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軍事調動的樞密院對於皇後娘娘要讓元錦來當雄州地區的指揮官幾乎是一致的反對,一部分說她是女子,一部分則說她年紀輕戰功少,說最好從京城中安排老成持重的將軍過去。
皇後娘娘很清楚,樞密院一則從來都對武將有所忌憚,一遇到什麽事情都會雞蛋裏挑骨頭,但是對於別人推上前來的武將又愛指手畫腳,比如說,擔心皇後娘娘的手伸得太長了。
但是現在最麻煩的事情是,除了元錦,皇後娘娘沒有什麽更好的選擇了。
在現階段遼國和夏國準備打過來的時候,雄州地區是緊要位置,皇後娘娘務必要一個自己信得過又有足夠能力的人坐鎮雄州。
重文抑武的大成王朝根本就沒有一個持續地培養武官的機製,大部分的武官都是家裏一代代傳承下來的,更有武官家中途讓子弟學文考科舉的,所以優秀的武官是一代少於一代,一代不如一代。
到了現在這個時候,元錦已經是新一代武官備用軍中最優秀的一個少年了。
她在馬球場上的風姿,展現的組織能力與領導力,遠遠超越了她十五歲的年紀,有了一個青年將領的雛形。
而元錦又是皇後娘娘族中的侄女,自然是最信任的人。
除了元錦,皇後娘娘估計隻能派自己的族兄元傑綱去雄州了,但是那樣在京城的禁軍裏麵她就沒有自己人了,四十萬禁軍啊,她可不放心裏麵一個自己人都沒有。
「現在軍情緊急,不若讓元錦暫代這個職位,以及時防備遼國,畢竟現在再找一位將軍過去,可能會出現防備上麵的空隙。」
皇後娘娘準備用的是一個拖字訣,先讓元錦幹著,然後她在京城這邊再慢慢選所謂的人選,到時候怎麽選,選誰,估計還能跟樞密院這幫老頭子你來我往地爭執一番,這一來一年半載就過去了。
到時候元錦幹得好,或者立了戰功,她就順勢讓她繼續幹下去,位置就穩了。
至於元錦年齡到了要成親的時候,她已經選擇性地忽略了。
雄州那邊,薛知景、元錦、李婧和陳棠四人一眾去了小翠去世的那片森林。
那夜被人追殺,小翠以己身擋住了追殺人的屠刀,救了薛知景一命,薛知景不得已騎馬逃走了。後來,元錦她們找薛知景的時候便找到了小翠的屍體,當時沒有辦法,就直接將小翠給埋在了當地。
幾人這次過來,一是為了祭奠,二是為了給她將墳墓修得好一點。這個時代,事死如事生,這樣的事情是務必要做的。
元錦更是問薛知景,「不需要將小翠送回她的家鄉嗎?」
薛知景有些茫然,「家鄉?我不知道她的家鄉在哪裏。」
突然有些愧疚,薛知景在這個時代落下了她的第一滴眼淚。她和小翠同為宮裏人,小翠似乎心裏有芥蒂,從來不提家中情況,薛知景自然也不好多嘴去過問。
元錦拍了拍她的肩膀,試圖安慰安慰她,「沒關係,天地之大,哪裏都是埋骨之地。」
元錦豪爽大氣,擁有天生的武將性格,總有一種「隻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屍還」的氣勢。
「小翠救了我一命,她讓我知道,在這個世界上,
原來真的有人是可以用命去救他人的。」薛知景的手在身側握成了拳,目光緩緩地越過正在休整的墓地,飄向了遠方。
元錦笑了笑,目光裏都理所當然的堅定,「因為是朋友啊~」
薛知景看向了她。
「小景,我相信,若是你我處在同樣的位置上,也會拚盡全力去救的,因為,我們是朋友啊。」元錦的目光清澈,似乎這樣的話是一件非常簡單的道理。
生死相依,以命相托。
薛知景突然懂了。
前世的薛知景親緣淺,友誼薄。重活這一世,沒有想到,竟能收穫到這麽多的朋友,她更覺得滿心充盈,對這個時代與世界擁有了更多的認同感。
陳棠留下輔助元錦,薛知景和李婧則帶著陸城先回汴京城,然後從汴京城走水路去南邊。
臨行之前,薛知景再次跟元錦確認道,「最重要的是榷場,保障榷場貿易和打擊走私要並行。我回京會跟娘娘再商議一下榷場貿易擴大的事情,之後我會去南邊理清茶葉的產量情況,交引不能再超發了。」
在軍事布局上,薛知景聽元錦的,在經濟貿易上,元錦不打折扣地聽薛知景的。
薛知景和李婧押解著陸城,一路返回汴京城,回去的路上,天已經開始下雪了,冬天來了。
回到了京城,將陸城交給大理寺審問,薛知景和李婧則進宮給皇後娘娘詳細匯報這次出行的情況。
薛知景將自己被蕭烈歌俘虜的那一段輕描淡寫地順過去了,並未細講,主要匯報內容在榷場和兩國的貿易上麵。
皇後娘娘讓她提交一份詳細的報告上來,然後說道,「今晚我在宮裏給你們開一個慶功宴,李婧,也邀請你的父母過來。」
李婧有些受寵若驚,卻不知在皇後娘娘看來,看她們這些意氣風發的小女孩們,就像是看見年少時候的自己,她很想給予她們與其成就匹配的功勳。
就像是在完成自己年少時未完成的夢一樣。
