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是一個很著名的謠言,傳唱了幾百年,由此改編的戲劇、電影、電視劇以及歌曲更是數不勝數。
它便是:孟薑女哭長城!】
大唐,貞觀年間。
宮人剛才將李治抱來,本放在長孫皇後懷中,李世民伸手要接過來。
“二郎,你不會學劉皇叔長阪坡摔阿鬥吧?”
唐皇讓觀音婢放寬心,朕乃是天策上將李世民,亦是將來胡人口中天可汗,更是後世公認的千古一帝,不至於和自己親兒子過不去,何況他還隻是個奶娃子。
李世民眉心皺了皺,伸手刮刮李治的鼻子,又輕彈幾下額頭。
小孩肉嫩,許是疼了,伸出兩隻胖乎乎的小手在空中亂抓,一下就把李世民的胡子扯在手中。
“阿巴,阿巴,阿巴巴。”
“還挺像朕。”李世民被人扯著胡須往下拉,眉毛卻逆勢微揚。
眼睛像朕,鼻子像朕,連這扯阿耶胡須的模樣也像極了朕小時候。
偏偏腦子不像朕,怎麽能娶庶母呢?
睡就睡了,還公開!還立後!
可要點臉吧,都不背人了!
“高明,上前來。”李世民拍拍自己左邊的空地,示意李承乾坐過來。
“張開手。”
“不對,不是這樣。”
“一上一下。”
“這樣對了嘛。”
李世民調整好李承乾的手勢,將李治放入他懷中,語重心長的說道:“以後下朝得空,多去看看你弟弟。”
“長兄如父!”
“且愛之,且憐之,且罵之,且打之!”
“好則賞,錯則罰。”
李承乾第一次抱孩子,不敢亂動,生怕一不小心弄壞了。
隻得口頭告罪一聲,懷有幼弟,不方便行禮,答道:“兒臣謹遵父皇教訓!”
“叫阿耶,不必稱皇,也不必稱臣。”
李承乾對李治是沒有任何怨恨的,雖然他未來是皇帝。
概因這弟弟太小了,如今不滿周歲。
真要奪嫡爭位,也得要貞觀二十年往後了。
自己二十多年的太子,被廢肯定和九弟沒關係。
想來想去,隻可能會是同母弟青雀有關。
想必是自己被廢,青雀也不受父皇認可,唯有立九弟為帝,方可保全我二人性命。
念及此處,李承乾嘴角微揚。
青雀現在還是個小胖子,最愛跑到孤的宮裏偷食甜物。
“高明,這孟薑女之事可曾聽過?”
李承乾回過神來思索一番:“未曾聽過,倒有些像杞梁妻哭夫之事改的。”
【相傳秦朝時有個孟老漢和薑老漢一牆之隔互為鄰居。
孟老漢院子的牆邊種了一顆葫蘆籽,後來結了一個幾十斤重的葫蘆瓜,薑老漢眼看葫蘆瓜成熟,一刀切開了後,卻看見一個白白胖胖的女娃娃躺在裏麵。
於是孟、薑兩老漢為爭奪女娃娃吵鬧不休,最後隻好協商兩家共同養育這個女娃娃,取名“孟薑女”。
始皇一統天下後,在全國各地征集數十萬民夫,修築萬裏長城。
有個叫範喜良的書生公子,因為逃避衙役的追拿,翻牆逃進孟家院子,躲在絲瓜架下,正好被遊園的孟薑女發現。
孟薑女一看:“呦,是個帥小夥。”
這驚呼聲引來孟老漢,一看,這範喜良一表人才,又知書達禮,於是把孟薑女許配給他。
結果良辰吉日正當時,二人即將拜堂成親,不料闖進幾個衙役,把新郎範喜良抓了去做民夫。
範喜良一去之後杳無音信,孟薑女日日哭、夜夜哭。
冥冥之中有道聲音跨越時空傳來:所愛隔山海,山海皆可平。
於是孟薑女萬裏跋涉尋到長城腳底,卻聽修長城的民夫說丈夫早已累死,屍體不知埋於何處。
孟薑女頓時痛哭失聲,哭得日月無光、天昏地暗、秋風悲號,長城一段段倒塌,足有八百裏,一堆堆死人骨露出來。
孟薑女為了辨認出丈夫的骨骸,咬破中指,把血滴在一堆堆白骨上,滴到範喜良的骨頭之上時,血珠凝住不動。】
【但故事到這裏還沒完,更離譜的還在後麵。】
“這還不夠離譜?”
