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須創造的是他自己的曆史,而另一個人,創造的是整個中華文化的曆史。他就是介子推。


    介子推在追隨重耳流亡至衛國的五鹿時,為救重耳於瀕臨餓死之際,舍身救主,為後人留下了割股啖君的典故。


    對晉文公來說,這樣的功勞是很大的。但晉文公實在太忙了,他知道要厚報有功之人,所以大行封賞。


    但晉文公關於賞賜有功之臣有一個賞賜標準,即一等獎賞為教導晉文公仁義之禮者,二等獎賞是為晉文公出謀劃策有功者,三等獎賞是以身犯險保護自己者。此三等賞過後,再賞賜那些有過其他功勞的。


    史料記載,晉文公的賞賜令頒後,他的近臣壺叔也來求賞。


    壺叔是誰?就是一直忠心追隨晉文公,負責大家夥的衣食出行的。


    當時晉文公對壺叔說,他的功勞是三等以後,隻值財物賞賜,至於升官加爵、土地賞賜那是不可能的。


    那介子推呢?按晉文公的賞賜標準,他應該至少是第三等。如果他也曾經教導過晉文公仁義之禮的話,那至少是一等功。


    但晉文公卻沒有賞賜介子推!不是他不賞賜,而是他每天都要研究論功行賞之事,其基本程序是主動報功,核實審批。


    也就是說,要想得到賞賜,必須是臣子認為自己有功,然後是主動上報,最後由晉文公審批!


    但介子推根本沒有報功!


    介子推為什麽不報功?其實,早在晉文公回晉國之時,就在那個黃河岸邊,介子推便心生退意了。


    因為他看不慣狐偃這樣的人居然搞假惺惺的告退,最後害得當時還是公子重耳的晉文公,不得不對著黃河大神發誓說一定要善待大家等等。


    介子推是一位心氣極高的人,他的忠君愛國思想已經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試想,一個能舍身救主的臣子,當然是忠臣。


    而往往這樣的忠臣,最擔心的便是在朝中與小人為伍。


    在介子推看來,狐偃這樣的人,純粹就是小人,所以他不屑與之為伍。


    史料記載,介子推故意落在最後。渡過黃河後,他就不辭而別,回到了自己的家,與母親生活在一起。


    晉文公的論功行賞令很快便在整個晉國傳開了,但凡是自認為對晉國、對晉文公有過貢獻的人,都紛紛去報功。但介子推沒有。


    介子推的母親忍不住道:“兒啊,母親知道你是一個知書達禮的人,但現在咱家這麽貧窮,你跟著國君整整19年,這樣的功勞也隻有寥寥幾人而已。你何不去報個功呢?”


    介子推對母親道:“母親,兒子不孝,不能讓母親過上安逸生活。但是,母親自小便教育兒子,做人首先要講德行。兒子追隨國君,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按理應該入朝為官,以辜負母親期望。


    先君獻公有九子,現在在世的隻有國君一人,他是我們晉國的明主。顛沛流離這麽多年,終於回國擔任國君,這是上天的眷顧,而不是其他任何人的功勞。


    但國君卻要求有功者自己申報,這個兒子實在不敢苟同。母親你看,那個頭須,算什麽東西呢?偷了國君的財物,卻天花亂墜一番,便騙取了賞賜;還有狐偃等人,逼迫主公盟誓,還報功請賞。


    他們把上天對國君的眷顧當成是自己的功勞,這簡直是欺騙,是偷竊!兒子不齒與這些人為伍,所以兒子選擇離開朝堂。


    母親,錢財終歸是身外之物,兒子需要的是真正的德行。所以既然兒子已經選擇離開了,也不屑與這些小人共事,那兒子也就不去請功求賞了。兒子願意陪伴母親,努力奉養母親。”


    介母歎了一口氣道:“隻是,有誰能夠知道這些呢?終歸是有些可惜。不過,兒子既然選擇了以德行為重,母親還有什麽話說呢?


    不過,母親還是要提醒你,我們選擇離開這裏,那你也得讓人家知道,你並非是對國君有怨恨才走。否則,人家會以為你得不到賞賜而憤然離開,這與你希望的德行為先不符。”


    介子推笑道:“母親,嘴巴長在人家那裏,兒子隻要堅守自己的信念即可,又何必在乎別人的評價呢?我們走吧,去一個別人找不到的地方隱居。”


    就這樣,介子推帶著母親離開了原來居住的地方,朝著綿山而去。


    但介子推在當地算是一個名人,尤其是他追隨了國君19年的事,一直在當地人們流傳著。這19年裏,也虧了當地群眾的照顧,其母才得以安身。


    現在,母子倆突然不見了,有一個叫張三的鄰居便感到很奇怪。奇怪了幾天後,終於忍不住到了絳都去求見晉文公。


    晉文公聽說一普通老百姓來見自己,感到奇怪,心想必定有要事,就接見了張三。


    張三對晉文公道:“國君難道真的忘了介子推嗎?”


    介子推?晉文公頓時便來了勁了,急問:“介子推可是寡人的救命恩人啊,寡人怎麽敢忘?他在哪裏?告訴寡人,寡人重重有賞!”


    張三歎了一口氣道:“介子推與母親生活極其貧苦,他回家後一直侍奉母親,靠著編織草鞋賣幾個錢過日子呢。前些天還與小人等人生活在一起,但兩天前突然消失了。


    國君的請功令傳遍了整個晉國,我們總認為,介子推這樣的大功臣肯定也會得到賞賜。誰知他沒有得到絲毫的賞賜,可能傷心走了吧。”


    “啊?寡人犯了大錯了!來人呐,趕快備車,寡人要親自去迎接介子推。寡人不但要封他為大夫,還要賞賜他土地,他可是寡人的救命恩人啊。”晉文公急了。


    晉文公親自率眾來到介子推曾經居住過的地方,但人已去,此地徒留空草屋!


    晉文公看著四麵漏風的草廬,下達了尋找介子推的命令:“誰找到介子推,重賞!誰提供介子推在哪裏的線索,也重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春秋晉國風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千裏草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千裏草人並收藏春秋晉國風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