宮裏辦這樣的慶功宴輕車熟路,到了天黑的時候,辦宴會的大廳以及外麵的院子燈火通明,熱鬧非凡。
皇後娘娘很清楚,樞密院一則從來都對武將有所忌憚,一遇到什麽事情都會雞蛋裏挑骨頭,但是對於別人推上前來的武將又愛指手畫腳,比如說,擔心皇後娘娘的手伸得太長了。
但是現在最麻煩的事情是,除了元錦,皇後娘娘沒有什麽更好的選擇了。
在現階段遼國和夏國準備打過來的時候,雄州地區是緊要位置,皇後娘娘務必要一個自己信得過又有足夠能力的人坐鎮雄州。
重文抑武的大成王朝根本就沒有一個持續地培養武官的機製,大部分的武官都是家裏一代代傳承下來的,更有武官家中途讓子弟學文考科舉的,所以優秀的武官是一代少於一代,一代不如一代。
到了現在這個時候,元錦已經是新一代武官備用軍中最優秀的一個少年了。
她在馬球場上的風姿,展現的組織能力與領導力,遠遠超越了她十五歲的年紀,有了一個青年將領的雛形。
而元錦又是皇後娘娘族中的侄女,自然是最信任的人。
除了元錦,皇後娘娘估計隻能派自己的族兄元傑綱去雄州了,但是那樣在京城的禁軍裏麵她就沒有自己人了,四十萬禁軍啊,她可不放心裏麵一個自己人都沒有。
「現在軍情緊急,不若讓元錦暫代這個職位,以及時防備遼國,畢竟現在再找一位將軍過去,可能會出現防備上麵的空隙。」
皇後娘娘準備用的是一個拖字訣,先讓元錦幹著,然後她在京城這邊再慢慢選所謂的人選,到時候怎麽選,選誰,估計還能跟樞密院這幫老頭子你來我往地爭執一番,這一來一年半載就過去了。
到時候元錦幹得好,或者立了戰功,她就順勢讓她繼續幹下去,位置就穩了。
至於元錦年齡到了要成親的時候,她已經選擇性地忽略了。
雄州那邊,薛知景、元錦、李婧和陳棠四人一眾去了小翠去世的那片森林。
那夜被人追殺,小翠以己身擋住了追殺人的屠刀,救了薛知景一命,薛知景不得已騎馬逃走了。後來,元錦她們找薛知景的時候便找到了小翠的屍體,當時沒有辦法,就直接將小翠給埋在了當地。
幾人這次過來,一是為了祭奠,二是為了給她將墳墓修得好一點。這個時代,事死如事生,這樣的事情是務必要做的。
元錦更是問薛知景,「不需要將小翠送回她的家鄉嗎?」
薛知景有些茫然,「家鄉?我不知道她的家鄉在哪裏。」
突然有些愧疚,薛知景在這個時代落下了她的第一滴眼淚。她和小翠同為宮裏人,小翠似乎心裏有芥蒂,從來不提家中情況,薛知景自然也不好多嘴去過問。
元錦拍了拍她的肩膀,試圖安慰安慰她,「沒關係,天地之大,哪裏都是埋骨之地。」
元錦豪爽大氣,擁有天生的武將性格,總有一種「隻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屍還」的氣勢。
「小翠救了我一命,她讓我知道,在這個世界上,
原來真的有人是可以用命去救他人的。」薛知景的手在身側握成了拳,目光緩緩地越過正在休整的墓地,飄向了遠方。
元錦笑了笑,目光裏都理所當然的堅定,「因為是朋友啊~」
薛知景看向了她。
「小景,我相信,若是你我處在同樣的位置上,也會拚盡全力去救的,因為,我們是朋友啊。」元錦的目光清澈,似乎這樣的話是一件非常簡單的道理。
生死相依,以命相托。
薛知景突然懂了。
前世的薛知景親緣淺,友誼薄。重活這一世,沒有想到,竟能收穫到這麽多的朋友,她更覺得滿心充盈,對這個時代與世界擁有了更多的認同感。
陳棠留下輔助元錦,薛知景和李婧則帶著陸城先回汴京城,然後從汴京城走水路去南邊。
臨行之前,薛知景再次跟元錦確認道,「最重要的是榷場,保障榷場貿易和打擊走私要並行。我回京會跟娘娘再商議一下榷場貿易擴大的事情,之後我會去南邊理清茶葉的產量情況,交引不能再超發了。」
在軍事布局上,薛知景聽元錦的,在經濟貿易上,元錦不打折扣地聽薛知景的。
薛知景和李婧押解著陸城,一路返回汴京城,回去的路上,天已經開始下雪了,冬天來了。
回到了京城,將陸城交給大理寺審問,薛知景和李婧則進宮給皇後娘娘詳細匯報這次出行的情況。
薛知景將自己被蕭烈歌俘虜的那一段輕描淡寫地順過去了,並未細講,主要匯報內容在榷場和兩國的貿易上麵。
皇後娘娘讓她提交一份詳細的報告上來,然後說道,「今晚我在宮裏給你們開一個慶功宴,李婧,也邀請你的父母過來。」
李婧有些受寵若驚,卻不知在皇後娘娘看來,看她們這些意氣風發的小女孩們,就像是看見年少時候的自己,她很想給予她們與其成就匹配的功勳。
就像是在完成自己年少時未完成的夢一樣。
宮裏辦這樣的慶功宴輕車熟路,到了天黑的時候,辦宴會的大廳以及外麵的院子燈火通明,熱鬧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