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人到了周裏正的家門口,說實話,多少還是有些緊張的。
蘇老太太在現代是有弟弟的,關係都很好。隻是她當慣了姐姐,沒有當過妹妹啊!
周惠蘭在現代父母早早的就去世了,這穿來這裏反而多了爹娘。雖有原身的記憶,但她還是有些不知道該怎麽相處。
蘇安東在現代就沒見過自己老丈人,丈母娘在世時倒是相處的不錯,就是不知這古代的老丈人能不能處好。
要說最輕鬆的還是蘇誌昊和蘇圓圓,他倆可以說是毫無壓力,小孩子要什麽壓力。
蘇安東敲響了裏正家的院門,來開門的是周裏正的大兒子。周裏正本有三子一女,小兒子自小身子便不好,夭折了。
周老大看到站在門口的蘇老太太,心裏很是驚訝,姑母已經有些年沒進過他家的門了。
蘇老太太原本對他這幾個侄子都是不錯的,周老大對自己姑母表現的很是熱情:“姑母來了,快請進。安東,小妹快領孩子進來。”
周老大把一行人迎進院,邊走還邊衝院裏喊:“爹、娘,姑母來了。”
屋裏的周裏正聽到蘇老太太來了,心裏是驚訝的,但更多的是開心。這幾年兩家關係一直是不冷不熱的,既然自己妹子主動來了,那就是願意緩和兩家的關係。
周老太太聽到小姑子來了,更是出了屋子。跟蘇老太太打了聲招呼:“小妹來了,快進屋。”說著一左一右的牽起了兩個孩子。
周老太太吩咐自家大兒媳,燒水沏茶。這茶葉可是個金貴物,就這個南溪村,恐怕都沒幾戶人家家裏會預備茶葉待客。
蘇安東幾人看周家人的熱情的態度,放心了不少。這個態度,那關係緩和就好說了。
其實周裏正生氣的原因不是老太太把女兒嫁了出去,而是背著他偷偷的議親,一副生怕他知道了的樣子。那也是他親外甥女,他也心疼,他也希望自己的外甥女能有個好歸宿。周裏正對蘇老太太當時的做法有些心寒,蘇老太太那副生怕他阻止的樣子,當真是刺痛了周裏正的心。
周裏正並沒有像別人那樣熱情,而是坐在那裏一動沒動。
蘇老太太沒在意周裏正的態度,當大哥的嘛!多少還是要些麵子的。
蘇老太太率先開口,叫了聲:“大哥。”
這一聲大哥,周裏正可是有日子沒聽到人叫了。周裏正就這一個妹子,自小就很疼這個妹子。這一聲大哥,算是破了冰!周裏正開口:“都坐吧!”
蘇安東把帶的東西從背著的背簍裏拿出來,放到了桌子上。
周老大詢問:“安東,怎地拿這些東西來。”
蘇安東解釋道:“糕點是這次去府城買的,給家裏人吃個新鮮。這兩塊布是給嶽父嶽母買的,讓二老一人做一件衣裳。至於這兩套筆墨紙硯是給家裏的孩子們的。”
周裏正看著桌子上的東西很是吃驚:“這不年不節的,怎麽拿這麽多東西來。我和你嶽母不缺東西,快拿回去。”
蘇老太太接話:“這送出去的東西哪有收回去的道理。再說也不都是給你的,這筆墨紙硯是給孩子們的。大哥,你不想讓孩子們讀書嘛!”
周裏正被自己妹子戳到痛點,他自然想讓自家孩子讀書,這樣以後就是找活計也比旁人容易些,若是能有個考中童生、秀才的,那就更好了。前些年家裏還有兩個孩子在縣裏的私塾讀了兩年。這兩年的年頭不好,日子越發不好過了,也就不再繼續讀了。
周裏正回避了蘇老太太的話,道:“糕點和布料收下了,筆墨紙硯拿回去吧!留著給三郎用。”
蘇誌昊趕忙接話道:“外祖父,我有。這是表哥他們的。”
周裏正還要說,被蘇老太太搶先開口,有些不高興的道:“大哥,你不收,這是還生我氣啊!”
周裏正緊忙否認:“沒有。”
“那就收下!”
