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長安風雲,百官動作
三國:開局繼承三十萬青州兵! 作者:東漢末年分三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司隸,京兆尹。
長安城,太尉府邸。
大堂之內,太尉周忠、司空淳於佳、司徒趙溫、大司農士孫瑞、執金吾伏完、偏將軍董承等忠貞之士,分席而坐,共商要事。
“列位諸公!”
大司農士孫瑞神情凝重,出言道:“迄今為止,關中之地,已有五十餘日未見雨水,而城內糧價,莫說下麵的百姓,即便是老夫府上,亦難以維持生計!”
“此外,據下方官吏匯報!”
“原京兆尹近二十萬百姓,如今已有兩成百姓,遷至他郡避難!”
“長此以往。”
“恐無需旬月,這京兆尹的百姓便會減半,屆時,長安城是否還適宜作為朝都?”
身為大司農的士孫瑞。
本應掌控天下戶籍,然如今亂世,他所能掌控之地,僅司隸這一隅的戶籍而已,而京兆尹作為都城所在,他對境內百姓,自然是倍加關注。
而今關中旱災將至。
百姓亦在迅速流失。
待京兆尹百姓盡去,他們這些人的存在,便也失去了意義,朝都更不可能留於此地。
“唉!”
太尉周忠歎息一聲道:“老夫何嚐不想遷都,然老夫雖為太尉,卻無絲毫實權,那段煨不表明態度,我等亦徒呼奈何啊!”
“依下官之見!”
董承麵色陰沉道:“那段煨看似為大將軍,實則不過是曹操的爪牙,根本就無法做主!”
“……”
隨著董承話落,堂內霎時鴉雀無聲。
關於段煨隻是棋子一事,眾人皆上心知肚明,然如今被董承挑明,眾人皆不敢輕易接話。
因為段煨可是西涼將校出身。
而他們這群人,從董卓擅權開始,便一直被西涼將校拿捏,這些將校根本就不把他們當回事,動輒就出手殺人。
別看段煨看似對他們客氣。
萬一要是激怒的對方,那對他們而言,可不是什麽好事。
“董將軍慎言!”
司徒趙溫聞言似有些不喜,微微蹙眉道:“忠明將軍身負國朝重任,老成持重、深思遠慮也是應該,你又怎能將其當作曹將軍的爪牙呢?”
“以後這種話,就不要再說了!”
董承聞言趕忙起身,朝趙溫恭敬作揖道:“趙司徒教訓得是,是下官失言了!”
堂內眾官吏見此場景。
不由神色各異。
他們能走到如今這一步,大多都不是什麽等閑之輩,隻是他們也有些不明白,趙溫為何會這樣說。
“嗯!”
趙溫微微點頭到:“國朝遷都,的確茲事體大,不過眼下卻是不好再拖下去,曹將軍已入益州,可見劉州牧並無反意,遷都益州於朝廷而言,乃極好之事!”
“此中益處!”
“想必也無須贅言,是以吾以為,吾等當合力促成此事,隻要陛下同意遷都,吾料忠明將軍,也不敢違逆皇命!”
關於遷都之事。
他們這些個大臣,也曾在朝堂是提起過幾次,但即便他們大多同意遷都,但天子劉協明顯更在意段煨和趙岐的態度。
趙溫的想法很簡單。
那就是讓他們先搞定劉協,等搞定了劉協之後,再用後者來搞定段煨,趙溫不相信段煨敢違逆王命。
待趙溫話落。
眾人若有所思,於他們而言,私底下忽悠劉協不難,因為後者本就有意動。
難的是讓後者去勸說段煨。
至於讓劉協給段煨下詔書什麽的,前者心中肯定會顧慮重重,不敢輕易下這個詔書。
畢竟萬一段煨一個不遵。
他們這些人,包括天子劉協,往後都不會好過。
“司徒高見!”
替代楊彪的司空淳於佳,緩緩點頭讚同道:“既然此事由司徒牽頭,不若就有勞司徒,進入皇宮試探一二如何?”
他們這些人對段煨是沒有好感的。
若非自身實力不夠,他們早就想把段煨踹出朝堂,因為後者不但是西涼將校出身,其族兄當初可是得罪死了士族。
可以說。
段氏在涼州,以及在西涼軍中的聲望很高,但在世家這裏的名聲,卻是早就臭不可聞。
“司空言之有理!”
