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有件難以解決的事需要陳恪幫他分析一番。
在這次疏通河道中,陳恪幫他圈定了二十幾個點位,經過拉網深挖,獲得不少金銀珠寶。
包拯令人將這些金銀珠寶鎖入府衙庫房,本想等完成河道疏通後再上報朝廷,一場暴雨讓他忘了這事。
這時想起就想讓陳恪幫他分析一下上報的後果。
於是陳恪問道:“您擔心什麽?擔心有人說您心生貪欲、還是擔心朝廷不認府衙借的銀子、或是怕因此引發倒查?”
聽他詢問包拯坦然回道:“老夫不怕他們說什麽,起出每筆財寶都有專人現場查驗、登記,入庫時也有專人查驗、登記,每筆賬清清楚楚。”
“而讓老夫疑惑的是,這些活動都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可朝堂卻毫無動靜。”
“這就不能不讓老夫想起一句話了,欺上瞞下是官場的一貫作風,皇上、太後不知道,而大家都知道,就等著老夫分贓了。”
包拯說得很坦率,這是官場的一個規矩,後任可以是位清官,但不會去揭前任的鍋蓋,否則就會引發官場絕大多數人的憤怒,成為人人口誅筆伐的對象。
所以後任對前任的所為向來采取不聞不問不見不聽的態度,獨善其身是最好的辦法。
包拯以前也是這麽做的,但上任興國府知府,為急於疏通河道采納了陳恪的建議,於是尷尬了。
這些金銀珠寶就放在府衙的庫房裏,達不到不聞不問不見不聽的境界。
這時的他還背著三十萬兩銀子的債務,這筆錢足夠抗洪救災了,但借來的錢是要還的。
他想把這些金銀珠寶變現還債,卻又擔心背上一個私自變賣他人財物的罪名。
他想將它們上交朝廷,卻又擔心朝廷不給他還債。
而他不論怎麽做,好像都會揭開前任的鍋蓋,這種事一調查就能清楚。
思來想去包拯不知怎麽做好,於是詢問陳恪。
而陳恪笑道:“您知道怎麽做最好,隻是患得患失而已。”
他不信包拯沒辦法,隻是想從他這下定決心而已。
於是陳恪說道:“給皇上上份折子,問他怎麽辦好。”
聽這話包拯大笑,然後低聲問道:“皇上會承擔那三十萬兩的債務?”
陳恪笑道:“皇上會很高興地承擔下來。”
於是包拯很高興的大笑一聲,起身說道:“回去就辦。”
陳恪急忙說道:“大人、您來看我,不留點探望費嗎?”
包拯斷然回道:“老夫沒錢。”
他說得沒有一絲猶豫,空著手來空著手去,不帶一絲銅臭氣。
陳恪悵然若失,包拯來看他了,他沒收到探望錢。
於是知道清官為何這麽討厭了,他們沒錢。
包拯沒錢,但他的學生們有錢。
曾毅帶著三個副會長、十五個執行委員將這間觀雨堂塞得滿滿的。
他們帶來了許多好吃的,包子、油餅、酥鴨、羊腿、冷飲子、羊羔酒......
這些東西讓陳恪產生一個不好的想法,他們不是來探望受傷的老師,而是來看一個快要饞死的饕餮。
好在曾毅拿出一堆銀票讓他兩眼發光。
這些銀票最大的有一百兩,最小的有一兩,曾毅用一塊布料裝著,打開之後整整一堆,讓人一看就是眾籌的結果。
看見這些銀票陳恪兩眼發光,這個說法絕對沒錯,曾毅可以證實,曹休、李淳和顧敬裘等人也可以證實,他們的老師非常喜歡銀票。
可這位老師還要裝深沉,雙手伸出又收了回去。
他們明白,老師總要有點深沉,等學生走了之後再將銀票塞到枕頭底下。
他們肯定陳恪會這麽幹,但在走之前也要匯報一下這兩天的事。
學生會這兩天幹了許多事,參加義務勞動就分兩隊,一支在城裏、一支開進了郊外的農村。
而曹休領導的經濟組正走街串巷購進金石字畫,擇日準備召開拍賣會。
石立率領的文案組加班加點,一篇篇妙筆生花在大街上、樓宇中、平房裏飄蕩。
他們歌頌皇上和太後是如何的仁慈愛民,讚譽興國府的抗洪救災成效是多麽地顯著,稱頌二十萬青壯衝上抗洪一線的壯舉是何等的壯烈,謳歌天武軍和左右廂軍的救災是多麽的親民......
