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緣巧合罷了。”周浩問道:“你說的他們,是一個門派嗎?”
“我猜應該是很多股勢力,互不統屬,又互有聯係。”
魏昌搖了搖頭,“具體情況,恐怕就要你自己去摸索了。”
周浩點了點頭,“多謝告知。”
魏昌輕笑道:“沒什麽,這些其實都是我的一些猜測,畢竟這麽多年我也沒找到他們的蹤跡。
好不容易找到一個你,還是個野生的,哈哈,咳咳一”周浩疑惑道:“那你是怎麽確定他們存在的?”
“我見過!”
魏昌咳了好一陣兒才平靜下來,言簡意賅地道: “我少時救過一個重傷之人,他教了我一些呼吸吐納之法,臨走前又教了我一劍。”
“無式?”
“嗯,他沒說名字,所以我就取了名字叫做無式。” 魏昌自嘲地笑了笑,搖頭道:“或許在他眼中,對於我的教導,隻是養傷期間的玩樂而已。”
周浩心裏暗暗吃驚,魏昌此人果然是天賦絕倫,隨意教一些東西,他就能憑此揚名,成就宗師。
而且那一劍著實恐怖,即便是周浩這個煉氣八層的修仙者,都有了生死危機感。
這時,魏無青忽然在魏昌的示意下,拿出一個筆記本放在桌子上。
魏昌說道:“這是我修行的筆記,以及那一劍的練法,我用不上了,你拿去吧。”
“這.”
周浩聞言,忽然有些不知所措,“這太貴重了。”
魏昌畢竟是大宗師,而且他的功法又傳承於一位修仙者,他的心得筆記該有多珍貴?
“對別人來說,或許確實貴重,但是對於你來說,隻不過讓你多一些感悟罷了。”
魏昌搖了搖頭,道:“關於那一劍的心得也在裏麵,我因為實力不足,強行修煉,落得現在這個下場。
你不一樣,你的路更廣闊,底子也比我強,應該不會有什麽問題。”
周浩無言,猶豫片刻,拿起筆記本,而後站起身,對著魏昌鞠了一躬。
“多謝魏老贈書。”
“哈哈哈,我這可不是白送你的。”
魏昌大笑道:“學了我的劍,替我去看一看那條路上的風景,不過分吧?”
“不過分!”周浩堅定道。魏昌擺了擺手,溫和地笑道:“去吧,我累了。”
“告辭!”
周浩鄭重其事地向二人告別,心事重重的抱著那本筆記,起身離開。直到來到外麵,呼吸著新鮮空氣,他才輕鬆了許多。心頭壓的那塊巨石,壓得他有些喘不過氣來,有種瀕臨窒息的感覺。
“老板。”
“嗯,回別墅吧。”
坐上車,周浩的心情平靜了許多。唐隊問道:“老板,李家那邊怎麽說?”
“暫時先不用理會,你安排人,先打聽一下天寶閣的事。”
“好的。”
周浩現在沒空理會李家,除了要抓緊研究手中的筆記之外,還要打聽天寶閣的事情。按照陸良所說,天寶閣類似武者黑市,都是隨機開放,每次開放前會留下一些特殊的記號。至於什麽記號,陸良也不太清楚,他那次去純粹是運氣好。當然,除了陸良這種“散客”之外,還有一些持有木牌的“會員”,有固定渠道接收消息。
周浩回到關家別墅,進入書房後,鎖好門窗,翻開了魏昌的筆記。
筆記前半部分寫的很雜,多是記錄一些修煉日常。比如,今天打坐多久,有什麽感受,刺了多少劍之類的。
到了中後期,才開始寫一些魏昌對於修煉的感受,以及對劍法、呼吸吐納的總結。周浩也不急,耐心的從頭看了起來,一直看到天色大亮,才將筆記全部看完。看完之後,他的心情不禁有些複雜,這本筆記從魏昌開始修煉,一直到前些年。好似看了一個人的一生,那種在武者之路上下求索,奮勇向前的精神與經曆,讓周浩心情頗為沉重。一想到這樣一個人,馬上就要離開這個世界,他心裏就有些不好受。
呼!
