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長安。


    “文帝,文帝……”


    吃狗肉的劉邦被韓信噎的說不出話。


    夫妻一體,椒房殿內的呂雉也被自己親兒子噎的說不出話。


    劉盈小心翼翼的說道:“母後,這個太子,兒臣不想當了。”


    “既然四弟以及他的兒孫未來做得很好,太子之位還是讓四弟坐吧。”


    “也請母親放過如意弟弟。”


    “皇室和睦,天下才能和睦。”


    “父皇既然想換太子,那就換四弟吧。”


    “四弟仁善,如意與我必有善終,想必父皇也會同意的。”


    呂雉冷漠的盯著劉盈。


    自己確有立劉恒之想,但也隻是想想而已。


    從自己兒子口中說出這種話,呂雉麵色冷得可怕。


    恨鐵不成鋼,莫過如是。


    有天幕,你難道不會改嗎?


    難道不敢去爭一爭嗎?


    不,不需要爭,你本就是名正言順的太子。


    “母後,兒臣並不貪戀權勢,五弟若是……”


    “你想好了?”


    呂後冷冰冰的打斷了劉盈的長篇大論:“你真的想好了?”


    劉盈不敢抬頭看向自己的母親,深吸一口氣答道:“兒臣想好了。”


    從小到大,他都很害怕自己這位母親。


    或者說,大臣們、宗室們都害怕自己母親。


    相比之下,出口乃公,閉口彼其娘之的劉邦,倒顯得十分和藹可親。


    “想好了就去找你阿父吧。”


    “他在和樊噲、韓信一起吃狗肉。”


    “先去征得你阿父的同意吧。”


    劉盈走了,走之前又說了一大堆讓呂後注意身體的長篇大論,才告別離去。


    呂後揮揮手,讓宮人退去,看著空無一人的椒房殿,隻覺冷風瑟瑟。


    【在中原地區做出曆史選擇的同時,草原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


    匈奴首領冒頓單於接連擊敗月氏、樓煩、東胡。


    其中月氏是匈奴的老對手,也是匈奴在草原上需要麵對的最強敵人。


    對於匈奴來說:擊潰月氏的意義不亞於劉邦擊敗項羽。


    當劉邦剛剛在長安坐穩皇位時,他就驚恐地發現一個史無前例的強大遊牧帝國正橫亙在漢朝北方,並且在接下來幾百年當中都是漢朝最大的對手。


    秦漢帝國和匈奴帝國這對雙子星的誕生並不隻是巧合。


    匈奴帝國是對秦漢帝國的適應。


    草原大一統是對中原大一統的必然反應。


    漢朝繼承秦朝鞏固帝國體製的同時,草原也在鞏固一個前所未有的新政體,並且成就斐然。


    白登之戰拉開了漢匈之間400年戰戰和合的序幕。


    在中原帝國和草原帝國的博弈當中,雖然匈奴也偶有高光時刻,但是漢朝整體占了上風。


    匈奴帝國的內在弱點在於:它本質上是對秦漢帝國建立的一種回應。


    匈奴國家存在的目的就是為了向強大的中原國家索取資源,一旦這個目標實現不順,或者這些資源可以通過其他手段獲取,匈奴國家就會麵臨分裂甚至消亡的風險。


    為了破壞匈奴國家獲取資源的企圖,漢朝維持著龐大的長城,長城的核心功能就是阻斷貿易和劫掠。


    曆史學家狄宇宙甚至把長城視為一種進攻,而非防禦性的攻勢。


    此外,漢帝國出使西域、出兵東北,割斷了匈奴與塔裏木盆地綠洲農業以及東北亞各民族的聯係,迫使匈奴把漢朝作為唯一的物資來源。


    在此基礎上漢朝拿出了胡蘿卜加大棒的政策分化、瓦解匈奴。


    一麵利用和親貿易拉攏匈奴人。


    另一麵周期性出兵破壞匈奴的經濟基礎。


    對於曆史上的匈奴國家來說,漢軍每年春天發動的突襲比衛青、霍去病的那幾次大捷更加致命。


    漢朝年複一年破壞匈奴人生計,吸引他們選擇貿易而非戰爭,漢朝瓦解遊牧國家存在基礎的努力沒有白費。


    兩漢之際,匈奴多次陷入內亂,最後分化成南北兩支。


    南匈奴臣服漢朝,北匈奴趨於消亡。


    南匈奴通過貿易從漢朝獲取資源。


    漢朝以及後來的曹魏、西晉也熟稔於吸收、分化和打壓南匈奴。


    但是無論中原王朝如何弱化遊牧國家的存在基礎,匈奴都始終沒有崩潰消失。


    因為無論是戰是和,遊牧民都需要保留一個國家的框架來和大一統帝國互動。


    放棄這個匈奴國家的唯一可能性,就是中原帝國首先不複存在。


    公元2~3世紀,隨著東漢走向衰亡,中原陷入分崩離析,匈奴帝國才終於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和秦漢帝國一起走進了墳墓。


