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玲一時間沒有等到李想的回答。
用充斥著焦躁與怒意的一聲“說”催促著。
李想身體為之一顫是想到了一個不是理由的理由。
於是隻能硬著頭皮解釋說:
“張玲,你應該知道手機通訊錄一般是怎麽排序的吧。”
張玲不悅的說:
“說正事。你給我扯這些幹嘛?”
李想眼神堅定的說:
“這就是正事。”
張玲疑惑的說:
“這就是正事?”
李想點頭解釋說:
“通訊錄一般都是按照英文字母的先後順序排序的。所以在孩子通訊錄裏關於我的稱呼排序都在你的前麵。自然發信息的時候首選就是我啦。”
張玲心中默默的按照李想的說法。
她把二人的稱呼(包括爸爸媽媽)進行先後排序。
發現她確實都排在了李想的後麵。
根據習慣確實給李想發信息最是方便。
她對於這個解釋算是基本信服了。
所以才偃旗息鼓的“哦”了一聲。
李想誤以為風波就此過去。
於是習慣性的看了一眼腕表。
有幾分像是小孩子一般。
憨笑著一手撫摸自己的肚皮說:
“吃飽了!我瞧著時間還早。且看這附近的景色。有綠樹,小河,湖泊等。所以整體還是蠻不錯的。不如我們一起出去溜溜食如何?”
雖然吃不慣西式早餐。
但是在李想遊戲的加持之下。
今日她確實吃的有點撐。
所以就沒有過多猶豫的讚同了李想的提議。
當順著樹蔭下河邊小路向湖邊走去。
一路上時常可以看到有一些還未把尾巴完全退化的青蛙活躍在小路周圍。
若仔細看河裏。
還能看到猶如綠紗般的草絮間。
分布著無數像黑芝麻一般未孵化的黑色蝌蚪卵。
張玲欣喜的指著河水裏的綠色草絮大喊:
“李想,你快看!那是快要孵化出來的蝌蚪卵。這種景象如今在我們吳川附近的田間地頭可見不到了。”
李想笑著點頭說:
“沒錯!這還不是某些專家導致的。”
張玲問:
“這和某些專家有什麽關係?”
李想解釋說:
“如今吳川農村不讓農民焚燒秸稈。那麽附著在秸稈上的害蟲卵不能有效殺滅。導致第二年糧食被害蟲糟蹋的頻率太高。”
張玲說:
“那就用農藥啊!”
李想說:
“對!為了能讓種植的糧食有一個好收成。是該用農藥。可農民使用農藥的頻率也越來越高。”
張玲說:
“哦,我懂了!當害蟲對農藥產生了抗藥性。農民使用農藥的濃度也越來越濃。所以青蛙能有命活下來就已經算是奇跡了!”
李想點點頭帶著幾分懷念的神色說:
“想以前郊區農村的夏天可以聽到青蛙的喧鬧聲。尤其剛下完雨,在院子裏,道路上,田間地頭等都能看到青蛙在跳動。而現在就是專門尋找青蛙蹤跡都難以尋到。”
張玲有些好奇的說:
“我不明白。你為什麽要專門尋找青蛙的蹤跡?”
李想臉上閃過一抹傷感解釋說:
“那是因為奶奶待在醫院病房太久。有些懷念鄉村青蛙的叫聲了。所以我才想到抓幾隻青蛙讓奶奶聽聽青蛙的叫聲。”
張玲不理解的搖頭問:
“青蛙的叫聲有什麽可懷念的?”
李想微微一笑的接著說:
“想不通吧。以前在農村住的時候。記得奶奶晚上因為被青蛙的叫聲吵得難以為入眠。恨不得這輩子都不願意再聽這種叫聲了。”
張玲對此也深有體會。
例如,生活中有什麽聲音隻要被認定是噪音。
那麽人在聽到噪音之後就會感到無比的煩躁。
這就像是城裏人在休息時間。
有樓上之人常常不規律的發出異響一般。
所以她才連連點頭說:
“沒錯沒錯!誰要是打擾到我休息。我定會與對方理論的。可是人也不好與動物講道理啊。”
李想接著說:
“可當習慣了青蛙的叫聲。長時間聽不到卻又開始懷念了。這也許就是有時候人的矛盾之處。”
張玲沒有接著李想的話題。
而是帶著幾分好奇的問:
“那麽你究竟為奶奶尋到青蛙沒?”
