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流民
三國:從涼州輔佐劉備 作者:科尼島的柏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麽說陛下封了雲長為折衝校尉,翼德為蕩寇校尉,公高為虎威校尉?”
傅幹迎接風塵仆仆的劉備一行人入了大營。
得到了這個消息,笑著對朱超說:“朱校尉,可算是得願以償!”
朱超笑的嘴都咧開了,高興的說:“全靠將軍帶的好,超誓死報答將軍。”
讓人把馬匹牽走,劉備拉著傅幹走到一文士身旁。
“潁川荀攸荀公達,這是北地傅幹傅求實!”
雙方對視一眼,都知道對方不是好相處的人。
“金城郡目前還在韓遂手中,得麻煩荀府君暫住漢陽郡了。軍中目前還缺少參讚軍機之人,荀府君可否暫代之?”
傅幹嚐試邀請荀攸暫時在軍營裏住下,好培養一下感情。
“有何不可,不能擊敗韓遂,我也到不了金城郡,我與劉將軍相談甚歡,正好參讚軍機。”
荀攸謙謙君子,沒有拒絕傅幹的邀請。
劉備有了開府的權利,直接任命傅幹為將軍長吏,負責管理征西將軍府內所有事務。
荀攸是漢室的封疆大吏,隻能算是協助。
張飛關羽要求進入劉備幕府,兩個都給了主簿的身份。
進了帥帳,傅幹拿出最近遇到的問題,告訴劉備。
“將軍,叛軍肆虐關中,百姓流離失所,得知我軍擊敗叛軍一部,很多人都往我們這裏湧來。拖家帶口,不下十萬之眾。”
雖說人口都是資源,可如今劉備這裏輜重不足,難以養活他們。
把他們全部遷移到漢陽郡,需要耗費大量的糧食。
今年交易到的糧食,再加上關中流民,恐怕撐不了兩年。
最重要的是,關中流民會侵占原有漢陽郡百姓的權益,雙方已經出現過幾次爭執了。
“求實,你打算怎麽處理,在回來的路上,還有百姓在往這裏遷移。不管他們的話,我於心不忍。”
“荀府君智謀之士,可請荀府君幫忙想一個主意!”
傅幹想聽聽荀攸有何見解,畢竟是大家族出來的,出謀劃策會,治理地方百姓肯定也會。
“那在下獻醜了,流民乃是關中三輔百姓。其中精壯不少,將軍兵出雍縣,遷徙部分百姓入漢陽屯田,部分百姓在關中屯田。在從中擇取精壯者為軍。路上將軍說天子允許你募兵,正好為之。”
荀攸放下茶杯,“有句話說出來可能不太好。既然將軍與攸性情相和,提前說出來,與將軍與長史都有好處。”
傅幹知道荀攸想說什麽了,如今劉備軍中不管是羌人還是漢人,幾乎全是涼州人。這樣會存在涼州人抱團的風險,說不定還會裹挾劉備,讓劉備做他本來不想做的事情。
“將軍起餘涼州,所依仗者全為涼州人!關中百姓得將軍活命之恩,必會以死報之。攸以為兵員不在一地招募,分而募之,於將來平定涼州大有助益。”
傅幹拍手叫好,荀攸果然聰明絕倫,一眼看到了劉備軍中症結所在。
傅幹也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將來劉備肯定不會以涼州為根基的。涼州適合起勢,關中才是最好的大本營。
拿下關中後,四處出擊,進可攻,退可守,才是理想的複興漢室基地。
人心都是會變得,現在已經有了涼州人抱團排擠關中人的情況了。
現在應該在涼州人集體覺醒前,往裏麵摻入關中的沙子,打掉裏麵的歧視鏈。
“求實還有什麽要補充的嗎?”劉備覺得荀攸說的不錯,部隊裏太純粹,既是好事,也是壞事。
“荀府君說的很好,目前應該大量百姓往我軍遷移,我軍運糧從冀縣轉運頗為吃力了。不如派遣雲長到渭水對麵的五丈原紮營,我軍進駐到雍縣,互為犄角,這樣就可以通過渭水運糧,較少消耗,方便接收百姓。同時派遣五百輕騎,往郿縣方向移動,幫忙肅清百姓逃亡路上的叛軍。”
劉備荀攸點點頭,同意了傅幹的建議。
傅幹荀攸兩人出了大帳,荀攸邀請傅幹一敘。
“傅君真有元侯的風範,少年老成,擅長大勢。路上流傳的兒歌,是傅君的功勞吧。你不怕雒陽的陛下忌憚嗎?”
