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孫策周瑜,江東局勢
三國:開局繼承三十萬青州兵! 作者:東漢末年分三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富春縣外,浙江水畔。
兩名青年席地而坐。
“伯符,還有兩個月對嗎?”
周瑜喝了一口之後,臉上帶著笑意,將手中酒壇遞了過去。
這麽習武的青年。
正是周瑜的至交好友,江東猛虎孫堅之子,孫策,孫伯符。
“沒錯,還有兩個月!”
孫策接過酒壇,說完之後便往嘴裏猛灌了一口。
他們口中的兩個月。
則是孫策為父親的守孝期。
在這個特殊的時節,自然不用守孝三年,守孝一年,也算是全了孝道。
“袁術於月前,對揚州增兵。”
周瑜看著孫策道:“月初的時候,會稽郡王朗降了,族叔在豫章獨木難支,唯有降於袁術一途。”
如今揚州六郡。
袁術得其五。
而豫章郡的太守,正是周瑜的族叔周術。
隻不過周術年事已高。
也沒什麽野心,自然不可能去以卵擊石的反抗袁術,或許袁術軍到了以後,周術便會獻降。
“不愧是四世三公之嫡子!”
孫策聞言麵色微微一變,臉上帶著感歎與一絲羨慕道:“哪怕是曆經慘敗,其實力也遠非尋常諸侯可比。”
“伯符可是懼了?”
周瑜臉上浮現一抹笑意,似乎對袁術的威勢,並沒有放在心上。
“有公瑾在側,我何所懼!”
孫策聞言搖了搖頭,麵上滿是意氣風發之色。
“哈哈,這才是我認識的伯符。”
周瑜起身看向孫策道:“袁術勢大又如何,我依舊不看好袁術,聽說他還想對交州下手,荊州的劉表可不是泥捏的。”
“豫章毗鄰荊州。”
“袁術的戰線拉得太長,他若敢分兵交州,劉表定會屯兵長沙,虎視豫章。”
袁術能這麽快豪取揚州。
最主要的原因,便是那塊四世三公的金字招牌。
加上兗州的張靖,徐州的陶謙,荊州的劉表,都沒有對袁術用兵。
這才讓他安穩的奪取揚州。
可袁術要是貪心不足,那麽其他諸侯先不說,劉表絕對會忍無可忍。
因為袁術太過強大。
會對荊州造成極大的威脅,畢竟兩人本就有舊怨。
“劉表!”
孫策聽到這個名字,心底就有些不舒服,因為他父親孫堅,正是亡於劉表之手。
“公瑾,你覺得士燮會投降嗎?”
孫策似乎想到了什麽,麵色變得沉重,目光凝視著周瑜。
對於這個問題,他也十分關心。
倘若連士燮都投降了,那袁術幾乎就無敵了,就連劉表恐怕也難以抵禦他的威勢。
“伯符,你過慮了!”
周瑜聞言搖了搖頭,胸有成竹地說道:“那士燮是何許人也?”
“他師從劉陶,劉陶是漢室宗親。”
“六年前他入主交州,此後便大力整頓,他的三個弟弟,士壹擔任合脯太守,士?擔任九真太守,士武擔任南海太守。”
“而他本人則坐鎮交趾。”
“像這樣的人物,怎麽可能甘心向袁術投降,除非他願意放棄手中的權力。”
在周瑜看來。
士燮絕非表麵上看起來那般溫和無害。
“公瑾所言極是。”
孫策聽後,點了點頭,臉色依舊沉重地說道:“沒想到在世人眼中,那個謙虛下士、寬厚待人的士燮,竟然如此任人唯親。”
“伯符。”
周瑜半開玩笑的說道:“你做好為袁術效力的準備了嗎?”
“當然!”
孫策聞言重重點頭。
“哈哈哈哈!”
兩人對視一眼,隨即發出一陣爽朗的笑聲。
七月下旬,司隸。
京兆尹,長安城車騎將軍府。
“孟德賢弟!”
李榷見到曹操前來拜訪,眼中也閃過一絲意外,笑著道:“聽說你在城外幹的有聲有色,開出了近萬畝良田,今日前來此地,可是遇到了什麽難處?”
“哈哈哈,有勞將軍掛懷!”
曹操向李榷施了一禮,笑道:“萬畝良田能頂何用,起碼得有五十萬畝,才能有顯出成效,隻可惜京兆尹百姓太少,末將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
“不過末將今日前來府上。”
“卻非是為了屯田之事而來。”
“噢?”
