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從肩帶上取下手電,對著壁畫細細打量。


    “看這氧化程度,真是寶貝啊· · · · ·”


    老王有個好處,無論身處何時何地,總能在見到古物的第一時刻忘卻一切,專心在這樣東西上。


    第一幅壁畫上畫的是一片竹林,高山流水,林中溪水潺潺,還有幾個人身穿寬大衣袍,袒胸露懷,飲酒作樂的場景。


    這幅圖很多喜好曆史的人都不陌生。


    孫大山第一時間便脫口道:“這是,竹林七賢圖!”


    和我的想法一樣,畢竟狐剛子是魏晉時的人物,和竹林七賢生活的年代能對上。


    但很快盧老便反駁道:“不對,你們再數數,那是幾個人?”


    “啊?”


    孫大山疑惑了一句,轉頭細細數去,發現果然不對,竹林之中當是八人。


    其中七人圍坐於地,或飲酒,或鼓瑟,或撫琴,可一邊青石之上,還站著一人。


    那人生得麵白如玉,身姿峻拔,身穿無憂鶴氅,腰間掛著一個葫蘆,仰頭望著高山流水 ,卻一臉落寞,雖寄身清新山水之中,但整個人身上散發出兩種擰巴的感覺。


    超脫世俗的仙氣和無奈無力的頹然,兩種看似不可能同時出現的感覺,卻真切地在此人身上擰在一起。


    與其餘七人飲酒高歌,歡快愉悅的氛圍截然不同,更甚至於和整幅畫的感情基調產生了一種強烈的違和感。


    我們順著壁畫的順序看去,僅僅一畫之隔,畫風卻急變。


    八人之中的七人,或被人殺死,或在目睹好友慘狀後,穿上官服出仕,或是借酒消愁,或是幽居家中,鬱鬱而終。


    七個人,僅僅隔了數幕,便各自東西離散,其下場無不叫人唏噓。


    看到這裏,我更加確認,這就是竹林七賢。


    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阮鹹。


    壁畫上的內容,和七人在正史中記載的生平基本沒有區別。


    唯一的區別是,在每個人的“獨角畫”中,總會出現那個違和的人。


    他看盡了七個人的生死,滿臉悲愴,無力,卻又沒辦法做什麽。


    在最後幾幅畫中,描繪的是天下大變,各地起兵造反的場景。


    那人最終心灰意冷,歸隱山林,與鳥獸為伴,終日鑽研古籍。


    但好景不長,天下群雄割據,就連這人也沒能在亂世中獨善其身,最終被一隊官兵找上,並帶回都城麵見皇帝。


    畫中這個皇帝淫虐暴戾,全無一絲真龍天子之氣,就連那都城外麵也是野獸出沒的一片人間地獄。


    皇帝不知和那人說了些什麽,下一幅畫中,就已經有大批官兵穿山穴陵的場景,活生生挖穿了一座山,並在其中建造宮殿。


    到了這裏,這一殿的連環畫基本到了尾聲。


    最後,是那隱士鑿井煉丹,並分於眾人服食的場景,最後煉出的仙丹似乎是頗有成效,但還沒等送給皇帝,這個割據政權就覆滅了。


    而那隱士在國破之後,再次歸隱,隻不過不是在山野,而是在這地宮。


    而那些先前吃了丹藥的人卻似乎產生了異變,成了惡鬼。


    狐剛子為了不讓這些惡鬼出去,而躲在地宮之中。


    不知曆經多少寒暑,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又是一朝人王帝主登基坐殿。


    地宮再次易主,狐剛子被逼無奈,又開始了煉丹。


    但之後,不知是什麽原因,地宮裏鎮壓的那些“人”逃了出來。


    地宮中的活人死傷無數。


    最終這個工程被叫停。


    狐剛子再次不知所蹤。


    老王看完壁畫,盯著其中那幅畫著皇帝與隱士會麵的畫,說道:“對的· · · 沒錯· · · · 都對上了· · · · ”


    “什麽對上了?”


    我問道。


    老王指著畫上的皇帝,在他手邊的禦書案上,還有一塊方方正正的像是玉章的東西說道:“你們看看,這塊璽的右側上刻著什麽,仔細看。”


    我打著手電,把臉幾乎貼上去,才看清四個字。


    “好像是天命石氏。”


    孫大山抹了一把額頭冷汗說道:“這樣麽· · · 這地宮,是後趙石氏所建?”


