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一個皇帝倒下去,一群皇帝站起來
天幕:帶三國英豪征服地球 作者:白露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袁基出身世家,重用世家,而世家的圈子就那麽大,大家不是親戚就是朋友,劉勳就是曹操的老朋友。
原先跟著袁術,後來投袁基,主要是看好袁家。
但是看到曹操在三家伐曹的絕境之下,不斷反擊,取得勝利,就明白曹操才是真命天子,果斷選擇投降曹操。
曹操不打算給袁基重整旗鼓的機會,親自帶人追擊,劉勳又做起了帶路黨,帶著夏侯淵南下攻打南陽。
牆倒眾人推,孫堅也趁機帶兵北上,攻打汝南。
袁基為了打敗曹操將所有兵馬都集中到了北線,搞的內部防守空虛,不得不緊急調張勳回去救援。
但曹仁怎麽會讓張勳那麽容易撤回,率兵追擊,接連幾戰大敗張勳。
等張勳趕回時,已經沒了與孫堅一戰的實力,和劉勳一樣,張勳也是世家。
隻有地方小豪強出身的武將才在戰場上拚命混戰功,世家子,在哪混不上個官當?
張勳幹脆投降了孫堅。
兩個最器重的大將就這麽投了,袁基氣的吐血,曹操還緊追不舍。
曹操追的很有水平,明明袁基已經組織不起有效的反抗了,曹操卻總是差一步,就是追不上。
因為追上更麻煩,擒下袁基,留著不好,殺了更不好。
【袁術】:@袁燿,畢竟是你大伯,派人接他來荊南吧。
【袁燿】:是,父親。
【劉備】:袁公路也是忠厚人啊。
【董卓】:行啊,袁術也是出息了啊,看來老袁家還得靠袁術撐著。
【劉虞】:誰說不是呢,本來我還很看好袁基袁紹這兩兄弟,沒想到都是銀樣鑞槍頭,中看不中用。
【袁紹】:劉伯安你胡說什麽?我會不如袁公路?若是公路在冀州,早被曹操和劉備吃下了。
【袁術】:所以說,選擇一個合適的地方真的很重要,你看我南海這邊都是我的,不像你,隻有一個小小的冀州,還被人從三麵包圍住。
【董卓】:袁公路是真不經誇啊,飄成啥了,還小小冀州,小小冀州不比你那大陳大啊?
【袁術】:馬上就不會了,朕已經決定,禦駕親征扶南國,拿下扶南,我大陳的地盤將數倍增長,哈哈,顫抖吧。
【小二】:袁基失去諸侯資格,恭喜曹操成為第一個治下人口超過千萬的諸侯,獎勵一千積分及水泥製造技術。
紀靈領兵渡過長江將袁基接了過來,至此,袁基與曹操的交戰落下帷幕。
南陽和豫州大部落入曹操之手,曹操治下人口一下子增長了一倍有餘。
另外孫堅也派人搶了一部分區域,雙方隔著老遠打個照麵之後,就默契的停手了。
曹操剛剛摧枯拉朽的大勝袁基,聲勢頗盛,孫堅不願招惹他,但實際上曹操一路狂追,已經是強弩之末,也不敢主動招惹孫堅。
兩人麻杆打狼兩頭怕,互相戒備,各自止住。
【董卓】:哇,一千積分。
【呂布】:水泥?又水又泥的,一聽就知道不是好東西。
【袁術】:好一個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仙人獎勵的東西就沒有不好的。
【郭圖】:馬桶除外。
【袁術】:不會啊,我覺得很好用,@曹操,水泥到底什麽東西,好不好用?
【曹操】:水泥就是泥啊,類似白灰,但性能要好的多,可以蓋房子,修公路。
【袁術】:(怒)你再說一遍,修什麽?