大秦,鹹陽宮內。
高居丹墀的始皇眉心微皺。
若是她能哭倒長城,朕還需要修長城嗎?
把她男人送去草原打仗,她去哭一遭,草原直接天塌地陷。
還需要數十萬秦軍做甚?
她一個人就可抵千軍萬馬!
【正在這時,秦始皇巡察長城而來,看見眉清目秀、如花似玉的孟薑女,遂起心霸占。
孟薑女將計就計,要秦始皇答應她三個條件:一要秦始皇搭起三十裏長的孝棚。
二要秦始皇披麻戴孝,領文武百官到祭台上吊祀萬喜良。
三要在成親之前,與秦始皇遊海為萬喜良舉行葬禮。
三個條件缺一不可,否則寧死不從。
秦始皇為討得孟薑女歡心,一一答應。
但在祭祀那天,孟薑女哭完丈夫,哭得血淚模糊時,縱身一躍跳入了海裏。
秦始皇大發雷霆,命令士兵趕忙打撈,即時大海咆哮,狂風四起,秦始皇不得而歸。
原來是海龍王和公主可憐孟薑女的遭遇,命令了蝦兵蟹將前去把孟薑女接進了龍宮。】
“……”
“……”
“……”
大秦朝堂像是被宅男在深夜輕觸手機按下暫停鍵,鴉雀無聲。
離譜他媽給離譜開門,離譜到家了。
小刀拉屁股,開眼了。
編的沒有一點技術含量,還不如說孟薑女是仙女下凡,專門考驗陛下的誠心。
若是誠心,便可得長生。
陛下腦子裏無愛,但真的有長生。
“暴君也有今天,痛快!”
弱者不一定敢向強者揮刀,但背地編排兩句的勇氣還是有的。
鹹陽之外,六國貴族們已經找好石匠。
“刻,刻一百塊、一千塊。”
“天南海北都給埋上!”
項氏也安排起來,項羽不解,要傳謠言安排人私下撒布即可,這刻碑埋土裏是為何?
“羽兒,這天幕人人都能看見,傳謠言還有人信嗎?”
“後世不是喜歡考古嗎?多埋些,總會被挖到。”
“千年之後,也是一樁美談!”
若非是自己叔父,就這項梁現在的可惡嘴臉,項羽的拳頭可不是吃素的!
要打,就戰場上堂堂正正的打敗他!
耍些小孩手段,惡心嬴政千年之後的名聲,有意思嗎?
【經過代代加工,於是有了我們如今看到的最終版。
而這個故事是有原型的,而且是真實的曆史事件。
不過和始皇毫無關係,乃至和秦國以及長城都沒關係。
《左傳·襄公二十三年》:齊侯歸,遇杞梁之妻於郊,使吊之。
辭曰:“殖之有罪,何辱命焉?若免於罪,猶有先人之敝廬在,下妾不得與郊吊。”
齊侯吊諸其室。】
【周靈王二十二年秋,齊莊公薑光伐衛、晉,奪取朝歌。
齊莊公從朝歌回師,但沒有回齊都臨淄,而是去突襲莒國。
在襲莒的戰鬥中,齊國將領杞梁(名殖)、華周戰死。
後來齊莒講和罷戰,齊人載杞梁屍回臨淄。
杞梁妻迎丈夫的靈柩於郊外的道路,齊莊公派人吊唁。
杞梁妻認為自己的丈夫有功於國,齊莊公派人在郊外吊唁既缺乏誠意,又倉促草率,不夠尊重,便回絕了齊莊公的郊外吊唁。
後來,齊莊公親自到杞梁家中吊唁,並把杞梁安葬在齊都郊外。】
“叔孫通,左傳可有這句?”始皇無悲無喜的問道。
人得認命,都已經被編排了,生氣還有什麽用?
