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恪今天授課的地點變了,一間能坐五百多人的大廳坐滿了人,外麵還圍著數百人。
在大廳前排,與高適並肩而坐的這位老人須發斑白,但這雙充滿睿智的雙眸仍然明亮。
而在他倆周邊坐著一群儒巾襴衫的中年人,身後則是身著儒服的少年,再往後卻是一群儒服青年。
看見這一幕陳恪知道太學院來人了,這位老人應該就是胡緩。
但他必須裝作不知道,躬身一禮後朗聲說道:“本課所講內容為三家分晉的前因和後果。”
這段內容不論是青年和少年都知道,簡要介紹一番即可。
然後說道:“三家分晉從表麵看是諸侯家臣勢力日漸做大,不臣之心日盛,太史公已做了評論,在此不做贅述。”
“但我們要分析的是為何出現這種狀況,難道僅僅是因為晉靜公昏庸嗎?”
這是一個千年定性的話題,王朝盛衰全在君主一人身上,但陳恪就要推翻這個定性。
於是繼續說道:“以趙氏孤兒為例,當時的晉靈公不可謂不昏庸殘暴,而當時的趙家不可謂不強大,但晉靈公屠殺趙氏一門,趙盾唯有倉惶逃跑一途而豪無反心,後來新君上位,趙盾甘心回來繼續輔佐新君,不可謂不忠心。”
“那麽問題就來了,同是趙家,還是忠臣趙盾的後代,為何在晉靜公時就有謀逆之心呢?”
他在講述中適時提出一個問題,讓大家陷入到思索之中。
而他靜靜地站在台上,心裏默數三十個數,然後緩緩說道:“這個問題我們就要從曹劌論戰說起。”
他將話題轉到昨天的課上,讓兩堂課緊密銜接,“曹劌破壞了戰場上的規矩,是第一個以破壞戰場規矩而獲得勝利的事例。”
“而曹沫卻破壞了和會的規矩,是第一個破壞外交規矩而獲得利益的事例。”
“這兩個事例出在哪?出在禮儀表率的魯國,從此就產生了五霸。”
“但作為強者的五霸也要講禮儀規矩來維護他們的地位,可等講規矩的宋襄公被楚軍打敗後,戰場規矩就徹底蕩然無存了。”
“但在這時誰也不敢破壞政治規矩,楚國稱王,齊桓公占著大義,號召諸侯國一起攻打楚國,楚王不得不以‘我是蠻夷’來辯解,並取消了‘王’的稱號。”
“後麵就來到了三家分晉這一環,韓趙魏三家率先破壞了政治規矩,當時各諸侯國都在看著周天子。”
“大家知道,晉與周天子同為周武王一脈,比魯國君主的血脈更近,周天子是否承認韓趙魏三家代表了未來的政治風向。”
“而韓趙魏三家也非常清楚,為得到周天子的認可使用了不少手段,這之後的事大家也知道了。”
“等周天子承認韓趙魏三家,從此徹底失去了天子的大義,以後再無政治規矩可言,於是出現了田氏代齊、徐州相王等一係列事件,再無人尊崇周天子了,周朝的政治地位實際在戰國初就已經滅亡了。”
“所以周朝亡於禮儀的喪失,總結一句話,軍事規矩和外交規矩的破壞必然帶來政治規矩的消亡,在這之後誰弱誰先亡,縱然強者能保持一段時間,也會陸續滅亡。”
話說到此,傳道授業的活幹完了,下麵是解惑的時候。
於是眾人一齊看向須發斑白的老人,而老人起身說道:“足下前日說過,‘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你對這話的解釋是,夫子讓季文子做事前想兩遍就行了。’這個解釋與夫子謹言慎行的教導是否矛盾?”
老人稱他“足下”,這是一個尊敬的稱呼。
而陳恪對老人躬身一禮,然後笑道:“您老這是破壞規矩啊!”
老人也笑道:“你又沒講提問必須按課程來,老夫緣何壞了規矩?”
聽他所言陳恪怔一下,然後回道:“您老說得對,這是我沒三思而後行的原因啊!”
聽他說得有趣,廳內、門外傳來一陣笑聲。
而他也笑道:“我能請問您老一個問題嗎?”
老者回道:“問吧。”
陳恪正色問道:“請問您老晚餐想吃什麽菜?”