    後趙,五胡十六國的一個割據政權,由羯族首領石勒建造的國家,曆經七位皇帝,國祚三十三年。


    而後趙所實際掌控的麵積包括河北、山西、河南、山東、陝西以及江蘇、安徽、甘肅、遼寧部分地區。


    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中原,在國人的思想中,中原就是國家,政權,天下的代名詞。


    這也就不難理解,天命石氏四個字的由來了。


    “這人要真是狐剛子,那他可能真的成仙了吧· · · · · 後趙建國,我沒記錯的話,應該是公元319年,煉成仙丹那年國破· · · ·


    應該說的是武悼天王冉閔誅殺石氏子孫的事情,那就是351年· · ·


    那會兒,這狐剛子就起碼一百四五十歲了,而那個銅人,是北魏武帝年間鑄造,也對上了,那會狐剛子也健在· · · ·等等,如果壁畫屬實,那不是說· · · · 那些變成惡鬼的人,還在地宮!”


    孫大山絮絮叨叨說了一通,最後一句話,讓我們在場所有人毛骨悚然。


    對啊,那些變成惡鬼的人呢?


    “師父!咱們剛剛見到的那個剝皮鬼!”


    我回想起那個長相惡心的剝皮鬼,不禁汗毛倒豎。


    說不定,他就是千年前吃了仙丹的人!


    師父麵色陰沉,說道:“趕緊找找有沒有出路,娘的,闖到幽冥澗了!”


    就在我們感到汗毛倒豎,急於尋找出路的時候,老王又叫住了我們。


    “你們快來,剛剛看漏了,這幅煉丹圖上,不就是咱們所在的這個丹房嗎!?”


    我們又看向那幅煉丹圖,上麵所畫宮闕之中 ,當真是這殿中的巨鼎。


    那個疑為狐剛子的人物,身邊香案擺滿了無數煉丹所用的奇珍異寶,正當中便有一顆晶瑩剔透如水晶的橢圓形東西。


    我一看到這裏,不禁欣喜若狂,果然是皇天不負苦心人,老天爺餓不死瞎家雀!


    現在就隻盼望著祖師保佑,狐剛子沒有煉化這千年水膽。


    想到這裏,眾人急切地在宮殿之中四處找尋。


    可我找了一圈也沒看到這殿內有什麽疑似千年水膽的東西。


    就在我苦尋無果之際,忽而聽到殿內有一聲金屬磕碰的鏗鏘之音傳來。


    我還以為老王又犯了職業病,去碰那巨鼎。


    這老爺子啥都好,就是太愛這些古舊的東西了,動不動就要上手。


    “王爺,您職業病又犯了,這裏麵的東西摸不得,您啊,別打那巨鼎的主意了,反正到時候也搬不走,您這樣是要犯錯誤的。”


    我一邊蒙頭尋找,一邊說道。


    可下一秒,王爺的聲音在我身側響起。


    “小年,你小子別誣陷我老漢,哪個去碰那牛鼻子煉丹的爐鼎了?”


    我激靈靈打了個冷戰,扭頭看向在一邊替我費力尋找水膽的老王,渾身脊梁骨頓時竄起一股寒氣,頭發一發炸了起來。


    不是老王碰的,其餘人斷不會在這種地方多此一舉· · · ·難不成,那丹鼎之中,藏有什麽妖魔惡鬼?


    念及此處,我立馬掏出五雷令,轉身看向那尊丹鼎。


    此時,那裏麵的動靜愈發大了起來。


    似乎有什麽東西正在蠢蠢欲動。


    我吞了口唾沫,和師父還有盧老對視一眼,三人漸成合圍之勢,朝那丹鼎聚了過去。


    “狗日的,難不成真是魏晉年間活到現在的惡鬼?”


    我心裏打顫,握著五雷令的手心緊張地出了一團黏糊糊的汗液。


    隨著我們逐漸靠近,那陣動靜忽然沒了,仿佛一切隻是我們的幻覺。


    我狐疑一陣,為了保險起見,還是想弄清個中緣由,隨即朝丹鼎縫隙望去。


    內裏漆黑一片,忽然!一條白花花的身影從我眼前閃了過去。


    我叫聲不好,裏麵是個活物。


    沒等我退開,邊聽噔的一聲巨響,丹鼎上的蓋子便被裏麵的東西頂開,一道惡風刮來。


    我閃避不及,恰好撞上了風中一個碩大的三角腦袋。


    “喝!”


    我暴喝一聲,腰腿發力一蹬,側身避過。


    原來那丹鼎之中,竟是一條小號的白蟒,看那身量也該有三丈許長,料來是外麵那白蟒的蛇孫子。


    小號白蟒似乎惱火我們打擾了它的清靜,一擊落空後,盤在了巨鼎之上,整個身軀筋肉隆起,擰成了“s”形,對著我們發出“嘶嘶”的低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神霄伏鬼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山堂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山堂主並收藏神霄伏鬼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