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承天寺。
蘇軾不明白,自己本來就是四川的,最多能說一句祖籍是河北的。
為何後世人連這個都要爭?
“旅遊資源……是吸引人去旅遊嗎?”
人多了,要吃喝,要住宿,這樣當地人就能掙到錢,而朝廷也能收到稅。
我這麽受後世人的喜愛嗎?
隻需要打上蘇軾故裏的招牌就可以吸引人去遊玩?
“後世當真有富足。”蘇軾感慨完,又是一聲長歎。
“可惜旅遊不適合大宋。”
大宋很有錢,但有錢人少,窮苦人多。
大宋能去哪兒旅遊?
嶺南?
後世倒是一片好天地,可現在過去叫發配。
燕雲十六州?
過去就不能叫旅遊了,那叫投敵或者被俘。
即便能吸引有錢人旅遊,他們也有各種各樣的免稅政策,大部分的稅收都能減免。
這群人非富即貴,到地方上不僅不花錢,還能賺兩個錢走。
“可惡,可恥,不應該有這麽多的免稅政策。”
“尤其這免稅隻對士紳有效!”
“子瞻,你醉了。”張懷民笑道,畢竟自己二人也屬於免稅的一員。
“我沒醉,介甫還是太保守了。”
“當初居然不敢直接對稅動刀。”蘇軾頓了頓,抿了口酒,接著說道:“總有一天,連官家也得合法交稅!”
張懷民真覺得蘇軾喝多了,王安石、保守,這兩個詞沾邊嗎?
那可是喊出: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狠人。
“你還想收官家稅,做夢吧?”
蘇軾反問道:“皇帝是不是職位?”
蘇軾提的問題已經討論了幾百年,最早在漢朝有雛形,於唐朝有過一次討論,但結果是……不了了之。
但在宋朝,至少有四分之一的官員士紳認為皇帝也是一個職位,如宰相、郡守一般,雖然這個職位隻在趙家人手裏流傳。
但既然是職位,那就可以被罷免,如果皇帝做的不好,群臣是可以要求換帝的。
雖然此說法沒有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同,指明麵上的大多數人。
大多數人嘴上吼著不行、不可以,可心裏卻是無比讚同。
雖然此事最終未能成行,但在努力之下,限製君主權利的事,終究是有些許進步。
張懷民肯定的答道:“是職位!”
官員犯錯需要付出代價,會罰錢、被貶乃至身死族滅,可皇帝犯錯呢?
找個替罪羊,一道輕飄飄的罪己詔就過去了。
“既然是職位,為何不能收稅?”
“換言之,國庫與內帑真的分得清嗎?”
張懷民搖搖頭,律法上分得清,但實際操作上,全靠皇帝良心。
好點的皇帝大多數時候公私分明。
一般點的皇帝還知道找個理由,轉幾道手,把國庫的錢挪到內帑裏。
不好的皇帝,直接臉麵都不要,國庫內帑混為一談。
況且律法即便分清了,但皇莊、皇商、皇親的土地就是筆爛賬。
理論上,天下土地都屬於皇帝。
但實際上,土地都是有主的,無主的土地……是因為沒有價值。
皇親的土地,這上麵的產出如何收稅?
即便律法規定清楚了,但皇親這頭交了稅,扭過頭,皇帝找個理由從國庫賞賜皇親錢財。
一來二去,這收來的稅,就到了內帑。
“既然是職位,皇帝難道不應該交稅嗎?”
“既然是職位,皇帝就應該有一個合理的俸祿!”
張懷民這下確定了,蘇軾不是醉了,而是瘋了。
當年變法之時,你若說出這番言論,司馬光都能是王安石的鐵杆支持派!
怪不得你說王安石保守,和你相比,他確實是個保守派。
“子瞻,你說的新大宋,該不就是用這套理論吧?”
張懷民覺得如果蘇軾立馬就要用這套方案去朝堂辯論,那自己可以考慮學習司馬懿違背誓言。
畢竟被當成瘋子灌金汁和被人稱作司馬懿,本質上並沒有區別。
“未來的新大宋,理當如此。”
“但現在還不是時候,如今當先解決外患。”
“火槍要造,商業要大力發展,稅收……慢慢改,但商稅的事沒得談,隻要涉及商業,皇親國戚都得交稅!”
