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醜年,正德帝改名朱壽,並廢掉了威武大將軍的稱號。
乙醜年,朱佑樘複活。
丁未年八月,朱見深複活。
公元1464年,朱祁鎮複活,朱見深退位。
朱祁鎮改元天順,宣布恢複殉葬製度。
庚辰年,石亨叔侄複活。
三年後,‘讓門之變’的大喜事發生。
朱祁鎮強迫弟弟朱祁鈺當了皇帝。
庚午年,天順帝受邀前往瓦剌留學。
次年,在瓦剌數萬大軍的護送下到達土木堡。
同年,天順帝回到北京,朱祁鈺將皇位禪讓給他,天順帝改元:正統。
乙卯年,朱瞻基複活。
同年一月,朱瞻基登基稱帝,改元宣德。
兩年後,宣德帝開啟下西洋戰略,並任命鄭和全權負責。
丙午年,朱高煦在北京西安門複活。
朱瞻基將封他為自己的二叔。
乙巳年,朱高熾複活,宣德帝將他封為自己的爹,並將皇位禪讓給他。
朱高熾改元洪熙。
洪熙元年,朱高熾複活朱棣,並將皇位傳給了他。
朱棣改元永樂。
辛醜年,永樂帝遷都南京。
戊戌年,永樂帝五次前往草原打擊胡人,但五次全都大敗而歸。
壬午年,朱允炆發動‘役之難靖’。
朱允炆單槍匹馬,穿著??袍,一人前往南京,打敗永樂帝,登基稱帝,改元建文。
四年後,朱元璋複活。
朱允炆看他同是和尚,便將皇位傳給了他。
同年,朱元璋改元:洪武。
同年,藍玉複活,被朱元璋封為涼國公。
兩年後,洪武帝創立宰相製度,並被後世一直沿用。
戊辰年,明軍在捕魚兒海之戰慘遭大敗。
次年,洪武帝再次征伐北元,敗。
癸醜年,洪武帝三征北元,敗。
戊申年,鐵鍋率領蒙古鐵騎攻克北京。
定國號大元,改元至正。
同年一月,洪武帝宣布退位,自降為吳王。
但命運似乎總愛捉弄亡國之君。
朱元璋先被張士誠圍剿,後又被陳友諒打敗。
隨後,朱元璋投靠嶽父,卻因能力不足,從將領降成小兵。
一眾同生共死的小夥伴也漸漸遠離他。
就連馬皇後也與其和離。
最後,失魂落魄的朱元璋隻好剃發為僧,改名朱重八。
隨後又撿了一個破碗,裝成乞丐,回到鳳陽老家了卻殘生。】
評論區:
〖我就說明實亡於朱元璋。〗
〖朱棣:我就說我是順位繼承的。〗
〖迫不及待想看唐朝係列,想看安祿山史思明才是大功臣,還想看安史大複活。〗
〖我更想看清朝,想看看列強是如何賠款的。〗
〖我想看秦朝。〗
〖秦朝總共十五年,怎麽倒?〗
始皇剛想說自己也想看,卻又看見下一條評論:
“後人,你們有些太過分了!”
“不需要時時刻刻提醒朕!”
大明,應天府。
“後人若沒有造假,沒有瞎編,那這大明是什麽時候開始衰落的?”
老朱審視著起居郎抄錄好的大明記事,然後倒過來推測。
“紅丸,太醫院?”
“小禮議,文官?”
“宮女謀殺皇帝……”
說什麽皇帝暴虐無道,被宮人謀殺的事,老朱打從心眼裏是不信的,又不是唐朝。
明朝的宮人謀殺皇帝之後,難道還能學唐朝太監主導換帝?
況且,還是一群宮女。
胡亥之流都做不到這種程度!
自家兒孫總不能比胡亥還不是人吧?
宮女殺了皇帝,無論新任皇帝是誰,宮女及其家眷必定被斬滿門。
除非皇帝把人逼到連誅九族都不怕,否則宮女怎麽可能去殺皇帝?
那麽隻有一種可能,文官主導,也許是逼迫,也許是利誘。
除此之外,老朱想不出第二種可能性。
“二虎,將咱要回鄉祭祖的事傳給大臣,讓徐達他們隨行。”
“另外告訴胡惟庸,讓他輔助燕王監國。”
老朱頓了頓,看向朱標:“標兒,去把藍玉給咱找來。”
馬皇後揾怒道:“你拿自己兒子釣魚?”
“娘,俺可以!”
“老四,會死的。”
朱棣嘿嘿一笑,蹲下身靠在馬皇後的膝蓋上:“娘,俺不怕死,隻要爹以後不打俺就成。”
“妹子,文人造反,十年不成,咱怎麽可能拿老四的性命去賭?”
馬皇後望去,老朱眼神飄忽不定,歎息一聲,也隻能當老朱說的是真的。
“爹,俺該怎麽做?”
“藍玉是個混賬,你又是個殺才,平時怎麽做就怎麽做唄。”
“你還可以暗中勾結、培養自己的人手,畢竟你未來是永樂大帝,不是嗎?”