良久,周浩收拾心情,閉上眼仔細回想了一下無式劍法,而後並指如劍,輕輕往前一刺。空氣發出一聲尖鳴。指尖傳來微微刺痛與灼熱感,但是完全沒有魏昌那種一往無前、迅疾如電的感覺。筆記裏寫的很清楚,如何運氣,如何出劍。周浩在運氣出劍方麵,沒有任何問題,但是缺少了其中那種“意誌”。
用魏昌的話來說,就是“劍意”。
劍意與技巧無關,隻能通過一次次練習去感悟。有些人也許每天十萬劍,都未必能夠領悟劍意,可有的人也許隻是一劍,就能領會其中的真意。周浩也不覺得煩,有一搭沒一搭的試著,隻不過手中換上了匕首。如此一來,更能體會利器破空的感覺。
在周浩閉關這幾天,關林城乃至整個貴南省都已沸騰。當日涅盤山一戰,圍觀者非常多,少年宗師之名,西南諸省都為之震動。周浩與魏昌那一戰的細節,也成了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
尤其是魏昌那驚才絕豔的一劍,圍觀者雖然未能窺見細節,但是那撼天動地的威力卻是親眼所見。即便未曾親眼見過,聽得他人所述,也不禁大受震撼。當然,也有人並不相信,覺得那是誇大其詞。
畢竟,魏昌再怎麽厲害,最後不還是輸了?
“照你們這麽說,魏昌練武幾十年,最後竟輸給了一個二十歲出頭的小娃娃?”
“我也覺得此事太過可笑!”
“要我說啊,那兩人說不定早就認識,魏昌就是故意為周一安揚名。”
“嗬,這你們就不知道了吧?那個周一安本名周浩,早在彩南省就已揚名。
你們說魏昌是托,難道秦家老祖也是托嗎?用自己的命,替周浩揚名?”
“什麽?周安和周浩宇是一個人?”
“你以為呢?”
“你是沒看見啊,聽說陸良抓了自己的兩個孫女,要挾周一安。
當天夜裏,裝甲車就進城了,全都是國外回來的好手,直接把郊外的一處倉庫給圍了。”
“我猜應該是很多股勢力,互不統屬,又互有聯係。”
魏昌搖了搖頭,“具體情況,恐怕就要你自己去摸索了。”
周浩點了點頭,“多謝告知。”
魏昌輕笑道:“沒什麽,這些其實都是我的一些猜測,畢竟這麽多年我也沒找到他們的蹤跡。
好不容易找到一個你,還是個野生的,哈哈,咳咳一”周浩疑惑道:“那你是怎麽確定他們存在的?”
“我見過!”
魏昌咳了好一陣兒才平靜下來,言簡意賅地道: “我少時救過一個重傷之人,他教了我一些呼吸吐納之法,臨走前又教了我一劍。”
“無式?”
“嗯,他沒說名字,所以我就取了名字叫做無式。” 魏昌自嘲地笑了笑,搖頭道:“或許在他眼中,對於我的教導,隻是養傷期間的玩樂而已。”
周浩心裏暗暗吃驚,魏昌此人果然是天賦絕倫,隨意教一些東西,他就能憑此揚名,成就宗師。
而且那一劍著實恐怖,即便是周浩這個煉氣八層的修仙者,都有了生死危機感。
這時,魏無青忽然在魏昌的示意下,拿出一個筆記本放在桌子上。
魏昌說道:“這是我修行的筆記,以及那一劍的練法,我用不上了,你拿去吧。”
“這.”
周浩聞言,忽然有些不知所措,“這太貴重了。”
魏昌畢竟是大宗師,而且他的功法又傳承於一位修仙者,他的心得筆記該有多珍貴?
“對別人來說,或許確實貴重,但是對於你來說,隻不過讓你多一些感悟罷了。”
魏昌搖了搖頭,道:“關於那一劍的心得也在裏麵,我因為實力不足,強行修煉,落得現在這個下場。
你不一樣,你的路更廣闊,底子也比我強,應該不會有什麽問題。”
周浩無言,猶豫片刻,拿起筆記本,而後站起身,對著魏昌鞠了一躬。
“多謝魏老贈書。”
“哈哈哈,我這可不是白送你的。”
魏昌大笑道:“學了我的劍,替我去看一看那條路上的風景,不過分吧?”