周裏正沒再吭聲,算是默認。
蘇老太太繼續道:“我讓老三在縣裏的私塾辭了工,過幾天他就會回家備考秀才。等他回來,你讓家裏的孩子去我家跟他讀書。不說讀多少,識得幾個字是沒問題的。”
周裏正自然願意讓孩子讀書,可是:“孩子們去你家讀書,這會耽誤老三考秀才的。這科考可是大事,萬不能因為別的給耽誤了。”
“嶽父,沒事的。兩個念過書、有底子的我來教。我每天抽出半個時辰,把他們要學的安排好,他們學就好了,有不會的再來問我。至於其他孩子就讓三郎教,每天定個固定的時辰,學個一個時辰。三郎一直跟在我身邊,教認字還是沒問題的。”
周裏正顯然被蘇安東說心動了,誰不想讓自己的孩子有出息。他也算是看出來了,自己妹子這是真心求好來了。
周裏正想了想道:“讓家智、家信跟你學,其他孩子就算了。這兩個孩子就麻煩你了。”家智、家信就是周裏正家讀過兩年書的孫子,周家智是大房的兒子,周家信是二房的兒子,是周家最小的兩個孫子,年歲跟蘇誌昊相仿。
周家也是一大家的人,孫輩便有九人,大房三子二女,二房二子二女。聽到公爹說其他孩子就算了話,一旁的兩個兒媳是有些著急的,讓孩子讀書識字的這種好事,怎能拒絕。隻是兩個兒媳婦並不敢開口。
周惠蘭看了看不敢說話的兩位嫂子,開口道:“爹,都不是外人,您不用這麽客套。家裏孩子願意學的,就都讓他們來跟著學吧!不管男孩女孩,也不就為了有多大出息,識得些字總是好的。就是女孩子識字,日後嫁人也是有優勢的。每天學一個時辰,日常忙碌些,應當也不會耽誤家裏的活計。”
周老太太在一旁讚同的點了點頭:“蕙蘭說的對,讀書識字總歸是沒壞處的。我知你是怕太過麻煩安東,但孩子的好意我們也不能辜負。讓家裏的孩子們心裏記下這份好,萬不能忘恩。”
“嶽母言重了,什麽恩不恩的。”
周裏正接話:“怎不是恩,你教他們本事,這便是恩。”周裏正打斷了還要再說的蘇安東繼續道:“那我就讓家裏想學的孩子們都去你家了。”
“好,那咱們定個時辰,您看每天的早飯後怎麽樣。巳時初開始學一個時辰。這樣吃過早飯孩子們還可以幹幹家裏的活計,收拾收拾再來學習。”
周裏正答應道:“好,就按你說的來。”
說定了學習的事情,周惠蘭可以明顯的感覺到,兩個嫂子看她的眼神充滿了感激。誰又不想讓自家的孩子多學一些本事呢!
蘇安東一家本想拒絕周裏正的留飯,但周裏正的態度太過強硬。沒辦法,幾個人便在周裏正家吃了頓飯。
周老太太很是高興,殺了隻雞招待。
蘇安東幾人也見到了周順,是一位長相極為周正的人。對蘇老太太也極為親厚,蘇安東幾人在心裏替他和蘇怡佳感到惋惜。
可以看出,周家人待他如周家親子,不管是周家的哥哥嫂子,還是孩子們,無半點生分。
這一刻,幾人仿佛也理解了周順為何堅持要頂家裏征兵的名額。
蘇老太太在現代是有弟弟的,關係都很好。隻是她當慣了姐姐,沒有當過妹妹啊!
周惠蘭在現代父母早早的就去世了,這穿來這裏反而多了爹娘。雖有原身的記憶,但她還是有些不知道該怎麽相處。
蘇安東在現代就沒見過自己老丈人,丈母娘在世時倒是相處的不錯,就是不知這古代的老丈人能不能處好。
要說最輕鬆的還是蘇誌昊和蘇圓圓,他倆可以說是毫無壓力,小孩子要什麽壓力。
蘇安東敲響了裏正家的院門,來開門的是周裏正的大兒子。周裏正本有三子一女,小兒子自小身子便不好,夭折了。
周老大看到站在門口的蘇老太太,心裏很是驚訝,姑母已經有些年沒進過他家的門了。
蘇老太太原本對他這幾個侄子都是不錯的,周老大對自己姑母表現的很是熱情:“姑母來了,快請進。安東,小妹快領孩子進來。”
周老大把一行人迎進院,邊走還邊衝院裏喊:“爹、娘,姑母來了。”
屋裏的周裏正聽到蘇老太太來了,心裏是驚訝的,但更多的是開心。這幾年兩家關係一直是不冷不熱的,既然自己妹子主動來了,那就是願意緩和兩家的關係。
周老太太聽到小姑子來了,更是出了屋子。跟蘇老太太打了聲招呼:“小妹來了,快進屋。”說著一左一右的牽起了兩個孩子。
周老太太吩咐自家大兒媳,燒水沏茶。這茶葉可是個金貴物,就這個南溪村,恐怕都沒幾戶人家家裏會預備茶葉待客。
蘇安東幾人看周家人的熱情的態度,放心了不少。這個態度,那關係緩和就好說了。
其實周裏正生氣的原因不是老太太把女兒嫁了出去,而是背著他偷偷的議親,一副生怕他知道了的樣子。那也是他親外甥女,他也心疼,他也希望自己的外甥女能有個好歸宿。周裏正對蘇老太太當時的做法有些心寒,蘇老太太那副生怕他阻止的樣子,當真是刺痛了周裏正的心。
周裏正並沒有像別人那樣熱情,而是坐在那裏一動沒動。
蘇老太太沒在意周裏正的態度,當大哥的嘛!多少還是要些麵子的。
蘇老太太率先開口,叫了聲:“大哥。”
這一聲大哥,周裏正可是有日子沒聽到人叫了。周裏正就這一個妹子,自小就很疼這個妹子。這一聲大哥,算是破了冰!周裏正開口:“都坐吧!”