歌頌劉備愛民的兒歌是傅幹派人宣傳的,不管做人還是做事,不能隻蒙著頭做,還是需要大量宣傳的。
對於荀攸的話,傅幹指著滿地流民說:“天子忌憚,也不能不管這些百姓吧。王國大軍數萬,將軍隻能防守,出擊是做不到的。唯有百姓主動遷移過來,才能活命。”
“我說的不是這個,是你傅家為何知道這天下會很快亂起來。本來我以為是你父親在布的局,經過今日觀察,這些事的背後推手全部是你,比如征辟我為金城郡太守之事。”
“天下大勢,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說人話!”
“真的要我說?”
“說!”
“荀君是聰明人,肯定也看出來這漢室遲早藥丸,隻是不知道何時丸。我精通天象,觀紫微星暗談無光,天子恐怕命不久矣!如今漢室如坐在火山口之上,朝廷但凡有一點點不穩的跡象,那天下立即分崩離析,各地太守刺史就會如春秋戰國一般,聽令不聽宣。這就是我布局的底氣所在。”
“天象嗎?”荀攸抬頭望著天上刺目的陽光,“你可真是豪賭!”
“大丈夫生逢此時,亦當學古人,不為五鼎食,死即五鼎烹,有何懼哉!”
“我看劉將軍可不大看懂你這深沉的心思!”
傅幹輕瞥一眼荀攸,笑著說:“時機到了,容不得他後退的。荀君可有興趣走走這條不歸路?”
“攸天生隻有膽子大,這個好習慣,其他的不值一提。”
“荀君大氣,幹佩服!”
傅幹荀攸帶著軍中的文吏,開始對百姓進行登記在冊,暫時把他們編為屯民,抽調其中精壯的人,編為士兵。
對於口出怨言的涼州軍人,傅幹拉攏一批,打擊一批,把他們不滿的情緒壓了下去。
在經過軍中文吏的開導後,大部分人還是接受了關中人分潤他們利益的事實。
至於分關中的土地,目前是不可能做到的。傅幹荀攸提議給他們記錄功勞,讓他們可以蔭庇家屬,也算是給了涼州士兵一點福利。
傅幹迎接風塵仆仆的劉備一行人入了大營。
得到了這個消息,笑著對朱超說:“朱校尉,可算是得願以償!”
朱超笑的嘴都咧開了,高興的說:“全靠將軍帶的好,超誓死報答將軍。”
讓人把馬匹牽走,劉備拉著傅幹走到一文士身旁。
“潁川荀攸荀公達,這是北地傅幹傅求實!”
雙方對視一眼,都知道對方不是好相處的人。
“金城郡目前還在韓遂手中,得麻煩荀府君暫住漢陽郡了。軍中目前還缺少參讚軍機之人,荀府君可否暫代之?”
傅幹嚐試邀請荀攸暫時在軍營裏住下,好培養一下感情。
“有何不可,不能擊敗韓遂,我也到不了金城郡,我與劉將軍相談甚歡,正好參讚軍機。”
荀攸謙謙君子,沒有拒絕傅幹的邀請。
劉備有了開府的權利,直接任命傅幹為將軍長吏,負責管理征西將軍府內所有事務。
荀攸是漢室的封疆大吏,隻能算是協助。
張飛關羽要求進入劉備幕府,兩個都給了主簿的身份。
進了帥帳,傅幹拿出最近遇到的問題,告訴劉備。
“將軍,叛軍肆虐關中,百姓流離失所,得知我軍擊敗叛軍一部,很多人都往我們這裏湧來。拖家帶口,不下十萬之眾。”
雖說人口都是資源,可如今劉備這裏輜重不足,難以養活他們。
把他們全部遷移到漢陽郡,需要耗費大量的糧食。
今年交易到的糧食,再加上關中流民,恐怕撐不了兩年。
最重要的是,關中流民會侵占原有漢陽郡百姓的權益,雙方已經出現過幾次爭執了。
“求實,你打算怎麽處理,在回來的路上,還有百姓在往這裏遷移。不管他們的話,我於心不忍。”
“荀府君智謀之士,可請荀府君幫忙想一個主意!”