這故事是怎麽和朕扯上關係的?
該不會是漢朝編的吧?
劉邦!彼其娘之!
“阿嚏,阿……阿嚏。”
曹氏笑道:“你這才走出沛縣,一路上不是腿疼,就是胳膊酸,現在還惹上風寒,你這身體也不行啊!”
劉邦右手搭在曹氏肩膀上,二人身高相差無幾,用手這麽一挼。
曹氏被逗的花枝亂顫,身形搖晃,像極了一種名貴瓷器。
北宋,專為宮廷燒造天青釉青瓷的窯場,名曰:“汝窯。”
“為何不一起躲去山上,等始皇一死揭竿而起?”
“有後人認可,這是真的天命加身。”
沛縣城外有座亭子,亭子旁有棵大樹,樹旁遮是莫名的草叢遮擋,二人席地而坐。
男人是個太字,女人是個大字。
大字坐在太字上麵,是什麽字?
劉季手上動作不停,嘴裏含糊不清的解釋道:“可始皇還沒死。”
“韓信,我殺了。”
“後人說是呂雉殺的,這不重要,但韓信還會再投我嗎?”
“非劉不王,異姓王我也殺了,他們還會再投我嗎?”
“還有楚漢之爭,敗在我手下的項羽,他會放過我嗎?”
“項氏一族恐怕已經派出族人來搜尋我,欲除之而後快。”
“所有的路都是死,唯獨找始皇有一線生機。”
“乃公認他做義父,幫他教兒子。”
曹氏左搖右晃,突然停下,笑罵一句:“始皇沒比你大幾歲吧?你當真是個不要臉的。”
微風吹來,曹氏體弱,隨風向搖擺起來,又不解的問道:“那你還讓蕭何帶他們往山上跑?”
“所以乃公能當皇帝!”
“?”
“不管將來如何,現在乃公自己去送命,讓他們跑,這是恩情一份。”
“乃公還可以和你打個賭,蕭何肯定比乃公更早到鹹陽!”
曹氏身子骨哆嗦一下,問道:“啊~為何?”
“哈哈,因為他太聰明了。”劉季翻身而坐,攻守換防。
口裏還不停念叨著:“乃公讓你知道乃公到底行不行!”
“行不行!”
“行!不!行!”
曹氏則唱起白蛇傳作為回應:“啊~啊~~啊,啊~啊~~~”
【在這個故事中,既沒有哭夫,也和長城毫無關聯。
但到了戰國,當時流行人死之後,家屬要哀哭。
於是在儒家經典《禮記·檀弓》篇記載裏曾子說:杞梁妻“哭之哀”。
儒家經典《孟子》中引用淳於髡的話說:“華周杞梁之妻哭其夫,從而變了國俗。”】
此前嬴政問叔孫通左傳可有此事,他回答記不清,可派人取一下竹簡來看。
現在好了,不用看了,源頭是從儒家開始的。
“陛下,臣有罪!”
儒家雖未編排成始皇之事,但皇帝有時候一直不收拾某個人、某種學說,差的剛好是一個借口。
始皇還未開口,李斯卻幫叔孫通開脫起來。
“陛下,叔孫博士無罪!”
“此前在朝堂之上,叔孫博士已經與其脫離師徒關係。”
李斯側身,笑著對叔孫通問道:“博士為何請罪呢?”
“莫非剛才斷絕師徒關係之語,是斯聽錯了嗎?”
“況且有罪也是儒家的罪,叔孫博士一己承擔是何故?”
“你一人便能代表儒家?孔子、孟子、曾子之後人,你也能代表?”
叔孫通握緊雙拳,藏入袖中,又拱手對著高台行禮:“臣失言,臣有罪!”
隨後埋著頭,牙都要咬碎了。
李斯,你***,做個人吧。
始皇略帶怨氣說道:“無罪,退下吧。”
天幕裏的說法太可氣了!