她認為這可是奶奶的遺願啊!
不管怎麽也要想辦法完成的。
李想略微沉默了一會兒緩緩搖著頭說:
“沒有!不過,我選擇了一處有青蛙叫聲的地方安葬了奶奶。這也算是完成了奶奶的遺願吧。”
他說的地方並不是吳川的附近農村。
而是他們那個相對偏遠的山區老家。
盡管如此。
張玲還是覺得非常遺憾。
一個在以前相對簡單而普通的願望。
生前卻不能達成。
隻能帶著遺憾讓親人去彌補。
這話聽著是真的有些滑稽與諷刺!
“奶奶?”
一個突兀的聲音劃破當前的天空。
漆雕哲猶如幽靈一般的向他們走了過來。
同時還帶著一些好奇說:
“我好像聽到了李總剛剛在說奶奶。這不對呀!據坊間傳聞李總與奶奶的關係並不好。可李總為何會孝順的為奶奶尋找青蛙呢?”
張玲臉上浮現出兩分慌張感看向李想。
可李想卻一副波瀾不驚的模樣反駁說:
“難道漆大師沒有聽說過坊間傳聞不可信嗎?”
漆雕哲故作醒悟的抬手猛拍了一下自己的額頭說:
“哎呀,怪我!竟能忘記這點。沒錯,傳聞是不可信的。”
此刻!
張玲滿臉厭煩之色的說:
“漆雕哲,你陰魂不散的又出現在我麵前幹嘛?”
漆雕哲隻是衝著張玲微微一笑沒有回答。
他又看向李想繼續說:
“不過,據我了解李總的奶奶好像是深居豪華李宅的優雅貴婦。怎麽會有習慣農村青蛙叫聲一說呢?”
張玲聞聲。
也擺出一副旁觀者好奇模樣看向李想。
李想依舊沒有慌張的說:
“漆大師,對我的事情還真夠了解的啊。不過,你了解到的是事實真相嗎?”
漆雕哲有一絲自我懷疑的問:
“難道不是嗎?”
李想搖頭繼續說:
“我李家奶奶輩的老人是很多的。你確定我們說的是同一個人嗎?”
漆雕哲怔怔的看著李想不說話了。
對呀!
他確實忘記了這個事實。
李氏家族確實有奶奶輩的老人喜歡住在山清水秀的農村養老。
而且這樣的長輩還不少。
所以難保這些長輩中有與李想關係親密的。
想到這裏。
漆雕哲笑容中多了幾分尷尬之色解釋說:
“這個……好像,大概,可能不是同一人吧。抱歉!剛剛確實是我唐突了。”
張玲先是環視一下周圍是否有漆雕哲的迷弟迷妹們。
然後又帶著幾分一樣怪氣的語氣說:
“唉吆喂,沒有看出來啊。漆大師還會主動道歉。這倒是有些稀奇了。不像是在做戲。”
這是在諷刺漆雕哲的不真!
可漆雕哲好像沒有聽明白張玲的言外之意。
所以一本正經的看著張玲解釋說:
“張玲,別這麽說。我,你還不了解嗎?向來都是那種知錯能改的人。”
張玲露出一抹譏笑搖頭說:
“好笑!我們很熟嗎?漆雕哲,請你記得人都會變的。自從你失蹤十幾年的那一刻開始。我們就已經不熟了。”
漆雕哲笑容苦澀的說:
“我知道。但請你務必給我一個重新了解彼此的機會好嗎?我保證這次……”
漆雕哲的話還沒有說完。
一聲“閉嘴”就打斷了對方的敘述。
張玲麵目猙獰緊接著又失望的搖搖頭說:
“漆大師,枉你活了幾十年。難道不懂覆水難收的道理?”