張懷民覺得蘇軾隻是瘋了一點點,還挺有理智的,於是問道:“那計劃呢?”
“從哪裏先開始?”
蘇軾笑道:“所以我們才要去找介甫,我沒有太多在中樞施政的經驗。”
“但介甫有,他還有變法的經驗。”
張懷民點頭說道:“對,有道理。”
失敗的經驗,比成功的經驗更寶貴。
知為何敗,才能知如何能勝!
“阿嚏。”
江寧城東七裏,半山園,王安石打了個噴嚏。
王安石的表妹,同時也是他的妻子,吳夫人給他披上衣服:“良人,注意些身體,莫要惹了風寒。”
宋可稱丈夫為官人、郎君,官宦之家也可稱相公,文雅之士也可稱君子、良人。
荊公妻吳夫人最能文,自然用的是文雅之說法。
王安石讓夫人安心,解釋道:“無妨,我隻是突然感覺脖頸涼颼颼的。”
“就像被砍頭一樣。”
吳夫人笑道:“你未被砍過頭,怎知和砍頭一樣?”
“莫要心憂,大宋還沒有因變法失敗而砍宰相頭的先例。”
吳夫人自是和夫君逗趣,從知曉大宋之亡,王安石便自責內疚不已。
“若是當初我再謹慎一點,考慮多一點,是不是就成了?”
“大宋是不是就不會滅了?”
知夫人在逗樂自己,王安石也配合笑著說道:“砍了才好呦,真就名留千古了。”
“大宋第一個被砍的宰相。”
【豆蔻:種類非常多,但大部分都是薑科植物,常見的有紅豆蔻、白豆蔻、草蔻。
紅豆蔻:因為是良薑的果實,所以也叫良薑子,個頭很小,像小小的幹紅棗,一般在鹵水中比較常見。
清朝納蘭性德有詞雲:“腸斷月明紅豆蔻,月似當時,人似當時否?”
說起豆蔻都會想到一個詞兒:“豆蔻年華”,用來指少女十三四歲。
來自杜牧的《贈別》,杜牧在揚州一眼相中一女子,臨別贈詩兩首。
“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裏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
現代作家馮唐化用了這句詩,便有了那句“春風十裏不如。”
詩裏的豆蔻指的是其開放的花,白色的花帶點紅暈的粉色,確實很有少女感。
華夏原生的豆蔻是草豆蔻,而我們熟悉的豆蔻是白豆蔻,在唐末傳入中原的。
豆蔻大部分都是薑科植物,而不屬於薑科的豆蔻就是肉蔻,也叫肉豆蔻。
不論是十字軍東征還是後來的大航海,作為西方人最需要的香料之一,有肉蔻的地方就充滿了掠奪與鮮血。
香料對於西方人真是不可或缺的存在,首先是可以用來醃製肉類,能增香提味,關鍵還能防腐,這點還用在了屍體上。
其次做菜需要,釀酒也需要,還可以用來治病的藥物。
剛才提到的很多香料,到現在也是中醫裏麵比較重要的藥材,畢竟藥食同源。
香料還可以製作香水、香薰,工業革命前的歐洲人既不愛洗澡又愛滿大街潑糞,不用點東西熏著,實在受不了。】
“蠻夷的朝廷不管嗎?”
古代百姓搞不明白,居然可以滿大街潑糞,按律不僅要鞭打,還要罰款。
倒是對於不愛洗澡,挺能理解的。
夏秋還好,河邊隨便搓巴搓巴也就挺過去了。
冬日……能被活活凍死。
至於為何不洗熱水澡?
這就是何不食肉糜了,柴火多貴啊,不拿去賣,不留著做飯用,居然燒熱水洗澡?