“對對對,此事還得請司徒走一趟才是,如此吾等也能在心中有個底……”
眾官吏哪能不知道淳於佳的意思,紛紛出言附和,把趙溫推到最前麵。
“好!”
趙溫神情凝重的點點頭,道:“待明日朝議結束,吾當入宮覲見陛下,闡明其中利弊,懇請陛下早做定奪!”
“司徒高義……”
眾官吏見此,紛紛出言奉承,堂中的氣氛也變得輕鬆了不少。
次日朝議結束後。
劉協於清涼殿召見趙溫,對後者的來意,他心中已然明了。
趙溫恭敬施禮後,便直言遷都的利弊。
“趙卿所言,朕豈會不知?”
劉協聽完眉頭緊蹙,沉凝道:“然遷都之事關乎重大,益州路途遙遠且艱險,段將軍執掌朝廷兵戈,為人沉穩持重,汝等還是應多聽取他的意見,朕若強行下令,恐有不妥!”
自他登基以來。
唯有段煨擔任大將軍後,他才稍具天子的威嚴,加上當初趙岐與曹操誅殺李傕等人的表現,在劉協心中,這些人皆為忠臣。
“陛下聖明!”
趙溫聞言趕忙道:“然關中之地,即將大旱,百姓生計艱難,朝廷又時刻麵臨著西涼賊軍威脅,益州遠在千裏之外,若有變故,必然鞭長莫及,吾等眾朝臣皆認為,長安已不適宜作為朝都。”
“段將軍沉穩持重、肩負社稷重任不假,然遷都之事,確是宜早不宜遲啊!”
“依老臣之見。”
“陛下何不先下密詔於段將軍,探明其意向之後,再行定奪,若其有遷都之意,吾等朝臣也可群策群力、精心謀劃,以確保遷都之事萬無一失!”
“嗯!”
劉協聞言緩緩頷首,心中也認同趙溫的想法。
待趙溫離開皇宮後,劉協便著手擬寫密詔。
密詔送達段煨府中,段煨展開一看,麵色陰晴不定,所幸此乃詢問其意,而非皇命。
“孟德啊孟德!”
段煨將密詔收起,麵上滿是凝重之色,喃喃道:“眼下朝臣已將主意,打到了天子身上,你若不早做決意,老夫也撐不了多久了!”
長安城,太尉府邸。
大堂之內,太尉周忠、司空淳於佳、司徒趙溫、大司農士孫瑞、執金吾伏完、偏將軍董承等忠貞之士,分席而坐,共商要事。
“列位諸公!”
大司農士孫瑞神情凝重,出言道:“迄今為止,關中之地,已有五十餘日未見雨水,而城內糧價,莫說下麵的百姓,即便是老夫府上,亦難以維持生計!”
“此外,據下方官吏匯報!”
“原京兆尹近二十萬百姓,如今已有兩成百姓,遷至他郡避難!”
“長此以往。”
“恐無需旬月,這京兆尹的百姓便會減半,屆時,長安城是否還適宜作為朝都?”
身為大司農的士孫瑞。
本應掌控天下戶籍,然如今亂世,他所能掌控之地,僅司隸這一隅的戶籍而已,而京兆尹作為都城所在,他對境內百姓,自然是倍加關注。
而今關中旱災將至。
百姓亦在迅速流失。
待京兆尹百姓盡去,他們這些人的存在,便也失去了意義,朝都更不可能留於此地。
“唉!”
太尉周忠歎息一聲道:“老夫何嚐不想遷都,然老夫雖為太尉,卻無絲毫實權,那段煨不表明態度,我等亦徒呼奈何啊!”
“依下官之見!”
董承麵色陰沉道:“那段煨看似為大將軍,實則不過是曹操的爪牙,根本就無法做主!”
“……”
隨著董承話落,堂內霎時鴉雀無聲。
關於段煨隻是棋子一事,眾人皆上心知肚明,然如今被董承挑明,眾人皆不敢輕易接話。
因為段煨可是西涼將校出身。
而他們這群人,從董卓擅權開始,便一直被西涼將校拿捏,這些將校根本就不把他們當回事,動輒就出手殺人。
別看段煨看似對他們客氣。
萬一要是激怒的對方,那對他們而言,可不是什麽好事。
“董將軍慎言!”
司徒趙溫聞言似有些不喜,微微蹙眉道:“忠明將軍身負國朝重任,老成持重、深思遠慮也是應該,你又怎能將其當作曹將軍的爪牙呢?”