編排修長城累死人的事,朕不氣,因為這是事實。
朕氣的是居然會有人把朕編排成一個好色之徒!
“朕沒皇後,就該受欺負嗎?”
“朕勤於政事,難道就應該被編排男女之事嗎?”
“史官,把朕的後妃名字、家譜,都記在史書上。”
史家據直以筆,非大事不可記,昂起頭顱表示拒絕。
要殺就快殺,現在殺了,等會我就可以被記在史書上了!
“造出紙,允許你們先用以抄錄曆代史書。”
史官昂起的頭顱略微下降。
隨即嘴角微揚、眉毛一挑,捏著嗓子幫始皇出起了主意:“陛下,還可以讓人刻碑埋於地下,如此即便史書抄錄錯誤或有遺失,後世考古亦能發現。”
李斯和叔孫通默契對視一眼,齊齊啐道:沒骨氣的玩意!說好的史家節操呢?
捏著嗓子說話,不知道還以為是宦官!
【雖然後朝抹黑前朝是標準操作,但這個謠言與西漢關係不大。
西漢的劉向在《說苑》中增加了“崩城”情節,又在《列女傳》中添了“投淄水”的情節。
他先重述了《左傳》中杞粱妻的故事,然後繼續寫到:杞粱妻沒有子嗣,娘家婆家也都沒有親屬,夫死之後成了個孤家寡人。杞粱妻“就其夫之屍於城下而哭之”,連著哭了十天,“城為之崩”。
而到了東漢,王充的《論衡》、邯鄲淳的《曹娥碑》說杞梁妻哭崩的是杞城,並且哭崩了五丈。
西晉時期崔豹的《古今注》繼續誇大,說整個杞城“感之而頹”。】
【到了西晉,整個故事已經是“三分史實、七分演繹。”
但仍然與秦始皇和長城沒扯上關係。
唐朝時,故事最初的模樣有了。
杞粱由春秋的齊人變成秦朝的燕人。
杞粱妻的名字出現了,她姓孟名仲姿,或姓孟名薑女。
杞粱的死因不再是戰死疆場,而是因避役被捉後築於城牆之內,所以其妻要向城而哭。
而築於城牆之內的死屍實在太多了,隻有滴血認骨才能辨別。
杞梁妻在《琱玉集》中記載名仲姿,在敦煌曲子詞中被直呼為“孟薑女”。】
【元代,被改編成戲劇,陶宗儀《南村輟耕錄》、鍾嗣成《錄鬼簿》等對此均有記載。
範郎的名字從範希郎、範四郎、範士郎、範喜郎到範杞良、範紀良、萬喜良,出現很多種變異,故事的情節也被鋪陳得一波三折。】
【故事最終定型於明朝,但也不是為了罵秦始皇。
明朝中期,為了防止瓦剌入侵,大修長城,招致民怨沸騰。
老百姓為了發泄不滿,又改杞梁妻為“孟薑女”,改杞梁為“萬喜梁”(或範喜梁),加了諸如招親、夫妻恩愛、千裏送寒衣等情節。
主打的就是一個借古諷今。】
“天殺的李老二,朕和你沒完!”
始皇對李世民是滿腹怨氣,誰讓朕就隻知道你一個唐朝皇帝,李淵不算。
天幕還曾記載李世民說: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
原來是這麽個史!
不管誰改編的,你開國皇帝脫不了幹係!
李淵:後人不認我是開國皇帝,咋前人也不認了?
大明,北京。
朱棣指著天幕,問道:“老大,看到了吧?”
“朕真是喜歡打仗嗎?”
“不把胡人趕絕,後代打不過就隻能修長城防守,修長城就需要勞役,民怨沸騰。”
“都指著鼻子罵你的兒孫們是始皇了!”
一陣微風吹來,大胖小聲嘟囔傳入朱棣耳中。
“我兒孫,不也是您兒孫……”
“勞役有民怨,打仗就沒了嗎?”
“錢、糧、兵,都是百姓出的。”
“你就是眼窩子淺,打仗是一時,不是一世。”朱棣還想怒罵兩句,殿外傳來漢王爺的呼喚聲。
“爹,爆炒鵝卵石來咯!”