“不過分!”周浩堅定道。魏昌擺了擺手,溫和地笑道:“去吧,我累了。”
“告辭!”
周浩鄭重其事地向二人告別,心事重重的抱著那本筆記,起身離開。直到來到外麵,呼吸著新鮮空氣,他才輕鬆了許多。心頭壓的那塊巨石,壓得他有些喘不過氣來,有種瀕臨窒息的感覺。
“老板。”
“嗯,回別墅吧。”
坐上車,周浩的心情平靜了許多。唐隊問道:“老板,李家那邊怎麽說?”
“暫時先不用理會,你安排人,先打聽一下天寶閣的事。”
“好的。”
周浩現在沒空理會李家,除了要抓緊研究手中的筆記之外,還要打聽天寶閣的事情。按照陸良所說,天寶閣類似武者黑市,都是隨機開放,每次開放前會留下一些特殊的記號。至於什麽記號,陸良也不太清楚,他那次去純粹是運氣好。當然,除了陸良這種“散客”之外,還有一些持有木牌的“會員”,有固定渠道接收消息。
周浩回到關家別墅,進入書房後,鎖好門窗,翻開了魏昌的筆記。
筆記前半部分寫的很雜,多是記錄一些修煉日常。比如,今天打坐多久,有什麽感受,刺了多少劍之類的。
到了中後期,才開始寫一些魏昌對於修煉的感受,以及對劍法、呼吸吐納的總結。周浩也不急,耐心的從頭看了起來,一直看到天色大亮,才將筆記全部看完。看完之後,他的心情不禁有些複雜,這本筆記從魏昌開始修煉,一直到前些年。好似看了一個人的一生,那種在武者之路上下求索,奮勇向前的精神與經曆,讓周浩心情頗為沉重。一想到這樣一個人,馬上就要離開這個世界,他心裏就有些不好受。
呼!
良久,周浩收拾心情,閉上眼仔細回想了一下無式劍法,而後並指如劍,輕輕往前一刺。空氣發出一聲尖鳴。指尖傳來微微刺痛與灼熱感,但是完全沒有魏昌那種一往無前、迅疾如電的感覺。筆記裏寫的很清楚,如何運氣,如何出劍。周浩在運氣出劍方麵,沒有任何問題,但是缺少了其中那種“意誌”。
用魏昌的話來說,就是“劍意”。
劍意與技巧無關,隻能通過一次次練習去感悟。有些人也許每天十萬劍,都未必能夠領悟劍意,可有的人也許隻是一劍,就能領會其中的真意。周浩也不覺得煩,有一搭沒一搭的試著,隻不過手中換上了匕首。如此一來,更能體會利器破空的感覺。
在周浩閉關這幾天,關林城乃至整個貴南省都已沸騰。當日涅盤山一戰,圍觀者非常多,少年宗師之名,西南諸省都為之震動。周浩與魏昌那一戰的細節,也成了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
尤其是魏昌那驚才絕豔的一劍,圍觀者雖然未能窺見細節,但是那撼天動地的威力卻是親眼所見。即便未曾親眼見過,聽得他人所述,也不禁大受震撼。當然,也有人並不相信,覺得那是誇大其詞。
畢竟,魏昌再怎麽厲害,最後不還是輸了?
“照你們這麽說,魏昌練武幾十年,最後竟輸給了一個二十歲出頭的小娃娃?”
“我也覺得此事太過可笑!”
“要我說啊,那兩人說不定早就認識,魏昌就是故意為周一安揚名。”
“嗬,這你們就不知道了吧?那個周一安本名周浩,早在彩南省就已揚名。
你們說魏昌是托,難道秦家老祖也是托嗎?用自己的命,替周浩揚名?”
“什麽?周安和周浩宇是一個人?”
“你以為呢?”
“你是沒看見啊,聽說陸良抓了自己的兩個孫女,要挾周一安。
當天夜裏,裝甲車就進城了,全都是國外回來的好手,直接把郊外的一處倉庫給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