這是地主、皇帝的待遇,普通百姓可舍不得。
【得益於新疆烤羊肉串的風靡,讓我們對孜然這一香料已經非常熟悉。
孜然最早在西亞和北非被種植,埃及人用它來給木乃伊防腐。
印度人一身咖喱,細聞之下孜然味能占到一半。
孜然是音譯,古代管它叫安息茴香。
孜然雖然在中國曆史上沒啥存在感,但卻是目前除胡椒之外的世界第二大香料。】
【有一種香料也是蔬菜:芫荽。
現在普遍叫香菜,但芫荽才是其正式的名稱。
芫荽是一個有多少人愛,就有多少人怕的奇怪存在。
芫荽也算外來作物,在5000年前的敘利亞地區,當地人就用芫荽和孜然的種子來給啤酒調味,我們今天喝的福佳白其成分中就有芫荽籽。
芫荽在漢代傳入華夏,稱之為胡荽,有名的美男子潘安就很喜歡香菜,據傳漢武帝也很喜歡。
後來五胡亂華,羯人石勒稱帝,因為避諱“胡”字,於是改為了蒝荽、香荽。
據傳黃瓜也是此時由胡瓜改名為黃瓜的。】
【薄荷:大家從小應該對薄荷的味道非常熟悉,薄荷口香糖、薄荷藥膏等等。
但是如果不是親自種過,很難想象這種植物為什麽會散發出這麽神奇且清涼的味道。
薄荷原產於歐亞大陸,大約在漢代傳入華夏。
最初主要是藥用,可治療風寒。
到了經濟發達的宋代,開始出現各種各樣的飲料,稱之為飲子,類似於今天的各種果茶、涼茶,其中比較有名的便是薄荷湯。
宋朝人還會摘薄荷芽放到茶水中去煮。
宋代宰相李綱被貶海南時還回憶杭州的薄荷茶:“我亦乘桴向海涯,無人複獻雨中花。卻愁春夢歸吳越,茗飲濃斟薄荷芽。”
宋代人不僅喜歡薄荷,還總是把貓和薄荷聯係在一起。
陸遊曾寫過《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台,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但詩名是《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兩首》,另一首裏麵便有貓。
“風卷江湖雨暗村,四山聲作海濤翻。溪柴火軟蠻氈暖,我與狸奴不出門。”
狸奴便是貓的意思,外麵雨下這麽大,我還是跟我的小貓咪躲在被窩裏吧。
上一秒是貓奴宅男,下一秒鐵馬冰河。
陸遊喜歡貓屬於祖傳,他爺爺陸佃就特別喜歡貓,並且還是個植物學家。
陸佃研究發現:鳩石桑葚則醉,貓食薄荷則醉,虎食狗則醉。
陸佃記錄下貓醉薄荷這一現象,但是理論上能讓貓醉的應該是貓薄荷,也叫荊芥,可能是宋朝人把貓薄荷也當做正常薄荷的一種。
陸遊在家裏不僅種了很多薄荷,還寫詩:“時時醉薄荷,夜夜占氍毹。”
氍毹:一種織的毛毯。
陸遊說小貓不是醉薄荷,就是窩在毛毯上,看起來跟今天的貓都一個德行。
前幾年的熱播劇《長安十二時辰》裏的人動不動就嚼個薄荷葉,還互相分,看起來具備了提神和社交的雙重屬性。
但是生薄荷嚼起來其實是苦的,沒啥清涼的感覺。
不像西餐,中餐中使用薄荷比較少,一般提起薄荷想到的還是牙膏和口香糖。
除了剛才列舉的國內常見香料,還有很多一直隱藏在我們日常飲食的方方麵麵,如紫蘇、蓽撥、草果、陳皮等。
紫蘇:又名紫舒,原產於中國,已有2000多年種植曆史,如今常做藥用。
蓽撥:傳統中藥,具溫中散寒,行氣止痛之功效,果穗為鎮痛健胃要藥,味辛性熱。
草果:別名紅草果,是薑科豆蔻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常做調味料和中藥。
陳皮: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變種的幹燥成熟果皮,藥材分為“陳皮”和“廣陳皮”,采摘成熟果實,剝取果皮,曬幹或低溫幹燥。】
【還有一些我們以為是近些年西餐流行才出現在我們眼前的香料,比如羅勒、迷迭香等,其實早就伴隨中國曆史上千年了。
