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災情就是命令
十月戰敗,看我李景隆逆風翻盤 作者:醉魚臥錦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次日,
齊泰在朝會上通報了湖廣受災的情況,場內一片嘩然,北方朱棣給的壓力已讓人身心俱疲,現在湖廣又冒出來百萬群眾受災的消息。
這是天要亡我大明嗎,不少人心中悲戚,一股絕望感席遍全身。
李景隆上前一步高聲嗬斥,“爾等皆為朝中重臣,豈可畏懼眼前這點困難,如今上百萬百姓流離失所,現在朝廷要做的是速速準備物資救災,過冬的被褥,帳篷,糧食,一樣都不能少。”
“諸位,災情就是命令,我身為首輔責任最大,理應親赴一線救濟黎民,今日朝會散去我便會前往湖廣親自督促賑災事宜,即日起朝中諸事由齊閣老代管,不服調令者一律嚴懲。”
李景隆這番話說完,不少人臉上通紅一片,彈劾過李景隆的練子寧更是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
許多人心中升起了念頭,李景隆不是奸臣佞臣,他隻是不會領兵罷了…
齊泰聞言也跟隨李景隆的步伐上前一步,“現災情緊急,一切事宜皆以賑災為主,萬望諸位同心協力,渡過眼前難關。”
話音落下,李景隆看向朱允炆,朱允炆會意點點頭朗聲道,“翰林編修楊士奇才德兼備,品格高尚,命其擔任中書舍人一職,暫入內閣輔助齊閣老,協助賑災物資調度等相關事宜。”
“臣領旨謝恩”,楊士奇愣了片刻後,趕緊雙膝跪地,高呼謝恩。
百官紛紛側目看向角落裏平平無奇的楊士奇,內心皆不平靜,一些心思活絡之人已經向楊士奇拋去了“媚眼”
原因很簡單,中書舍人與翰林編修同為七品官,看似平調,實則不然,二者之間的差距猶如雲泥之別,
翰林編修說好聽點是翰林清貴,其實就是個在翰林院編書的,真正能青雲直上的翰林清貴靠的從來不是翰林這個身份。
而中書舍人就不同了,在朝堂上雖然隻是個不起眼的七品小官,但誰都不敢小看這個“七品”,
中書舍人的中書是中書省的中書,中書省的主官又是真正的百官之首:丞相,不止是文官,武官同樣也是被丞相所管轄的。
而中書舍人擔任著的是丞相秘書的職責,丞相在中書舍人就是秘書,丞相不在中書舍人就代表著丞相,其一言一行都值得細細品味。
雖然中書省製度已不複存在,但中書舍人這個職位卻保留了下來,沒有內閣前他是皇帝的秘書,有了內閣後他便是閣老的秘書,同樣可以在許多場合代表閣老。
楊士奇今後的仕途隻要不出現大的變故,一部主官就是他最低的成就,而入閣也僅是時間問題。
幸福來的太突然,楊士奇自己都是懵逼的狀態,就更別提其他的百官了。
朱允炆低聲說道,“曹國公湖廣之行,一切小心為上,若事不可為,萬望曹國公以保重自身為主,”
“賜曹國公天子劍,便宜行事之權,一切事宜曹國公皆可自行做主,無需提前上報朝廷。”
“臣領旨謝恩。”李景隆聽完朱允炆的話後,心裏顫動了一下。
得此明君,為臣者當以死報之。
便會散去,李景隆出宮門時看見到一旁等待的楊士奇,李景隆輕笑道,“楊大人,運往災區的物資調度就有勞你了。”
楊士奇正了正衣襟,扶了下官帽,鄭重作揖道,“下官多謝曹國公提攜之恩,曹…”
李景隆擺擺手打斷了楊士奇的效忠之言,“你依靠的是你自己的才能,我也僅是職責所在為朝廷舉才,於你並無恩惠,日後大明穩定,人才將會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希望你別被後來者比了下去。”
楊士奇欲開口,李景隆抬手打斷,“若有朝一日你能身居高位,望你也能如我這般舉才任賢。”
“種樹者必培其根,種德者必養其心。”留下這句話後,李景隆便悄然離去,
楊士奇低頭深思,僅片刻便已有所得,此話正如李景隆今日之提攜,不求回報李景隆個人,隻為使其忠於大明,楊士奇心中暗暗發誓,“今後若有所成,當如李公所期。”
楊士奇抬頭,卻發現李景隆已然走遠,輕笑一聲,既有同誌,何須同行。
曹國公府,
李全親自為李景隆挑了百人護衛隨行,這些人無一不是李文忠曾經最精銳的親兵,馬匹軍備,皆是上上之選。
“全叔,我隻是去賑災又不是去打仗,朝廷也會派兵護衛的,實在不必勞動諸位相隨。”李景隆對李全的安排報以苦笑,
這些人年齡最小的僅比李景隆大幾歲,年齡最大的也不過四十,都是李全精挑細選出來的,他們皆是身經百戰還能活下來的人,李文忠病逝後,他們便入了曹國公充當護衛。
“胡鬧,上百萬災民一旦鬧起來有多可怕你知道嗎?你以為此行就一定不會出現意外?老夫這輩子都沒見過百萬人亂起來的場景,也隻能想象的到一二,而你卻要親身去麵對!”
