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因為董狐的秉筆直書,使趙盾攤上了一個弑君的罪名,趙盾是很鬱悶的,但也是無可奈何的。
在其位,就得擔其責。擔當,是趙盾這樣的執政卿大夫必備的基本素質。
有人評價趙衰趙盾父子倆,一個為冬日之日,一個為夏日之日。其實趙盾何嚐不想象父親一樣,成為人人可親可近總給人帶來溫暖的冬日之日呢?
但他沒有父親的時運,因為他的主要時代,正是晉靈公時代,攤上的是一個弱爆且荒誕的國君。
趙盾必須拿出鐵腕手段,才能確保他的全麵執政措施的落地。
趙盾,無疑是一位能臣幹吏,一位對晉國無比忠心的執政大夫,他的主要才能並非在軍事,而在於治理國家。
想當年,在晉襄公時代,他九法改革,推行法治,使晉國蒸蒸日上。
到了晉靈公時,敗壞這些法治規定的正是國君,從而使晉國開始走下坡路。
現在,新國君晉成公來了,趙盾長長鬆了口氣,自己為晉國付出太多了,理應可以多點屬於自己的時間。
趙盾元帥,您是不是可以休息一下了呢?
是的,晉成公不是小孩,他從小便去了周王室,在日益衰落的王室裏,他得到了全麵的曆練,在政治上他是成熟的,不會再象那個小屁孩晉靈公胡作非為。
再加上他的這個國君之位也是來得那麽突然,相當於天上掉下大餡餅,一把砸在自己頭上,自己敢不珍惜?
不但要珍惜這樣的機會,更要感恩給予自己這個地位的人,對,那便是趙盾。
顯然,趙盾再次擁有了一個全麵支持他的國君。如同他一開始執政之初時的晉襄公那樣,晉成公給予了趙盾極大的信任!
那趙穿弑君要不要追究責任?
趙盾對晉成公說:“主公,趙穿有罪,但那也是為了社稷。他親赴王城將主公給接回晉國即位國君,此功過可抵也。
再說,臣已經領了此罪,已經被記錄在史書上了,要處罰,那就處罰臣吧。”
晉成公會處罰趙盾嗎?當然不會。
晉成公需要趙盾,因為晉國對他來講,可以說是一完全陌生的國家。他在晉國沒有朋友,沒有兄弟,甚至沒有親戚。
他就是一光杆司令!
政治上成熟的晉成公當然知道,他最主要的依靠力量就是趙氏家族!
公元前607年,這對晉國來講是一個重要的年份。這一年,可惡的晉靈公薨了,是被人給殺的。
這是全晉國人民的期盼,是符合最廣大晉國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
這一年,新的晉國國君來了,他便是晉成公。與其他成熟的政治家一樣,晉成公要看看國際新秩序是怎麽樣的。
首先是周王室,這一年,當了六年天子的周匡王崩了。
不過天子是否駕崩對大多數諸侯來講都無所謂了,春秋到了這個時候,王室幾乎可有可無。
也許對於晉國、宋國、齊國等這樣的傳統中原大國來講,王室是幾乎可有可無。
但南方的楚國卻正想著進軍中原,國君正是楚莊王,楚莊王卻對周天子很感興趣!
原因很簡單,楚國也是稱王的!
但楚莊王並非一般的楚王,這是一個雄才大略的楚王。在沉寂了三年後,楚莊王一鳴驚人,連續平定國內大臣叛亂、附庸國造反後,強勢進軍中原,討伐陸渾之戎,再赴天子腳下,搞了一出楚王問鼎的故事來。
楚莊王問鼎,意在向天下表明,楚國本就是中原一分子。因鼎有九,代表九州,而代表楚國的正是荊州!
但一直以來,楚國被視為蠻夷,被周王朝所蔑視為等同於東夷北狄西戎的南蠻。久而久之,連楚國人自己都認為自己就是南蠻。
但楚莊王不這麽認為,他認為楚國是根正苗紅的華夏,是華夏中原的一份子!