李榷微微一愣,旋即義正言辭道:“那想必賢弟定有要事,快快入座,為兄洗耳恭聽,隻要有用得到為兄的地方,為兄絕不推辭!”
“末將謝過將軍!”
曹操再度向李榷施了一禮後,才行至一旁坐了下來,開口道:“末將今日前來,也是憂心中原之局勢,不知將軍以為,那兗州太平府實力如何?”
“太平府?”
李榷聞言沉吟片刻,看向曹操道:“太平府實力不俗,先後擊敗袁術的十餘萬大軍,又生擒了呂布,不是什麽易與之輩。”
他原本還想說擊潰了曹操賢弟。
想到如果這樣說,會有些不禮貌,他就給曹操留了麵子。
“是啊,太平府實力不俗!”
曹操正色道:“連投石車這種神物,也是出自太平府之手,如今那張靖龜縮兗州東北四郡,隻怕來日會更難對付。”
“賢弟可是欲對其用兵?”
李榷聞言有些好奇,他不知道曹操為什麽提前太平府,畢竟兩地相距千裏,他覺得井水不犯河水就很好。
“將軍莫要打趣末將!”
曹操臉上浮現一抹苦澀,開口道:“末將來此,皆是為了公心,將軍以為,如今的朝廷,和冀州的袁紹,徐州的陶謙之流,可能對付太平府?”
“應該不能吧?”
李榷稍作思忖過後,語氣中有些不確定道:“袁紹暫且不提,聽說在數月之前,那徐州陶謙,向太平府送了五萬石糧草,賢弟可知此事真偽?”
他遠在長安,對於中原發生的事情。
大多都是道聽途說,而且他本人,也並不關心中原的局勢。
“將軍!”
曹操正色道:“此傳言有誤!”
“陶謙給太平府的糧草,又豈止五萬石,據末將所知,起碼有五十萬石!”
“什麽??!”
李榷聞言驚呼出聲,神色震驚道:“賢弟你確定,不是五萬石,而是五十萬石?”
不怪他過於驚訝。
也並非是他沒見過大場麵。
隻是一個堂堂的徐州牧,竟然給一個黃巾送了五十萬石糧食,這種事情,實在讓他匪夷所思。
不知道的。
還以為太平府是朝廷,而陶謙是在給太平府上稅呢。
曹操定定的看著李榷,開口道:“是最少五十萬石!”
兩名青年席地而坐。
“伯符,還有兩個月對嗎?”
周瑜喝了一口之後,臉上帶著笑意,將手中酒壇遞了過去。
這麽習武的青年。
正是周瑜的至交好友,江東猛虎孫堅之子,孫策,孫伯符。
“沒錯,還有兩個月!”
孫策接過酒壇,說完之後便往嘴裏猛灌了一口。
他們口中的兩個月。
則是孫策為父親的守孝期。
在這個特殊的時節,自然不用守孝三年,守孝一年,也算是全了孝道。
“袁術於月前,對揚州增兵。”
周瑜看著孫策道:“月初的時候,會稽郡王朗降了,族叔在豫章獨木難支,唯有降於袁術一途。”
如今揚州六郡。
袁術得其五。
而豫章郡的太守,正是周瑜的族叔周術。
隻不過周術年事已高。
也沒什麽野心,自然不可能去以卵擊石的反抗袁術,或許袁術軍到了以後,周術便會獻降。
“不愧是四世三公之嫡子!”
孫策聞言麵色微微一變,臉上帶著感歎與一絲羨慕道:“哪怕是曆經慘敗,其實力也遠非尋常諸侯可比。”
“伯符可是懼了?”
周瑜臉上浮現一抹笑意,似乎對袁術的威勢,並沒有放在心上。
“有公瑾在側,我何所懼!”
孫策聞言搖了搖頭,麵上滿是意氣風發之色。
“哈哈,這才是我認識的伯符。”
周瑜起身看向孫策道:“袁術勢大又如何,我依舊不看好袁術,聽說他還想對交州下手,荊州的劉表可不是泥捏的。”
“豫章毗鄰荊州。”
“袁術的戰線拉得太長,他若敢分兵交州,劉表定會屯兵長沙,虎視豫章。”
袁術能這麽快豪取揚州。
最主要的原因,便是那塊四世三公的金字招牌。
加上兗州的張靖,徐州的陶謙,荊州的劉表,都沒有對袁術用兵。
這才讓他安穩的奪取揚州。
可袁術要是貪心不足,那麽其他諸侯先不說,劉表絕對會忍無可忍。
因為袁術太過強大。
會對荊州造成極大的威脅,畢竟兩人本就有舊怨。
“劉表!”
