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書房的門,李壹秋看向春明院,眼裏多了幾分深思。
這一切,會不會是賀芳亭算準了的?
知道她就算告密,也沒有人信,所以才坦然告知她真相?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賀芳亭也未免太可怕了。
李壹秋打了個寒顫。
走了幾步,又覺得不可能,賀芳亭要是這麽厲害,書裏的結局怎會那般慘?
何況,江嘉宇說得也對,賀芳亭沒什麽社交,除了必要的一些宴席,幾乎天天呆在家裏,別說籠絡禦史,跟各家夫人都沒什麽交情,怎能指使唐樸方?
方才承認,可能隻是賭氣。
——
春明院裏,青蒿也有些擔心,“郡主娘娘,隻怕大小姐會去告密。”
賀芳亭意興索然地道,“無妨,他們不會信。”
她倒希望,江止修和江嘉宇會相信,然後衝到春明院找她麻煩。
因為那代表著他們沒那麽輕視她。
可他們沒來,沈閣老、韋閣老也沒派人來,他們都下意識認為,她賀芳亭沒這種手腕。
事實擺在眼前,他們也不相信。
雖然這對她更有利,還是有種奇妙的不悅。
那麽唐樸方是她指使的麽?
也不算指使,隻能說是點撥。
前幾日,她用左手寫了封匿名信,讓外管事青杉在街上找了個乞兒,給五文錢,叫他將信送去唐樸方府上。
接下來的兩日,唐樸方閉門不出,她就知道這事兒成了。
看似輕鬆容易,卻也多虧了她二十多年的用心。
滿朝文武,都在研究皇帝的心思,她雖不是朝臣,也為了保住小命不斷研究,而且研究得頗為透徹。
順帶著也研究大臣們。
她那皇帝舅舅心裏,藏著千頭萬緒,但最要緊的,是皇權。
並且隨著年紀的增長,越發將皇權抓得死緊。
太子今年已二十五歲,卻還以讀書為主,沒領過什麽正事,由此可見一斑。
換句話說,皇帝對她的厭憎,遠遠排在抓緊皇權之後。
兼祧兩房,實在太容易引申到天有二日、國有二主,無人點破便罷,一旦有人點破,肯定會引起皇帝的警惕。
事實上,她都有些奇怪,沈、韋兩位閣老身經百戰、老謀深算,怎會犯這麽大的錯誤?
也許是年紀大了,百密一疏。
也可能是離皇帝太近,看多了他溫和仁愛的臉,就忘了皇帝的本性,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至於選中唐樸方,則是因為,此人想要青史留名,想得快要瘋了。
而他的祖父、父親、兄長都是五十一二去世,他今年四十九,時常惶恐大限將至,引為笑談。
因此她一點出其中關鍵,他便入彀。
若能參倒兩位閣老,大昭皇朝史書上,必將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更妙的是,沈、韋二人當了多年的閣老,皇帝未必不想動一動,參他們,看似凶險,其實正中皇帝之意。
她若是唐樸方,也會抓住這難得的機會,在生命的最後一程絢爛一回。
但他如果有顧慮,什麽都不做,她也不會坐以待斃。
大不了再找個人,或者自己親自上奏。
她是郡主,有給皇後上疏的權力。
隻是那樣一來,勢必會讓皇帝對她更為忌憚,屬於下策,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最好不用。
“郡主,唐樸方不過是個小禦史,沈閣老、韋閣老真的會被參倒麽?”
青蒿和白薇想著自家郡主娘娘做了這麽大的事,卻無人得知,也是又得意,又遺憾,還有些擔憂。
賀芳亭輕聲道,“必倒無疑。”
她的風格是要麽不做,要麽打蛇七寸,一擊必中。
因而特意在信中提點唐樸方,沈、韋有司馬懿之誌。
她那皇帝舅舅肯定不能容忍。
就算此前沒那麽懷疑過,如今也有了疑心。
另一方麵,如果隻是一位閣老奏請賜婚,在皇帝心裏都沒這麽嚴重,兩位一起,那是成群結黨,自取滅亡。
——
和親信們密議過後,沈閣老、韋閣老不約而同地決定以不變應萬變,到了他們這位置,多做多錯,不做反而破綻最少。
但,事情沒有如他們所料那樣平息。
首先,唐樸方鍥而不舍,瘋狗一樣繼續彈劾他們。
其次,別的禦史,以及往日的政敵,像兀鷲一般聞著味來了,彈劾他們的奏折雪花一樣飛向皇宮。
可以說,唐樸方的星星之火,燃燒成了熊熊烈焰。
皇帝發了雷霆之怒,大罵唐樸方等人無事生非,興風作浪。
可罵歸罵,沒有降下任何懲罰,唐樸方依然活蹦亂跳。
沈、韋二人無奈,被迫上了自辯、請罪的折子,皇帝將他們叫進宮,好生安撫一通,表明自己絕不相疑。
但還是沒有懲治唐樸方,隻口頭上痛罵,唐樸方彈劾兩位閣老的奏折,也留中不發。
皇帝什麽意思,也就很明顯了。
朝中的風向,對沈閣老、韋閣老越來越不利。
這一切,會不會是賀芳亭算準了的?