老者怔一下回道:“吃魚。”
陳恪再問:“您為何不假思索地回答我?”
老人再怔一下,隨即笑了。
而高適沉吟一下也笑了。
他倆明白了,但大家卻不明白,於是陳恪朗聲說道:“做事分為熟悉與陌生兩類,老先生想吃魚,因為他對魚很熟悉,知道魚肉很香,所以不用思索就能回答。”
“那麽我們需要三思的是什麽?就是我們不熟悉的地方,在這種情況下應該怎麽做?”
“我說三個辦法,一是盡快熟悉它,就像吃魚,好不好吃嚐一口不就行了,有必要三思嗎?”
“第二個辦法是請人謀劃,這時就要仔細想想了,別人的謀劃是不是最好?第一次是想明白做出判斷,如果認定不好立刻放棄,如果可行就再想一遍,將他變成自己的方式方法。”
“第三個方法是第一次沒想明白,第二次還沒想明白,這時就應該放棄了,尋找一個能想明白的辦法,否則魚肉都被人吃光了,你還再琢磨應不應該吃魚,這時再想何用?”
經他解釋大家恍然大悟,在一片笑聲後,陳恪繼續說道:“現在我來回答老先生的提問,當回答夫子所言謹言慎行的教導時,一定要想到夫子的教育方法是因材施教。”
“所以謹言慎行這句話一定是對性格偏激的子張和伶牙俐齒的子貢說的,而不會說給向來謹慎的曾子。”
這個答案一出,老者和高適的臉上同時露出笑容,而廳內、廳外的人群中不斷傳來“啊”地一聲,大家明白了,理解《論語》要從多方麵入手,不能從字麵上解釋。
這個問答讓眾人悟到一個道理,於是再有一個青年從人群中站起來,朗聲問道:“先生講此課的目的為何?”
他也沒問課程的內容,而是直接詢問目的。
陳恪看看他,見其濃眉大眼一臉英氣,於是鄭重問道:“足下貴姓。”
青年回道:“在下曾毅。”
陳恪輕輕點點頭,然後鄭重回道:“我講此課,從課程安排上是為銜接昨日那一課,而第一個目的是提醒諸位,讀史書不能簡單的從一件事上看,而是要將這件事前後貫穿起來以為鑒。”
“第二個目的則是說明大義的重要性,從上層來說這叫禮儀,而從百姓的角度說則是規矩,當禮儀喪失、規矩毀滅時,每個人都是受害者。”
“所以不論是上層人物還是普通百姓,我們都要努力維護禮儀或是規矩,這也是我們學習儒學的目的。”
這話老者和高適愛聽,頓時輕輕點頭。
而青年卻再次問道:“難道我們與敵國交戰也要遵守戰場規矩嗎?”
青年問出這個問題,說明他的腦子有點亂。
而許多人輕輕點頭,說明許多人的腦子也有點亂。
於是陳恪解釋:“我們先要弄清形成戰場規矩的環境,春秋時大家都是周天子的臣子,既然同朝為臣就要考慮以後的關係問題,開戰以不撕破麵子為好。”
“而戰國時大家不再是周天子的臣子了,哪來的戰場規矩?等張儀誆騙楚懷王後連信諾都沒了,這時你再對敵國講規矩一定死得很快。”
“總結起來隻有一句話,對君子要講規矩講信諾,對小人就用磚頭拍他。”
這句話再次引起哄堂大笑,連老者和高適都笑著搖搖頭。
這堂課再次獲得成功,下課後陳恪拒絕再回答問題,走下講台見過胡緩,兩人懇談一會,胡緩笑著拍拍陳恪的手臂往太學院的方向走去。
見到這一幕嬋兒非常生氣,陳恪的第二堂課再次獲得成功,還得到胡緩的欣賞。
這次成功可不簡單,陳恪不僅在鶴翔書院站穩了腳跟,連太學院那麵也得到了肯定。
她要趕緊回去報告張出塵,陳恪有叛逃的跡象,再過幾天就會跑到太學院去講學了。
想到這嬋兒心急如焚,匆匆離開了鶴翔書院。
而王韶卻帶著章惇走到他麵前,嚴肅地說道:“學生與章惇成為朋友了。”
他與章惇不在一班,隻能算是臉熟,兩人本來沒有交集,但陳恪讓他與章惇成為朋友,那就必須與他交朋友。
在大廳前排,與高適並肩而坐的這位老人須發斑白,但這雙充滿睿智的雙眸仍然明亮。
而在他倆周邊坐著一群儒巾襴衫的中年人,身後則是身著儒服的少年,再往後卻是一群儒服青年。
看見這一幕陳恪知道太學院來人了,這位老人應該就是胡緩。
但他必須裝作不知道,躬身一禮後朗聲說道:“本課所講內容為三家分晉的前因和後果。”
這段內容不論是青年和少年都知道,簡要介紹一番即可。
然後說道:“三家分晉從表麵看是諸侯家臣勢力日漸做大,不臣之心日盛,太史公已做了評論,在此不做贅述。”
“但我們要分析的是為何出現這種狀況,難道僅僅是因為晉靜公昏庸嗎?”