既然是中原一份子,那就有必要參與中原事務。而現在中原事務名義上是由周天子在負責的,實質上是由晉國在主導的。
晉國,正是中原諸侯聯盟盟主,當時的春秋霸主!
楚國開始行動了。楚國先是搞定了陳國、蔡國,然後再搞定了鄭國,把陳國、蔡國、鄭國等諸侯拉攏到自己門下,再圍繞著宋國動起了腦筋。
公元前607年,已經成為楚國盟國的鄭國在楚國的指示下討伐宋國,兩國在大棘決戰,結果鄭國大勝。
晉國管了麽?沒有,因為晉國實在沒精力管了。
首先是晉國自身原因造成的。在晉靈公後期,晉國在主導幾件重要國際大事中都出現了問題,導致中原諸侯對晉國已然是離心離德。
公元前610年,當時宋國發生了弑君事件,晉國派出中軍佐荀林父聯合衛國、陳國、鄭國出兵幹涉宋國內政。
結果宋國人通過重重賄賂,不但免除了刀兵之災,還使宋文公的國君之位合法化了。這讓中原諸侯很失望。
然後是公元前608年,魯國與齊國起了衝突。霸道的齊國搶了魯國不少地盤,魯國人告狀到晉國,晉國派出軍隊,同樣聯合了一堆諸侯國去討伐齊國。
結果齊國人學宋國人的樣,給出一筆賄賂,然後就不了了之。這讓魯國很寒心,也讓其他諸侯國很失望。
鄭國首先表達了對晉國的不滿,於是,公開表示跟著楚國混了。
鄭國背叛晉國,這事可不是小事。公元前608年,晉國中軍元帥趙盾親率晉軍主力聯合諸侯國去討伐鄭國。
鄭國向楚國求援,楚國立即出兵援助鄭國。
在楚軍麵前,晉軍不敢隨便,最後借口西線有戰事而匆匆撤軍。
晉國的軟弱使楚國更想染指中原。公元前608年秋,楚軍再次討伐陳、宋兩國。
晉國中軍元帥趙盾再次出兵相救,但始終不敢與楚軍交戰,而是討伐了鄭國。
結果鄭國倒沒打下來,楚軍則降服了陳國後迅速北上,與晉軍決戰於北林。
這一場戰役也沒好好打起來,但晉國損失了大夫解揚。
晉軍侵占了秦國的附庸崇國。本想著引秦軍出來一戰,然後,以崇國為談判籌碼,與秦國訂立雙方互不侵犯條約。
結果秦國在多次吃了晉國悶虧後,已經決定要與晉國死磕了。
所以,秦國沒按晉國的意圖出兵救崇,卻在晉國把注意力放在中原的鄭、宋、陳等國時,再次侵入晉國的焦邑。
等晉軍匆匆趕到焦邑,秦軍卻三十六計走為上,直接放棄焦邑。晉軍空跑一趟!
火大了的晉軍幹脆直接去討伐鄭國,以報複去年的北林之役失利之仇,結果楚軍很快北上。
晉軍聽說楚軍來了,再次不戰而逃!
這些事,我們在前麵講晉靈公時已經講到了,這裏再提一提,目的是將晉成公此時麵臨著的國際新秩序給擺一擺:
晉國號稱中原霸主,但此時的國際威望已經嚴重下降。可以說,除了宋國外,各諸侯國都跟著楚國混了。
晉國最強的敵人是晉國,然後是秦國,這兩個敵人使晉國陷入了東西兩線作戰的境地。這些年來,晉軍總是東奔西走,疲於奔命!
晉國剛經曆了一場弑君事件,整個晉國上下的思想還需要統一,一些晉靈公時期已經暴露出來的問題必須得到解決。
在這樣的情況下,晉成公與中軍元帥趙盾商議後,決定暫時退出春秋霸主之爭。
中原,那就暫時讓給你們楚國佬吧。
咱晉國,先解決一些內部問題,到時再來收拾你楚國佬!