羅勒:原產於亞洲熱帶地區、非洲和太平洋島嶼,約於公元500年前後傳入華夏,在公元6世紀的《齊民要術》中有記載。
迷迭香:原產於北非地中海沿岸、歐洲等地,三國時期引入中國。
香料對於西方是一部欲望與征服的曆史,是故事中的絕對主角。
而香料之於華夏人,從屈原筆下散發著芳香,象征高潔的佩蘭、杜衡、留夷,到如今各種香料君臣佐使下登峰造極的中餐香料。
香料從來都掩映在中國人的視野之外,默默塑造味覺的記憶,甚至偶然吃菜時不小心吃到大料還得罵一句。
但那又怎樣?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
評論區:
〖君臣佐使是中醫方劑的知識。〗
〖四川管香菜叫鹽須。〗
〖重慶也是。〗
〖貴州也是。〗
〖雲南有的地方好像也是這樣叫的。〗
〖川渝雲貴是一家! ip:四川。〗
〖雲貴川渝! ip:雲南。〗
〖貴雲川渝! ip:貴州。〗
〖李家麻,你們洋芋坨坨吃多了,此物是渝川雲貴,我們可是直轄市! ip:重慶。〗
〖你要引起第一次西南戰爭嗎? ip:廣西。〗
〖一個在廣東的四川人,奉勸樓上少在這裏扇陰風,點鬼火,常說兩廣兩廣,等你能排廣東前麵時候再來參與話題。 ip:廣東。〗
〖老表,你這樣我可要南蠻入侵了哦~〗
〖再來一次七擒七放又如何呢?〗
〖哈哈,你能過長江再說吧! ip:廣東。〗
〖江東鼠輩,休走。 ip:廣西。〗
〖你不是?〗
〖我不是,我是被諸葛丞相捉的南蠻,四舍五入也是大漢旁係,誰和你們江東鼠輩是一路人!〗
〖江南鼠輩,今日南下擒龍,為諸葛丞相報仇! ip:內蒙古。〗
〖哦,你確定?我鳳陽的! ip:安徽。〗
〖安徽不是江東,那可是劉邦故裏、朱元璋故裏,難道你們要保護江東鼠輩? 壞笑·jpg。 ip:甘肅。 〗
〖既然你都這麽說,那江東鼠輩,我是非打不可了。〗
〖山河四省聽令,閃擊江東。 ip:山東。〗
〖山河四省與西南四省第一次合作,全員閃擊江東。 ip:河北。〗
〖先登者,可勒石刻字於東方明珠!〗
〖我要把芫荽種滿地球!!!〗
〖綠化帶、行道樹全部都種芫荽。〗
〖把芫荽種滿全宇宙!〗
〖臣附議,臣代表戶部保證每個家庭的飯桌上至少有一盤芫荽。〗
〖把樓上種芫荽的全部拖出去斬了!〗
〖還要種滿折耳根!〗
〖種折耳根的也斬!〗
“後人還真是……”孔明想了半天也沒找到一個合適的形容詞。
吵吵鬧鬧卻又親如一家,為了雞毛蒜皮之事能爭半天,卻又能從視頻中看出很團結。
唉,大漢何時才能有如此之盛世?
大漢,長安。
“香菜真有這麽難吃嗎?”劉徹不明白,一個東西難吃就是難吃,好吃就是好吃,即便有部分人意見不一,那也應該是極少數。
怎麽可能會一半人覺得好吃,頗為喜愛,另一半又覺得難吃?
後人都說朕愛吃,朕身為皇帝的欣賞水平能差嗎?
“不知道此次張騫是否會帶回來?”
“朕要好好嚐嚐。”
若是合朕口味,大漢各地都種上芫荽也不是不可行,滿足一下後人的願望。
大秦,鹹陽。
“……”
沉默是今日的大秦,提到的香料傳入時間最早也是漢代。
看來這西域是非去不可,絲綢之路也是非通不可了。
隻是大秦目前不能妄動刀兵,長城軍團得常備,百越雖然暫停,但也不能調去開拓西域。
勞師遠征,若是如百越一樣,水土不服導致大敗,那……
有沒有既不需要大秦出太多錢、動用很多兵力,又能開拓西域的辦法呢?
始皇將自己的疑問提出,讓眾臣討論。
李斯豁出去了,提了個與大秦幾百年國策違背的想法,並且這個國策還是法家曆代堅持的。
“商人!”
李斯侃侃而談:“這群人隻要有利可圖,什麽事都敢做!”
“看了這麽久天幕,肯定動心了。”
“這時候,隻需要放鬆一點點監管,給他們一點點政策便利,然後……”
李斯不再言語,接下來的話可做不可說。
殺雞取卵不可取,但把羊養肥了再殺就很完美。
蘇軾不明白,自己本來就是四川的,最多能說一句祖籍是河北的。
為何後世人連這個都要爭?