這是一個千年定性的話題,王朝盛衰全在君主一人身上,但陳恪就要推翻這個定性。
於是繼續說道:“以趙氏孤兒為例,當時的晉靈公不可謂不昏庸殘暴,而當時的趙家不可謂不強大,但晉靈公屠殺趙氏一門,趙盾唯有倉惶逃跑一途而豪無反心,後來新君上位,趙盾甘心回來繼續輔佐新君,不可謂不忠心。”
“那麽問題就來了,同是趙家,還是忠臣趙盾的後代,為何在晉靜公時就有謀逆之心呢?”
他在講述中適時提出一個問題,讓大家陷入到思索之中。
而他靜靜地站在台上,心裏默數三十個數,然後緩緩說道:“這個問題我們就要從曹劌論戰說起。”
他將話題轉到昨天的課上,讓兩堂課緊密銜接,“曹劌破壞了戰場上的規矩,是第一個以破壞戰場規矩而獲得勝利的事例。”
“而曹沫卻破壞了和會的規矩,是第一個破壞外交規矩而獲得利益的事例。”
“這兩個事例出在哪?出在禮儀表率的魯國,從此就產生了五霸。”
“但作為強者的五霸也要講禮儀規矩來維護他們的地位,可等講規矩的宋襄公被楚軍打敗後,戰場規矩就徹底蕩然無存了。”
“但在這時誰也不敢破壞政治規矩,楚國稱王,齊桓公占著大義,號召諸侯國一起攻打楚國,楚王不得不以‘我是蠻夷’來辯解,並取消了‘王’的稱號。”
“後麵就來到了三家分晉這一環,韓趙魏三家率先破壞了政治規矩,當時各諸侯國都在看著周天子。”
“大家知道,晉與周天子同為周武王一脈,比魯國君主的血脈更近,周天子是否承認韓趙魏三家代表了未來的政治風向。”
“而韓趙魏三家也非常清楚,為得到周天子的認可使用了不少手段,這之後的事大家也知道了。”
“等周天子承認韓趙魏三家,從此徹底失去了天子的大義,以後再無政治規矩可言,於是出現了田氏代齊、徐州相王等一係列事件,再無人尊崇周天子了,周朝的政治地位實際在戰國初就已經滅亡了。”
“所以周朝亡於禮儀的喪失,總結一句話,軍事規矩和外交規矩的破壞必然帶來政治規矩的消亡,在這之後誰弱誰先亡,縱然強者能保持一段時間,也會陸續滅亡。”
話說到此,傳道授業的活幹完了,下麵是解惑的時候。
於是眾人一齊看向須發斑白的老人,而老人起身說道:“足下前日說過,‘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你對這話的解釋是,夫子讓季文子做事前想兩遍就行了。’這個解釋與夫子謹言慎行的教導是否矛盾?”
老人稱他“足下”,這是一個尊敬的稱呼。
而陳恪對老人躬身一禮,然後笑道:“您老這是破壞規矩啊!”
老人也笑道:“你又沒講提問必須按課程來,老夫緣何壞了規矩?”
聽他所言陳恪怔一下,然後回道:“您老說得對,這是我沒三思而後行的原因啊!”
聽他說得有趣,廳內、門外傳來一陣笑聲。
而他也笑道:“我能請問您老一個問題嗎?”
老者回道:“問吧。”
陳恪正色問道:“請問您老晚餐想吃什麽菜?”