這裏還有一個包子的故事,遺憾的是沒人知道那個包子到底哪去了?
可那個吃掉包子的同學就是不出麵澄清,於是出現了包子疑案。
還有硬炊餅的故事,雖然曹汲不再喜歡吃它,但楚國公府的廚房還是經常給它端上硬炊餅,認為二公子就好這口。
這些事由曾毅講完再由曹汲講,然後是李淳,陳恪聽得津津有味時輪到了顧敬裘。
他沒給陳恪講故事,而是拱手一禮嚴肅地說道:“先生、學生不想考太學了......”
他覺得挺對不起自己的老爹和老師,但這份決心卻不會動搖,他想研究火藥。
萌發這個想法源於活字印刷,他在文華刻印廠見到了畢昇,聽他講如何研究活字印刷後這顆心就活了。
他喜歡放爆竹,看著衝天而起的爆竹就幻想踩著爆竹去天上看看。
於是他就想研究一個大爆竹,可以綁在身上的那種,嘭地一聲將他送上天去。
這個想法他跟自家老爹說了,被老爹舉著戒尺追出了五條街。
他也跟會長曾毅說了,曾毅勸他一定要愛惜生命。
於是他又跟山長高適說了,高適歎口氣回道:“你還是多看看四書五經吧。”
沒人支持他,可他的決心已定,說完之後堅定地看著陳恪,然後發懵。
陳恪的表情很奇怪,張著嘴上下唇都在哆嗦著。
曾毅、曹汲他們沒見過陳恪露出這副表情,猜想一定被顧敬裘氣壞了。
王韶、章惇互視一眼,然後悄悄往顧敬裘身邊移動,隻要陳恪一聲怒吼就會掄拳踹腳。
就在大家以為陳恪就要爆發時,卻見陳恪噌地一下坐起身,伸手將這堆銀票包好遞給顧敬裘,說話的聲音都哆嗦了,“敬裘、這些銀票都給你,不夠跟我說,我去化緣乞討也會把銀子給你湊齊。”
見他這個態度眾人立刻進入石化狀態。
而陳恪還沒完,一把抓住顧敬裘的手誠摯地說道:“你是我最好最好最好的學生,一定要記住這一點,老師永遠都是你的最大靠山。”
說完這話他還覺得不夠,轉對曾毅說道:“跟胡師、高師說,我的敬裘愛徒需要一處獨立的小房子,最好遠離其他建築百米距離,誰想與他一起研究火藥誰就是我的愛徒,要人給人、要錢給錢,要我的命都可以。”
陳恪說話語無倫次,“全體保密,誰敢說出去我要誰的命;保護好敬裘,誰敢傷害他我就要他的命。”
聽他說這番話,大家繼續處於石化狀態。
唯有顧敬裘淚流滿麵,他的理想隻有陳恪給予了大力支持,陳恪不僅是他的老師還是他的知己。
而這位知己仍然緊緊地握著他的手低聲說道:“保護好自己,先想好保護措施再去研究,隨時與老師聯係,你就是下半夜來,老師的大門都為你敞開著。”
陳恪表達了絕對的支持態度,不管顧敬裘能不能研究出火槍火炮,隻要有這個理念他就會全力支持。
他這個曆史生沒研究過火槍火炮,卻知道它們意味著什麽。
顧敬裘也沒想過研究火槍火炮,但一個想要研究火箭的人,在研究中順便造出一堆火槍火炮也不是什麽問題。
在這點上陳恪可以伸出援手,他知道火繩槍、前膛槍、後膛槍,還知道銅炮、鋼炮、火箭炮,甚至知道鐵彈、炮彈、開花彈,這些東西都需要火藥。
這些知識都在曆史書裏記錄著,他隻是不會製造而已,有人要去研究製造了,他沒理由不進行一萬分的支持。
但這份全力支持讓人迷惑,胡緩和高適一定要弄清他想幹什麽。
在這次疏通河道中,陳恪幫他圈定了二十幾個點位,經過拉網深挖,獲得不少金銀珠寶。
包拯令人將這些金銀珠寶鎖入府衙庫房,本想等完成河道疏通後再上報朝廷,一場暴雨讓他忘了這事。
這時想起就想讓陳恪幫他分析一下上報的後果。
於是陳恪問道:“您擔心什麽?擔心有人說您心生貪欲、還是擔心朝廷不認府衙借的銀子、或是怕因此引發倒查?”