“旅遊資源……是吸引人去旅遊嗎?”
人多了,要吃喝,要住宿,這樣當地人就能掙到錢,而朝廷也能收到稅。
我這麽受後世人的喜愛嗎?
隻需要打上蘇軾故裏的招牌就可以吸引人去遊玩?
“後世當真有富足。”蘇軾感慨完,又是一聲長歎。
“可惜旅遊不適合大宋。”
大宋很有錢,但有錢人少,窮苦人多。
大宋能去哪兒旅遊?
嶺南?
後世倒是一片好天地,可現在過去叫發配。
燕雲十六州?
過去就不能叫旅遊了,那叫投敵或者被俘。
即便能吸引有錢人旅遊,他們也有各種各樣的免稅政策,大部分的稅收都能減免。
這群人非富即貴,到地方上不僅不花錢,還能賺兩個錢走。
“可惡,可恥,不應該有這麽多的免稅政策。”
“尤其這免稅隻對士紳有效!”
“子瞻,你醉了。”張懷民笑道,畢竟自己二人也屬於免稅的一員。
“我沒醉,介甫還是太保守了。”
“當初居然不敢直接對稅動刀。”蘇軾頓了頓,抿了口酒,接著說道:“總有一天,連官家也得合法交稅!”
張懷民真覺得蘇軾喝多了,王安石、保守,這兩個詞沾邊嗎?
那可是喊出: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狠人。
“你還想收官家稅,做夢吧?”
蘇軾反問道:“皇帝是不是職位?”
蘇軾提的問題已經討論了幾百年,最早在漢朝有雛形,於唐朝有過一次討論,但結果是……不了了之。
但在宋朝,至少有四分之一的官員士紳認為皇帝也是一個職位,如宰相、郡守一般,雖然這個職位隻在趙家人手裏流傳。
但既然是職位,那就可以被罷免,如果皇帝做的不好,群臣是可以要求換帝的。
雖然此說法沒有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同,指明麵上的大多數人。
大多數人嘴上吼著不行、不可以,可心裏卻是無比讚同。
雖然此事最終未能成行,但在努力之下,限製君主權利的事,終究是有些許進步。
張懷民肯定的答道:“是職位!”
官員犯錯需要付出代價,會罰錢、被貶乃至身死族滅,可皇帝犯錯呢?
找個替罪羊,一道輕飄飄的罪己詔就過去了。
“既然是職位,為何不能收稅?”
“換言之,國庫與內帑真的分得清嗎?”
張懷民搖搖頭,律法上分得清,但實際操作上,全靠皇帝良心。
好點的皇帝大多數時候公私分明。
一般點的皇帝還知道找個理由,轉幾道手,把國庫的錢挪到內帑裏。
不好的皇帝,直接臉麵都不要,國庫內帑混為一談。
況且律法即便分清了,但皇莊、皇商、皇親的土地就是筆爛賬。
理論上,天下土地都屬於皇帝。
但實際上,土地都是有主的,無主的土地……是因為沒有價值。
皇親的土地,這上麵的產出如何收稅?
即便律法規定清楚了,但皇親這頭交了稅,扭過頭,皇帝找個理由從國庫賞賜皇親錢財。
一來二去,這收來的稅,就到了內帑。
“既然是職位,皇帝難道不應該交稅嗎?”
“既然是職位,皇帝就應該有一個合理的俸祿!”
張懷民這下確定了,蘇軾不是醉了,而是瘋了。
當年變法之時,你若說出這番言論,司馬光都能是王安石的鐵杆支持派!
怪不得你說王安石保守,和你相比,他確實是個保守派。
“子瞻,你說的新大宋,該不就是用這套理論吧?”
張懷民覺得如果蘇軾立馬就要用這套方案去朝堂辯論,那自己可以考慮學習司馬懿違背誓言。
畢竟被當成瘋子灌金汁和被人稱作司馬懿,本質上並沒有區別。
“未來的新大宋,理當如此。”
“但現在還不是時候,如今當先解決外患。”
“火槍要造,商業要大力發展,稅收……慢慢改,但商稅的事沒得談,隻要涉及商業,皇親國戚都得交稅!”