蘇安東把帶的東西從背著的背簍裏拿出來,放到了桌子上。
周老大詢問:“安東,怎地拿這些東西來。”
蘇安東解釋道:“糕點是這次去府城買的,給家裏人吃個新鮮。這兩塊布是給嶽父嶽母買的,讓二老一人做一件衣裳。至於這兩套筆墨紙硯是給家裏的孩子們的。”
周裏正看著桌子上的東西很是吃驚:“這不年不節的,怎麽拿這麽多東西來。我和你嶽母不缺東西,快拿回去。”
蘇老太太接話:“這送出去的東西哪有收回去的道理。再說也不都是給你的,這筆墨紙硯是給孩子們的。大哥,你不想讓孩子們讀書嘛!”
周裏正被自己妹子戳到痛點,他自然想讓自家孩子讀書,這樣以後就是找活計也比旁人容易些,若是能有個考中童生、秀才的,那就更好了。前些年家裏還有兩個孩子在縣裏的私塾讀了兩年。這兩年的年頭不好,日子越發不好過了,也就不再繼續讀了。
周裏正回避了蘇老太太的話,道:“糕點和布料收下了,筆墨紙硯拿回去吧!留著給三郎用。”
蘇誌昊趕忙接話道:“外祖父,我有。這是表哥他們的。”
周裏正還要說,被蘇老太太搶先開口,有些不高興的道:“大哥,你不收,這是還生我氣啊!”
周裏正緊忙否認:“沒有。”
“那就收下!”
周裏正沒再吭聲,算是默認。
蘇老太太繼續道:“我讓老三在縣裏的私塾辭了工,過幾天他就會回家備考秀才。等他回來,你讓家裏的孩子去我家跟他讀書。不說讀多少,識得幾個字是沒問題的。”
周裏正自然願意讓孩子讀書,可是:“孩子們去你家讀書,這會耽誤老三考秀才的。這科考可是大事,萬不能因為別的給耽誤了。”
“嶽父,沒事的。兩個念過書、有底子的我來教。我每天抽出半個時辰,把他們要學的安排好,他們學就好了,有不會的再來問我。至於其他孩子就讓三郎教,每天定個固定的時辰,學個一個時辰。三郎一直跟在我身邊,教認字還是沒問題的。”
周裏正顯然被蘇安東說心動了,誰不想讓自己的孩子有出息。他也算是看出來了,自己妹子這是真心求好來了。
周裏正想了想道:“讓家智、家信跟你學,其他孩子就算了。這兩個孩子就麻煩你了。”家智、家信就是周裏正家讀過兩年書的孫子,周家智是大房的兒子,周家信是二房的兒子,是周家最小的兩個孫子,年歲跟蘇誌昊相仿。
周家也是一大家的人,孫輩便有九人,大房三子二女,二房二子二女。聽到公爹說其他孩子就算了話,一旁的兩個兒媳是有些著急的,讓孩子讀書識字的這種好事,怎能拒絕。隻是兩個兒媳婦並不敢開口。
周惠蘭看了看不敢說話的兩位嫂子,開口道:“爹,都不是外人,您不用這麽客套。家裏孩子願意學的,就都讓他們來跟著學吧!不管男孩女孩,也不就為了有多大出息,識得些字總是好的。就是女孩子識字,日後嫁人也是有優勢的。每天學一個時辰,日常忙碌些,應當也不會耽誤家裏的活計。”
周老太太在一旁讚同的點了點頭:“蕙蘭說的對,讀書識字總歸是沒壞處的。我知你是怕太過麻煩安東,但孩子的好意我們也不能辜負。讓家裏的孩子們心裏記下這份好,萬不能忘恩。”
“嶽母言重了,什麽恩不恩的。”
周裏正接話:“怎不是恩,你教他們本事,這便是恩。”周裏正打斷了還要再說的蘇安東繼續道:“那我就讓家裏想學的孩子們都去你家了。”
“好,那咱們定個時辰,您看每天的早飯後怎麽樣。巳時初開始學一個時辰。這樣吃過早飯孩子們還可以幹幹家裏的活計,收拾收拾再來學習。”
周裏正答應道:“好,就按你說的來。”
說定了學習的事情,周惠蘭可以明顯的感覺到,兩個嫂子看她的眼神充滿了感激。誰又不想讓自家的孩子多學一些本事呢!
蘇安東一家本想拒絕周裏正的留飯,但周裏正的態度太過強硬。沒辦法,幾個人便在周裏正家吃了頓飯。
周老太太很是高興,殺了隻雞招待。
蘇安東幾人也見到了周順,是一位長相極為周正的人。對蘇老太太也極為親厚,蘇安東幾人在心裏替他和蘇怡佳感到惋惜。
可以看出,周家人待他如周家親子,不管是周家的哥哥嫂子,還是孩子們,無半點生分。
這一刻,幾人仿佛也理解了周順為何堅持要頂家裏征兵的名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