漆雕哲認真的說:
“我懂!覆水是難收。可又不是無法收。隻求你給我一個機會。我定會努力把覆水收了回來。”
張玲沒想到漆雕哲能說出這麽死皮賴臉的話。
說實話,若李想不在她的身邊。
她的內心還真有一絲想要妥協接受漆雕哲的想法。
那是因為張玲確實看到了漆雕哲對她的那份真誠與決心。
李想就像是看穿了張玲的心思。
特意湊到了張玲的耳邊輕聲說:
“張玲,你若是想答應,那就答應了吧。”
張玲聞言扭頭用驚訝的眼神看著李想。
李想沒有因此收斂。
反而繼續微笑著耳語道:
“說實話,身為男人,我都為漆雕哲所表現出的那份真誠感動了。”
張玲吞咽著口水接著問:
“你是認真的?”
這句話雖然是問句。
但對李想來說就是肯定句。
這意味著不管他接下來如何回答?
答案都隻有一個。
所以他並沒有開口回答。
隻是衝著她小幅度的點點頭。
張玲感受到了李想的小心翼翼。
也意識到她剛剛心中湧出了不該有的想法。
為此!
她的內心開始強烈的自責著。
自責她怎麽能好了傷疤忘了疼?
更何況漆雕哲對她造成的傷害還未結痂。
每次遇到漆雕哲都會不自覺的回想起十幾年來每一個令人煎熬的日夜。
那感覺就像是有人故意把剛結痂的傷口重新捅破。
就像是試圖用她血淋淋的傷口證明他存在。
這種自私的做法又怎麽能配得上“真誠”二字?
所以她毫無顧忌的瞥了一眼漆雕哲。
然後抬起一隻手指著漆雕哲,故意大聲的衝著李想質問:
“喂,你沒有搞錯吧。‘真誠’二字,你覺得用在他的身上真的合適嗎?”
張玲的質問讓在場的兩個男人都愣神了。
漆雕哲的心瞬間拔涼拔涼的。
感覺就像是墜進冰窖裏冷凍著。
他身體不由自主的開始打著哆嗦。
而李想在愣神過後浮現出了幾分喜悅之情。
他從張玲的回答中得出一個重要結論。
那就是他剛剛的那些想法太過於可笑。
但為了不讓張玲感到他的不認真。
於是立刻表現出嚴肅的模樣搖頭說:
“我自然覺得不合適。可是若張玲你覺得合適的話。我就會認同你的觀點。”
張玲搖搖頭說:
“原以為你是了解我的。沒想到是我錯了。你好像從未了解過我。”
她說著就順勢抬手看了一眼腕表時間。
大概是覺得時間差不多該出發去機場了。
所以就生氣的轉身向酒店而去。
即便李想緊隨其後的讓她等一下聽聽他的解釋。
張玲都沒有回頭。
漆雕哲則站在身後看著他們的背影露出了一抹陰謀得逞的笑容。
沒錯!
漆雕哲這次出現張玲身邊的主要目的就是給他們之間製造隔閡矛盾。
好為他再次走進張玲的心中奠定一個重要基礎。
吳川機場。
張玲走在前。
李想則麵帶焦急之色緊緊跟在一旁。
因為從湖邊離去的那一刻開始。
張玲一直沒有對李想說一句話。
想必這就是對李想的一種懲罰。
裝作趕來接機的巫曼夥同閻瑗一起出現在他們的麵前。
閻瑗感到了二人之間緊張的氛圍。
所以在擁抱結束之後就拉著張玲的手看著李想說:
“我說姐妹兒。你們一起去了一趟國外。這是發生了什麽特別的事情嗎?感覺你們看彼此的眼神怪怪的。”
巫曼刻意掃視了一下二人故意裝糊塗對閻瑗說:
“哪裏怪了?我看著他們與走之前,好像也沒有什麽區別啊。”
閻瑗帶著兩分鄙夷的瞥了一眼巫曼說:
“你要是能夠看出來。那我與張玲幾十年的姐妹情。豈不是白瞎了!”
巫曼刨根問底的說:
“那你詳細說說看。他們之間哪裏怪了?”