在其位,就得擔其責。擔當,是趙盾這樣的執政卿大夫必備的基本素質。
有人評價趙衰趙盾父子倆,一個為冬日之日,一個為夏日之日。其實趙盾何嚐不想象父親一樣,成為人人可親可近總給人帶來溫暖的冬日之日呢?
但他沒有父親的時運,因為他的主要時代,正是晉靈公時代,攤上的是一個弱爆且荒誕的國君。
趙盾必須拿出鐵腕手段,才能確保他的全麵執政措施的落地。
趙盾,無疑是一位能臣幹吏,一位對晉國無比忠心的執政大夫,他的主要才能並非在軍事,而在於治理國家。
想當年,在晉襄公時代,他九法改革,推行法治,使晉國蒸蒸日上。
到了晉靈公時,敗壞這些法治規定的正是國君,從而使晉國開始走下坡路。
現在,新國君晉成公來了,趙盾長長鬆了口氣,自己為晉國付出太多了,理應可以多點屬於自己的時間。
趙盾元帥,您是不是可以休息一下了呢?
是的,晉成公不是小孩,他從小便去了周王室,在日益衰落的王室裏,他得到了全麵的曆練,在政治上他是成熟的,不會再象那個小屁孩晉靈公胡作非為。
再加上他的這個國君之位也是來得那麽突然,相當於天上掉下大餡餅,一把砸在自己頭上,自己敢不珍惜?
不但要珍惜這樣的機會,更要感恩給予自己這個地位的人,對,那便是趙盾。
顯然,趙盾再次擁有了一個全麵支持他的國君。如同他一開始執政之初時的晉襄公那樣,晉成公給予了趙盾極大的信任!
那趙穿弑君要不要追究責任?
趙盾對晉成公說:“主公,趙穿有罪,但那也是為了社稷。他親赴王城將主公給接回晉國即位國君,此功過可抵也。
再說,臣已經領了此罪,已經被記錄在史書上了,要處罰,那就處罰臣吧。”
晉成公會處罰趙盾嗎?當然不會。
晉成公需要趙盾,因為晉國對他來講,可以說是一完全陌生的國家。他在晉國沒有朋友,沒有兄弟,甚至沒有親戚。
他就是一光杆司令!
政治上成熟的晉成公當然知道,他最主要的依靠力量就是趙氏家族!
公元前607年,這對晉國來講是一個重要的年份。這一年,可惡的晉靈公薨了,是被人給殺的。
這是全晉國人民的期盼,是符合最廣大晉國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
這一年,新的晉國國君來了,他便是晉成公。與其他成熟的政治家一樣,晉成公要看看國際新秩序是怎麽樣的。
首先是周王室,這一年,當了六年天子的周匡王崩了。
不過天子是否駕崩對大多數諸侯來講都無所謂了,春秋到了這個時候,王室幾乎可有可無。
也許對於晉國、宋國、齊國等這樣的傳統中原大國來講,王室是幾乎可有可無。
但南方的楚國卻正想著進軍中原,國君正是楚莊王,楚莊王卻對周天子很感興趣!
原因很簡單,楚國也是稱王的!
但楚莊王並非一般的楚王,這是一個雄才大略的楚王。在沉寂了三年後,楚莊王一鳴驚人,連續平定國內大臣叛亂、附庸國造反後,強勢進軍中原,討伐陸渾之戎,再赴天子腳下,搞了一出楚王問鼎的故事來。
楚莊王問鼎,意在向天下表明,楚國本就是中原一分子。因鼎有九,代表九州,而代表楚國的正是荊州!
但一直以來,楚國被視為蠻夷,被周王朝所蔑視為等同於東夷北狄西戎的南蠻。久而久之,連楚國人自己都認為自己就是南蠻。
但楚莊王不這麽認為,他認為楚國是根正苗紅的華夏,是華夏中原的一份子!