    公元304年,南匈奴大單於劉淵趁西晉內亂自立,宣布重建漢政權,開啟了五胡十六國時代。


    漢趙政權不久就在亂世中滅亡,匈奴也正式成為了曆史名詞。


    今日來看,匈奴人劉淵選擇漢作為國號還真有幾分曆史的諷刺意味。


    匈奴帝國因秦漢帝國而生,漢亡而匈奴滅,而他們消失前的最後時刻居然是同一個政權。


    漢朝是中國曆史上持續最久的大一統王朝,匈奴也是中國曆史上持續最久的草原帝國,


    兩個帝國幾乎同時建立,同時消亡。


    曆史學家分析了這個不尋常的巧合,並且把這個規律推演到後世匈奴之後,在草原上稱霸的分別是柔然、突厥、回鶻汗國。


    當中原王朝強大時,草原帝國就會強勢起來。


    反之中原衰落的時候,草原上的霸主也會比較弱勢。


    公元九世紀唐朝衰落之後,中國進入五胡十六國之後第二個長期分裂時期。


    而北方也迎來了三個世紀的空窗期,這段時間沒有任何一個帝國能支配整個草原,


    直到公元十三世紀,蒙古帝國搶在中原統一之前誕生,這算是一個例外。


    但不可否認的是當時統治中國北方的金朝和西遼已經是亞洲最強大的兩個政權。


    元明清三朝重建大一統帝國之後,采取了和以往不同的方式對待遊牧民族。


    元朝和清朝把大量資源輸送到蒙古。


    明朝經曆了從對抗到互市的轉變。


    類似匈奴、突厥這樣的龐大帝國再也沒有出現。


    但遊牧人還是會偶爾形成可怕的部落聯盟,例如明朝時期的瓦剌、韃靼,清朝時期的準噶爾。


    遊牧經濟本質上是一種依附性的經濟,必須依賴於定居經濟的物質交換。


    這種依賴決定了遊牧人的政體與定居者的政體因應相生,後者對前者影響巨大。


    除了中原,歐亞草原的遊牧者還有兩個經常打交道的地區或者說突破口分別是:東歐和印度——大伊朗地區。


    這兩個地區的遊牧者同樣會依據定居文明的變化做出反應。


    於是波斯人撞上了斯基泰人,羅馬人遇到了匈人,分裂的印度是小股冒險家的天堂,莫斯科大公國見證了克裏米亞汗國的最後輝煌。


    嬴政、劉邦意識不到自己是匈奴帝國的締造者。


    就像波斯帝國的居魯士大王,直到死在斯基泰人之手的最後一刻,也不清楚這些遊牧民族怎麽就變成了這麽大的威脅?


    但曆史就喜歡以辯證的方式發揮作用,正如戎狄的侵襲創造了華夏觀念一樣,大一統王朝的建立也塑造了曆史上的遊牧帝國。】


    評論區:


    〖博主說錯了,應該是金帳汗國。〗


    〖沒說錯,克裏米亞汗國是金帳汗國衍生出的國家中存在時間最長的一個,所以說是最後的輝煌。〗


    大漢,長安。


    “所以,隻需要吸引他們貿易,讓他們能夠獲得必要物資,匈奴就能不攻自破?”


    “臣頗有家資,臣願為陛下前驅,先去匈奴通商。”


    劉徹沒有繼續逗贏公,反而挑弄司馬相如。


    司馬相如被逼的沒辦法,又用老辦法,準備破財免災。


    “不行!”x3。


    衛青:“蠻夷,畏威不畏德。”


    霍去病:“不把他們打服,反而先主動選擇蠻夷,他們隻會覺得大漢軟弱可欺,更會變本加厲。”


    劉徹:“然。”


    “臣不知兵事,口出狂言,請陛下恕罪。”


    司馬相如請罪,不過臉上絲毫沒有惶恐之色。


    仔細觀察,還能看見他的嘴角微微揚起,畢竟不需要破財了。


    “不過嘛,贏他們幾次,就可以大規模蠻夷,到時候,朕特許你做第一批經商,還是皇商。”


    司馬相如苦著臉問道:“陛下,宗室、諸侯亦可為皇商,臣不敢……”


    “朕說你是皇商,你就是!”


    “那陛下準備投資多少,如何分成?”


    “朕沒錢,朕用自己的背景給你投資,股份你看著給,利潤你也看著給,朕不占你便宜。”


    “……”


    這怎麽看著給?


    您是皇帝,是陛下,是天下之主。


    “陛下,上行下效啊,您這樣做,諸侯王有樣學樣怎麽辦?”


    “到那時,天下全是皇商、諸侯商、大臣商,於國不利啊。”


    劉徹想了想也對,但讓自己出錢是絕不可能的。


    “這樣吧,你出錢出物,朕出人手,將人手折算股份。”


    司馬相如麵露為難之色,咬牙道:“陛下,可否立個字據?”


    “???”


    朕給你臉了?


    居然得寸進尺!


    朕很像不遵守諾言的人?


    “陛下,上行下效啊。”


    “陛下以身作則,與臣子立下字據,規定股份分成、核定利潤發放。”


    “連陛下都需要遵守,諸侯王們還敢仗勢欺人嗎?”


    “他們如果不遵守,陛下就可以廢他們的封國、抄他們的家。”


    劉徹很確信司馬相如就是在罵自己仗勢欺人,但其所言也有道理。


    “行,字據一式三份,你我二人各執一份,另一份放在太廟,這樣,你總該放行了吧?”


    “還請陛下賜名。”


    劉徹想了想,幹脆用後世的稱呼,既然是負責大漢與匈奴的貿易。


    “就叫漢匈貿易公司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刷視頻:震驚古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水光山色與人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水光山色與人親並收藏刷視頻:震驚古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