它便是:孟薑女哭長城!】
大唐,貞觀年間。
宮人剛才將李治抱來,本放在長孫皇後懷中,李世民伸手要接過來。
“二郎,你不會學劉皇叔長阪坡摔阿鬥吧?”
唐皇讓觀音婢放寬心,朕乃是天策上將李世民,亦是將來胡人口中天可汗,更是後世公認的千古一帝,不至於和自己親兒子過不去,何況他還隻是個奶娃子。
李世民眉心皺了皺,伸手刮刮李治的鼻子,又輕彈幾下額頭。
小孩肉嫩,許是疼了,伸出兩隻胖乎乎的小手在空中亂抓,一下就把李世民的胡子扯在手中。
“阿巴,阿巴,阿巴巴。”
“還挺像朕。”李世民被人扯著胡須往下拉,眉毛卻逆勢微揚。
眼睛像朕,鼻子像朕,連這扯阿耶胡須的模樣也像極了朕小時候。
偏偏腦子不像朕,怎麽能娶庶母呢?
睡就睡了,還公開!還立後!
可要點臉吧,都不背人了!
“高明,上前來。”李世民拍拍自己左邊的空地,示意李承乾坐過來。
“張開手。”
“不對,不是這樣。”
“一上一下。”
“這樣對了嘛。”
李世民調整好李承乾的手勢,將李治放入他懷中,語重心長的說道:“以後下朝得空,多去看看你弟弟。”
“長兄如父!”
“且愛之,且憐之,且罵之,且打之!”
“好則賞,錯則罰。”
李承乾第一次抱孩子,不敢亂動,生怕一不小心弄壞了。
隻得口頭告罪一聲,懷有幼弟,不方便行禮,答道:“兒臣謹遵父皇教訓!”
“叫阿耶,不必稱皇,也不必稱臣。”
李承乾對李治是沒有任何怨恨的,雖然他未來是皇帝。
概因這弟弟太小了,如今不滿周歲。
真要奪嫡爭位,也得要貞觀二十年往後了。
自己二十多年的太子,被廢肯定和九弟沒關係。
想來想去,隻可能會是同母弟青雀有關。
想必是自己被廢,青雀也不受父皇認可,唯有立九弟為帝,方可保全我二人性命。
念及此處,李承乾嘴角微揚。
青雀現在還是個小胖子,最愛跑到孤的宮裏偷食甜物。
“高明,這孟薑女之事可曾聽過?”
李承乾回過神來思索一番:“未曾聽過,倒有些像杞梁妻哭夫之事改的。”
【相傳秦朝時有個孟老漢和薑老漢一牆之隔互為鄰居。
孟老漢院子的牆邊種了一顆葫蘆籽,後來結了一個幾十斤重的葫蘆瓜,薑老漢眼看葫蘆瓜成熟,一刀切開了後,卻看見一個白白胖胖的女娃娃躺在裏麵。
於是孟、薑兩老漢為爭奪女娃娃吵鬧不休,最後隻好協商兩家共同養育這個女娃娃,取名“孟薑女”。
始皇一統天下後,在全國各地征集數十萬民夫,修築萬裏長城。
有個叫範喜良的書生公子,因為逃避衙役的追拿,翻牆逃進孟家院子,躲在絲瓜架下,正好被遊園的孟薑女發現。
孟薑女一看:“呦,是個帥小夥。”
這驚呼聲引來孟老漢,一看,這範喜良一表人才,又知書達禮,於是把孟薑女許配給他。
結果良辰吉日正當時,二人即將拜堂成親,不料闖進幾個衙役,把新郎範喜良抓了去做民夫。
範喜良一去之後杳無音信,孟薑女日日哭、夜夜哭。
冥冥之中有道聲音跨越時空傳來:所愛隔山海,山海皆可平。
於是孟薑女萬裏跋涉尋到長城腳底,卻聽修長城的民夫說丈夫早已累死,屍體不知埋於何處。
孟薑女頓時痛哭失聲,哭得日月無光、天昏地暗、秋風悲號,長城一段段倒塌,足有八百裏,一堆堆死人骨露出來。
孟薑女為了辨認出丈夫的骨骸,咬破中指,把血滴在一堆堆白骨上,滴到範喜良的骨頭之上時,血珠凝住不動。】
【但故事到這裏還沒完,更離譜的還在後麵。】
“這還不夠離譜?”