聽他詢問包拯坦然回道:“老夫不怕他們說什麽,起出每筆財寶都有專人現場查驗、登記,入庫時也有專人查驗、登記,每筆賬清清楚楚。”
“而讓老夫疑惑的是,這些活動都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可朝堂卻毫無動靜。”
“這就不能不讓老夫想起一句話了,欺上瞞下是官場的一貫作風,皇上、太後不知道,而大家都知道,就等著老夫分贓了。”
包拯說得很坦率,這是官場的一個規矩,後任可以是位清官,但不會去揭前任的鍋蓋,否則就會引發官場絕大多數人的憤怒,成為人人口誅筆伐的對象。
所以後任對前任的所為向來采取不聞不問不見不聽的態度,獨善其身是最好的辦法。
包拯以前也是這麽做的,但上任興國府知府,為急於疏通河道采納了陳恪的建議,於是尷尬了。
這些金銀珠寶就放在府衙的庫房裏,達不到不聞不問不見不聽的境界。
這時的他還背著三十萬兩銀子的債務,這筆錢足夠抗洪救災了,但借來的錢是要還的。
他想把這些金銀珠寶變現還債,卻又擔心背上一個私自變賣他人財物的罪名。
他想將它們上交朝廷,卻又擔心朝廷不給他還債。
而他不論怎麽做,好像都會揭開前任的鍋蓋,這種事一調查就能清楚。
思來想去包拯不知怎麽做好,於是詢問陳恪。
而陳恪笑道:“您知道怎麽做最好,隻是患得患失而已。”
他不信包拯沒辦法,隻是想從他這下定決心而已。
於是陳恪說道:“給皇上上份折子,問他怎麽辦好。”
聽這話包拯大笑,然後低聲問道:“皇上會承擔那三十萬兩的債務?”
陳恪笑道:“皇上會很高興地承擔下來。”
於是包拯很高興的大笑一聲,起身說道:“回去就辦。”
陳恪急忙說道:“大人、您來看我,不留點探望費嗎?”
包拯斷然回道:“老夫沒錢。”
他說得沒有一絲猶豫,空著手來空著手去,不帶一絲銅臭氣。
陳恪悵然若失,包拯來看他了,他沒收到探望錢。
於是知道清官為何這麽討厭了,他們沒錢。
包拯沒錢,但他的學生們有錢。
曾毅帶著三個副會長、十五個執行委員將這間觀雨堂塞得滿滿的。
他們帶來了許多好吃的,包子、油餅、酥鴨、羊腿、冷飲子、羊羔酒......
這些東西讓陳恪產生一個不好的想法,他們不是來探望受傷的老師,而是來看一個快要饞死的饕餮。
好在曾毅拿出一堆銀票讓他兩眼發光。
這些銀票最大的有一百兩,最小的有一兩,曾毅用一塊布料裝著,打開之後整整一堆,讓人一看就是眾籌的結果。
看見這些銀票陳恪兩眼發光,這個說法絕對沒錯,曾毅可以證實,曹休、李淳和顧敬裘等人也可以證實,他們的老師非常喜歡銀票。
可這位老師還要裝深沉,雙手伸出又收了回去。
他們明白,老師總要有點深沉,等學生走了之後再將銀票塞到枕頭底下。
他們肯定陳恪會這麽幹,但在走之前也要匯報一下這兩天的事。
學生會這兩天幹了許多事,參加義務勞動就分兩隊,一支在城裏、一支開進了郊外的農村。
而曹休領導的經濟組正走街串巷購進金石字畫,擇日準備召開拍賣會。
石立率領的文案組加班加點,一篇篇妙筆生花在大街上、樓宇中、平房裏飄蕩。
他們歌頌皇上和太後是如何的仁慈愛民,讚譽興國府的抗洪救災成效是多麽地顯著,稱頌二十萬青壯衝上抗洪一線的壯舉是何等的壯烈,謳歌天武軍和左右廂軍的救災是多麽的親民......