孫策聽到這個名字,心底就有些不舒服,因為他父親孫堅,正是亡於劉表之手。
“公瑾,你覺得士燮會投降嗎?”
孫策似乎想到了什麽,麵色變得沉重,目光凝視著周瑜。
對於這個問題,他也十分關心。
倘若連士燮都投降了,那袁術幾乎就無敵了,就連劉表恐怕也難以抵禦他的威勢。
“伯符,你過慮了!”
周瑜聞言搖了搖頭,胸有成竹地說道:“那士燮是何許人也?”
“他師從劉陶,劉陶是漢室宗親。”
“六年前他入主交州,此後便大力整頓,他的三個弟弟,士壹擔任合脯太守,士?擔任九真太守,士武擔任南海太守。”
“而他本人則坐鎮交趾。”
“像這樣的人物,怎麽可能甘心向袁術投降,除非他願意放棄手中的權力。”
在周瑜看來。
士燮絕非表麵上看起來那般溫和無害。
“公瑾所言極是。”
孫策聽後,點了點頭,臉色依舊沉重地說道:“沒想到在世人眼中,那個謙虛下士、寬厚待人的士燮,竟然如此任人唯親。”
“伯符。”
周瑜半開玩笑的說道:“你做好為袁術效力的準備了嗎?”
“當然!”
孫策聞言重重點頭。
“哈哈哈哈!”
兩人對視一眼,隨即發出一陣爽朗的笑聲。
七月下旬,司隸。
京兆尹,長安城車騎將軍府。
“孟德賢弟!”
李榷見到曹操前來拜訪,眼中也閃過一絲意外,笑著道:“聽說你在城外幹的有聲有色,開出了近萬畝良田,今日前來此地,可是遇到了什麽難處?”
“哈哈哈,有勞將軍掛懷!”
曹操向李榷施了一禮,笑道:“萬畝良田能頂何用,起碼得有五十萬畝,才能有顯出成效,隻可惜京兆尹百姓太少,末將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
“不過末將今日前來府上。”
“卻非是為了屯田之事而來。”
“噢?”
李榷微微一愣,旋即義正言辭道:“那想必賢弟定有要事,快快入座,為兄洗耳恭聽,隻要有用得到為兄的地方,為兄絕不推辭!”
“末將謝過將軍!”
曹操再度向李榷施了一禮後,才行至一旁坐了下來,開口道:“末將今日前來,也是憂心中原之局勢,不知將軍以為,那兗州太平府實力如何?”
“太平府?”
李榷聞言沉吟片刻,看向曹操道:“太平府實力不俗,先後擊敗袁術的十餘萬大軍,又生擒了呂布,不是什麽易與之輩。”
他原本還想說擊潰了曹操賢弟。
想到如果這樣說,會有些不禮貌,他就給曹操留了麵子。
“是啊,太平府實力不俗!”
曹操正色道:“連投石車這種神物,也是出自太平府之手,如今那張靖龜縮兗州東北四郡,隻怕來日會更難對付。”
“賢弟可是欲對其用兵?”
李榷聞言有些好奇,他不知道曹操為什麽提前太平府,畢竟兩地相距千裏,他覺得井水不犯河水就很好。
“將軍莫要打趣末將!”
曹操臉上浮現一抹苦澀,開口道:“末將來此,皆是為了公心,將軍以為,如今的朝廷,和冀州的袁紹,徐州的陶謙之流,可能對付太平府?”
“應該不能吧?”
李榷稍作思忖過後,語氣中有些不確定道:“袁紹暫且不提,聽說在數月之前,那徐州陶謙,向太平府送了五萬石糧草,賢弟可知此事真偽?”
他遠在長安,對於中原發生的事情。
大多都是道聽途說,而且他本人,也並不關心中原的局勢。
“將軍!”
曹操正色道:“此傳言有誤!”
“陶謙給太平府的糧草,又豈止五萬石,據末將所知,起碼有五十萬石!”
“什麽??!”
李榷聞言驚呼出聲,神色震驚道:“賢弟你確定,不是五萬石,而是五十萬石?”
不怪他過於驚訝。
也並非是他沒見過大場麵。
隻是一個堂堂的徐州牧,竟然給一個黃巾送了五十萬石糧食,這種事情,實在讓他匪夷所思。
不知道的。
還以為太平府是朝廷,而陶謙是在給太平府上稅呢。
曹操定定的看著李榷,開口道:“是最少五十萬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