【曹操】:說明書就是這麽說的,額,公路就是官道。
【董卓】:好一個修公路,我也想弄點水泥修公路。
【劉備】:諸位,下月壬辰日,吾將登基稱帝,重建大漢。
曹操與袁基大戰的時候,劉備已經帶人南下,返回了幽州,與公孫瓚等人商量一番後,決定複立大漢。
以薊縣為都,修建宮殿,廣選秀女,以充宮禁,設置公卿朝臣。
公孫瓚為太尉,徐庶為司徒,法正為司空,關羽為左將軍,張飛為右將軍,趙雲為衛將軍。
將幽州以北的區域劃分為三州二十七郡,各設太守刺史。
【董卓】:有意思,曹操和袁基爭了這麽久,沒想到是劉備先當上了皇帝。
【張飛】:複興大漢,還得靠我大哥。
【劉焉】:是為了複興大漢,還是為了你們自己的野心,一群鄉野村夫,也成三公九卿了,哼,沐猴而冠。
【張飛】:哇呀呀,取我丈八蛇矛來,我要捅這老匹夫一百個窟窿。
【劉備】:三弟住口,你現在是我大漢的右將軍,不可再口無遮攔。
【劉焉】:右將軍,好大的名頭。
【劉備】:@劉焉,劉益州大可不必冷嘲熱諷,吾稱帝確實是為複興大漢,陛下去了數萬裏之外,我劉氏宗親不能不站出來。
【劉焉】:你說的對,劉氏宗親要站出來,我決定了,我也要稱帝,國號大漢。
【董卓】:狐狸尾巴終於露出來了。
【張飛】:你怎麽也叫大漢。
【劉焉】:我願意,你管不著。
【關羽】:此言差矣,我們已經建國大漢了,你再稱漢,豈不是有兩個大漢。
【李儒】:兩個就兩個好了,幽州屬於燕地,劉備的大漢就叫燕漢好了;益州為蜀地,這邊就叫蜀漢。這樣也好區分,都不用爭了。
【劉豹】:我,我,還有我,我也要當皇帝,我也要建國,國號也叫漢。
【劉備、劉焉】:滾。
【劉豹】:就不,我這裏一片平原,就叫平漢好了,額,不太吉利哈,算了,我再想想,我不急。
劉備、劉焉先後表示要稱帝之後,其他的幾路諸侯也都著急了。
什麽斬將、陷陣、先登、奪旗四大功,比起從龍之功來算個啥?
關羽、張飛從小小的馬弓手和步弓手,做到現在左右將軍,靠的是什麽?不就是從龍之功嘛。
大家都想進步。
紛紛勸自己輔佐的諸侯登基。
諸侯們也都很聽勸,於是乎,一個皇帝倒下去,一群皇帝站起來。
李儒在長安稱帝,國號涼;呂布在雲中稱帝,國號晉;孫堅在建康稱帝,國號吳;公孫度在遼東稱帝,國號遼,本來想叫燕的,想到劉備叫燕漢,就改成了裏遼。
一個人稱帝容易被集火,一群人稱帝就不怕了。
原先跟著袁術,後來投袁基,主要是看好袁家。
但是看到曹操在三家伐曹的絕境之下,不斷反擊,取得勝利,就明白曹操才是真命天子,果斷選擇投降曹操。
曹操不打算給袁基重整旗鼓的機會,親自帶人追擊,劉勳又做起了帶路黨,帶著夏侯淵南下攻打南陽。
牆倒眾人推,孫堅也趁機帶兵北上,攻打汝南。
袁基為了打敗曹操將所有兵馬都集中到了北線,搞的內部防守空虛,不得不緊急調張勳回去救援。
但曹仁怎麽會讓張勳那麽容易撤回,率兵追擊,接連幾戰大敗張勳。
等張勳趕回時,已經沒了與孫堅一戰的實力,和劉勳一樣,張勳也是世家。
隻有地方小豪強出身的武將才在戰場上拚命混戰功,世家子,在哪混不上個官當?
張勳幹脆投降了孫堅。
兩個最器重的大將就這麽投了,袁基氣的吐血,曹操還緊追不舍。
曹操追的很有水平,明明袁基已經組織不起有效的反抗了,曹操卻總是差一步,就是追不上。
因為追上更麻煩,擒下袁基,留著不好,殺了更不好。
【袁術】:@袁燿,畢竟是你大伯,派人接他來荊南吧。
【袁燿】:是,父親。
【劉備】:袁公路也是忠厚人啊。
【董卓】:行啊,袁術也是出息了啊,看來老袁家還得靠袁術撐著。
【劉虞】:誰說不是呢,本來我還很看好袁基袁紹這兩兄弟,沒想到都是銀樣鑞槍頭,中看不中用。
【袁紹】:劉伯安你胡說什麽?我會不如袁公路?若是公路在冀州,早被曹操和劉備吃下了。
【袁術】:所以說,選擇一個合適的地方真的很重要,你看我南海這邊都是我的,不像你,隻有一個小小的冀州,還被人從三麵包圍住。
【董卓】:袁公路是真不經誇啊,飄成啥了,還小小冀州,小小冀州不比你那大陳大啊?