隨後李全看向百名親兵自信的開口說道,“他們是你的最有力的保障,若真遇到民變,他們有能力帶你殺出重圍。”
為首親兵聞言大笑道,“副帥放心,莫說是百萬流民,就是百萬大軍又有何懼,我等必能安然無恙的把帶少帥回來!”
又一人高聲道,“少帥的安危副帥不必擔心,您要擔心的是,我們歸來之日酒夠不夠喝,”
“哈哈哈”
百人齊聲大笑,仿佛又回到了那個時代。
“酒管夠,”
李全笑著回應,隨後欣慰的看向眾人點點頭,這件事也就這麽定下了,李景隆隻得無奈接受。
在眾親兵的心中,李文忠永遠是大帥,他的兒子哪怕已經掌管大都督府,依舊隻能是少帥。
李景隆對此也並沒有什麽異議,反而內心對他們由衷的感激,親兵是軍中最精銳最忠心的軍士,他們無一不是以一當十的猛人,
同時也是大將的最後一道防線,敵方兵士想要摸到大將就必須要殺光所有精銳的親兵,其難度不亞於拿鳥槍硬剛大炮,
因此斬將之功才能位於四大軍功之列,而四大軍功隻需完成一件,就可以獲得飛將軍李廣追求了一輩子的理想,封侯!原地封侯!
與此同時,京營一支數千人的兵馬已至金陵城門,為首將領在亮出印信後便騎著快馬向曹國公府疾馳而去。
在李景隆帶著百名親兵出門時,正好與京營將領碰上,將領一個漂亮的翻身下馬讓眾人眼前一亮,將領單膝跪地朗聲道,
“末將京營參將王騰奉陛下之命護送曹國公,京營三千輕騎已至南城門等候,請曹國公檢閱。”
我兒王騰?
好家夥,李景隆直呼好家夥,他本以為李全讓他帶著百名親衛已是小題大做,誰料朱允炆竟直接給了他三千騎兵充當護衛,還讓有大帝之資的王騰帶隊,
這等配置,都夠去北方浪一圈了。
正常情況下,朝廷派欽差出行最多也就數百人的護衛隨行,再加上一套完整的政治班子,也就足夠了。
念及此處,李景隆心中不禁一涼,看來所有人都對此次賑災之行不看好啊。
墨菲定律,越怕什麽就越會來什麽…
齊泰在朝會上通報了湖廣受災的情況,場內一片嘩然,北方朱棣給的壓力已讓人身心俱疲,現在湖廣又冒出來百萬群眾受災的消息。
這是天要亡我大明嗎,不少人心中悲戚,一股絕望感席遍全身。
李景隆上前一步高聲嗬斥,“爾等皆為朝中重臣,豈可畏懼眼前這點困難,如今上百萬百姓流離失所,現在朝廷要做的是速速準備物資救災,過冬的被褥,帳篷,糧食,一樣都不能少。”
“諸位,災情就是命令,我身為首輔責任最大,理應親赴一線救濟黎民,今日朝會散去我便會前往湖廣親自督促賑災事宜,即日起朝中諸事由齊閣老代管,不服調令者一律嚴懲。”
李景隆這番話說完,不少人臉上通紅一片,彈劾過李景隆的練子寧更是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
許多人心中升起了念頭,李景隆不是奸臣佞臣,他隻是不會領兵罷了…
齊泰聞言也跟隨李景隆的步伐上前一步,“現災情緊急,一切事宜皆以賑災為主,萬望諸位同心協力,渡過眼前難關。”
話音落下,李景隆看向朱允炆,朱允炆會意點點頭朗聲道,“翰林編修楊士奇才德兼備,品格高尚,命其擔任中書舍人一職,暫入內閣輔助齊閣老,協助賑災物資調度等相關事宜。”
“臣領旨謝恩”,楊士奇愣了片刻後,趕緊雙膝跪地,高呼謝恩。
百官紛紛側目看向角落裏平平無奇的楊士奇,內心皆不平靜,一些心思活絡之人已經向楊士奇拋去了“媚眼”
原因很簡單,中書舍人與翰林編修同為七品官,看似平調,實則不然,二者之間的差距猶如雲泥之別,
翰林編修說好聽點是翰林清貴,其實就是個在翰林院編書的,真正能青雲直上的翰林清貴靠的從來不是翰林這個身份。
而中書舍人就不同了,在朝堂上雖然隻是個不起眼的七品小官,但誰都不敢小看這個“七品”,
中書舍人的中書是中書省的中書,中書省的主官又是真正的百官之首:丞相,不止是文官,武官同樣也是被丞相所管轄的。
而中書舍人擔任著的是丞相秘書的職責,丞相在中書舍人就是秘書,丞相不在中書舍人就代表著丞相,其一言一行都值得細細品味。
雖然中書省製度已不複存在,但中書舍人這個職位卻保留了下來,沒有內閣前他是皇帝的秘書,有了內閣後他便是閣老的秘書,同樣可以在許多場合代表閣老。
