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速度上的壓迫感,帶給大成王朝整個朝廷心理上無邊的壓力。
本就病蔫蔫的皇帝徹底暈了過去,皇後娘娘幾乎一天一夜沒睡,召集大臣們商量對策,安排軍事防衛布局。
一天的攻城守城戰,攻城的遼國一方壓力很大,守城的大成王朝壓力更大,就像是你住在一個安裝了不鏽鋼安全門的房間裏,但是外麵有人用極為強烈的衝擊力不斷地擊打了一整天的門,你也不知道這個門是不是能真的抵擋住對方的攻擊,心理上便一直處於一種緊繃的狀態。
所以一幫大臣們要求皇後娘娘安排使節去城外,問遼國到底想要什麽。
總不能真的想要滅了大成吧。
她吃得下嗎?
使節回來之後,說了一通蕭烈歌的漫天要價,諸如每年要送多少錢給遼國,邊境再開放多少個榷場,增加茶葉、書籍、銅錢的交易數額等等,甚至還提到了割讓城池。
最後,蕭烈歌還加了一句,她跟皇後的女官薛知景有舊,下次來使,讓薛知景來。
皇後娘娘略一思索,親自給蕭烈歌寫了一封回信,先從兩國幾百年的關係開始說起,斥責蕭烈歌背信棄義,然後再說明蕭烈歌的攻城戰是不會成功的,汴京城就算被圍十年也不會被攻破,等四周勤王的兵馬一到,蕭烈歌必敗無疑。
最後,她才提到,薛知景前段時間在廣州突然下落不明了。
皇後娘娘本意是想要讓蕭烈歌有些情緒上的波動,才好談下一步,沒有想到她就是個衝動的小狼崽,情緒是波動了,波動就讓人攻城,攻城的喊聲震天,在皇宮深處都能聽見。
蕭烈歌根本就不相信皇後的話,壓根兒就以為薛知景還在汴京城呢。
城內的氣氛越來越凝重,特別是那些白鬍子老頭子們,一個個見天兒地讓皇後趕緊跟蕭烈歌和談,更是一個個跑去皇帝的寢宮外跪著要求見。所有的意見就是,反正對方不就是要錢嘛,趕緊給了讓他們趕緊走。
舒坦的日子過久了,人的膽子也都變小了。
隻是他們不知道的是,他們皇帝已經半死不活了,而皇後娘娘在內外的壓力之下,幾乎老了十歲。
最後還是新晉的女官阿伊拉主動請纓去城外和談。
最終大成王朝以每年贈予遼國十萬貫銅錢,二十萬匹絹,增開兩處榷場,增加一些交易物品的數額為合約內容簽訂了和談條約。至於割讓城池,那是萬萬不能的。
至於薛知景的下落,阿伊拉手裏拿著蕭烈歌送給薛知景的那根紅色馬鞭,到讓蕭烈歌終於信了幾分。
「可能找到薛知景?」
阿伊拉搖搖頭,語氣冷冷地說,「茫茫大海,一點蹤跡都沒有。」
蕭烈歌冷哼著,「行,我現在退兵可以,一年之內,你們找到薛知景送來給我。沒有人的話,明年冬天,我將再次兵臨城下。」
阿伊拉沒好氣地說,「小景對我有救命之恩,我難道不想找到她嗎?我已經跟皇後娘娘申請了,過幾天就要去南方找她,要不是你兵臨城下堵了門,我早就去了。你怎麽這麽貪得無厭,要這個要那個的,你怎麽不說全天下都是你的。」
「你~」
兩人吵了一架,結果,蕭烈歌卻邀請阿伊拉陪她喝了一頓,然後才退兵走了,到讓阿伊拉一陣的莫名其妙。
不過,第二天元錦帶著幾十萬邊軍趕到的時候,阿伊拉才知道,或許他們都被蕭烈歌給涮了。
蕭烈歌哪裏是真的想過要拿下汴京城啊,她根本就是個強盜,目的就是那個合約。她就是靠著速度,打了一個時間差,在元錦的邊軍過來兩麵夾擊之前,先壓迫一下京城這幫沒怎麽見過戰爭場麵的大臣們,好簽下一個有利的合約,然後就走。
隻是不知道對於她來說,薛知景到底是什麽?
若是真找到了薛知景,到底應不應該讓她出麵去見蕭烈歌。
……
南方大海。
薛知景這些要被販賣的「奴隸」每天隻有基本的口糧,和一些不讓人渴死的茶水,這樣的食物攝取是無法滿足人的每日所需的,所以每個人都顯得有氣無力。
薛知景曾經嚐試著要爬出這個艙室,但是卻發現門被堵得死死的。
還有人安慰她,「不要嚐試了,沒有用的,你出去了,外麵還不是大海,逃不掉的。」
整個底層艙室裏麵男女都有,不過大多都是少年人,最大也不過二十多歲,估計是要被販賣過去當勞動力的。
大家都自覺地分成了男女兩邊,馬桶也分開來。
不過,現在一個個都跟旱災的饑民一樣,誰也沒有力氣去騷擾誰。
兩天之後,船突然急停了下來,從艙室內聽到了一些嘈雜的聲音。
這樣的聲音持續了好一陣,甚至還有刀劍的金屬碰撞聲。
直到有人來拉開了這個地下艙室的門,他們這幫「奴隸」才終於重見天日。
再次見到日光刺眼得很,在指縫間看出去,薛知景發現,這裏好像不是她期待的陸地,而是一個島嶼,周圍人的打扮也亂糟糟的。
難道是海盜嗎?