大秦,鹹陽宮內。
高居丹墀的始皇眉心微皺。
若是她能哭倒長城,朕還需要修長城嗎?
把她男人送去草原打仗,她去哭一遭,草原直接天塌地陷。
還需要數十萬秦軍做甚?
她一個人就可抵千軍萬馬!
【正在這時,秦始皇巡察長城而來,看見眉清目秀、如花似玉的孟薑女,遂起心霸占。
孟薑女將計就計,要秦始皇答應她三個條件:一要秦始皇搭起三十裏長的孝棚。
二要秦始皇披麻戴孝,領文武百官到祭台上吊祀萬喜良。
三要在成親之前,與秦始皇遊海為萬喜良舉行葬禮。
三個條件缺一不可,否則寧死不從。
秦始皇為討得孟薑女歡心,一一答應。
但在祭祀那天,孟薑女哭完丈夫,哭得血淚模糊時,縱身一躍跳入了海裏。
秦始皇大發雷霆,命令士兵趕忙打撈,即時大海咆哮,狂風四起,秦始皇不得而歸。
原來是海龍王和公主可憐孟薑女的遭遇,命令了蝦兵蟹將前去把孟薑女接進了龍宮。】
“……”
“……”
“……”
大秦朝堂像是被宅男在深夜輕觸手機按下暫停鍵,鴉雀無聲。
離譜他媽給離譜開門,離譜到家了。
小刀拉屁股,開眼了。
編的沒有一點技術含量,還不如說孟薑女是仙女下凡,專門考驗陛下的誠心。
若是誠心,便可得長生。
陛下腦子裏無愛,但真的有長生。
“暴君也有今天,痛快!”
弱者不一定敢向強者揮刀,但背地編排兩句的勇氣還是有的。
鹹陽之外,六國貴族們已經找好石匠。
“刻,刻一百塊、一千塊。”
“天南海北都給埋上!”
項氏也安排起來,項羽不解,要傳謠言安排人私下撒布即可,這刻碑埋土裏是為何?
“羽兒,這天幕人人都能看見,傳謠言還有人信嗎?”
“後世不是喜歡考古嗎?多埋些,總會被挖到。”
“千年之後,也是一樁美談!”
若非是自己叔父,就這項梁現在的可惡嘴臉,項羽的拳頭可不是吃素的!
要打,就戰場上堂堂正正的打敗他!
耍些小孩手段,惡心嬴政千年之後的名聲,有意思嗎?
【經過代代加工,於是有了我們如今看到的最終版。
而這個故事是有原型的,而且是真實的曆史事件。
不過和始皇毫無關係,乃至和秦國以及長城都沒關係。
《左傳·襄公二十三年》:齊侯歸,遇杞梁之妻於郊,使吊之。
辭曰:“殖之有罪,何辱命焉?若免於罪,猶有先人之敝廬在,下妾不得與郊吊。”
齊侯吊諸其室。】
【周靈王二十二年秋,齊莊公薑光伐衛、晉,奪取朝歌。
齊莊公從朝歌回師,但沒有回齊都臨淄,而是去突襲莒國。
在襲莒的戰鬥中,齊國將領杞梁(名殖)、華周戰死。
後來齊莒講和罷戰,齊人載杞梁屍回臨淄。
杞梁妻迎丈夫的靈柩於郊外的道路,齊莊公派人吊唁。
杞梁妻認為自己的丈夫有功於國,齊莊公派人在郊外吊唁既缺乏誠意,又倉促草率,不夠尊重,便回絕了齊莊公的郊外吊唁。
後來,齊莊公親自到杞梁家中吊唁,並把杞梁安葬在齊都郊外。】
“叔孫通,左傳可有這句?”始皇無悲無喜的問道。
人得認命,都已經被編排了,生氣還有什麽用?