閻瑗帶著幾分驕傲之感解釋說:
“你看啊!張玲看李想的眼神中,有仇人見麵分外眼紅的濃烈的敵意。而李想看張玲的眼神中,有盼望著分別很久的家人,能夠相逢的濃鬱期待感。”
說完。
令閻瑗有些費解的是巫曼並沒有因此反駁什麽。
反而還發出了欣然接受的憨笑聲。
不過,閻瑗並沒有因為巫曼的不同而忘記了自己目的。
所以閻瑗繼續追著讓張玲趕緊解釋解釋。
張玲則有些無奈的立刻收斂了對李想敵意。
她連忙向閻瑗擺手的同時看向一旁的李想詢問:
“我們有嗎?”
李想立刻搖頭說:
“沒有啊。”
然後又扭頭看向閻瑗說:
“我說閻瑗你怎麽回事啊?這是盼望著我們不合啊!”
閻瑗可不願意背這個黑鍋。
她麵帶幾分驚恐的向張玲否定道:
“不是……”
而李想沒打算讓閻瑗解釋下去。
所以就故意提高聲音的搶先說:
“張玲啊,你瞧瞧你這交的什麽朋友?往後交友,你可要擦亮眼睛啊!這樣的朋友要不得。”
巫曼看著閻瑗有口難辯著急模樣。
她的臉上露出了一抹幸災樂禍的笑容。
更是有點落井下石的意思調侃說:
“閻瑗啊閻瑗,你說自己和張玲是多年的好友。這種小事還需要解釋什麽?既如此。那就別解釋了。”
閻瑗不算傻!
一開始乍一聽巫曼的幸災樂禍還真有些氣急攻心。
但是把巫曼的話放在腦海裏過了一遍。
立刻明白了。
巫曼的剛剛說的那些話又未嚐不是對她的一種提醒呢?
提醒以她與張玲之間的關係是不用過多解釋就能明白彼此心意的。
所以閻瑗有些反常的衝著巫曼說了一聲“謝謝”。
也許李想心思都撲在了張玲的哪裏。
所以才有些不明白的問:
“閻瑗,你沒事幹嘛要對巫曼說謝謝?”
用充斥著焦躁與怒意的一聲“說”催促著。
李想身體為之一顫是想到了一個不是理由的理由。
於是隻能硬著頭皮解釋說:
“張玲,你應該知道手機通訊錄一般是怎麽排序的吧。”
張玲不悅的說:
“說正事。你給我扯這些幹嘛?”
李想眼神堅定的說:
“這就是正事。”
張玲疑惑的說:
“這就是正事?”
李想點頭解釋說:
“通訊錄一般都是按照英文字母的先後順序排序的。所以在孩子通訊錄裏關於我的稱呼排序都在你的前麵。自然發信息的時候首選就是我啦。”
張玲心中默默的按照李想的說法。
她把二人的稱呼(包括爸爸媽媽)進行先後排序。
發現她確實都排在了李想的後麵。
根據習慣確實給李想發信息最是方便。
她對於這個解釋算是基本信服了。
所以才偃旗息鼓的“哦”了一聲。
李想誤以為風波就此過去。
於是習慣性的看了一眼腕表。
有幾分像是小孩子一般。
憨笑著一手撫摸自己的肚皮說:
“吃飽了!我瞧著時間還早。且看這附近的景色。有綠樹,小河,湖泊等。所以整體還是蠻不錯的。不如我們一起出去溜溜食如何?”
雖然吃不慣西式早餐。
但是在李想遊戲的加持之下。
今日她確實吃的有點撐。
所以就沒有過多猶豫的讚同了李想的提議。
當順著樹蔭下河邊小路向湖邊走去。
一路上時常可以看到有一些還未把尾巴完全退化的青蛙活躍在小路周圍。
若仔細看河裏。
還能看到猶如綠紗般的草絮間。
分布著無數像黑芝麻一般未孵化的黑色蝌蚪卵。
張玲欣喜的指著河水裏的綠色草絮大喊:
“李想,你快看!那是快要孵化出來的蝌蚪卵。這種景象如今在我們吳川附近的田間地頭可見不到了。”
李想笑著點頭說:
“沒錯!這還不是某些專家導致的。”
張玲問:
“這和某些專家有什麽關係?”