楊士奇今後的仕途隻要不出現大的變故,一部主官就是他最低的成就,而入閣也僅是時間問題。
幸福來的太突然,楊士奇自己都是懵逼的狀態,就更別提其他的百官了。
朱允炆低聲說道,“曹國公湖廣之行,一切小心為上,若事不可為,萬望曹國公以保重自身為主,”
“賜曹國公天子劍,便宜行事之權,一切事宜曹國公皆可自行做主,無需提前上報朝廷。”
“臣領旨謝恩。”李景隆聽完朱允炆的話後,心裏顫動了一下。
得此明君,為臣者當以死報之。
便會散去,李景隆出宮門時看見到一旁等待的楊士奇,李景隆輕笑道,“楊大人,運往災區的物資調度就有勞你了。”
楊士奇正了正衣襟,扶了下官帽,鄭重作揖道,“下官多謝曹國公提攜之恩,曹…”
李景隆擺擺手打斷了楊士奇的效忠之言,“你依靠的是你自己的才能,我也僅是職責所在為朝廷舉才,於你並無恩惠,日後大明穩定,人才將會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希望你別被後來者比了下去。”
楊士奇欲開口,李景隆抬手打斷,“若有朝一日你能身居高位,望你也能如我這般舉才任賢。”
“種樹者必培其根,種德者必養其心。”留下這句話後,李景隆便悄然離去,
楊士奇低頭深思,僅片刻便已有所得,此話正如李景隆今日之提攜,不求回報李景隆個人,隻為使其忠於大明,楊士奇心中暗暗發誓,“今後若有所成,當如李公所期。”
楊士奇抬頭,卻發現李景隆已然走遠,輕笑一聲,既有同誌,何須同行。
曹國公府,
李全親自為李景隆挑了百人護衛隨行,這些人無一不是李文忠曾經最精銳的親兵,馬匹軍備,皆是上上之選。
“全叔,我隻是去賑災又不是去打仗,朝廷也會派兵護衛的,實在不必勞動諸位相隨。”李景隆對李全的安排報以苦笑,
這些人年齡最小的僅比李景隆大幾歲,年齡最大的也不過四十,都是李全精挑細選出來的,他們皆是身經百戰還能活下來的人,李文忠病逝後,他們便入了曹國公充當護衛。
“胡鬧,上百萬災民一旦鬧起來有多可怕你知道嗎?你以為此行就一定不會出現意外?老夫這輩子都沒見過百萬人亂起來的場景,也隻能想象的到一二,而你卻要親身去麵對!”
隨後李全看向百名親兵自信的開口說道,“他們是你的最有力的保障,若真遇到民變,他們有能力帶你殺出重圍。”
為首親兵聞言大笑道,“副帥放心,莫說是百萬流民,就是百萬大軍又有何懼,我等必能安然無恙的把帶少帥回來!”
又一人高聲道,“少帥的安危副帥不必擔心,您要擔心的是,我們歸來之日酒夠不夠喝,”
“哈哈哈”
百人齊聲大笑,仿佛又回到了那個時代。
“酒管夠,”
李全笑著回應,隨後欣慰的看向眾人點點頭,這件事也就這麽定下了,李景隆隻得無奈接受。
在眾親兵的心中,李文忠永遠是大帥,他的兒子哪怕已經掌管大都督府,依舊隻能是少帥。
李景隆對此也並沒有什麽異議,反而內心對他們由衷的感激,親兵是軍中最精銳最忠心的軍士,他們無一不是以一當十的猛人,
同時也是大將的最後一道防線,敵方兵士想要摸到大將就必須要殺光所有精銳的親兵,其難度不亞於拿鳥槍硬剛大炮,
因此斬將之功才能位於四大軍功之列,而四大軍功隻需完成一件,就可以獲得飛將軍李廣追求了一輩子的理想,封侯!原地封侯!
與此同時,京營一支數千人的兵馬已至金陵城門,為首將領在亮出印信後便騎著快馬向曹國公府疾馳而去。
在李景隆帶著百名親兵出門時,正好與京營將領碰上,將領一個漂亮的翻身下馬讓眾人眼前一亮,將領單膝跪地朗聲道,
“末將京營參將王騰奉陛下之命護送曹國公,京營三千輕騎已至南城門等候,請曹國公檢閱。”
我兒王騰?
好家夥,李景隆直呼好家夥,他本以為李全讓他帶著百名親衛已是小題大做,誰料朱允炆竟直接給了他三千騎兵充當護衛,還讓有大帝之資的王騰帶隊,
這等配置,都夠去北方浪一圈了。
正常情況下,朝廷派欽差出行最多也就數百人的護衛隨行,再加上一套完整的政治班子,也就足夠了。
念及此處,李景隆心中不禁一涼,看來所有人都對此次賑災之行不看好啊。
墨菲定律,越怕什麽就越會來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