這故事是怎麽和朕扯上關係的?
該不會是漢朝編的吧?
劉邦!彼其娘之!
“阿嚏,阿……阿嚏。”
曹氏笑道:“你這才走出沛縣,一路上不是腿疼,就是胳膊酸,現在還惹上風寒,你這身體也不行啊!”
劉邦右手搭在曹氏肩膀上,二人身高相差無幾,用手這麽一挼。
曹氏被逗的花枝亂顫,身形搖晃,像極了一種名貴瓷器。
北宋,專為宮廷燒造天青釉青瓷的窯場,名曰:“汝窯。”
“為何不一起躲去山上,等始皇一死揭竿而起?”
“有後人認可,這是真的天命加身。”
沛縣城外有座亭子,亭子旁有棵大樹,樹旁遮是莫名的草叢遮擋,二人席地而坐。
男人是個太字,女人是個大字。
大字坐在太字上麵,是什麽字?
劉季手上動作不停,嘴裏含糊不清的解釋道:“可始皇還沒死。”
“韓信,我殺了。”
“後人說是呂雉殺的,這不重要,但韓信還會再投我嗎?”
“非劉不王,異姓王我也殺了,他們還會再投我嗎?”
“還有楚漢之爭,敗在我手下的項羽,他會放過我嗎?”
“項氏一族恐怕已經派出族人來搜尋我,欲除之而後快。”
“所有的路都是死,唯獨找始皇有一線生機。”
“乃公認他做義父,幫他教兒子。”
曹氏左搖右晃,突然停下,笑罵一句:“始皇沒比你大幾歲吧?你當真是個不要臉的。”
微風吹來,曹氏體弱,隨風向搖擺起來,又不解的問道:“那你還讓蕭何帶他們往山上跑?”
“所以乃公能當皇帝!”
“?”
“不管將來如何,現在乃公自己去送命,讓他們跑,這是恩情一份。”
“乃公還可以和你打個賭,蕭何肯定比乃公更早到鹹陽!”
曹氏身子骨哆嗦一下,問道:“啊~為何?”
“哈哈,因為他太聰明了。”劉季翻身而坐,攻守換防。
口裏還不停念叨著:“乃公讓你知道乃公到底行不行!”
“行不行!”
“行!不!行!”
曹氏則唱起白蛇傳作為回應:“啊~啊~~啊,啊~啊~~~”
【在這個故事中,既沒有哭夫,也和長城毫無關聯。
但到了戰國,當時流行人死之後,家屬要哀哭。
於是在儒家經典《禮記·檀弓》篇記載裏曾子說:杞梁妻“哭之哀”。
儒家經典《孟子》中引用淳於髡的話說:“華周杞梁之妻哭其夫,從而變了國俗。”】
此前嬴政問叔孫通左傳可有此事,他回答記不清,可派人取一下竹簡來看。
現在好了,不用看了,源頭是從儒家開始的。
“陛下,臣有罪!”
儒家雖未編排成始皇之事,但皇帝有時候一直不收拾某個人、某種學說,差的剛好是一個借口。
始皇還未開口,李斯卻幫叔孫通開脫起來。
“陛下,叔孫博士無罪!”
“此前在朝堂之上,叔孫博士已經與其脫離師徒關係。”
李斯側身,笑著對叔孫通問道:“博士為何請罪呢?”
“莫非剛才斷絕師徒關係之語,是斯聽錯了嗎?”
“況且有罪也是儒家的罪,叔孫博士一己承擔是何故?”
“你一人便能代表儒家?孔子、孟子、曾子之後人,你也能代表?”
叔孫通握緊雙拳,藏入袖中,又拱手對著高台行禮:“臣失言,臣有罪!”
隨後埋著頭,牙都要咬碎了。
李斯,你***,做個人吧。
始皇略帶怨氣說道:“無罪,退下吧。”
天幕裏的說法太可氣了!
編排修長城累死人的事,朕不氣,因為這是事實。
朕氣的是居然會有人把朕編排成一個好色之徒!