【袁術】:馬上就不會了,朕已經決定,禦駕親征扶南國,拿下扶南,我大陳的地盤將數倍增長,哈哈,顫抖吧。
【小二】:袁基失去諸侯資格,恭喜曹操成為第一個治下人口超過千萬的諸侯,獎勵一千積分及水泥製造技術。
紀靈領兵渡過長江將袁基接了過來,至此,袁基與曹操的交戰落下帷幕。
南陽和豫州大部落入曹操之手,曹操治下人口一下子增長了一倍有餘。
另外孫堅也派人搶了一部分區域,雙方隔著老遠打個照麵之後,就默契的停手了。
曹操剛剛摧枯拉朽的大勝袁基,聲勢頗盛,孫堅不願招惹他,但實際上曹操一路狂追,已經是強弩之末,也不敢主動招惹孫堅。
兩人麻杆打狼兩頭怕,互相戒備,各自止住。
【董卓】:哇,一千積分。
【呂布】:水泥?又水又泥的,一聽就知道不是好東西。
【袁術】:好一個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仙人獎勵的東西就沒有不好的。
【郭圖】:馬桶除外。
【袁術】:不會啊,我覺得很好用,@曹操,水泥到底什麽東西,好不好用?
【曹操】:水泥就是泥啊,類似白灰,但性能要好的多,可以蓋房子,修公路。
【袁術】:(怒)你再說一遍,修什麽?
【曹操】:說明書就是這麽說的,額,公路就是官道。
【董卓】:好一個修公路,我也想弄點水泥修公路。
【劉備】:諸位,下月壬辰日,吾將登基稱帝,重建大漢。
曹操與袁基大戰的時候,劉備已經帶人南下,返回了幽州,與公孫瓚等人商量一番後,決定複立大漢。
以薊縣為都,修建宮殿,廣選秀女,以充宮禁,設置公卿朝臣。
公孫瓚為太尉,徐庶為司徒,法正為司空,關羽為左將軍,張飛為右將軍,趙雲為衛將軍。
將幽州以北的區域劃分為三州二十七郡,各設太守刺史。
【董卓】:有意思,曹操和袁基爭了這麽久,沒想到是劉備先當上了皇帝。
【張飛】:複興大漢,還得靠我大哥。
【劉焉】:是為了複興大漢,還是為了你們自己的野心,一群鄉野村夫,也成三公九卿了,哼,沐猴而冠。
【張飛】:哇呀呀,取我丈八蛇矛來,我要捅這老匹夫一百個窟窿。
【劉備】:三弟住口,你現在是我大漢的右將軍,不可再口無遮攔。
【劉焉】:右將軍,好大的名頭。
【劉備】:@劉焉,劉益州大可不必冷嘲熱諷,吾稱帝確實是為複興大漢,陛下去了數萬裏之外,我劉氏宗親不能不站出來。
【劉焉】:你說的對,劉氏宗親要站出來,我決定了,我也要稱帝,國號大漢。
【董卓】:狐狸尾巴終於露出來了。
【張飛】:你怎麽也叫大漢。
【劉焉】:我願意,你管不著。
【關羽】:此言差矣,我們已經建國大漢了,你再稱漢,豈不是有兩個大漢。
【李儒】:兩個就兩個好了,幽州屬於燕地,劉備的大漢就叫燕漢好了;益州為蜀地,這邊就叫蜀漢。這樣也好區分,都不用爭了。
【劉豹】:我,我,還有我,我也要當皇帝,我也要建國,國號也叫漢。
【劉備、劉焉】:滾。
【劉豹】:就不,我這裏一片平原,就叫平漢好了,額,不太吉利哈,算了,我再想想,我不急。
劉備、劉焉先後表示要稱帝之後,其他的幾路諸侯也都著急了。
什麽斬將、陷陣、先登、奪旗四大功,比起從龍之功來算個啥?
關羽、張飛從小小的馬弓手和步弓手,做到現在左右將軍,靠的是什麽?不就是從龍之功嘛。
大家都想進步。
紛紛勸自己輔佐的諸侯登基。
諸侯們也都很聽勸,於是乎,一個皇帝倒下去,一群皇帝站起來。
李儒在長安稱帝,國號涼;呂布在雲中稱帝,國號晉;孫堅在建康稱帝,國號吳;公孫度在遼東稱帝,國號遼,本來想叫燕的,想到劉備叫燕漢,就改成了裏遼。
一個人稱帝容易被集火,一群人稱帝就不怕了。