李想解釋說:
“如今吳川農村不讓農民焚燒秸稈。那麽附著在秸稈上的害蟲卵不能有效殺滅。導致第二年糧食被害蟲糟蹋的頻率太高。”
張玲說:
“那就用農藥啊!”
李想說:
“對!為了能讓種植的糧食有一個好收成。是該用農藥。可農民使用農藥的頻率也越來越高。”
張玲說:
“哦,我懂了!當害蟲對農藥產生了抗藥性。農民使用農藥的濃度也越來越濃。所以青蛙能有命活下來就已經算是奇跡了!”
李想點點頭帶著幾分懷念的神色說:
“想以前郊區農村的夏天可以聽到青蛙的喧鬧聲。尤其剛下完雨,在院子裏,道路上,田間地頭等都能看到青蛙在跳動。而現在就是專門尋找青蛙蹤跡都難以尋到。”
張玲有些好奇的說:
“我不明白。你為什麽要專門尋找青蛙的蹤跡?”
李想臉上閃過一抹傷感解釋說:
“那是因為奶奶待在醫院病房太久。有些懷念鄉村青蛙的叫聲了。所以我才想到抓幾隻青蛙讓奶奶聽聽青蛙的叫聲。”
張玲不理解的搖頭問:
“青蛙的叫聲有什麽可懷念的?”
李想微微一笑的接著說:
“想不通吧。以前在農村住的時候。記得奶奶晚上因為被青蛙的叫聲吵得難以為入眠。恨不得這輩子都不願意再聽這種叫聲了。”
張玲對此也深有體會。
例如,生活中有什麽聲音隻要被認定是噪音。
那麽人在聽到噪音之後就會感到無比的煩躁。
這就像是城裏人在休息時間。
有樓上之人常常不規律的發出異響一般。
所以她才連連點頭說:
“沒錯沒錯!誰要是打擾到我休息。我定會與對方理論的。可是人也不好與動物講道理啊。”
李想接著說:
“可當習慣了青蛙的叫聲。長時間聽不到卻又開始懷念了。這也許就是有時候人的矛盾之處。”
張玲沒有接著李想的話題。
而是帶著幾分好奇的問:
“那麽你究竟為奶奶尋到青蛙沒?”
她認為這可是奶奶的遺願啊!
不管怎麽也要想辦法完成的。
李想略微沉默了一會兒緩緩搖著頭說:
“沒有!不過,我選擇了一處有青蛙叫聲的地方安葬了奶奶。這也算是完成了奶奶的遺願吧。”
他說的地方並不是吳川的附近農村。
而是他們那個相對偏遠的山區老家。
盡管如此。
張玲還是覺得非常遺憾。
一個在以前相對簡單而普通的願望。
生前卻不能達成。
隻能帶著遺憾讓親人去彌補。
這話聽著是真的有些滑稽與諷刺!
“奶奶?”
一個突兀的聲音劃破當前的天空。
漆雕哲猶如幽靈一般的向他們走了過來。
同時還帶著一些好奇說:
“我好像聽到了李總剛剛在說奶奶。這不對呀!據坊間傳聞李總與奶奶的關係並不好。可李總為何會孝順的為奶奶尋找青蛙呢?”
張玲臉上浮現出兩分慌張感看向李想。
可李想卻一副波瀾不驚的模樣反駁說:
“難道漆大師沒有聽說過坊間傳聞不可信嗎?”
漆雕哲故作醒悟的抬手猛拍了一下自己的額頭說:
“哎呀,怪我!竟能忘記這點。沒錯,傳聞是不可信的。”
此刻!
張玲滿臉厭煩之色的說:
“漆雕哲,你陰魂不散的又出現在我麵前幹嘛?”
漆雕哲隻是衝著張玲微微一笑沒有回答。
他又看向李想繼續說:
“不過,據我了解李總的奶奶好像是深居豪華李宅的優雅貴婦。怎麽會有習慣農村青蛙叫聲一說呢?”