“朕沒皇後,就該受欺負嗎?”
“朕勤於政事,難道就應該被編排男女之事嗎?”
“史官,把朕的後妃名字、家譜,都記在史書上。”
史家據直以筆,非大事不可記,昂起頭顱表示拒絕。
要殺就快殺,現在殺了,等會我就可以被記在史書上了!
“造出紙,允許你們先用以抄錄曆代史書。”
史官昂起的頭顱略微下降。
隨即嘴角微揚、眉毛一挑,捏著嗓子幫始皇出起了主意:“陛下,還可以讓人刻碑埋於地下,如此即便史書抄錄錯誤或有遺失,後世考古亦能發現。”
李斯和叔孫通默契對視一眼,齊齊啐道:沒骨氣的玩意!說好的史家節操呢?
捏著嗓子說話,不知道還以為是宦官!
【雖然後朝抹黑前朝是標準操作,但這個謠言與西漢關係不大。
西漢的劉向在《說苑》中增加了“崩城”情節,又在《列女傳》中添了“投淄水”的情節。
他先重述了《左傳》中杞粱妻的故事,然後繼續寫到:杞粱妻沒有子嗣,娘家婆家也都沒有親屬,夫死之後成了個孤家寡人。杞粱妻“就其夫之屍於城下而哭之”,連著哭了十天,“城為之崩”。
而到了東漢,王充的《論衡》、邯鄲淳的《曹娥碑》說杞梁妻哭崩的是杞城,並且哭崩了五丈。
西晉時期崔豹的《古今注》繼續誇大,說整個杞城“感之而頹”。】
【到了西晉,整個故事已經是“三分史實、七分演繹。”
但仍然與秦始皇和長城沒扯上關係。
唐朝時,故事最初的模樣有了。
杞粱由春秋的齊人變成秦朝的燕人。
杞粱妻的名字出現了,她姓孟名仲姿,或姓孟名薑女。
杞粱的死因不再是戰死疆場,而是因避役被捉後築於城牆之內,所以其妻要向城而哭。
而築於城牆之內的死屍實在太多了,隻有滴血認骨才能辨別。
杞梁妻在《琱玉集》中記載名仲姿,在敦煌曲子詞中被直呼為“孟薑女”。】
【元代,被改編成戲劇,陶宗儀《南村輟耕錄》、鍾嗣成《錄鬼簿》等對此均有記載。
範郎的名字從範希郎、範四郎、範士郎、範喜郎到範杞良、範紀良、萬喜良,出現很多種變異,故事的情節也被鋪陳得一波三折。】
【故事最終定型於明朝,但也不是為了罵秦始皇。
明朝中期,為了防止瓦剌入侵,大修長城,招致民怨沸騰。
老百姓為了發泄不滿,又改杞梁妻為“孟薑女”,改杞梁為“萬喜梁”(或範喜梁),加了諸如招親、夫妻恩愛、千裏送寒衣等情節。
主打的就是一個借古諷今。】
“天殺的李老二,朕和你沒完!”
始皇對李世民是滿腹怨氣,誰讓朕就隻知道你一個唐朝皇帝,李淵不算。
天幕還曾記載李世民說: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
原來是這麽個史!
不管誰改編的,你開國皇帝脫不了幹係!
李淵:後人不認我是開國皇帝,咋前人也不認了?
大明,北京。
朱棣指著天幕,問道:“老大,看到了吧?”
“朕真是喜歡打仗嗎?”
“不把胡人趕絕,後代打不過就隻能修長城防守,修長城就需要勞役,民怨沸騰。”
“都指著鼻子罵你的兒孫們是始皇了!”
一陣微風吹來,大胖小聲嘟囔傳入朱棣耳中。
“我兒孫,不也是您兒孫……”
“勞役有民怨,打仗就沒了嗎?”
“錢、糧、兵,都是百姓出的。”
“你就是眼窩子淺,打仗是一時,不是一世。”朱棣還想怒罵兩句,殿外傳來漢王爺的呼喚聲。
“爹,爆炒鵝卵石來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