“以後這種話,就不要再說了!”
董承聞言趕忙起身,朝趙溫恭敬作揖道:“趙司徒教訓得是,是下官失言了!”
堂內眾官吏見此場景。
不由神色各異。
他們能走到如今這一步,大多都不是什麽等閑之輩,隻是他們也有些不明白,趙溫為何會這樣說。
“嗯!”
趙溫微微點頭到:“國朝遷都,的確茲事體大,不過眼下卻是不好再拖下去,曹將軍已入益州,可見劉州牧並無反意,遷都益州於朝廷而言,乃極好之事!”
“此中益處!”
“想必也無須贅言,是以吾以為,吾等當合力促成此事,隻要陛下同意遷都,吾料忠明將軍,也不敢違逆皇命!”
關於遷都之事。
他們這些個大臣,也曾在朝堂是提起過幾次,但即便他們大多同意遷都,但天子劉協明顯更在意段煨和趙岐的態度。
趙溫的想法很簡單。
那就是讓他們先搞定劉協,等搞定了劉協之後,再用後者來搞定段煨,趙溫不相信段煨敢違逆王命。
待趙溫話落。
眾人若有所思,於他們而言,私底下忽悠劉協不難,因為後者本就有意動。
難的是讓後者去勸說段煨。
至於讓劉協給段煨下詔書什麽的,前者心中肯定會顧慮重重,不敢輕易下這個詔書。
畢竟萬一段煨一個不遵。
他們這些人,包括天子劉協,往後都不會好過。
“司徒高見!”
替代楊彪的司空淳於佳,緩緩點頭讚同道:“既然此事由司徒牽頭,不若就有勞司徒,進入皇宮試探一二如何?”
他們這些人對段煨是沒有好感的。
若非自身實力不夠,他們早就想把段煨踹出朝堂,因為後者不但是西涼將校出身,其族兄當初可是得罪死了士族。
可以說。
段氏在涼州,以及在西涼軍中的聲望很高,但在世家這裏的名聲,卻是早就臭不可聞。
“司空言之有理!”
“對對對,此事還得請司徒走一趟才是,如此吾等也能在心中有個底……”
眾官吏哪能不知道淳於佳的意思,紛紛出言附和,把趙溫推到最前麵。
“好!”
趙溫神情凝重的點點頭,道:“待明日朝議結束,吾當入宮覲見陛下,闡明其中利弊,懇請陛下早做定奪!”
“司徒高義……”
眾官吏見此,紛紛出言奉承,堂中的氣氛也變得輕鬆了不少。
次日朝議結束後。
劉協於清涼殿召見趙溫,對後者的來意,他心中已然明了。
趙溫恭敬施禮後,便直言遷都的利弊。
“趙卿所言,朕豈會不知?”
劉協聽完眉頭緊蹙,沉凝道:“然遷都之事關乎重大,益州路途遙遠且艱險,段將軍執掌朝廷兵戈,為人沉穩持重,汝等還是應多聽取他的意見,朕若強行下令,恐有不妥!”
自他登基以來。
唯有段煨擔任大將軍後,他才稍具天子的威嚴,加上當初趙岐與曹操誅殺李傕等人的表現,在劉協心中,這些人皆為忠臣。
“陛下聖明!”
趙溫聞言趕忙道:“然關中之地,即將大旱,百姓生計艱難,朝廷又時刻麵臨著西涼賊軍威脅,益州遠在千裏之外,若有變故,必然鞭長莫及,吾等眾朝臣皆認為,長安已不適宜作為朝都。”
“段將軍沉穩持重、肩負社稷重任不假,然遷都之事,確是宜早不宜遲啊!”
“依老臣之見。”
“陛下何不先下密詔於段將軍,探明其意向之後,再行定奪,若其有遷都之意,吾等朝臣也可群策群力、精心謀劃,以確保遷都之事萬無一失!”
“嗯!”
劉協聞言緩緩頷首,心中也認同趙溫的想法。
待趙溫離開皇宮後,劉協便著手擬寫密詔。
密詔送達段煨府中,段煨展開一看,麵色陰晴不定,所幸此乃詢問其意,而非皇命。
“孟德啊孟德!”
段煨將密詔收起,麵上滿是凝重之色,喃喃道:“眼下朝臣已將主意,打到了天子身上,你若不早做決意,老夫也撐不了多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