傅幹想聽聽荀攸有何見解,畢竟是大家族出來的,出謀劃策會,治理地方百姓肯定也會。
“那在下獻醜了,流民乃是關中三輔百姓。其中精壯不少,將軍兵出雍縣,遷徙部分百姓入漢陽屯田,部分百姓在關中屯田。在從中擇取精壯者為軍。路上將軍說天子允許你募兵,正好為之。”
荀攸放下茶杯,“有句話說出來可能不太好。既然將軍與攸性情相和,提前說出來,與將軍與長史都有好處。”
傅幹知道荀攸想說什麽了,如今劉備軍中不管是羌人還是漢人,幾乎全是涼州人。這樣會存在涼州人抱團的風險,說不定還會裹挾劉備,讓劉備做他本來不想做的事情。
“將軍起餘涼州,所依仗者全為涼州人!關中百姓得將軍活命之恩,必會以死報之。攸以為兵員不在一地招募,分而募之,於將來平定涼州大有助益。”
傅幹拍手叫好,荀攸果然聰明絕倫,一眼看到了劉備軍中症結所在。
傅幹也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將來劉備肯定不會以涼州為根基的。涼州適合起勢,關中才是最好的大本營。
拿下關中後,四處出擊,進可攻,退可守,才是理想的複興漢室基地。
人心都是會變得,現在已經有了涼州人抱團排擠關中人的情況了。
現在應該在涼州人集體覺醒前,往裏麵摻入關中的沙子,打掉裏麵的歧視鏈。
“求實還有什麽要補充的嗎?”劉備覺得荀攸說的不錯,部隊裏太純粹,既是好事,也是壞事。
“荀府君說的很好,目前應該大量百姓往我軍遷移,我軍運糧從冀縣轉運頗為吃力了。不如派遣雲長到渭水對麵的五丈原紮營,我軍進駐到雍縣,互為犄角,這樣就可以通過渭水運糧,較少消耗,方便接收百姓。同時派遣五百輕騎,往郿縣方向移動,幫忙肅清百姓逃亡路上的叛軍。”
劉備荀攸點點頭,同意了傅幹的建議。
傅幹荀攸兩人出了大帳,荀攸邀請傅幹一敘。
“傅君真有元侯的風範,少年老成,擅長大勢。路上流傳的兒歌,是傅君的功勞吧。你不怕雒陽的陛下忌憚嗎?”
歌頌劉備愛民的兒歌是傅幹派人宣傳的,不管做人還是做事,不能隻蒙著頭做,還是需要大量宣傳的。
對於荀攸的話,傅幹指著滿地流民說:“天子忌憚,也不能不管這些百姓吧。王國大軍數萬,將軍隻能防守,出擊是做不到的。唯有百姓主動遷移過來,才能活命。”
“我說的不是這個,是你傅家為何知道這天下會很快亂起來。本來我以為是你父親在布的局,經過今日觀察,這些事的背後推手全部是你,比如征辟我為金城郡太守之事。”
“天下大勢,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說人話!”
“真的要我說?”
“說!”
“荀君是聰明人,肯定也看出來這漢室遲早藥丸,隻是不知道何時丸。我精通天象,觀紫微星暗談無光,天子恐怕命不久矣!如今漢室如坐在火山口之上,朝廷但凡有一點點不穩的跡象,那天下立即分崩離析,各地太守刺史就會如春秋戰國一般,聽令不聽宣。這就是我布局的底氣所在。”
“天象嗎?”荀攸抬頭望著天上刺目的陽光,“你可真是豪賭!”
“大丈夫生逢此時,亦當學古人,不為五鼎食,死即五鼎烹,有何懼哉!”
“我看劉將軍可不大看懂你這深沉的心思!”
傅幹輕瞥一眼荀攸,笑著說:“時機到了,容不得他後退的。荀君可有興趣走走這條不歸路?”
“攸天生隻有膽子大,這個好習慣,其他的不值一提。”
“荀君大氣,幹佩服!”
傅幹荀攸帶著軍中的文吏,開始對百姓進行登記在冊,暫時把他們編為屯民,抽調其中精壯的人,編為士兵。
對於口出怨言的涼州軍人,傅幹拉攏一批,打擊一批,把他們不滿的情緒壓了下去。
在經過軍中文吏的開導後,大部分人還是接受了關中人分潤他們利益的事實。
至於分關中的土地,目前是不可能做到的。傅幹荀攸提議給他們記錄功勞,讓他們可以蔭庇家屬,也算是給了涼州士兵一點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