張玲聞聲。
也擺出一副旁觀者好奇模樣看向李想。
李想依舊沒有慌張的說:
“漆大師,對我的事情還真夠了解的啊。不過,你了解到的是事實真相嗎?”
漆雕哲有一絲自我懷疑的問:
“難道不是嗎?”
李想搖頭繼續說:
“我李家奶奶輩的老人是很多的。你確定我們說的是同一個人嗎?”
漆雕哲怔怔的看著李想不說話了。
對呀!
他確實忘記了這個事實。
李氏家族確實有奶奶輩的老人喜歡住在山清水秀的農村養老。
而且這樣的長輩還不少。
所以難保這些長輩中有與李想關係親密的。
想到這裏。
漆雕哲笑容中多了幾分尷尬之色解釋說:
“這個……好像,大概,可能不是同一人吧。抱歉!剛剛確實是我唐突了。”
張玲先是環視一下周圍是否有漆雕哲的迷弟迷妹們。
然後又帶著幾分一樣怪氣的語氣說:
“唉吆喂,沒有看出來啊。漆大師還會主動道歉。這倒是有些稀奇了。不像是在做戲。”
這是在諷刺漆雕哲的不真!
可漆雕哲好像沒有聽明白張玲的言外之意。
所以一本正經的看著張玲解釋說:
“張玲,別這麽說。我,你還不了解嗎?向來都是那種知錯能改的人。”
張玲露出一抹譏笑搖頭說:
“好笑!我們很熟嗎?漆雕哲,請你記得人都會變的。自從你失蹤十幾年的那一刻開始。我們就已經不熟了。”
漆雕哲笑容苦澀的說:
“我知道。但請你務必給我一個重新了解彼此的機會好嗎?我保證這次……”
漆雕哲的話還沒有說完。
一聲“閉嘴”就打斷了對方的敘述。
張玲麵目猙獰緊接著又失望的搖搖頭說:
“漆大師,枉你活了幾十年。難道不懂覆水難收的道理?”
漆雕哲認真的說:
“我懂!覆水是難收。可又不是無法收。隻求你給我一個機會。我定會努力把覆水收了回來。”
張玲沒想到漆雕哲能說出這麽死皮賴臉的話。
說實話,若李想不在她的身邊。
她的內心還真有一絲想要妥協接受漆雕哲的想法。
那是因為張玲確實看到了漆雕哲對她的那份真誠與決心。
李想就像是看穿了張玲的心思。
特意湊到了張玲的耳邊輕聲說:
“張玲,你若是想答應,那就答應了吧。”
張玲聞言扭頭用驚訝的眼神看著李想。
李想沒有因此收斂。
反而繼續微笑著耳語道:
“說實話,身為男人,我都為漆雕哲所表現出的那份真誠感動了。”
張玲吞咽著口水接著問:
“你是認真的?”
這句話雖然是問句。
但對李想來說就是肯定句。
這意味著不管他接下來如何回答?
答案都隻有一個。
所以他並沒有開口回答。
隻是衝著她小幅度的點點頭。
張玲感受到了李想的小心翼翼。
也意識到她剛剛心中湧出了不該有的想法。
為此!
她的內心開始強烈的自責著。
自責她怎麽能好了傷疤忘了疼?
更何況漆雕哲對她造成的傷害還未結痂。
每次遇到漆雕哲都會不自覺的回想起十幾年來每一個令人煎熬的日夜。
那感覺就像是有人故意把剛結痂的傷口重新捅破。
就像是試圖用她血淋淋的傷口證明他存在。
這種自私的做法又怎麽能配得上“真誠”二字?
所以她毫無顧忌的瞥了一眼漆雕哲。
然後抬起一隻手指著漆雕哲,故意大聲的衝著李想質問:
“喂,你沒有搞錯吧。‘真誠’二字,你覺得用在他的身上真的合適嗎?”