這裏還有一個包子的故事,遺憾的是沒人知道那個包子到底哪去了?
可那個吃掉包子的同學就是不出麵澄清,於是出現了包子疑案。
還有硬炊餅的故事,雖然曹汲不再喜歡吃它,但楚國公府的廚房還是經常給它端上硬炊餅,認為二公子就好這口。
這些事由曾毅講完再由曹汲講,然後是李淳,陳恪聽得津津有味時輪到了顧敬裘。
他沒給陳恪講故事,而是拱手一禮嚴肅地說道:“先生、學生不想考太學了......”
他覺得挺對不起自己的老爹和老師,但這份決心卻不會動搖,他想研究火藥。
萌發這個想法源於活字印刷,他在文華刻印廠見到了畢昇,聽他講如何研究活字印刷後這顆心就活了。
他喜歡放爆竹,看著衝天而起的爆竹就幻想踩著爆竹去天上看看。
於是他就想研究一個大爆竹,可以綁在身上的那種,嘭地一聲將他送上天去。
這個想法他跟自家老爹說了,被老爹舉著戒尺追出了五條街。
他也跟會長曾毅說了,曾毅勸他一定要愛惜生命。
於是他又跟山長高適說了,高適歎口氣回道:“你還是多看看四書五經吧。”
沒人支持他,可他的決心已定,說完之後堅定地看著陳恪,然後發懵。
陳恪的表情很奇怪,張著嘴上下唇都在哆嗦著。
曾毅、曹汲他們沒見過陳恪露出這副表情,猜想一定被顧敬裘氣壞了。
王韶、章惇互視一眼,然後悄悄往顧敬裘身邊移動,隻要陳恪一聲怒吼就會掄拳踹腳。
就在大家以為陳恪就要爆發時,卻見陳恪噌地一下坐起身,伸手將這堆銀票包好遞給顧敬裘,說話的聲音都哆嗦了,“敬裘、這些銀票都給你,不夠跟我說,我去化緣乞討也會把銀子給你湊齊。”
見他這個態度眾人立刻進入石化狀態。
而陳恪還沒完,一把抓住顧敬裘的手誠摯地說道:“你是我最好最好最好的學生,一定要記住這一點,老師永遠都是你的最大靠山。”
說完這話他還覺得不夠,轉對曾毅說道:“跟胡師、高師說,我的敬裘愛徒需要一處獨立的小房子,最好遠離其他建築百米距離,誰想與他一起研究火藥誰就是我的愛徒,要人給人、要錢給錢,要我的命都可以。”
陳恪說話語無倫次,“全體保密,誰敢說出去我要誰的命;保護好敬裘,誰敢傷害他我就要他的命。”
聽他說這番話,大家繼續處於石化狀態。
唯有顧敬裘淚流滿麵,他的理想隻有陳恪給予了大力支持,陳恪不僅是他的老師還是他的知己。
而這位知己仍然緊緊地握著他的手低聲說道:“保護好自己,先想好保護措施再去研究,隨時與老師聯係,你就是下半夜來,老師的大門都為你敞開著。”
陳恪表達了絕對的支持態度,不管顧敬裘能不能研究出火槍火炮,隻要有這個理念他就會全力支持。
他這個曆史生沒研究過火槍火炮,卻知道它們意味著什麽。
顧敬裘也沒想過研究火槍火炮,但一個想要研究火箭的人,在研究中順便造出一堆火槍火炮也不是什麽問題。
在這點上陳恪可以伸出援手,他知道火繩槍、前膛槍、後膛槍,還知道銅炮、鋼炮、火箭炮,甚至知道鐵彈、炮彈、開花彈,這些東西都需要火藥。
這些知識都在曆史書裏記錄著,他隻是不會製造而已,有人要去研究製造了,他沒理由不進行一萬分的支持。
但這份全力支持讓人迷惑,胡緩和高適一定要弄清他想幹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