朱棣心裏明白,留藍玉在京師,既是防著群臣狗急跳牆,也是監督自己。
大哥還在,大侄兒還在,藍玉除非豬油蒙了心,否則不可能會和自己站在一起。
試探自己也好,暗示自己多坑些人也罷,朱棣滿不在乎的答應道:“爹,俺聽你的。”
乙醜年,朱佑樘複活。
丁未年八月,朱見深複活。
公元1464年,朱祁鎮複活,朱見深退位。
朱祁鎮改元天順,宣布恢複殉葬製度。
庚辰年,石亨叔侄複活。
三年後,‘讓門之變’的大喜事發生。
朱祁鎮強迫弟弟朱祁鈺當了皇帝。
庚午年,天順帝受邀前往瓦剌留學。
次年,在瓦剌數萬大軍的護送下到達土木堡。
同年,天順帝回到北京,朱祁鈺將皇位禪讓給他,天順帝改元:正統。
乙卯年,朱瞻基複活。
同年一月,朱瞻基登基稱帝,改元宣德。
兩年後,宣德帝開啟下西洋戰略,並任命鄭和全權負責。
丙午年,朱高煦在北京西安門複活。
朱瞻基將封他為自己的二叔。
乙巳年,朱高熾複活,宣德帝將他封為自己的爹,並將皇位禪讓給他。
朱高熾改元洪熙。
洪熙元年,朱高熾複活朱棣,並將皇位傳給了他。
朱棣改元永樂。
辛醜年,永樂帝遷都南京。
戊戌年,永樂帝五次前往草原打擊胡人,但五次全都大敗而歸。
壬午年,朱允炆發動‘役之難靖’。
朱允炆單槍匹馬,穿著??袍,一人前往南京,打敗永樂帝,登基稱帝,改元建文。
四年後,朱元璋複活。
朱允炆看他同是和尚,便將皇位傳給了他。
同年,朱元璋改元:洪武。
同年,藍玉複活,被朱元璋封為涼國公。
兩年後,洪武帝創立宰相製度,並被後世一直沿用。
戊辰年,明軍在捕魚兒海之戰慘遭大敗。
次年,洪武帝再次征伐北元,敗。
癸醜年,洪武帝三征北元,敗。
戊申年,鐵鍋率領蒙古鐵騎攻克北京。
定國號大元,改元至正。
同年一月,洪武帝宣布退位,自降為吳王。
但命運似乎總愛捉弄亡國之君。
朱元璋先被張士誠圍剿,後又被陳友諒打敗。
隨後,朱元璋投靠嶽父,卻因能力不足,從將領降成小兵。
一眾同生共死的小夥伴也漸漸遠離他。
就連馬皇後也與其和離。
最後,失魂落魄的朱元璋隻好剃發為僧,改名朱重八。
隨後又撿了一個破碗,裝成乞丐,回到鳳陽老家了卻殘生。】
評論區:
〖我就說明實亡於朱元璋。〗
〖朱棣:我就說我是順位繼承的。〗
〖迫不及待想看唐朝係列,想看安祿山史思明才是大功臣,還想看安史大複活。〗
〖我更想看清朝,想看看列強是如何賠款的。〗
〖我想看秦朝。〗
〖秦朝總共十五年,怎麽倒?〗
始皇剛想說自己也想看,卻又看見下一條評論:
“後人,你們有些太過分了!”
“不需要時時刻刻提醒朕!”
大明,應天府。
“後人若沒有造假,沒有瞎編,那這大明是什麽時候開始衰落的?”
老朱審視著起居郎抄錄好的大明記事,然後倒過來推測。
“紅丸,太醫院?”
“小禮議,文官?”
“宮女謀殺皇帝……”
說什麽皇帝暴虐無道,被宮人謀殺的事,老朱打從心眼裏是不信的,又不是唐朝。
明朝的宮人謀殺皇帝之後,難道還能學唐朝太監主導換帝?
況且,還是一群宮女。
胡亥之流都做不到這種程度!
自家兒孫總不能比胡亥還不是人吧?
宮女殺了皇帝,無論新任皇帝是誰,宮女及其家眷必定被斬滿門。
除非皇帝把人逼到連誅九族都不怕,否則宮女怎麽可能去殺皇帝?
那麽隻有一種可能,文官主導,也許是逼迫,也許是利誘。
除此之外,老朱想不出第二種可能性。
“二虎,將咱要回鄉祭祖的事傳給大臣,讓徐達他們隨行。”
“另外告訴胡惟庸,讓他輔助燕王監國。”
老朱頓了頓,看向朱標:“標兒,去把藍玉給咱找來。”
馬皇後揾怒道:“你拿自己兒子釣魚?”
“娘,俺可以!”
“老四,會死的。”
朱棣嘿嘿一笑,蹲下身靠在馬皇後的膝蓋上:“娘,俺不怕死,隻要爹以後不打俺就成。”
“妹子,文人造反,十年不成,咱怎麽可能拿老四的性命去賭?”
馬皇後望去,老朱眼神飄忽不定,歎息一聲,也隻能當老朱說的是真的。
“爹,俺該怎麽做?”
“藍玉是個混賬,你又是個殺才,平時怎麽做就怎麽做唄。”
“你還可以暗中勾結、培養自己的人手,畢竟你未來是永樂大帝,不是嗎?”
朱棣心裏明白,留藍玉在京師,既是防著群臣狗急跳牆,也是監督自己。
大哥還在,大侄兒還在,藍玉除非豬油蒙了心,否則不可能會和自己站在一起。
試探自己也好,暗示自己多坑些人也罷,朱棣滿不在乎的答應道:“爹,俺聽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