張玲的質問讓在場的兩個男人都愣神了。
漆雕哲的心瞬間拔涼拔涼的。
感覺就像是墜進冰窖裏冷凍著。
他身體不由自主的開始打著哆嗦。
而李想在愣神過後浮現出了幾分喜悅之情。
他從張玲的回答中得出一個重要結論。
那就是他剛剛的那些想法太過於可笑。
但為了不讓張玲感到他的不認真。
於是立刻表現出嚴肅的模樣搖頭說:
“我自然覺得不合適。可是若張玲你覺得合適的話。我就會認同你的觀點。”
張玲搖搖頭說:
“原以為你是了解我的。沒想到是我錯了。你好像從未了解過我。”
她說著就順勢抬手看了一眼腕表時間。
大概是覺得時間差不多該出發去機場了。
所以就生氣的轉身向酒店而去。
即便李想緊隨其後的讓她等一下聽聽他的解釋。
張玲都沒有回頭。
漆雕哲則站在身後看著他們的背影露出了一抹陰謀得逞的笑容。
沒錯!
漆雕哲這次出現張玲身邊的主要目的就是給他們之間製造隔閡矛盾。
好為他再次走進張玲的心中奠定一個重要基礎。
吳川機場。
張玲走在前。
李想則麵帶焦急之色緊緊跟在一旁。
因為從湖邊離去的那一刻開始。
張玲一直沒有對李想說一句話。
想必這就是對李想的一種懲罰。
裝作趕來接機的巫曼夥同閻瑗一起出現在他們的麵前。
閻瑗感到了二人之間緊張的氛圍。
所以在擁抱結束之後就拉著張玲的手看著李想說:
“我說姐妹兒。你們一起去了一趟國外。這是發生了什麽特別的事情嗎?感覺你們看彼此的眼神怪怪的。”
巫曼刻意掃視了一下二人故意裝糊塗對閻瑗說:
“哪裏怪了?我看著他們與走之前,好像也沒有什麽區別啊。”
閻瑗帶著兩分鄙夷的瞥了一眼巫曼說:
“你要是能夠看出來。那我與張玲幾十年的姐妹情。豈不是白瞎了!”
巫曼刨根問底的說:
“那你詳細說說看。他們之間哪裏怪了?”
閻瑗帶著幾分驕傲之感解釋說:
“你看啊!張玲看李想的眼神中,有仇人見麵分外眼紅的濃烈的敵意。而李想看張玲的眼神中,有盼望著分別很久的家人,能夠相逢的濃鬱期待感。”
說完。
令閻瑗有些費解的是巫曼並沒有因此反駁什麽。
反而還發出了欣然接受的憨笑聲。
不過,閻瑗並沒有因為巫曼的不同而忘記了自己目的。
所以閻瑗繼續追著讓張玲趕緊解釋解釋。
張玲則有些無奈的立刻收斂了對李想敵意。
她連忙向閻瑗擺手的同時看向一旁的李想詢問:
“我們有嗎?”
李想立刻搖頭說:
“沒有啊。”
然後又扭頭看向閻瑗說:
“我說閻瑗你怎麽回事啊?這是盼望著我們不合啊!”
閻瑗可不願意背這個黑鍋。
她麵帶幾分驚恐的向張玲否定道:
“不是……”
而李想沒打算讓閻瑗解釋下去。
所以就故意提高聲音的搶先說:
“張玲啊,你瞧瞧你這交的什麽朋友?往後交友,你可要擦亮眼睛啊!這樣的朋友要不得。”
巫曼看著閻瑗有口難辯著急模樣。
她的臉上露出了一抹幸災樂禍的笑容。
更是有點落井下石的意思調侃說:
“閻瑗啊閻瑗,你說自己和張玲是多年的好友。這種小事還需要解釋什麽?既如此。那就別解釋了。”
閻瑗不算傻!
一開始乍一聽巫曼的幸災樂禍還真有些氣急攻心。
但是把巫曼的話放在腦海裏過了一遍。
立刻明白了。
巫曼的剛剛說的那些話又未嚐不是對她的一種提醒呢?
提醒以她與張玲之間的關係是不用過多解釋就能明白彼此心意的。
所以閻瑗有些反常的衝著巫曼說了一聲“謝謝”。
也許李想心思都撲在了張玲的哪裏。
所以才有些不明白的問:
“閻瑗,你沒事幹嘛要對巫曼說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