張懷民覺得蘇軾隻是瘋了一點點,還挺有理智的,於是問道:“那計劃呢?”
“從哪裏先開始?”
蘇軾笑道:“所以我們才要去找介甫,我沒有太多在中樞施政的經驗。”
“但介甫有,他還有變法的經驗。”
張懷民點頭說道:“對,有道理。”
失敗的經驗,比成功的經驗更寶貴。
知為何敗,才能知如何能勝!
“阿嚏。”
江寧城東七裏,半山園,王安石打了個噴嚏。
王安石的表妹,同時也是他的妻子,吳夫人給他披上衣服:“良人,注意些身體,莫要惹了風寒。”
宋可稱丈夫為官人、郎君,官宦之家也可稱相公,文雅之士也可稱君子、良人。
荊公妻吳夫人最能文,自然用的是文雅之說法。
王安石讓夫人安心,解釋道:“無妨,我隻是突然感覺脖頸涼颼颼的。”
“就像被砍頭一樣。”
吳夫人笑道:“你未被砍過頭,怎知和砍頭一樣?”
“莫要心憂,大宋還沒有因變法失敗而砍宰相頭的先例。”
吳夫人自是和夫君逗趣,從知曉大宋之亡,王安石便自責內疚不已。
“若是當初我再謹慎一點,考慮多一點,是不是就成了?”
“大宋是不是就不會滅了?”
知夫人在逗樂自己,王安石也配合笑著說道:“砍了才好呦,真就名留千古了。”
“大宋第一個被砍的宰相。”
【豆蔻:種類非常多,但大部分都是薑科植物,常見的有紅豆蔻、白豆蔻、草蔻。
紅豆蔻:因為是良薑的果實,所以也叫良薑子,個頭很小,像小小的幹紅棗,一般在鹵水中比較常見。
清朝納蘭性德有詞雲:“腸斷月明紅豆蔻,月似當時,人似當時否?”
說起豆蔻都會想到一個詞兒:“豆蔻年華”,用來指少女十三四歲。
來自杜牧的《贈別》,杜牧在揚州一眼相中一女子,臨別贈詩兩首。
“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裏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
現代作家馮唐化用了這句詩,便有了那句“春風十裏不如。”
詩裏的豆蔻指的是其開放的花,白色的花帶點紅暈的粉色,確實很有少女感。
華夏原生的豆蔻是草豆蔻,而我們熟悉的豆蔻是白豆蔻,在唐末傳入中原的。
豆蔻大部分都是薑科植物,而不屬於薑科的豆蔻就是肉蔻,也叫肉豆蔻。
不論是十字軍東征還是後來的大航海,作為西方人最需要的香料之一,有肉蔻的地方就充滿了掠奪與鮮血。
香料對於西方人真是不可或缺的存在,首先是可以用來醃製肉類,能增香提味,關鍵還能防腐,這點還用在了屍體上。
其次做菜需要,釀酒也需要,還可以用來治病的藥物。
剛才提到的很多香料,到現在也是中醫裏麵比較重要的藥材,畢竟藥食同源。
香料還可以製作香水、香薰,工業革命前的歐洲人既不愛洗澡又愛滿大街潑糞,不用點東西熏著,實在受不了。】
“蠻夷的朝廷不管嗎?”
古代百姓搞不明白,居然可以滿大街潑糞,按律不僅要鞭打,還要罰款。
倒是對於不愛洗澡,挺能理解的。
夏秋還好,河邊隨便搓巴搓巴也就挺過去了。
冬日……能被活活凍死。
至於為何不洗熱水澡?
這就是何不食肉糜了,柴火多貴啊,不拿去賣,不留著做飯用,居然燒熱水洗澡?
