大夥便親親熱熱地跟他拱手相見, 稱兄道弟起來。
他再從義興號下來時, 笑容滿麵, 身上的傷痛好似不翼而飛, 一舉一動蓬勃有力。
盡管濕著衣,發間滴著水, 但又重新有了舵主風範。
「阿妹, 趕快上船,把濕衣換下。」
林玉嬋隻是抿嘴一笑。蘇敏官平素謹慎, 但驟然「他鄉遇故知」,也有點樂而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