老者怔一下回道:“吃魚。”
陳恪再問:“您為何不假思索地回答我?”
老人再怔一下,隨即笑了。
而高適沉吟一下也笑了。
他倆明白了,但大家卻不明白,於是陳恪朗聲說道:“做事分為熟悉與陌生兩類,老先生想吃魚,因為他對魚很熟悉,知道魚肉很香,所以不用思索就能回答。”
“那麽我們需要三思的是什麽?就是我們不熟悉的地方,在這種情況下應該怎麽做?”
“我說三個辦法,一是盡快熟悉它,就像吃魚,好不好吃嚐一口不就行了,有必要三思嗎?”
“第二個辦法是請人謀劃,這時就要仔細想想了,別人的謀劃是不是最好?第一次是想明白做出判斷,如果認定不好立刻放棄,如果可行就再想一遍,將他變成自己的方式方法。”
“第三個方法是第一次沒想明白,第二次還沒想明白,這時就應該放棄了,尋找一個能想明白的辦法,否則魚肉都被人吃光了,你還再琢磨應不應該吃魚,這時再想何用?”
經他解釋大家恍然大悟,在一片笑聲後,陳恪繼續說道:“現在我來回答老先生的提問,當回答夫子所言謹言慎行的教導時,一定要想到夫子的教育方法是因材施教。”
“所以謹言慎行這句話一定是對性格偏激的子張和伶牙俐齒的子貢說的,而不會說給向來謹慎的曾子。”
這個答案一出,老者和高適的臉上同時露出笑容,而廳內、廳外的人群中不斷傳來“啊”地一聲,大家明白了,理解《論語》要從多方麵入手,不能從字麵上解釋。
這個問答讓眾人悟到一個道理,於是再有一個青年從人群中站起來,朗聲問道:“先生講此課的目的為何?”
他也沒問課程的內容,而是直接詢問目的。
陳恪看看他,見其濃眉大眼一臉英氣,於是鄭重問道:“足下貴姓。”
青年回道:“在下曾毅。”
陳恪輕輕點點頭,然後鄭重回道:“我講此課,從課程安排上是為銜接昨日那一課,而第一個目的是提醒諸位,讀史書不能簡單的從一件事上看,而是要將這件事前後貫穿起來以為鑒。”
“第二個目的則是說明大義的重要性,從上層來說這叫禮儀,而從百姓的角度說則是規矩,當禮儀喪失、規矩毀滅時,每個人都是受害者。”
“所以不論是上層人物還是普通百姓,我們都要努力維護禮儀或是規矩,這也是我們學習儒學的目的。”
這話老者和高適愛聽,頓時輕輕點頭。
而青年卻再次問道:“難道我們與敵國交戰也要遵守戰場規矩嗎?”
青年問出這個問題,說明他的腦子有點亂。
而許多人輕輕點頭,說明許多人的腦子也有點亂。
於是陳恪解釋:“我們先要弄清形成戰場規矩的環境,春秋時大家都是周天子的臣子,既然同朝為臣就要考慮以後的關係問題,開戰以不撕破麵子為好。”
“而戰國時大家不再是周天子的臣子了,哪來的戰場規矩?等張儀誆騙楚懷王後連信諾都沒了,這時你再對敵國講規矩一定死得很快。”
“總結起來隻有一句話,對君子要講規矩講信諾,對小人就用磚頭拍他。”
這句話再次引起哄堂大笑,連老者和高適都笑著搖搖頭。
這堂課再次獲得成功,下課後陳恪拒絕再回答問題,走下講台見過胡緩,兩人懇談一會,胡緩笑著拍拍陳恪的手臂往太學院的方向走去。
見到這一幕嬋兒非常生氣,陳恪的第二堂課再次獲得成功,還得到胡緩的欣賞。
這次成功可不簡單,陳恪不僅在鶴翔書院站穩了腳跟,連太學院那麵也得到了肯定。
她要趕緊回去報告張出塵,陳恪有叛逃的跡象,再過幾天就會跑到太學院去講學了。
想到這嬋兒心急如焚,匆匆離開了鶴翔書院。
而王韶卻帶著章惇走到他麵前,嚴肅地說道:“學生與章惇成為朋友了。”
他與章惇不在一班,隻能算是臉熟,兩人本來沒有交集,但陳恪讓他與章惇成為朋友,那就必須與他交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