這是地主、皇帝的待遇,普通百姓可舍不得。
【得益於新疆烤羊肉串的風靡,讓我們對孜然這一香料已經非常熟悉。
孜然最早在西亞和北非被種植,埃及人用它來給木乃伊防腐。
印度人一身咖喱,細聞之下孜然味能占到一半。
孜然是音譯,古代管它叫安息茴香。
孜然雖然在中國曆史上沒啥存在感,但卻是目前除胡椒之外的世界第二大香料。】
【有一種香料也是蔬菜:芫荽。
現在普遍叫香菜,但芫荽才是其正式的名稱。
芫荽是一個有多少人愛,就有多少人怕的奇怪存在。
芫荽也算外來作物,在5000年前的敘利亞地區,當地人就用芫荽和孜然的種子來給啤酒調味,我們今天喝的福佳白其成分中就有芫荽籽。
芫荽在漢代傳入華夏,稱之為胡荽,有名的美男子潘安就很喜歡香菜,據傳漢武帝也很喜歡。
後來五胡亂華,羯人石勒稱帝,因為避諱“胡”字,於是改為了蒝荽、香荽。
據傳黃瓜也是此時由胡瓜改名為黃瓜的。】
【薄荷:大家從小應該對薄荷的味道非常熟悉,薄荷口香糖、薄荷藥膏等等。
但是如果不是親自種過,很難想象這種植物為什麽會散發出這麽神奇且清涼的味道。
薄荷原產於歐亞大陸,大約在漢代傳入華夏。
最初主要是藥用,可治療風寒。
到了經濟發達的宋代,開始出現各種各樣的飲料,稱之為飲子,類似於今天的各種果茶、涼茶,其中比較有名的便是薄荷湯。
宋朝人還會摘薄荷芽放到茶水中去煮。
宋代宰相李綱被貶海南時還回憶杭州的薄荷茶:“我亦乘桴向海涯,無人複獻雨中花。卻愁春夢歸吳越,茗飲濃斟薄荷芽。”
宋代人不僅喜歡薄荷,還總是把貓和薄荷聯係在一起。
陸遊曾寫過《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台,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但詩名是《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兩首》,另一首裏麵便有貓。
“風卷江湖雨暗村,四山聲作海濤翻。溪柴火軟蠻氈暖,我與狸奴不出門。”
狸奴便是貓的意思,外麵雨下這麽大,我還是跟我的小貓咪躲在被窩裏吧。
上一秒是貓奴宅男,下一秒鐵馬冰河。
陸遊喜歡貓屬於祖傳,他爺爺陸佃就特別喜歡貓,並且還是個植物學家。
陸佃研究發現:鳩石桑葚則醉,貓食薄荷則醉,虎食狗則醉。
陸佃記錄下貓醉薄荷這一現象,但是理論上能讓貓醉的應該是貓薄荷,也叫荊芥,可能是宋朝人把貓薄荷也當做正常薄荷的一種。
陸遊在家裏不僅種了很多薄荷,還寫詩:“時時醉薄荷,夜夜占氍毹。”
氍毹:一種織的毛毯。
陸遊說小貓不是醉薄荷,就是窩在毛毯上,看起來跟今天的貓都一個德行。
前幾年的熱播劇《長安十二時辰》裏的人動不動就嚼個薄荷葉,還互相分,看起來具備了提神和社交的雙重屬性。
但是生薄荷嚼起來其實是苦的,沒啥清涼的感覺。
不像西餐,中餐中使用薄荷比較少,一般提起薄荷想到的還是牙膏和口香糖。
除了剛才列舉的國內常見香料,還有很多一直隱藏在我們日常飲食的方方麵麵,如紫蘇、蓽撥、草果、陳皮等。
紫蘇:又名紫舒,原產於中國,已有2000多年種植曆史,如今常做藥用。
蓽撥:傳統中藥,具溫中散寒,行氣止痛之功效,果穗為鎮痛健胃要藥,味辛性熱。
草果:別名紅草果,是薑科豆蔻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常做調味料和中藥。
陳皮: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變種的幹燥成熟果皮,藥材分為“陳皮”和“廣陳皮”,采摘成熟果實,剝取果皮,曬幹或低溫幹燥。】
【還有一些我們以為是近些年西餐流行才出現在我們眼前的香料,比如羅勒、迷迭香等,其實早就伴隨中國曆史上千年了。