知道她就算告密,也沒有人信,所以才坦然告知她真相?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賀芳亭也未免太可怕了。
李壹秋打了個寒顫。
走了幾步,又覺得不可能,賀芳亭要是這麽厲害,書裏的結局怎會那般慘?
何況,江嘉宇說得也對,賀芳亭沒什麽社交,除了必要的一些宴席,幾乎天天呆在家裏,別說籠絡禦史,跟各家夫人都沒什麽交情,怎能指使唐樸方?
方才承認,可能隻是賭氣。
——
春明院裏,青蒿也有些擔心,“郡主娘娘,隻怕大小姐會去告密。”
賀芳亭意興索然地道,“無妨,他們不會信。”
她倒希望,江止修和江嘉宇會相信,然後衝到春明院找她麻煩。
因為那代表著他們沒那麽輕視她。
可他們沒來,沈閣老、韋閣老也沒派人來,他們都下意識認為,她賀芳亭沒這種手腕。
事實擺在眼前,他們也不相信。
雖然這對她更有利,還是有種奇妙的不悅。
那麽唐樸方是她指使的麽?
也不算指使,隻能說是點撥。
前幾日,她用左手寫了封匿名信,讓外管事青杉在街上找了個乞兒,給五文錢,叫他將信送去唐樸方府上。
接下來的兩日,唐樸方閉門不出,她就知道這事兒成了。
看似輕鬆容易,卻也多虧了她二十多年的用心。
滿朝文武,都在研究皇帝的心思,她雖不是朝臣,也為了保住小命不斷研究,而且研究得頗為透徹。
順帶著也研究大臣們。
她那皇帝舅舅心裏,藏著千頭萬緒,但最要緊的,是皇權。
並且隨著年紀的增長,越發將皇權抓得死緊。
太子今年已二十五歲,卻還以讀書為主,沒領過什麽正事,由此可見一斑。
換句話說,皇帝對她的厭憎,遠遠排在抓緊皇權之後。
兼祧兩房,實在太容易引申到天有二日、國有二主,無人點破便罷,一旦有人點破,肯定會引起皇帝的警惕。
事實上,她都有些奇怪,沈、韋兩位閣老身經百戰、老謀深算,怎會犯這麽大的錯誤?
也許是年紀大了,百密一疏。
也可能是離皇帝太近,看多了他溫和仁愛的臉,就忘了皇帝的本性,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至於選中唐樸方,則是因為,此人想要青史留名,想得快要瘋了。
而他的祖父、父親、兄長都是五十一二去世,他今年四十九,時常惶恐大限將至,引為笑談。
因此她一點出其中關鍵,他便入彀。
若能參倒兩位閣老,大昭皇朝史書上,必將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更妙的是,沈、韋二人當了多年的閣老,皇帝未必不想動一動,參他們,看似凶險,其實正中皇帝之意。
她若是唐樸方,也會抓住這難得的機會,在生命的最後一程絢爛一回。
但他如果有顧慮,什麽都不做,她也不會坐以待斃。
大不了再找個人,或者自己親自上奏。
她是郡主,有給皇後上疏的權力。
隻是那樣一來,勢必會讓皇帝對她更為忌憚,屬於下策,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最好不用。
“郡主,唐樸方不過是個小禦史,沈閣老、韋閣老真的會被參倒麽?”
青蒿和白薇想著自家郡主娘娘做了這麽大的事,卻無人得知,也是又得意,又遺憾,還有些擔憂。
賀芳亭輕聲道,“必倒無疑。”
她的風格是要麽不做,要麽打蛇七寸,一擊必中。
因而特意在信中提點唐樸方,沈、韋有司馬懿之誌。
她那皇帝舅舅肯定不能容忍。
就算此前沒那麽懷疑過,如今也有了疑心。
另一方麵,如果隻是一位閣老奏請賜婚,在皇帝心裏都沒這麽嚴重,兩位一起,那是成群結黨,自取滅亡。
——
和親信們密議過後,沈閣老、韋閣老不約而同地決定以不變應萬變,到了他們這位置,多做多錯,不做反而破綻最少。
但,事情沒有如他們所料那樣平息。
首先,唐樸方鍥而不舍,瘋狗一樣繼續彈劾他們。
其次,別的禦史,以及往日的政敵,像兀鷲一般聞著味來了,彈劾他們的奏折雪花一樣飛向皇宮。
可以說,唐樸方的星星之火,燃燒成了熊熊烈焰。
皇帝發了雷霆之怒,大罵唐樸方等人無事生非,興風作浪。
可罵歸罵,沒有降下任何懲罰,唐樸方依然活蹦亂跳。
沈、韋二人無奈,被迫上了自辯、請罪的折子,皇帝將他們叫進宮,好生安撫一通,表明自己絕不相疑。
但還是沒有懲治唐樸方,隻口頭上痛罵,唐樸方彈劾兩位閣老的奏折,也留中不發。
皇帝什麽意思,也就很明顯了。
朝中的風向,對沈閣老、韋閣老越來越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