既然是中原一份子,那就有必要參與中原事務。而現在中原事務名義上是由周天子在負責的,實質上是由晉國在主導的。
晉國,正是中原諸侯聯盟盟主,當時的春秋霸主!
楚國開始行動了。楚國先是搞定了陳國、蔡國,然後再搞定了鄭國,把陳國、蔡國、鄭國等諸侯拉攏到自己門下,再圍繞著宋國動起了腦筋。
公元前607年,已經成為楚國盟國的鄭國在楚國的指示下討伐宋國,兩國在大棘決戰,結果鄭國大勝。
晉國管了麽?沒有,因為晉國實在沒精力管了。
首先是晉國自身原因造成的。在晉靈公後期,晉國在主導幾件重要國際大事中都出現了問題,導致中原諸侯對晉國已然是離心離德。
公元前610年,當時宋國發生了弑君事件,晉國派出中軍佐荀林父聯合衛國、陳國、鄭國出兵幹涉宋國內政。
結果宋國人通過重重賄賂,不但免除了刀兵之災,還使宋文公的國君之位合法化了。這讓中原諸侯很失望。
然後是公元前608年,魯國與齊國起了衝突。霸道的齊國搶了魯國不少地盤,魯國人告狀到晉國,晉國派出軍隊,同樣聯合了一堆諸侯國去討伐齊國。
結果齊國人學宋國人的樣,給出一筆賄賂,然後就不了了之。這讓魯國很寒心,也讓其他諸侯國很失望。
鄭國首先表達了對晉國的不滿,於是,公開表示跟著楚國混了。
鄭國背叛晉國,這事可不是小事。公元前608年,晉國中軍元帥趙盾親率晉軍主力聯合諸侯國去討伐鄭國。
鄭國向楚國求援,楚國立即出兵援助鄭國。
在楚軍麵前,晉軍不敢隨便,最後借口西線有戰事而匆匆撤軍。
晉國的軟弱使楚國更想染指中原。公元前608年秋,楚軍再次討伐陳、宋兩國。
晉國中軍元帥趙盾再次出兵相救,但始終不敢與楚軍交戰,而是討伐了鄭國。
結果鄭國倒沒打下來,楚軍則降服了陳國後迅速北上,與晉軍決戰於北林。
這一場戰役也沒好好打起來,但晉國損失了大夫解揚。
晉軍侵占了秦國的附庸崇國。本想著引秦軍出來一戰,然後,以崇國為談判籌碼,與秦國訂立雙方互不侵犯條約。
結果秦國在多次吃了晉國悶虧後,已經決定要與晉國死磕了。
所以,秦國沒按晉國的意圖出兵救崇,卻在晉國把注意力放在中原的鄭、宋、陳等國時,再次侵入晉國的焦邑。
等晉軍匆匆趕到焦邑,秦軍卻三十六計走為上,直接放棄焦邑。晉軍空跑一趟!
火大了的晉軍幹脆直接去討伐鄭國,以報複去年的北林之役失利之仇,結果楚軍很快北上。
晉軍聽說楚軍來了,再次不戰而逃!
這些事,我們在前麵講晉靈公時已經講到了,這裏再提一提,目的是將晉成公此時麵臨著的國際新秩序給擺一擺:
晉國號稱中原霸主,但此時的國際威望已經嚴重下降。可以說,除了宋國外,各諸侯國都跟著楚國混了。
晉國最強的敵人是晉國,然後是秦國,這兩個敵人使晉國陷入了東西兩線作戰的境地。這些年來,晉軍總是東奔西走,疲於奔命!
晉國剛經曆了一場弑君事件,整個晉國上下的思想還需要統一,一些晉靈公時期已經暴露出來的問題必須得到解決。
在這樣的情況下,晉成公與中軍元帥趙盾商議後,決定暫時退出春秋霸主之爭。
中原,那就暫時讓給你們楚國佬吧。
咱晉國,先解決一些內部問題,到時再來收拾你楚國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