羅勒:原產於亞洲熱帶地區、非洲和太平洋島嶼,約於公元500年前後傳入華夏,在公元6世紀的《齊民要術》中有記載。
迷迭香:原產於北非地中海沿岸、歐洲等地,三國時期引入中國。
香料對於西方是一部欲望與征服的曆史,是故事中的絕對主角。
而香料之於華夏人,從屈原筆下散發著芳香,象征高潔的佩蘭、杜衡、留夷,到如今各種香料君臣佐使下登峰造極的中餐香料。
香料從來都掩映在中國人的視野之外,默默塑造味覺的記憶,甚至偶然吃菜時不小心吃到大料還得罵一句。
但那又怎樣?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
評論區:
〖君臣佐使是中醫方劑的知識。〗
〖四川管香菜叫鹽須。〗
〖重慶也是。〗
〖貴州也是。〗
〖雲南有的地方好像也是這樣叫的。〗
〖川渝雲貴是一家! ip:四川。〗
〖雲貴川渝! ip:雲南。〗
〖貴雲川渝! ip:貴州。〗
〖李家麻,你們洋芋坨坨吃多了,此物是渝川雲貴,我們可是直轄市! ip:重慶。〗
〖你要引起第一次西南戰爭嗎? ip:廣西。〗
〖一個在廣東的四川人,奉勸樓上少在這裏扇陰風,點鬼火,常說兩廣兩廣,等你能排廣東前麵時候再來參與話題。 ip:廣東。〗
〖老表,你這樣我可要南蠻入侵了哦~〗
〖再來一次七擒七放又如何呢?〗
〖哈哈,你能過長江再說吧! ip:廣東。〗
〖江東鼠輩,休走。 ip:廣西。〗
〖你不是?〗
〖我不是,我是被諸葛丞相捉的南蠻,四舍五入也是大漢旁係,誰和你們江東鼠輩是一路人!〗
〖江南鼠輩,今日南下擒龍,為諸葛丞相報仇! ip:內蒙古。〗
〖哦,你確定?我鳳陽的! ip:安徽。〗
〖安徽不是江東,那可是劉邦故裏、朱元璋故裏,難道你們要保護江東鼠輩? 壞笑·jpg。 ip:甘肅。 〗
〖既然你都這麽說,那江東鼠輩,我是非打不可了。〗
〖山河四省聽令,閃擊江東。 ip:山東。〗
〖山河四省與西南四省第一次合作,全員閃擊江東。 ip:河北。〗
〖先登者,可勒石刻字於東方明珠!〗
〖我要把芫荽種滿地球!!!〗
〖綠化帶、行道樹全部都種芫荽。〗
〖把芫荽種滿全宇宙!〗
〖臣附議,臣代表戶部保證每個家庭的飯桌上至少有一盤芫荽。〗
〖把樓上種芫荽的全部拖出去斬了!〗
〖還要種滿折耳根!〗
〖種折耳根的也斬!〗
“後人還真是……”孔明想了半天也沒找到一個合適的形容詞。
吵吵鬧鬧卻又親如一家,為了雞毛蒜皮之事能爭半天,卻又能從視頻中看出很團結。
唉,大漢何時才能有如此之盛世?
大漢,長安。
“香菜真有這麽難吃嗎?”劉徹不明白,一個東西難吃就是難吃,好吃就是好吃,即便有部分人意見不一,那也應該是極少數。
怎麽可能會一半人覺得好吃,頗為喜愛,另一半又覺得難吃?
後人都說朕愛吃,朕身為皇帝的欣賞水平能差嗎?
“不知道此次張騫是否會帶回來?”
“朕要好好嚐嚐。”
若是合朕口味,大漢各地都種上芫荽也不是不可行,滿足一下後人的願望。
大秦,鹹陽。
“……”
沉默是今日的大秦,提到的香料傳入時間最早也是漢代。
看來這西域是非去不可,絲綢之路也是非通不可了。
隻是大秦目前不能妄動刀兵,長城軍團得常備,百越雖然暫停,但也不能調去開拓西域。
勞師遠征,若是如百越一樣,水土不服導致大敗,那……
有沒有既不需要大秦出太多錢、動用很多兵力,又能開拓西域的辦法呢?
始皇將自己的疑問提出,讓眾臣討論。
李斯豁出去了,提了個與大秦幾百年國策違背的想法,並且這個國策還是法家曆代堅持的。
“商人!”
李斯侃侃而談:“這群人隻要有利可圖,什麽事都敢做!”
“看了這麽久天幕,肯定動心了。”
“這時候,隻需要放鬆一點點監管,給他們一點點政策便利,然後……”
李斯不再言語,接下來的話可做不可說。
殺雞取卵不可取,但把羊養肥了再殺就很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