一幫人指揮著他們將船上的一些糧食和酒搬下船,但是瓷器絲綢這樣的貨物就留在了船上。
薛知景也跟著一起搬著東西,搬到船邊的小船上,然後運到不遠處的那座小島上。
本就病蔫蔫的皇帝徹底暈了過去,皇後娘娘幾乎一天一夜沒睡,召集大臣們商量對策,安排軍事防衛布局。
一天的攻城守城戰,攻城的遼國一方壓力很大,守城的大成王朝壓力更大,就像是你住在一個安裝了不鏽鋼安全門的房間裏,但是外麵有人用極為強烈的衝擊力不斷地擊打了一整天的門,你也不知道這個門是不是能真的抵擋住對方的攻擊,心理上便一直處於一種緊繃的狀態。
所以一幫大臣們要求皇後娘娘安排使節去城外,問遼國到底想要什麽。
總不能真的想要滅了大成吧。
她吃得下嗎?
使節回來之後,說了一通蕭烈歌的漫天要價,諸如每年要送多少錢給遼國,邊境再開放多少個榷場,增加茶葉、書籍、銅錢的交易數額等等,甚至還提到了割讓城池。
最後,蕭烈歌還加了一句,她跟皇後的女官薛知景有舊,下次來使,讓薛知景來。
皇後娘娘略一思索,親自給蕭烈歌寫了一封回信,先從兩國幾百年的關係開始說起,斥責蕭烈歌背信棄義,然後再說明蕭烈歌的攻城戰是不會成功的,汴京城就算被圍十年也不會被攻破,等四周勤王的兵馬一到,蕭烈歌必敗無疑。
最後,她才提到,薛知景前段時間在廣州突然下落不明了。
皇後娘娘本意是想要讓蕭烈歌有些情緒上的波動,才好談下一步,沒有想到她就是個衝動的小狼崽,情緒是波動了,波動就讓人攻城,攻城的喊聲震天,在皇宮深處都能聽見。
蕭烈歌根本就不相信皇後的話,壓根兒就以為薛知景還在汴京城呢。
城內的氣氛越來越凝重,特別是那些白鬍子老頭子們,一個個見天兒地讓皇後趕緊跟蕭烈歌和談,更是一個個跑去皇帝的寢宮外跪著要求見。所有的意見就是,反正對方不就是要錢嘛,趕緊給了讓他們趕緊走。
舒坦的日子過久了,人的膽子也都變小了。
隻是他們不知道的是,他們皇帝已經半死不活了,而皇後娘娘在內外的壓力之下,幾乎老了十歲。
最後還是新晉的女官阿伊拉主動請纓去城外和談。
最終大成王朝以每年贈予遼國十萬貫銅錢,二十萬匹絹,增開兩處榷場,增加一些交易物品的數額為合約內容簽訂了和談條約。至於割讓城池,那是萬萬不能的。
至於薛知景的下落,阿伊拉手裏拿著蕭烈歌送給薛知景的那根紅色馬鞭,到讓蕭烈歌終於信了幾分。
「可能找到薛知景?」
阿伊拉搖搖頭,語氣冷冷地說,「茫茫大海,一點蹤跡都沒有。」
蕭烈歌冷哼著,「行,我現在退兵可以,一年之內,你們找到薛知景送來給我。沒有人的話,明年冬天,我將再次兵臨城下。」
阿伊拉沒好氣地說,「小景對我有救命之恩,我難道不想找到她嗎?我已經跟皇後娘娘申請了,過幾天就要去南方找她,要不是你兵臨城下堵了門,我早就去了。你怎麽這麽貪得無厭,要這個要那個的,你怎麽不說全天下都是你的。」
「你~」
兩人吵了一架,結果,蕭烈歌卻邀請阿伊拉陪她喝了一頓,然後才退兵走了,到讓阿伊拉一陣的莫名其妙。
不過,第二天元錦帶著幾十萬邊軍趕到的時候,阿伊拉才知道,或許他們都被蕭烈歌給涮了。
蕭烈歌哪裏是真的想過要拿下汴京城啊,她根本就是個強盜,目的就是那個合約。她就是靠著速度,打了一個時間差,在元錦的邊軍過來兩麵夾擊之前,先壓迫一下京城這幫沒怎麽見過戰爭場麵的大臣們,好簽下一個有利的合約,然後就走。
隻是不知道對於她來說,薛知景到底是什麽?
若是真找到了薛知景,到底應不應該讓她出麵去見蕭烈歌。
……
南方大海。
薛知景這些要被販賣的「奴隸」每天隻有基本的口糧,和一些不讓人渴死的茶水,這樣的食物攝取是無法滿足人的每日所需的,所以每個人都顯得有氣無力。
薛知景曾經嚐試著要爬出這個艙室,但是卻發現門被堵得死死的。
還有人安慰她,「不要嚐試了,沒有用的,你出去了,外麵還不是大海,逃不掉的。」
整個底層艙室裏麵男女都有,不過大多都是少年人,最大也不過二十多歲,估計是要被販賣過去當勞動力的。
大家都自覺地分成了男女兩邊,馬桶也分開來。
不過,現在一個個都跟旱災的饑民一樣,誰也沒有力氣去騷擾誰。
兩天之後,船突然急停了下來,從艙室內聽到了一些嘈雜的聲音。
這樣的聲音持續了好一陣,甚至還有刀劍的金屬碰撞聲。
直到有人來拉開了這個地下艙室的門,他們這幫「奴隸」才終於重見天日。
再次見到日光刺眼得很,在指縫間看出去,薛知景發現,這裏好像不是她期待的陸地,而是一個島嶼,周圍人的打扮也亂糟糟的。
難道是海盜嗎?
一幫人指揮著他們將船上的一些糧食和酒搬下船,但是瓷器絲綢這樣的貨物就留在了船上。
薛知景也跟著一起搬著東西,搬到船邊的小船上,然後運到不遠處的那座小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